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下面的俗语,并选择恰当的俗语填空(填序号)。
(1)补充下面的俗语。
①书到用时方恨少,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莫把无时当有时。
③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___。
④人固有一死,或_________,或_________。
⑤有意栽花花不发,_______________。
(2)古人说:“_____”告诫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勤俭节约。
(3)告诉我们要及时孝敬父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本来球队看好这位主力球员拿冠军的,没想到他的陪练却拿了冠军,真是“_____”
2、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句。
(1)夏洛蒂三姐妹 地写作着,很快她们就 ,震动了世界文坛。
(2)夕阳西下,蒙汉人民在依依不舍地话别,这真是“蒙汉情深何忍别, !”
(3)好曲不厌百回唱, 。初读好书,如 ;重读好书,如 。
(4)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丛鲜花,就吐露一片芬芳;如果你是 ,就 。
3、2、根据注音写汉字( )
pù 布 hōng 烤 hōng 动 yì 然
4、先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一个词语造句。
汹( )澎( ) 狂( )怒( ) 兴高( )( )
( )( )忘返 十( )连( ) ( ) ( )不安
心( )肉( ) 自( )自( )
造句:
5、读拼音,写词语。
hǎi bīn pí jiǔ jué qǐ bǎo lěi xiāo sǎ shā y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古诗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的气氛。
【3】诗的第一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___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____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请写一句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十五夜望月》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 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落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7、古诗阅读。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全诗紧扣一个( )字抒情写意,首联中一个( )字把“好雨”拟人化了。
【2】颔联中“潜”和“细”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8、读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做题。
,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画。请你仿照示例,补充所缺的图画名字。
第一句:云翻图 第二句:_________ 第三句:风卷云 第四句:_________
【3】提到西湖,我不禁会想到诗人苏轼在这里写下的另一首诗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狼牙山五壮士》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抢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写出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填空。
这段话描写了战士们痛击敌人时的表现,其中“满腔怒火”写的是人物的______,“把胳膊抢一个圈”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从对五壮士的这些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狼牙山五壮士_________。
【3】用文段中加点的关联词语,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画“ ”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敬重卑微
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相照应。
【4】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和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
【5】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读短文,轻松做题目。
嚼苹果皮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来看望太婆,带来了七八个又大又圆、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望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yòu xiù)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太婆看在眼中,悄悄塞给我们一人一个,示意我们到外面吃去。∥
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地把苹果凑近鼻子,边闻边连身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也说:“咱们吃吧。”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
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说:“这苹果是姑父给你们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80岁了,身体又有病,( )有了好吃的,咱们( )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
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有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那天我们吃罢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过去。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给太婆削(xiāo xuē)苹果时留下的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jué jiáo)着,立刻,嘴里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
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 哥哥叫了起来 苹果皮是苦的 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
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地拍了拍哥哥的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啊。”我也连忙捏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如今,( )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 )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1】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给文中第六自然段加上正确的标点。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眼巴巴——______________
(2)品位———______________
【5】短文分为三段,简要概括第二、三段的内容。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文中划线句,揣摩一下“妈妈”当时想些什么,请为妈妈设计一段心理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妈妈说的“真香真甜啊”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心中的桥
