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韶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默写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写出两句该作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土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_______

    2.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_______

    3.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_________

    4.郝副营长是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 _________

  • 3、积累,我会用。                       

    (1)课文《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盼》是以第____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按__________顺序写。

    (3)看着翻滚的黄河水,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天美景的赞美之情。《书湖阴先生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山水写得有情有趣,充满趣味。

    (4)《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科学地介绍了关于地球的知识,有力地说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实,呼吁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古诗文填空。

    1.《浪淘沙》中,描写黄河气势雄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中,描写春天优美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五谷: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音: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捐躯赴国难,_______________ 

    6.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 

    7.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

  •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漠沙如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啭无人能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

    (5)江上往来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物生光辉。

    (8)相处久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善恶好歹,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小明经常以家里条件好为由有在生活上铺张浪费,我会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言来劝他。

    (10)本来球队是看好这位主力上场拿冠军的,没想到他的陪练却拿了冠军,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课外阅读。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1凉月如眉挂柳湾。_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2越中山色镜中看。_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3)兰溪三日桃花雨_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1)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对的画“√”,错的画“×”

    1)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_

    2)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_

    3)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_

    4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_

    4我们还学过很多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请你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综合训练。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①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蹊,小路。②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很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③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④自在:自由自在,不受约束。⑤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⑥恰恰:黄莺的鸣叫声。

    1本首诗是一首__________

    A. 五言绝句   B. 五言律诗   C. 七言绝句   D. 七言律诗。

    2本首诗在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押韵,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二二三式的朗读节奏在第三、四句诗上做出停顿标记。

    4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多读几遍,我们会找到诗中表现花开得繁盛的两个字:__________________

    6第三句诗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诗中的景物,补充下面的文段。

    黄四娘家的花很多,有__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千万朵的花连枝条都压弯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蝴蝶飞来了,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_______,久久不肯离去。花枝间传来恰恰的啼叫声,仿佛是可爱的黄莺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肥:指果肉肥厚。麦花:荞麦

    花。菜花:油菜花。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惟有:只有。蛱(jiá)蝶: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

    【2】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芦苇

    敌人从只有十五里远的仓库往返运输着炸弹,低飞轰炸,不久,就炸到这树林里来,把梨树炸翻。我跑出来,可是不见了我的伙伴。我匍匐在小麦地里往西爬,又立起来飞跑过一块没有遮掩的闲地,往西跑了一二里路,才看见一块坟地,里面的芦草很高,我就跑了进去。

    呀!

    有人惊叫一声。我才看见里面原来还藏着两个妇女,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她们不是因为我跳进来吃惊,倒是为我还没来得及换的白布西式衬衣吓了一跳。我离开她们一些坐下去,半天,那妇人才镇静下来说:同志,你说这里藏得住吗?

    我说等等看。我蹲在草里,把枪压在膝盖上,那妇人又说:你和他们打吗?你一个人,他们不知道有多少。

     

    我说,不能叫他们平白捉去。我两手交叉起来垫着头,靠在一个坟头上休息。妇人歪过头去望着那个姑娘,姑娘的脸还是那样惨白,可是很平静,就像我身边这片芦苇一样,四周八方是枪声,草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我问:你们是一家吗?

    是,她是我的小姑。妇人说着,然后又望一望她的小姑:景,我们再去找一个别的地方吧,我看这里靠不住。

    上哪里去呢?姑娘有些气恼,你去找地方吧!

    可是那妇人也没动,我想她是有些怕我连累了她们,就说:你们嫌我在这里吗?我歇一歇就走。

    不是!那姑娘赶紧抬起头来望着我说,你在这里,给我们仗仗胆有什么不好的?

    咳!妇人叹一口气,你还要人家仗胆,你不是不怕死吗?她就唠叨起来,我听出来这个姑娘很任性,逃难来还带着一把小刀子。真是孩子气,她说,一把小刀子顶什么事哩?

