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带点的字注音
2、理解填空。
1.《春夜细雨》前两句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字一呼一应,极为传神;三、四句中的“__________”字和“__________”字用得准确、贴切,前者写出了风的__________,后者写出了雨的__________。
2.《采薇》出自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__________》,分别写了__________季和__________季有代表性的景物,“__________”写柳条飘动,“__________”写雪花飘舞,都十分传神。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句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是语气助词。
4.《天净沙·秋》题目中“天净沙”是__________,“秋”是__________。
3、根据提示填空
(1)《草原》 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先生,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带领着我们入情入境: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华诗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非常恬静;《江南春》中的“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让我们看到江南花红柳绿的春,而《春日》 中的“胜日寻芳泗水滨,_____________。”则让我们感受到焕然一新的春。
(3)周恩来总理的一生,可以用诸葛亮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4)这个学期,除了必读书目《童年》,我还读了小说《_______________》,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因为他(她)_________________。
4、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形象地写出了黄河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读到“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时,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宿建德江》和《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都写了月夜的景色,但表达的情感却完全不同,前者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后者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章采用_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个体和群体形象。《桥》一文写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的老支书。《盼》一文紧紧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个中心,选取不同事例,并对重要事例进行了具体生动的描写。
5、填写下列古诗句,并根据诗意猜成语。
1.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
2.此曲只应天上有,__________________。成语: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手可摘星辰。成语: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成语:_____
6、课内阅读。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充诗句。
【2】“畦”指_____________,“排闼”指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体现对仗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七律▪长征》,做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
A.腾越五岭 B.疾跨乌蒙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E.喜踏岷山
_________________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 。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①凉月如眉挂柳湾。(___)
A.圆圆的月亮。 B.新月。
②越中山色镜中看。(___)
A.越过中间。 B.周代诸侯国名。
③兰溪三日桃花雨。(___)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2】根据下面的画面,写出合适的诗句。
①一弯新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
_________________
②鱼群在夜半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的正误。
①这是一首富有民歌风味的船歌。全诗清新灵妙地写出了兰溪的山水之美及渔家的欢乐之情。(___)
②首句写行舟看见的江岸边的景色,因为是雨后的春夜,因此皎洁的月色显得更加清澄。(___)
③古诗描写的是江南春天的景色,从“桃花雨”一词可以判断出来。(___)
④“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___)
9、生之喜悦
美国西海岸的边境城市圣迭(dié)戈的一家医院里,长年住着因外伤全身瘫(tān)痪的威廉·马修。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病痛总是早上光临。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折磨中,马修不能翻身,不能擦汗,甚至不能流泪,他的泪腺(xiàn)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而萎缩。
年轻的女护士为马修所经受的痛苦以手掩面,不敢正视。马修说:“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
马修住院的头几年,身体没有任何感觉,没有舒适感也没有痛楚感。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有一部分神经已经再生,每天早上向中枢(shū)神经发出“痛”的信号。
在痛楚中发现喜悦,这在一般人看来简直是荒唐。但置身马修的处境,就知道这种特定的痛楚不仅给他带来了喜悦,而且带来了希望。当然一个重要前提在于,马修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过去马修经历过无数没有任何知觉的日夜。如果说,痛楚感是一处断壁残垣(yuán)的话,无知觉则是死寂的沙漠。痛楚感使马修体验到了“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是一种价值体现——医疗价值与康复价值的体现。当然,马修不是病态的自虐(nüè)狂,他把痛楚作为契(qì)机,进而康复,享受到正常人享有的所有感受。谁也不能保证可怜的马修能获得这一天,但他和医生一起朝这个方向努力,因而他盼望痛楚会在第二天早晨如期到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1)以手掩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契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折号的主要用法有:①表注释;②表语意转换;③表声音延长或中断。请判断下面字中破折号的用法,选择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中。
(1)当阳光从朝南的窗口射入病房时,马修开始迎接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
痛总是早上光临。(____)
(2)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____)
【3】面对来自身体不同部位的痛楚的袭击,马修的表现依次是(____)→(___)→感激→(____)(用文中的词语填写)
【4】你对“生之喜悦”这个题目的理解是:_______
【5】马修为什么要感激使他钻心难忍的痛楚?
________________
【6】第5自然段中将“痛楚”先说成是一处断壁残垣,后又说成是一种契机,是否矛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短文中找出表现马修所经受的痛苦的句子,选两句摘抄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零下十度
宋伯虎
①下午,我正坐在电脑前,忽然被蹦出来的天气提示吓坏了,明天零下十度!怪不得刚坐了一小会儿,就觉得寒冷像一条小蛇,顺着脚跟往上爬。原来是“山雨欲来”啊!
