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佳句赏析。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句中一个“______”字,突出了天气变化之快,就像一句歇后语所说:六月的天,小孩的脸——______;一个“_______”字和一个“________”字,写出了雨之大,雨点之急。能体现雨大雨急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选用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__________。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句中一个“_______”字写出了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句中的“水如天”让人联想到跟“水”和“天”相关的两个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3)“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中的“疾驰”指马的速度_________,“襟飘带舞”的意思是_________。一个“飞”字概括了蒙古族人民_________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他们迎宾的_________心情。
2、用“√”选择正确的字形或读音。(3分)
(阁 搁)板 (顷 倾)听
(介 芥)意 勉强(qiáng qiǎng)
瘦削(xuē xiāo) 自作自受(zuō zuò)
3、用恰当的词语替换句中画横线的部分。
a.他发现,光那样站着等待是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的,一定得想别的办法。( )
b.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的想法。( )
c.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
4、积累运用。
1.这学期,学了那么多的美文,我也想背起行装:想走走我们江南,沉浸在“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和“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的声色之美中;想去“在天底下,__________________,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驰骋;想站在黄河边,去领略“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的壮观;更想去踏踏长征路,重温革命岁月,去感受毛主席“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的豪迈之情。
2.《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分别是使用双股宝剑的____________,使丈八点钢矛的____________和使青龙偃月刀的____________。
5、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登山运动员心中fèi( )腾了,她们惊喜地看到,在长满tái xiǎn( )的悬yá( )上,一个个色彩鲜艳的花lěi( )含苞待放,犹如一位位xiū( )涩而又líng lì( )的仙子迎风起舞……这真是大自然kāng kǎi( )赠予奋斗者的礼物!
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远征”即指长征。
B.“万水千山”表明红军长征途中跋山涉水,环境恶劣。
C.“红军不怕远征难”是本诗的总领句,莫定了全诗雄浑博大的基调。
D.“只等闲”表现了长征途中的轻闲。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两句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
的修辞手法。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这两句诗中蕴含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两个典型事例:_______、_______。诗中“暖”“寒”形成鲜明的对比,“暖”字表达了战士们巧渡金沙江的喜悦,“寒”字冷峻严酷,让人体会到_____________。
【4】从本诗的最后两句可以看出红军长征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______;诗中“________”一词预示了长征最后的胜利。
其中“三军”指_______。
【5】下面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不仅写了闻所未闻的险山恶水,还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战斗。
B.这首诗气魄雄伟,对仗工整,巧用拟人,写得细腻委婉,有声有色。
C.诗人以点代面,写出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万水”以金沙江和大渡河为代表,“千山”以五岭和乌蒙山为代表。
D.诗歌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7、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①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②?
【注释】①长缨:革命武装。②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
【2】画横线的词句表现了红军___的革命豪情。后来,人们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示____。
【3】用“﹏﹏﹏”画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词句,并展开合理想象,把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
8、课外诗词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①南飞雁。 ,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②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③?
(注释)①望断:望尽。②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③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
【1】请描绘“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展现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将原词补充完整,再结合全词,体会这两句词中流露的情怀。
【3】结合你对本词的理解,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词人从眺望远景起笔,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阵阵南飞北雁,触发了词人胸中的豪情。
B.词的下阕,词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
C.词的最末两句以问句结尾,表明词人对红军战士何时夺得最后胜利充满疑问。
D.此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9、精彩赏析阁。
暑去寒来,几年后,我就可以下腰到地,双手倒抓住脚腕;或一手抓住举过头顶的脚心,做前后翻,跑虎跳,其他基本功的动作更不在话下。
我的观众不断增多。有一次,表演艺术大师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我家,自然要看我的表演。我演到一半时,两个人开始窃窃私语。身为主演的我大为不满__竟然出了戏__跑到他们面前__提出抗议____不许说话__不然下次看你们演戏__我也说话____事后妈妈批评我没有风度__我说____您不是常说要老实做人__认真演戏吗____妈妈听了无言以对
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的勇气和毅力。
(1)仔细读第2自然段,给画“____”部分加上标点,并说一说从中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是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音乐、美术、舞台都能给人以艺术的感动,语段中最感动你的一句话是:
,你从中体会到 。
10、课外阅读。
怀念南极
①在南极这个最不适宜生命存活的地方,却最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②这份美丽来自顽强。在长城站西边的山麓中,有一个湖,也叫西湖,美丽如同西子,是长城站的水源。一天早晨,我去西湖边散步,下雪了,长在石头上的地衣平时灰蒙蒙的,这时顶着丛丛雪花,煞是好看。我真想采一丛留作纪念,但马上为这个念头而自责,因为科考队员告诉过我:它每生长一毫米,需要一百年。这丛地衣高约四五厘米,算来已有几千年高寿。比起人来是“老祖宗”了,岂敢动它一指!
