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草原》记叙了作者____________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生动的画面,体现了草原的___________美,___________美和___________美,赞美了草原的______________和民族之间的_______________。
(2)《丁香结》对丁香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写了作者因雨中的丁香花以及古人对丁香结的看法而引发的对人生的思考,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的洞明和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2、看拼音,写词语
páo xiào(______) shēn yín (______) bào yuàn(______)
xiān qǐ (______) zāo ɡāo (______) yōu lǜ(______)
shā yǎ (______) jiū chū (______)
3、课文回放。
(1)用古诗词赞颂四季美景:春天有“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秋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冬有“墙角数枝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国曹植曾慷慨豪言“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为国言志“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鲁迅言“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惟有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才有进步。”
(3)本学期的课文中,鲁迅忆起儿时伙伴闰土,“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__________,手捏_________________,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_______________,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老舍面对草原美景也禁不住赞叹:“这种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1)在gān zào( )的沙漠中,防护林能dǐ yù( )风沙。
(2)作文不能无病shēn yín( ),应该让真情实感liú tǎng( )笔尖。
(3)排长用shā yǎ( )的声音páo xiào( )着:“fèi huà( )少说,是党员的向前冲!”
(4)他的梦想是走遍tiān yá hǎi jiǎo( ),看yīng gē yàn wǔ( )的美丽景色。
5、情境填空。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一批又一批的“逆行者”毅然参与“战疫”。全国上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两个合适的成语)守护武汉,守护祖国,他们身体力行,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这种爱国情怀自古以来就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爱国是曹植笔下“__________________”的英勇无畏:爱国是陆游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的崇高使命。
6、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多选)
A. 对比 B. 排比 C. 比喻 D. 拟人
【2】“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动词形象地刻画了两种人对人民不同的态度。
【3】诗句热情歌颂了________,批判了_________。
7、古诗词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夏夜特有的声音,在词的上片有:____________________;在赵师秀的《约客》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相同的声音是__________。
【2】关于两首诗词,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写的声音,既渲染了欢乐的气氛,又表现了夏夜的寂静。
B.赵师秀写的声音,蕴含了失落,那都不是自己期望的敲门声。
C.“七八个”和“两三点”这些数字是具体所指,写出了“少”的意思。
D.“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写出了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
8、群文检测。读下面的三首古诗,完成练习。
小儿垂钓 渔歌子 江雪
蓬头稚子学垂纶, 西塞山前白鹭飞。 千山鸟飞绝,
侧坐莓苔草映身。 桃花流水鳜鱼肥。 万径人踪灭。
路人借问遥招手, 青箬笠,绿蓑衣, 孤舟蓑笠翁,
怕得鱼惊不应人。 斜风细雨不须归。 独钓寒江雪 。
【1】选择,这三首诗的作者依次是( )
A.李白——张志和——柳宗元
B.柳宗元——张志和——杜甫
C.胡令能——张志和——柳宗元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三首都是词,“小儿垂钓”“江雪”和 “渔歌子”都是词牌名。 ________
②《渔歌子》描绘了秀丽的水乡风光,以及渔翁悠然自得的垂钓生活。 ________
③《江雪》中的“千山” 和“万径”指的是有千座山、万条路。 _______
④ 《小儿垂钓》描绘了一个初学钓鱼的可爱的小孩形象。________
【3】写出下列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①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来试试
忘却与记忆。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巴掌,被打的觉得手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
"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就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
"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另个笑笑的回答说:
10、阅读感悟。
月光曲(选段)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微波粼粼——(______) 清醒——(______)
【2】第一自然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写皮鞋匠听着琴声引发联想的句子是______。(填序号)
【4】第二自然段中第②③句描写的音乐节奏是_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的______,第⑤⑥句表现了乐声的______
A.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亢激昂
【5】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贝多芬的心,给了他灵感,使他创作出了著名的《月光曲》?有人说是美妙的月光,有人说是遇见了知音,你认为呢?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子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1】根据选段内容填写思路图。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受检阅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整齐威武情境的描写,写各个方阵的风采是列具体的“________”的描写,这是“________”的写作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3】文中画“﹏﹏﹏”的部分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
【4】阅读时,要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渎完选段,你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寻找幸运的花瓣儿
那天,你猛然间问我:丁香有几个花瓣儿?我怔(zhènɡ)在那儿,一时竟回答不上来。
放学以后,我从丁香树旁边走过,只匆匆看了两眼,原来是四个花瓣儿呀!可是,有一天,你忽然又说:谁若能找到五个花瓣儿的丁香,谁就会得到幸运。
于是,那天放学以后,我去了街心花园,希望能找到一朵五瓣儿丁香。夕阳西下,借着落日余晖,我仔细寻找。最后,暮色吞没了那些娇小的花朵,我没能找到。
第二天,我起得比平日早,又来到那一排丁香树下。趁着晨光,我又在寻找幸运花瓣儿了。我一直找了很久,眼看上课时间就要到了,我还是没有找到,只好悻(xìnɡ)悻离去。
在跑向学校的路上,我忽然意识到:你该不是搞恶作剧,故意诓(kuānɡ)我吧?是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压根儿就不存在什么五瓣儿丁香?