②我赶紧收拾东西往家赶,父亲好久没洗澡了。洗洗泡泡好防冻,我得带他洗澡去!刚到家,妻子就迎上我:“明天零下十度知道不?快带咱爸洗澡去!我刚才从超市给他捎来身保暖内衣,洗完换上。”父亲不在家,我打他手机。“我这就回去,听说明天降温,我到这边割点肉,明天加白菜粉丝炖着吃。补充营养不怕冷啊!”父亲在电话里对我说。
③父亲年纪大了,好晕。我知道他喜欢泡澡,就让他蹲在池子边上,俩胳膊搭在阶儿上,边泡边聊天。渴了,就把带来的开水递给他。泡够了,我就给他搓搓背。我尽量把手掌平铺在他身上均匀用力。父亲很享受我的“搓功”,躺在那儿任凭我的摆布。他依然宽阔的肩膀上还留有当年强壮的影子,臃肿松弛的“将军肚”却在描述岁月的沧桑。等到照顾父亲洗过头打过肥皂穿好衣服,我才又返回澡堂。
④我喜欢和父亲泡澡,听他评书般的讲历史,讲国的历史,讲家的历史,也讲自己的历史。看他和我在一起时的满足感,体会我能帮父亲做点儿事的成就感,这些能使我感受到浓浓的天伦之乐。
⑤回到家吃过饭已经很晚了,我来到楼上看见母亲正在沙发上忙针线。“俺孙子的棉袄袖子短了点儿,怕冻着他的手,我给接长点儿。”母亲说。我赶紧给她倒杯热水,叮嘱她早点休息。
⑥被窝暖暖的,有阳光的味道。妻子得意洋洋地说是她晒的被子。我问:“爸妈的呢?”妻子娇嗔道:“还用你说!”
⑦可能是睡得太舒服了,第二天早晨我起得晚一点。下楼来到院子,发现水盆里的冰厚厚的,水龙头也冻上了。昨天从澡堂里带来的湿毛巾现在硬梆梆的。“用水都是从外面压水井里打上来的,自来水没法用了。”妻子说。我来到厨房,看见母亲早已把炉子生好,火苗儿正开心的往上窜。母亲、妻子和我一会儿就把早饭做好了,等到儿子女儿和我父亲晨练回来,我们一家人围着炉子享受母亲的拿手菜“猪肉粉丝”。看得出来,都吃得倍爽!
⑧我去上班,女儿上学,我俩一路。“爸,不是说今天零下十度吗?不像担心的那么冷嘛!”我的感觉也是这样,零下十度,不冷。
【1】通读全文,概括出当气温下降的消息传来前后,一家人做了哪些事情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所有材料都是围绕“明天零下十度”来安排的,有人说第④段似乎扣题不紧,可以删去,你认为呢?
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父女俩上班、上学的路上不感到“零下十度”那么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说说文中画“ ”句子写得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你感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爱心救了自己
老家离县城100多里,那时还没通公路,去县城全靠步行。那天,天刚蒙蒙亮,我跟父亲就出发了。
我们翻了一座山又一座山,来到一个小村庄时,①突然乌云滚滚,一场暴雨如泼一般下了起来。我们来到一户人家避雨,这家只有一个老奶奶,老奶奶见了我们非常客气,又是倒水又是给我们弄饭吃。
老奶奶知道我们去县城,她来了精神,说:“我大儿子在县城一中教书,你给我捎句话,我现在很好,让他放心,让他好好教书。”
父亲说:“没问题。”
吃完饭,雨小了点。父亲知道老人也不容易,掏出2元钱想作为饭钱,老人说啥也不肯收,走时老奶奶找来两块塑料布说:“我们没有伞,你们父子俩就用它遮遮雨吧。”
父亲说:“谢谢了,回来时我们一定还你。”
老奶奶说:“还啥,值不了几个钱。”
我们走出村不久,②雨突然大了,山洪暴发,河水猛涨。转眼间,房屋倒塌,人们哭叫着在四处奔跑,父亲拉着我朝山上跑去,躲进山上的一座古庙里。
父亲说:“我躲在这里不行,得下山救人。”他又对我说,“你留下,我下山救人。”“不,我跟你一块儿去救人。”我想起了那位慈祥的老奶奶,决定下山去救她。父亲摸了摸我的头笑了笑:“不愧是我的好儿子。”
③下山的路不好走,有的路被雨水冲毁。好不容易下了山,四周汪洋一片,有的房屋继续在倒塌,哭叫声一片。老奶奶的房子已被洪水淹没了,可怜的老奶奶一定被洪水卷走了,我的心顿时难受起来。
突然,在江边草丛中,我发现了老奶奶。她晕倒了,上涨的江水在冲着她的脚,她的鞋子被冲掉了。我和父亲奔了过去,父亲背起她,逃到一个更高的山坡人家。老人这时醒了,父亲放心不下,就让我照顾老奶奶,他继续去救人。
那晚,父亲一共救了10个人,他像一个指挥家,观察水位,指挥着逃生的人们。
④天亮时,暴雨停了,江水也在下降。
我突然发现山上那座庙不见了,整座山都变了样,树木倒塌,狼藉一片。原来是半夜山体滑坡,古庙被泥石流掩埋。
我抱住父亲哭了,是我们的爱心救了我们自己!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刻画了老奶奶和父亲怎样的形象?结合相关情节说一说。
(1)老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②③④处画“ ”的环境描写分别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A.推进情节的发展 B.表明避雨的原因
C.衬托人物的品质 D.暗示故事的结局
【4】作者说“爱心救了自己”,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以下是荆门市公交车2路、13路、12路、1路部分站点示意图,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练习。
1.小雨家住“公交家属区”,周日上午要去“荆门电视台”参加录制8:00开始的一个少儿节目,她可以乘坐_______路公交车。
2.在“荆门电视台”录制完节目,小雨与小青约好在“天鹅广场”见面一起去玩,小雨需要乘坐______路公交车,坐______站就到了。