    姑娘没有说话,只是惨惨地笑了笑。我的心骤然跳了几下,很想看看她那把小刀子的模样。她坐在那里,用手拔着身边的草,什么表示也没有。

    忽然,近处的麦子地里有走动。那个妇人就向草深的地方爬,我把那姑娘推到坟的后面,自己卧倒在坟的后面,自己卧倒在坟的前面。有几个敌人走到坟地边来了,哇啦了几句,就冲着草里放枪,我立刻向他们还击,直等到外面什么动静也没有了,才停下来。

    不久天也黑了,她们商量着回到村里去。姑娘问我怎么办,我说还要走远些,去打听打听白天在梨树园里遇到的那些伙伴的下落。她看看我的衣服:

    你这件衣服不好。再低头看看她那件深蓝色的褂子,我可以换给你。先给我你那件。

    我脱下我的来递给她,她走到草深的地方去。一会,她穿着我那件显得非常长大的白衬衫出来,把褂子扔给我:有大襟,可是比你这件强多了,有机会,你还可以换。说完,就追赶她的嫂子去了。

    1.选文第一段表现我怎样的处境?

    2.两个妇女为什么因我还没来得及换的白布西式衬衣吓了一跳?

    3.妇人歪过头去望着那个姑娘,姑娘的脸还是那样惨白,可是很平静,就像我身边这片芦苇一样,四周八方是枪声,草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写出了姑娘什么特点?

    4.为什么我的心骤然跳了几下?

    5.结合选文和自己的理解,说说芦苇的象征意义

     

  • 10、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饭桌上,总是站起来的那个人

    ①在我们每个家庭的饭桌上,或许都有这样一个人:当厨房里的水烧开了,当菜凉了需要再热一下,当电话铃声响起,当谁需要餐具或调料……他(她)总是及时地站起身来,去帮我们。

    ②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饭。

    ③母亲是最后一个上桌的,她总是最后一个才上桌。忙好了饭菜,又将饭菜一碗碗端上桌,连筷子都摆好了,这才高声喊我们:“开饭了!”于是,一家人从各自的房间里走出来,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着热乎乎的饭菜,一边开始聊一些五花八门的话题。

    ④我们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好像与生俱来就是这样的。

    ⑤话题是聊不完的。儿子在学校里的新鲜事;妹妹的生意,永远像股市一样波澜壮阔;我的写作进度,还是像老驴拉磨…在所有人中,儿子抛出的话题,常常获得最高的关注;难得发言的是母亲,她端着饭碗,眼睛盯着讲话的人,似乎插不上一句嘴。

    ⑥忽然有人喊,汤勺呢?闻声一看,鸡汤盆里,漂浮着缕缕香气,却没有汤勺。母亲赶紧放下饭碗,站起身,喃喃笑着说:“你瞧我这个记性,又忘记拿汤勺了。”样子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母亲迈着碎步,走进厨房,拿来了汤勺。

    ⑦大家继续吃饭。儿子突然一拍脑袋,给我们讲了一个班级里发生的笑话。笑话一点也不可笑,但我们大人们还是很配合地笑得前仰后合。

    ⑧儿子高兴得手舞足蹈,不小心,筷子被碰落到了地上,儿子弯腰捡起筷子。我正准备让他自己去厨房再换一双筷子,母亲已经放下饭碗,站了起来,去厨房又拿来了一双干净的筷子来,递给儿子。儿子接过筷子随口说了声,谢谢奶奶。母亲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线:“这孩子,跟奶奶客气啥啊!”

    ⑨大家埋头吃饭,谁夹起一口菜,嘀咕了声:“好像有点凉了。”

    ⑩是啊,外面天寒地冻,这么冷的天,难怪饭菜吃着吃着,就凉掉了。

    母亲放下饭碗,站起身,“我去热一下。”说着,端起两盆炒菜,走进了厨房。不一会儿,母亲就端着两盆热气腾腾的菜,回到了餐桌旁。

    大家都将筷子伸向那两盆热菜,真好吃……

    “叮铃铃!”突然,家里的电话响起来了。我正准备起身去接,母亲已经站了起来,“你们快趁热吃饭,我去接电话。”

    母亲的饭碗,搁在桌上,已经看不到一丝热气。我突然意识到,仅仅这一顿饭工夫,母亲就已经放下饭碗,站起来三四次。饭桌上,母亲就像时刻绷紧了弦的士兵一样,随时准备站起身来。

    而就是母亲一次次地站起来,才让我们每一顿饭都吃得这样的安心。

    这个人,如果不是我们的母亲,就一定是我们的父亲。

    【1】联系语句理解,“五花八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在吃饭过程中四次起身的事由分别是什么?分别用3个字概括,按照顺序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

    【3】读读描写母亲的语句,体会文章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⑩自然段,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哪一处细节描写触动了你?用“ ”画下来,写写你的感受。

    【6】读读文章的题目,说说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外婆的银针》习出了作者与外婆间的血脉亲情,请阅读短文,完成对话。