谁知,我刚迈进教室,你就将丁香举到我眼前,说:“你看,五瓣儿丁香。我没诓你吧!”
我像发现了奇迹似的兴奋不已。真的,五瓣儿丁香!
那天的课,我常走神儿,我老是想:我也要找到幸运花瓣儿!放学后,我径直奔向那片园林。那里的丁香林繁花似锦,一树树的丁香花让人目不暇接,有不少赏花的人在那里驻足欣赏。
我必须直视着张开的花瓣儿,这样才能看清它。于是,我侧着头,从左边看看,再从右边看看,有时候,还要弯下腰仰起头从下往上看。许多人见我这赏花的姿势,都很诧异。
一朵一朵盛开的紫丁香,在我眼前闪过:“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淡淡的花香,我没闻到;蜜蜂的嗡嗡声,我也没听到。我只是在寻找着五瓣儿丁香。“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我几乎要认定自己是一个找不到幸运的人了。
忽然,我发现了一朵很小很小的丁香花。最初,我只是看到它的花瓣儿不是十字形,而是更密集。难道它就是五瓣儿丁香?我的心为之一动,赶紧数一数:“一、二、三、四、五,啊,五瓣儿丁香!”我不禁大喊一声。
此时,我突然问自己:我将得到什么幸运呢?我一时竟感到很茫然。我回味着这几天乐此不疲地寻找,又回味着找到时的惊喜,这些都是我从未体验过的……哦,我的幸运不就是源于一个新发现而带来的快乐吗?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带拼音的三个词语的意思。
怔在那儿:________ 悻悻离去:________ 诓我:________
【2】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我”总共几次去街心花园寻找五瓣儿丁香?(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②画线部分是写“我”是怎样看花的,“我”这样做是因为( )
A.这样做能更好地欣赏花朵。 B.这样赏花不会被蜜蜂蛰着。
C.“我”不是在赏花,“我”是在找花。 D.“我”希望有五瓣儿丁香掉下来。
③“我”为什么一定要寻找五瓣儿丁香?( )
A.因为五瓣儿丁香很稀奇。 B.为了得到幸运。
C.为了证明世界上没有五瓣儿丁香。 D.同学找得到,我也找得到。
【3】找出一处心理描写的句子,找出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默读第10自然段,作者两次写道:“四瓣儿,四瓣儿,还是四瓣儿……”这样反复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作者得到的是什么幸运?请结合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文章,完成练习。
胜利高歌平型关
日军侵占华北地区后,企图从山西的东北部继续南下,直取太原。日军为确
保成功,特别启用了最精锐的部队——坂垣(yuán)师团。
由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不久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得知日军的行动计划后,指挥部立即决定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平型关打一次伏击战,在这里把敌军消灭。
1937年9月24日夜,一一五师冒着大雨,踩着泥泞的道路,游过没过胸的河水,摸黑来到平型关,潜伏在山石和树丛中。
早晨7点钟,坂垣师团开进山里来,这支队伍光汽车就有100多辆。汽车队的后面是有200多辆大车的运输队,再后面是步兵队。
日军完全进入了一一五师的包围圈。指挥员一声令下:“打!”四面八方一齐开火:嗒嗒嗒,砰砰砰,轰轰轰……机枪、步枪、手榴弹、迫击炮一起怒吼起来。“打呀!”“冲啊!”“杀呀!”战士们的杀声响彻山谷。日军做梦也没想到,山里竟埋伏着这么多的“天兵天将”,杀声中他们顿时乱作一团,车、马、人互相冲撞,挤成一堆。一一五师的战士们冲上前去,同敌人展开了白刃战。敌人一批批倒下去,侥幸活命的便赶快逃跑。
坂垣师团遭到伏击后,他们的后续部队立刻赶来增援。飞机飞来了,但由于交战双方混战在一起,敌机怎么也找不准目标,在空中盘旋了一会儿,只好又飞回去了。步兵赶来了,但没前进多远,他们自己也遭到我军伏击,寸步难行。经过7个多小时的激战,敌人已经溃不成军。我军越战越勇,一鼓作气把日军全部消灭在山沟里。
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第一次星示出巨大威力。平型关大捷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大大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士气。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一五师为了在平型关潜伏下来,克服了哪些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型关大捷具有什么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一一五师的将土们说些什么?请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都还健康。没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在胸前画着十字。
【1】这个片段选自课文________。
【2】请概括这个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________的环境描写,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读出女主人桑娜是个________的家庭主妇。文中还有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用横线画下来。你觉得它有必要吗?为什么?
【4】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桑娜心理活动的语句。读读这些语句,想一想,作者借这些心理描写主要写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的月亮很圆。(写成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怀念着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老班长说:“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报春的大雁成群结队地飞过江北、江南的山川和田野。(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2.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4.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5.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6.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19、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20、谅解,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修养。它是一缕和煦的春风,能拂去蒙在心头的阴影;它是______,______;它是______,______。(仿写句子)
21、请以“ 让生活更美好”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完成习作。从“微笑、诚信、梦想、种花、运动……”中选一个话题写,也可以写其他话题。写之前想一想它是怎么影响你的生活的,为什么让你觉得生活更美好。写的时候注意把原因写具体。
要求:(1)内容具体,语言流畅;(2)能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感受,让真情自然流露;(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或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