3.家住“浏河岛”的小青不知道到“天鹅广场”该怎么乘车,你能跟她说说乘车路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爷爷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 )上面写着( )煮书( )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奇怪( )书只能读( )哪能煮呢( )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转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常常是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得心应(yīng yìng)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床,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呀!这样‘煮’下去你( )能体会文章情感,( )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chǔ chù)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多了,今后说话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呢。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在第一节的空白处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3】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得心应手:__________________
豁然开朗: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
【5】从爷爷的话中,我们知道了“煮书”的含义: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6】说说你对“读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两个鸡蛋
下午柱子就要返校了,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
母亲要叫醒他,被柱子拦住了。
“让爹多睡一会儿吧,爹太累了。”
母亲不再说什么。
收拾好柱子的东西,母亲照例出去借钱。
看着母亲的背影远了,柱子打开包袱,拿出两个鸡蛋,进了里屋来到父亲的床前。
经过岁月无情的冲刷,父亲的头发早已花白。杂乱无章的皱纹,横七竖八地卧在他脸上,像黄土高原上沧桑的沟壑。一双眼睛仿佛承担了太重的压力,已经深深地陷下去。额头上汗珠点点,青筋隐约可见……
父亲老了,是他在顽强支撑这个家呀。柱子鼻子一酸,两颗泪珠滚下脸庞。轻轻地把鸡蛋放在父亲床头,又看看他没有什么动静,柱子悄悄出去,坐在矮凳上等母亲。
院子里似乎发出一阵响声,柱子以为母亲回来了,连忙跑出去。没有人,只有几只麻雀在觅食。柱子就驻足四望。
不远处贫瘠的土地上是绿色的庄稼,在太阳的照耀下泛出青黄的光。四周黛青色的大山连绵不断,像一条锈得发黑的铁链,把这里的人世世代代牢牢地锁住。
柱子忽然想起父亲的话:儿子,将来你要走出大山。
是的,我一定要走出大山。柱子在心里默默地说。
阳光太毒,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柱子只好回到闷热的小屋。
看到桌子上打满补丁的包袱,柱子忽然意识到应该检查一下,以免带回的书落到家里。
打开包,几件旧衬衣,一罐咸菜,五本书,没错。咦?
手触到了两个圆圆的东西,掏出来,是两个鸡蛋。
柱子纳闷了:家里只有两个鸡蛋,全给煮了,怎么又冒出两个?怎么回事?
走进屋里,父亲依然打着微鼾,而床头的鸡蛋不见了。
我记得好像已经拿出来了呀?难道——难道我记错了?
柱子对自己的记忆力产生了怀疑。在校期间高强度的学习和严重的营养不良,早已使他患上了神经衰弱症,这点他也知道的。
于是,他又把那两个鸡蛋放在父亲的床头,然后立在那儿想,还是有点不大明白。
脚步声由远而近,柱子连忙跑出去,果然是母亲,满头是汗。
又数了一下,母亲把那几张皱巴巴的票子递给柱子。
“好好读,别惹事。”
“嗯。”柱子擦去了泛滥而下的泪水,回屋拿包袱。
二十多里的山路,柱子走惯了。天还没黑透,就到学校了。
打开包袱拿书,柱子触电一般呆住了,里面——赫然两个鸡蛋!
当天晚上,柱子跑到校外痛痛快快地大哭了一场。天亮的时候,他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
【1】第一段中写道“父亲却歪在床上睡着了”,读完文章后你认为父亲是不是真的睡着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是对父亲的____描写,作用是写出了父亲的____,反衬出父亲生活的____
【3】文中的柱子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柱子在“天亮的时候”“又异常平静地翻开了书页”的原因是
A.因为虽然柱子很心疼父母,但又觉得既然鸡蛋已经拿来了,也不必难过太久,否则会耽误学习。
B.因为柱子明白,父母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他好好读书走出大山,所以他翻开书页学习,渴望学有所成后好好报答父母。
【5】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狼牙山五壮士身上那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田野就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面句子。
(1) 我被聘为北大生物副教授一职。(改病句)
(2)农业的意义对于生命科学十分巨大。(改病句)
(3)我被其他孩子“选”成了班长。(改为反问句)
(4)人类被很多疾病困扰。(改为感叹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我替你担心。(扩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有时候,一个词,一句话,都会让我们有所思有所想。下面的词语会让你想到哪些故事呢?请选择一个词语作为中心,将事情写下来。
快乐 泪水 变化 难忘
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选材,条理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语句通顺,字体工整,不写错别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