    外婆的银针

    ①随着时间流逝,那些银闪闪的金属已不再吸引我,但唯有一样在我心中历经沧桑,目睹尘世。

    ②那是外婆的银针。∥

    ③外婆的手很巧,但凡我的衣服被什么东西勾破,地都会月各种法子将衣服补得几乎完好如初。

    ④她总是从那个陪了她大半辈子的铁盒中取出线与银针。银针一闪一闪的,十分好看。她吮一吮那根细线,再举起银针,对着光源,将细线穿入孔,再打一个小结。我很喜欢看外婆穿细线的样子。她眯着眼,(  )地盯着那银针的针眼,细线轻盈地穿过那个针眼,在针级的另一端,在耀眼的灯光下飘动,好像是一位灵逸的女子在光下飞舞。如线飞舞之际,像是闪上了全部的光芒,吸引着我。为此,我向外婆请教如何穿针。

    ⑤柔和的灯光下,外婆手把手地教着我。她用那双遍布老茧的手抓住我的小手,将银针对着光亮处举高。我眯着小小的眼睛,无论怎么穿,那细线都在针眼处扭着腰,奈何穿不过那个小孔。外婆慈爱地笑道:别急,以后就好些了。慢慢来慢慢来……她那微微泛黄的手抓住我的手,从容地,稳稳地将线的这头带到了那头。

    ⑥那时,我觉得外婆是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⑦我在慢慢地长大,而外婆却在淅渐老去。她的皱纹多得让我数不过来,眼中的混浊开始渗透蔓延。她的行动有些不方便了,走楼梯时常要有人来扶她一把。她总是听不清我们在讲什么,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误解我们的意思。有时候我会被她的不断询问弄得不耐烦,懒得与她多说。时间一久,她便很少问我问题,如果有什么没听清,也装作没有听见的样子,继续忙着自己的活。她不再坚持很多事,也不再为一些小事与我们争执

    ⑧我以为她这是老了,懒得理这些琐事。∥/

    ⑨然而我错了,那天一打并宋门,就有见客厅灯火通明,外婆坐在正中央,举着很针,穿着线。她不停地在吮那根细线,不停地试图将线穿过银针,而她身边放的,则是前些天被我磨损的一双袜子。我走上前,许是挡住了她的光线,她皱了皱眉,脸上的沟壑全挤在一起,像一棵沧桑的古柏。她见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来啦。我想帮体补一下林子,扔了多可情。可惜了,穿了老半天,线都穿不上。唉,老了老了……”

    ⑩我凝视着地那已经举得颤抖了的左手,心中说不上是什么滋味。我握住外婆的手,在灯光下,慢移动着细线,直至它穿过针眼。细线在那一端移动着,像一个新的生命,在柔和的日光灯下,倾吐着生命的飞逝。

    真厉害,你瞧,你一穿就穿过了,真好,真好……”外婆推了推老花镜,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和着她的皱纹,像一棵老树的年轮,一圈又一圈。

    我握住外婆那只布满老茧的手,眼眶微酸。人往往在一瞬间老去,而我,也在外婆老去的那个瞬间长大了。

    在银针心中,也许我们都算是厉害的存在。∥

    (选自《北方人(悦读)》,201608期,作者是杜泱霆,有删改)

    【1】小琳:你觉得“六神无主、全神贯注、神气十足”这几个词语中,哪个最适合填入第④自然段的括号中?

    小美:我认为应该填__________

    【2】小美发现,在这篇文章中,随着不同事件的发生,作者的情感也在发生变化。以上是她梳理的导图,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3】小琳:我觉得第⑦和⑧白然段可以删去,因为题目写的是《外婆的银针》,可是这两个自然段都没有提到银针。

    小美:我觉得______,因为_________

    【4】小美:我发现,作者很善于通过外貌、神态和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

    小琳:是的,第⑤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就用了_________描写和______描写,让我感受到了_____

    【5】小琳:作者在外婆老去的瞬间长大了,在生活中,你也有瞬间长大的经历吗?写写你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吧。_________

  • 12、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找出文中一组近义词和一组反义词。

    近义词:____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快乐阅读吧。

    致 爱 丽 丝

    贝多芬的经典钢琴曲《致爱丽丝》,我们也许都听过。他写这个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他在一个寒冷的圣诞之夜的经历。