③这份美丽来自和谐。踏上南极的第一天,在西海岸的礁石上,巧遇渴慕已久的企鹅,尽管它是孤身一只,却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欢乐。一位女考察队员“呀、呀”地惊呼着,恨不得把那只小精灵拥在怀里。小企鹅落落大方,穿着黑色的“燕尾服”,恰到好处地“吻”着女队员的手指,一派南极主人的优雅风度。
④喜爱企鹅,岂止是感情丰富的女性。我的镜头,也时时追逐着它们的倩影。为了拍企鹅,我会忘记自己在风雪中已经站了几个小时。我拍下了企鹅踏冰、企鹅卧雪,企鹅戏水,企鹅情侣,企鹅团队……镜头里的企鹅百态,尽透着它们的怡然自得,它们的温饱无忧。生命对于它们同样有那么多层的意义。它们在自己的属地上繁衍儿女,颐养天年。作为南极的主人,它们与自己的同伴和谐相处,与初来乍到的人类结交朋友,共享乐趣。人与动物,共同诠释着一个理念——生命是平等的。
⑤这份美丽来自奉献。……他是捷克站的站长,一所大学的教授。他的捷克站与众不同,不仅地处海峡深处,交通十分不便,环境非常严酷,而且经费极度短缺,因为他们是一个民间考察站,得到的是政府道义上的支持。他和他的伙伴生活在严寒中,没有电热器,靠风力发电照明,灯光如豆,物质的匮乏,更是捉襟见肘,当家食品是一粒粒黑豆。……老教授选择的课题,是人类在南极的生存极限,他是用自身来做实验!尽管他碰头垢面、衣衫褴褛,但他是美丽的,因这种精神是美丽的。老教授的捷克站,没有电视,没有音乐,没有充足的补给,惟有海风,惟有天籁,惟有纯净。在这样一个苦地方,老教授还不忘用海石垒成路标,路标以内不准践踏,因为那里长满苔藓,要是在这些苔藓上踩一脚,它们会停止生长二十年!
⑥在纳尔逊冰盖下,捷克老教授预支着自己的生命,用来证明人对自然可以减少索取,演算着人对自然索取与给予的正确价值,这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感受到了南极“生命的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自然段在整个选文中起__________作用。整篇文章的结构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读第②自然段,文中“但马上为这点个念头而自责”中“这个念头”指什么而言?为什么会自责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两处分别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选择其中的一种,并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说捷克老教授的精神是一种真正的科学精神,真正的科学精神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 )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见微知著”的意思是 。
3.我们如何才能发现科学真理?
12、蜡烛的秘密
①我是前段时间来到石板镇的。小镇老是停电,得准备蜡烛。
②我一连找了三家杂货铺,店主都同样告诉我:“没有。”我纳闷,一个镇,怎么连卖蜡烛的都没有?对我的疑问,店主懒得解释,只淡淡地说:“利润太小,不划算。”
③小镇上有四间杂货铺,我打算到剩余的那家去碰碰运气。店主看出我是新来的,直截了当地告诉我:“我家也没有,你到街尾的老阿婆家去买吧,她那儿有。”
④于是,我顺着石板街一直走,走到尾。在一个缩进去的空当里,果然有一个简陋的摊位,摆着香纸蜡烛。付钱的时候,我问老阿婆:“生意好吗?”
⑤老阿婆乐呵呵地说:“好,这不老停电吗?不过老停电,也不好哟……”她抬起胳膊,把蜡烛递给我。我这才发现,老阿婆的腿不能动,估计是下半身瘫痪。我冲她笑了笑,满意而归。
⑥接连几个晚上还是停电,我在屋里待腻了,到街上散步。
⑦长街寂寂,唯烛光融融,从各家窗户里探身出来,石板路也镀上了一层柔柔的光,有一种梦境般的美。
⑧我来到先前的那家杂货铺,买了点东西,又闲聊起蜡烛的事。我说:“小镇老是停电,蜡烛生意应该很好,你为什么不进一些呢?”