故乡的木桥,实在朴实无华。倾斜的桥身,标志着它的古老;粗大的桥墩铺满厚厚的青苔,流水冲得它们伤痕累累;圆木柱搭成的桥面,高高低低,留着很多的空隙,几根锈黑的长条钉子紧紧咬着它们。桥下的江水悠然东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唱着一曲单调古朴的歌谣,像摇响了老祖母破旧的纺车。
第一次走到桥头,看到急急而过的江水,听到“哗哗”喧腾的水声,我就吓得闭上了眼,赖着要母亲背我过桥。母亲没有答应。她拉我上了桥,教我一步步踩着她的足迹走。我的脚特别不听使唤,哪儿有洞,偏偏往哪儿踩。就这样闭着眼,不知过了多久,费了多大周折,我才号啕大哭过了桥。母亲也累得汗水淋淋,但她终究也没背我。
到了学龄,母亲要我自己上下学,我每天都要路经这座桥。我总是绕大弯从小路走。一天,小路堵了,我只好战战兢兢走上了桥头。看见母亲正站在桥的另一头,朝我招手,我放心了,蹲在地上,等母亲来抱。可过了好久,母亲仍没有过桥,我知道——她不会来接我了。我只好慢慢向前探出一只脚。桥面的空隙像童话里的老虎的血盆大口,木板松动的地方,在我脚下“吱吱”直响。我一边哭喊着“妈妈”,一边一点点地移动。就这样,我几乎是挪着过了桥,扑进母亲的怀抱,委屈地抽泣着。母亲搂着我,擦干我的眼泪。她的脸漾开了一丝淡淡的笑意,眼里闪烁着母爱的柔光。我静静地沐浴在爱的柔波中。
长大了,忆及童年过桥的往事,母亲说:“哪有母亲不疼儿女的,但生活之路是靠你自己走的。”是啊,当告别生我养我的母亲,扬起生命之帆时,我要只身一人去闯险滩,过恶浪,去遍尝失败的苦涩,去领略成功的欢欣……每每想到这些,我就会想到母亲让我过桥的往事,我为儿时对母亲小小的怨恨而羞愧,我为母亲深沉的爱而感动。故乡的木桥,它是引我走上最初的人生的桥,我的前面一定还有更为艰险的桥,但故乡的木桥——那指引我蹒跚学步的桥,将给我温存的抚慰、无穷的力量。啊,架在我心中的“母亲桥”,将伴我一生,将引我走向成熟。
【1】读句子,理解加点的词语。
(1)一天,小路堵了,我只好战战兢兢走上了桥头。
“战战兢兢”说明________________。
(2)哪有母亲不疼儿女的,但生活之路是靠你自己走的。
“哪有”的意思是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一自然段中“几根锈黑的长条钉子紧紧咬着它们”一句中“它们”指( )
A.故乡的木桥
B.倾斜的桥身
C.圆木柱搭成的桥面
【3】细读第四自然段,理解画“ ”词语的意思。
(1)“险滩”“恶浪”指__________________。
(2)“更为艰险的桥”指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桥”指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文中叙述两次过桥时都写了自己的哭,如“号啕大哭”“哭喊”“抽泣”请再写出几个与哭有关的词语。(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
A.写木桥的外形特点及作用。
B.主要写了“我”小时候两次过桥的经历,以此说明人生之路需要自己亲自去走,去探索,只有经过险滩、恶浪的洗礼,才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C.主要写了小时候“我”过桥时,母亲不管“我”,因此,“我”长大后,回忆往事,对母亲的行为感到一丝怨恨。
【6】本文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之情。
13、阅读理解。
《丁香结》(节选)
①今年的丁香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简要分析第①段画线的句子的写法。
_______________
【2】第①②段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描写了丁香花。
【3】文中引用诗句“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作用是( )
A.作者经历的春光是完全和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有独特的感受。
B.引出下文,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铺垫。
C.从另一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我们展现想象的空间。
D.增加文章浓厚的文学色彩,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修养。
【4】下列对课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 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丁香结”的艺术境界。
14、阅读风景线
我是中国人
抗日爱国将领吉鸿昌刚来到美国,就发生了一件使他气愤的事情。
那天,吉鸿昌要往国内寄东西。他在包裹上用中文和英文清清楚楚地写上了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然后,把包裹递给邮局的职员。那个职员把包裹推给吉鸿昌,阴阳怪气地说:“对不起,先生,中国在哪里,我不知道,无法投寄!”吉鸿昌顿时火冒三丈,大声说:“中国!中国的国土比你们美利坚合众国的还要大,你竟说不知道!”
同吉鸿昌一起来的人把他拉到一边,悄悄地说:“换一个窗口,我去寄。日本人也有往中国寄东西的,只要说‘我是日本人’,就什么事都好办了!”“我,吉鸿昌,决不这样做!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人!”回到旅馆,吉鸿昌立刻动手做了一块小木牌,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了五个字:“我是中国人。”
从此,他( )出席宴会、参观工厂,( )参加招待会,( )把这块木牌戴在胸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1)将( )来,我们一定要当家做主。
(2)抗日爱国将( )领吉鸿昌刚来到美国,就发生了一件使他气愤的事情。
【2】写出文中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再写出两个AABB式的词语: _______、_______。
【3】从此,吉鸿昌一直把写着“我是中国人”的木牌戴在胸前,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
【4】这篇短文通过介绍吉鸿昌在美国寄邮包时发生的一件使他气愤的事,表现了他_______的民族气节。本文恰当地运用了_______描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吻合,从而充分体现了人物的_______。
15、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训练。
⑴只有讲卫生,大家的健康和残疾才有保障。(修改病句)
⑵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改写成反问句)
⑶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田野。(改为“被”字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2.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3.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1)“尼克,过冬的粮食不是都收藏好了吗?你还在忙什么啊?”其他老鼠问道。
(把其中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2)尼克回答:“我在干活呀!”
(改为转述句)
(3)如果没有严冬,我们未必能觉察到四季的可贵。(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4)你已经表了决心。你应该踏踏实实地去做。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9、按要求写句子。
(1)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明,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
(5)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只得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照要求写句子。
1.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改为一句话,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笔生花
“有你,真好”是一句让人感到温暖的话。凝视着它,那人、那事、那场景……就会慢慢浮现在眼前。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写的时候,可以假想这个“你”就在眼前,你在用文字和他对话。
要求:1、语句通畅,条理清晰。2、感情真挚。3、卷面整洁、字迹工整。4、45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