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镇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用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替换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

    _________)(_________

  • 2、看拼音,写词语。

    kuí wú_____   lín shī_____   bào yuàn_____

    dǎo méi_____  dào qiàn_____   yōu yánɡ_____

  • 3、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答客诮》)

    (2)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_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4)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回乡偶书》)

    (5)_____________天空中挂着___________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_______西瓜。(《少年闰土》

    (6)钟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 4、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括号里。

    之所以……是因为…… 只要…………

    只有………… 即使…………

    1._______保住了这黄土,我们______有这绿树。

    2._______地球上的有些资源可以再生,我们_______要珍惜资源。

    3.巴西总统_______给瀑布举行葬礼,_______想要唤醒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 5、积累展示。

    (1)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毛泽东的《___________》。

    (3)从曹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们看到了仁人志士对“生死”所作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句子,完成练习。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冠冕”的“冠”读_______,“冠冕”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句中的“我”指_____________

    【3】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的_____________

  • 7、阅读古诗,完成1-4小题。

    马诗

    【唐】李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释:①房星:星名,二十八宿之一,《瑞应图》说:“马为房星之精。”古人迷信,认为地下非凡的人或物与天上的星宿相应,称马对应的星宿为房星。②瘦骨:清瘦的骨头。③铜声:铜器发出的声音,这里形容马骨的坚劲。薛综注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中“天马,即铜马。”

    【1】本诗的作者李贺被称为(     

    A.诗仙

    B.诗鬼

    C.诗圣

    【2】下面的朗读停顿最恰当的是(   

    A.此/马非/凡马

    B.此马/非凡/马

    C.此马/非/凡马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诗中的“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 )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写马,写自己,是一种“借题发挥”。( )

    (3)这首诗委婉地表达出诗人郁积心中的怀才不遇怨愤之情。( )

    【4】根据注释,把“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以下小题。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诗中“磅礴”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诗句中加点词“腾细浪”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课外阅读。

     

    清朝乾隆年间。曹雪芹住在香山脚下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里。

    然而近一年来,这里却冷冷落落,灌木丛生,一派荒芜萧索的景象。因为传说这儿闹鬼。每日清晨,那鬼驾着一朵云飞向山顶;日落黄昏,又带着一道亮火落到屋前。

    人们谈鬼色变,鸡犬不宁。这件事情传到曹雪芹的耳朵里,他不露声色,独自一人,于清晨黄昏,悄悄站在附近的一块高地上瞭望,果然看见了那道似灰似蓝的亮火。他一连看了三四日,额上的皱纹终于_______________开来,笑道:我明白了!邻人们问他看见的鬼是什么样子,曹雪芹回答:三日后必见分晓。

    以后几天,人们奇怪地发现曹雪芹整日徘徊于荒野之间,时而拨弄乱石,时而察看古墓,他的手和裤子都被划破了,但仍毫无倦意。终于,他像发现了什么   ,兴冲冲地下山宣布要捉鬼。

    人们听说曹雪芹要捉鬼,真是又惊又喜,天还没有黑,就都躲在附近,悄悄地看着。

    不一会儿,曹雪芹来了,背着一条大口袋,鼓鼓的,取出来,竟是一口大锅,胆子大的人围上来问您一个人去行吗 ?”

    曹雪芹拍拍一个小伙子的肩膀说:不碍事,今天晚上,你们一见山上有火光,就是我把鬼捉住了,你们就上来看吧。

    好容易盼到天黑,那鬼火果然又出现了,箭一般地射下来。只听曹雪芹一声叫喊,接着咣当一声响,山上亮起了火把,雪芹朗声叫道:我已经将此鬼捉住了!说罢,提起一个浑身发亮的东西,在石头上摔了几下。

    人们   过去,仔细一看,那竟是一只毛色发光的狐狸。曹雪芹笑着对大家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家伙本叫玄狐,由于长年住在古墓里,蹭了一身磷。磷在夜晚会发光,玄狐跑起来就像一道亮火,如今这亮火已被我扣在锅里,这就是你们看见的呀!说罢,开怀大笑……

    1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秀丽——(   )   朗声——(   )   瞭望——(   )

    3文中的谈鬼色变是由成语_______________活用而来的。

    4仿写句子。

    曹雪芹整日徘徊于荒野之间,时而拨弄乱石,时而察看古墓。

    ……时而……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雪芹之所以能捉到,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雪芹是名著《______________》的作者。

  • 10、课内阅读。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1】抄写文中的比喻句,再仿写一句。

    抄写: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被____________

    【2】选文中的“痕迹”是指_________,“游丝样”突出作者反思自己在过去的日子里连_________的痕迹也没留下,因而深深自责。选文中的“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______,“赤裸裸的回去”指______

    【3】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_________,对自己虚度光阴的_________

    【4】写一条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或警句。

    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外阅读。

    领养

    一个失去了双亲的小女孩与奶奶相依为命,住在楼上的一间卧室里。一天夜里,房子突然起火了,奶奶在抢救孙女时不幸被火烧死了。大火迅速蔓延,一楼已是一片火海。

    火焰已经封住了所有的进出口。小女孩出现在楼上的一扇窗口,哭喊着救命。邻居已呼叫过火警。人群中传播着消息说:消防队员正在扑救另一场火灾,要晚几分钟才能赶来。人们只能无可奈何地站在外面观望、着急。

    突然,一个男人扛着梯子出现了,梯子架到墙上,人钻进火海之中。他再次出现时,手里抱着小女孩。孩子交给了下面迎接的人群,男人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调查发现,这孩子在世上已经无亲无故了,几周后,镇政府召开群众集会,商议谁来收养这孩子。