⑨店主笑了笑,这才告诉我秘密。原来,老阿婆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们几家杂货铺商议之后,偷偷有了一个约定:
【1】用自己的话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文内容,在第⑨自然段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自然段描写了老阿婆的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这位老人是一个_______________的人。
【4】第⑦自然段是_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
A.表达了作者对石板镇美丽夜景的赞美。
B.说明石板镇非常偏僻落后,夜晚行人很少。
C.烘托了人们帮助老阿婆的美好心灵,赞美了当地淳朴的民风。
D.表现了阿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和谐美好的境界。
【5】短文最后才点明蜡烛的秘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大兵
①天快要黑了。
②暴风雪呼啸着,道路被雪埋住。一条山中公路上,一辆客车已经被困了六七个小时。车厢里的温度,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每个人都快冻僵了。
③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孩子还不到两周岁;还有一个兵,那张脸看上去有些(幼稚 稚气),让人觉得他似乎还是个少年呢。
④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厚厚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实的羊皮军大衣。但,此刻,他却是车厢中最觉得寒冷的一个人。他的厚厚的军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里去(救援 求援),可他不肯去,怕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下来……他见一个老汉冻得不停地淌鼻涕,挂了一胡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帽子,给老汉戴上。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忠厚 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⑤后来,他又将自己的棉手套送给一个少年戴。少年接受时对他说:“谢谢。”他说:“不用谢。这有什么可谢的?我是兵嘛,应该的。”
⑥再后来,那位年轻的母亲哭了,孩子已经冻得嘴唇发紫,尽管她一直紧紧地抱着孩子。于是,兵又默默地脱了自己的棉袄……
⑦天黑了,风雪更加狂怒。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一个男人想用200元钱换走兵的大头鞋。兵沉默了片刻,说:“那……如果你愿意用你那半瓶酒和我换的话,我可以考虑……”
⑧兵从车厢的这一端,(搜索 摸索)着走向那一端,依次推醒人们,让所有的人都饮口酒驱寒。酒瓶回到兵的手中时,兵最后将它对着嘴举起来……只有几滴酒缓缓淌进兵的嘴里,兵感到口中一热,似乎浑身也随之热了一下……
⑨狂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将雪一片片扫向悬崖下的峡谷。车开始悄悄地倒滑向另一侧的悬崖。车内的乘客大多昏昏欲睡,没有一个人感觉到这是一种不祥的兆头。但兵敏锐地觉察到了,他下了车……
⑩拂晓,司机引来了铲雪车和消防营救队的人。乘客们欢呼起来。只有一个人没欢呼,就是兵,就是一直默默的兵,就是那使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的兵。
⑪人们是在车后发现他的——他用肩顶着车尾,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雪更大了,漫天飞舞着一簇簇白色的雪团,他就那么冻僵在那儿,冻成了冰,像一座冰雕,在天和地已经溶成一体,形成的巨大的幕布下,渐渐清晰……
⑫事后人们才知道,他入伍才半年多,还不满19岁。
【1】用“√”画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环境推动情节发展。请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图表,理清故事情节。
【3】随着情节的推进,兵的形象渐渐清晰。从“最后”“只有几滴酒”等词语,读出他______;从“依次推醒”“所有的人”“敏锐地感觉到”等词语,读出他______;从“他下了车”“用肩顶着车尾,并将自己的一条腿垫在车后轮下”等语句,读出他______。
【4】文中的兵看上去还是少年,不满19岁,为什么题目却是“大兵”?请结合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材料一: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五号的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截至2020年12月中国航天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这次任务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并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材料二:据北京日报2020年12月19日报道,月球样品接收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月球样品到达天文台后,科研人员如何处理这些珍贵的样品呢?装有月球样品的转运箱首先被送至样品制备室,然后科研人员操作开始。他们打开安全箱,取出转运箱,然后对转运箱称重,摆放氮气真空置换装置……每一个步骤完成后,操作者都要大声报告“操作完毕”,确保高标准完成,无疏漏。最后样品被送入“地外样品存储和解封室”妥善保存。
材料三:中科院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主任邹永廖介绍。利用返月样品的意义有多种可能。对了解采样区的成分特征(岩石类型、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等),月面物质与太阳风相互作用,月壤的成壤机理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际成分特征,若所采集的样品是产生于古老的斜长岩物质,则对研究月球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若所采集到的样品来源于月海玄武岩,则对研究月球火山作用乃至热历史具有重要价值。若所采集到的样品有撞击角砾岩成分,则对研究月球的撞击作用及其效应具有重要价值……有一点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样品应该在与历史数据、成果的综合研究基础上,才能有更深刻、更可靠的科学价值……
【1】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嫦娥五号的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_____
(2)嫦娥五号是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_____
(3)嫦娥五号是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_____
(4)样品应该在与历史数据、成果的综合研究基础上,才能有更深刻、更可靠的科学价值……_____
(5)科研人员打开安全箱,然后对转运箱称重,取出转运箱,摆放氮气真空置换装置……_____
【2】请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阅读“材料三”,选取关键词填空下图。
15、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照样子,仿写句子)
雪花落满了操场,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个大气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16、伯父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爱看的一个电视栏目是“人与自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缩写句子。
那些孩子一定非常热爱他们的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陈述句。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下面的情境写几句话,描绘看到的景象,分别表现心情“好”与“不好”的两种状态。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坐在窗边向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岸边,柳条随风摆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悦耳的歌声被王强的思路打断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沙舟故意锯出一个跟老师规定的图形相反的木块。(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们观看演出。(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热爱工作,热爱学习,也就是热爱祖国的一种表现。在你的周围,谁最热爱工作,谁最热爱学习呢?请你通过一两件具体的事例写下来,做到重点突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用词恰当,书写工整,题目自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