    那一天,20多岁的贝多芬徘徊在维也纳的街心,贫困孤独的他在寒风中高昂着头颅,火焰般的鬈发飘在风中,空气中隐约有富人们餐桌上烤鹅和苹果的香味。

    突然,贝多芬遇见了一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女孩。女孩叫爱丽丝,她的一位邻居雷德尔老爹正病得厉害。双目失明的老人有一个愿望,他说,在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之前,他是不能死去的,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升入天堂。爱丽丝跑到斯提芬大教堂求助神父,但被拒之门外。

    什么愿望 贝多芬问 他想再看一眼森林和大海 再看一眼塔希提岛和阿尔卑斯山 爱丽丝含着眼水说 多好的老人呀 可惜没有人愿意帮助他实现这个愿望

    贝多芬拉起爱丽丝的手,来到了雷德尔身边。他轻轻地打开了昏暗的房间角落里那架尘封已久的旧钢琴。触琴的一刹那,他仿佛被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感招引,心底的激情顿时化作了美妙的声音,他弹奏着,那么自如,那么专注……

    啊,看到了!我看到了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塔希提岛四周的海水,还有海鸥、森林、耀眼的阳光……尊敬的先生,感谢您在这圣诞之夜,使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一切--我终生热爱的大自然。

    不,要感谢天使一般的爱丽丝把我引到了这架钢琴前……请允许我把这首曲子献给她吧--可爱的小爱丽丝。我会把它的乐谱记录下来,带着它,走遍全世界……”说完,贝多芬低下身来,吻别爱丽丝,旋即走到了圣诞节冷寂的星空下,而一支名为《致爱丽丝》的钢琴曲,从此成为经典,为世人所喜爱。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冷寂(   )  旋即(   )

    2)给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通过学习《月光曲》和阅读《致爱丽丝》,可以看出贝多芬是 一个人

     

  • 14、阅读理解。

    [片段一]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片段二]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上面两个片段都选自______国著名作家________的一部短篇小说《_________》,这名作家的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等。

    【2】我们知道阅读时,可以根据_________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如,我要重点研读桑娜的心理变化时,我应该重点阅读[片段_______]。

    【3】读[片段二],加点字“熬”的意思是_________,从“熬”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渔夫是_________的人。

    【4】“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的原因是什么?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桑娜心里正担心丈夫会不会揍她一顿。

    B.丈夫的想法和她不谋而合,她担忧的情绪顿时化为乌有,此时的她正沉浸在喜悦之中。

    C.桑娜担心丈夫会突然后悔,改变主意。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完成句子。(12分)

    (1)我们现在不是讲心灵,还是讲出嫁。(修改病句)

    (2)爸爸对我说:孩子,等爸爸回来,一定送你一顶蓝盔。(改为转述句)

    (3)有一次,她竟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改写成直接引述句)

    (4)演出那天,人民广场上挤满了人。(用上一种修辞手法,突出人多 。)

    (5)所有的加拿大报纸都登载了报道这件事的文章。(改为字句)

    (6)柯妮的介绍带着欧美白人的幽默,没有人不承认她的介绍很棒。(改为肯定句)

     

  • 16、(1)把下面句子变成陈述句,并比较一下表达情感的强弱。

    对这位年轻的老师来说,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挑战啊!

     

    2用关联词语把下面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她理解我。

    她自己就有一段类似的经历。

     

     

  • 17、句子大观

    1.凡卡    ,拿脏手背    眼睛,    了一下。(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 

    2.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很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用。(改为反问句)

    3.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

    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 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 18、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改写成肯定句:  

    (2)剧场坐着的每个角落里都是人。

    修改病句:  

    (3)会场上爆发出掌声。

    扩句:  

    (4)太阳早已下落。暑气并没有收敛。

    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 19、按要求句子。

    1竹子的品格体了我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灵鸟上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香。(成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十五的月亮很。(成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1)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展示台

    1.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忆往事你对老师、同学、母校有哪些想要表达的情愫?展望未来,你对自己又有哪些美好的期许?请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给老师或者同学,也可以是母校或者你自己写一封信,表达此刻你最想说的话吧。

    2.当2020年的钟声敲响时,迎接我们的不是欢腾的新年,而是疫情的爆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场疫情也给我们每一个人上了一堂重要的生命课程。你能写一写疫情期间你的所见、所听和所思所想吗?(题目自拟)

    3.心愿就像一粒刚刚发芽的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渺小,却终将开出美丽的花朵。你的心底埋藏着哪些心愿呢?请以“我的心愿”为题写一篇文章吧。

    要求:1.从以上三题中任选一题完成。

    2.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格式规范,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