    一位老师愿意收养这孩子,说她能保证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孩子,他说孩子在农场会生活得更加健康惬意。其他人也纷纷发言,述说把孩子交给他们抚养的种种好处。

    最后,本村最富有的居民站起来说话了:你们提到的所有好处,我都能给她,并且能给她金钱和金钱能够买的一切东西。

    自始至终,小女孩一直沉默不语,眼睛望着地板。还有人要发言吗?”会议主持人问道。这时,一个男人从大厅的后面走上前来,只见他步履缓慢,似乎在忍受着痛苦。他径直来到小女孩的面前,朝她张开了双臂。人群一片哗然。他的手上和胳膊上布满了可怕的伤疤。

    孩子叫出声来  这就是救我的那个人  她一下子蹦起来  双手紧紧地抱住了男人的脖子  就像她遭难的那天夜里一样  她把脸埋进他的怀里,抽泣了一会儿,然后,她抬起头,朝他笑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或近义词。

    写反义词:迅速——( ) 消失——( )

    写近义词:抽泣——( ) 惬意——( )

    2在文中找出相对应意思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互相依靠着度日。 ( )

    ②从开始到终了;从开始到最后。 ( )

    ③没有办法;无能为力。   ( )

    ④形容一言不发。 ( )

    3给画横线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填空。

    一位老师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农夫也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村最富有的居民想收养这个孩子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那个步履缓慢的男人出现时,小女孩死命抱住男人的脖子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迷人的海滨夏夜

    这是一个迷人的海滨夏夜。

    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被霞光染成了红色,比天空的景色更壮观,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照在浪峰的霞光,又红又亮,滚动着,使人赞叹。

    夜幕降临,天空的霞光渐渐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浅红,当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高而远的天空中便出现了启明星。它那么大,那么亮,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活像一盏挂在市空的明灯。

    夜色加浓,各处的灯火也陆续亮了起来,尤其是山坡上那一片片灯光,从半空中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

    我踏着软绵绵的沙滩,望着这夏夜的景色,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和兴奋。

    【1】“迷人”一词集中写出了海滨夏夜的美,作者面对这样的美景,感到“____”和“____”。

    【2】用波浪线划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从文中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来赞一赞海滨的夏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句子感悟台。读句子,回答后面的问题。

    1)只见一只大狐狸正冲着秋田狗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它嘴里叼着一只哆哆嗦嗦的鸡。

    大狐狸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光秃秃的柞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嗥叫着。那是一种清脆的、悲伤的声音。

      ”“ ”“   ,三个相同结构的叠词连续出现,刻画出 、让人心生   的氛围,这也是正太郎感受到的小狐狸所处的境遇。

     

  •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观舞记(节选)

    冰心

    笛子吹起,小鼓敲起,歌声唱起,卡拉玛开始舞蹈了。

    她用她的长眉,妙目,手指,腰肢;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

    我们虽然不晓得故事的内容,但是我们的情感,却随着她的动作,起了共鸣!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pín)蹙(),表现出无限的(  );忽而笑颊槊(càn)然,表现出无边的(  );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  );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  );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安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像涅婆天一样,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

    看过一段一段的舞蹈表演(小妹妹拉达,有时单独舞蹈,有时和姐姐配合,她是一只雏风!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将来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我们发现她们不仅表现神和人,还表现草木禽兽: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虎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最精彩的是“蛇舞”,颈的轻摇,肩的微颤;一阵一阵的柔韧的蠕动,从右手的指尖,一直传到左手的指尖!我实在描写不出,只能借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mán)斗薮(sǒu)龙蛇动“来包括了。

    【1】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盛怒 喜乐 哀愁 娇羞

    【2】短文第3自然段作者主要是通过对卡拉玛舞蹈时的 描写和 描写来展示其绝美的舞姿。其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 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卡拉玛精妙的舞蹈,渲染出卡拉玛舞姿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作者引用白居易的两句诗“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目的是__________

    【4】用“﹏”画出文中最能表现舞者舞蹈时最高境界的语句。

    【5】下列是对短文的理解,其中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

    A.作者主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尽可能地把视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将难以表现的舞台艺术描绘得形象生动。

    B.卡拉玛姐妹以身体、神态、服饰来表现舞蹈。

    C.卡拉玛姐妹以神采飞扬的舞姿传神地表现了优美的诗歌故事,让人跨越隔阂,心灵相通。

    D.开始时,从卡拉玛的动作、神态的表现中,我们就领悟了舞蹈故事的内容。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扩句。(至少扩两处)

    桑娜站起来。

    浪花高。

     

  • 16、对这个艺术珍品,人们都赞叹不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变换句式,意思不变。

    1.有谁见过这样劳苦、这样简朴的总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要把王鼎钧先生的这段金言送给每个学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   )她写字的时候,我们(   )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②(   )坚持梦想,(   )能最终实现梦想。

    ③(   )小明知道那样做是错的,他(   )不会去做了。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乾隆皇帝的题字插在题诗与画之间,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改为被字句把字句

    2.我们应该尊敬普通人。(改为反问句

    3.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扩句,至少两处)

    4.五位壮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缩句)

     

  • 20、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他不是五年级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泪水大颗大颗地涌了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压在肩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丽莎的脸蛋漂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快乐习作。

    团结合作的力量不可轻视。生活在一个团结合作的班集体里你一定很幸福:你一定有和某些同学团结合作完成某项任务的经历;你也一定看过别人(团队)因为团结合作而获得成功,或因为缺乏团结合作而遭遇失败的事例……请你以“团结合作”为主题写一篇记述文。

    要求:本次习作不可以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本地地名,学生名统一用(如:小明、小李)代替,学校名用“阳光小学”代替,地名用A地、B地代替。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