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系课文内容将句子填写完整。
(1)法国顾拜旦被誉为“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成为大道,那就当一条小路;如果不能________,那就______。做河里____,做林中___,做草地上___,做天空中_______。
(3)弈秋,通国____________。使弈秋________,其一人_____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_____,一心以为_________,思援______而_________。虽与之俱学,______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____________。
解释:通国 ________。诲_______。惟________。
虽与之俱学,弗若与。句意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登山队员们心中fèi ténɡ_______了,他们惊喜地看到,在长满苔xiǎn______的xuán yá________上,一个个色彩鲜艳的苞lěi______犹如一位位羞涩的嫦娥仙子,在páo xiào________的山风中翩翩起舞……这是大自然kānɡ kǎi__________赠予奋斗者的礼物!
3、找出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兴高彩烈 刻骨明心 流连忘反 可见一班
宠然大物 意味伸长 不句一格 奇炒无比
错别字 |
|
|
|
|
|
|
|
|
改正 |
|
|
|
|
|
|
|
|
4、根据句子的意思,用“然”组成四个词语,再分别填到句子中。
( ) ( ) ( ) ( )
(1),无论你怎么辩解,这件事( )是你做错了。
(2)在和平年代,( )有一些不法分子企图破坏我们的祖国建设,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3)去年,我( )把一个杏核扔在墙脚,今年( )发芽长出了幼苗。
5、比一比,再组词。
睹(_______) 蔼(________) 资(_________)
赌(_______) 竭(________) 姿(_________)
临(_______) 涯(________) 裹(_________)
滥(_______) 崖(________) 衷(_________)
6、阅读与理解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_________ 尔:_________
【2】这首诗常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仔细读诗,根据注释理解诗,回答问题。
雪 梅
【宋】卢钺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注释】:①降:服输。②骚人:诗人。③阁:同“搁”,放下。④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和雪的高下。
【1】“梅须逊雪三分白”中的“逊”的意思是( )
A.比得上
B.比不上
C.差不多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3】诗人对“雪”和“梅”的评价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雪梅》中最后两句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
A.乐于助人
B.取长补短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8、课内阅读。
1.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你能说出另外两位诗人及他们的作品吗?
9、课外阅读。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chàn zhàn)。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只见他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周总理轻轻地摆摆手,谢绝了。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周总理浑身都湿透了,雨水顺着脸颊不停地往下淌。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zhuó zháo)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1】在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上面打“√”。
【2】照样子,写词语。
雷声隆隆:
彬彬有礼:
【3】把句子改写成带有“说”的句式。
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4】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2自然段写雨中送行的场面,既关注了送行的群体,又关注了送行的个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群众也在淋雨”是谁说的话?用这句话作为文章题目,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有一棵树会感谢我
手帕被打入了“冷宫”,散发着淡淡(幽 悠)香的柔软而细腻的面纸成了“新宠”。
有了一用即扔的面纸,谁还会稀罕用了要洗、洗了再用的手帕?追求简约快捷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但是,我拒绝这样的“时尚”。
当别人在用洁白的面纸制造生活垃圾的时候,我却很自豪、很“另类”地掏出叠得方方正正的洁白的手帕。我丝毫没有落伍的(羞涩 酸楚),我觉得自己在展示一种真正的时尚——我知道,那些高档的面纸是用原生木浆制造,它的故乡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它本不该变成一张柔软的面纸,它应当(屹立 矗立)在茂密的林子里。因为当它和它的兄弟姐妹生机勃勃地共同撑起一片蓝天时,禽鸟才会无忧无虑地欢唱,百兽才有幸福生活的乐园,沙土才不会流失,沙尘才不会猖狂, , ……
也许我一个人的坚持太微不足道,但我坚信,我一生的坚持至少会让一棵树在绿色的海洋里茁壮成长。它刚劲挺拔,枝繁叶茂。它的叶子在清风中歌唱,莫非在向我传达谢意?虽然我不可能听得见,但我相信它一定是在感谢我。
因此,当我掏出那一方手帕时,就像掏出了一封感谢信,掏出了一封倡议书,掏出了一种素质,掏出了一种风度……
谁能说“环保”不是现代的时尚?
面对浪(费 废)与环保,享受与创造,奢靡与节约,自负与合作……愿时尚不要走错方向!
【1】用“√”在短文的括号里画出正确的字或词语。
【2】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成不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不能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三自然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
【4】为什么“有一棵树会感谢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认为现代的时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
【6】写两句环保方面的宣传广告语。注意语言简洁,发人深思。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老舍养花的乐趣是“ ”(用文中语句来回答); 写的《山中杂记》让我们感受到了她对 充满爱,也告诉我们要 。《索桥的故事》是 写的,他在文中介绍了 、 和勇士丹柯的故事,赞美了他们那种 的精神。
2.“浪花的一滴水”是比喻 的,之所以这么比喻,是因为 。
3.“野草”象征着 ,作者通过对“野草”的赞颂,鼓励人们 。
4.“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中的“杨柳”既指杨花柳絮,又暗指 和 两位烈士。
12、课外阅读
永远的歌声
①走出山乡、走出童年已经很久了。童年像一幅褪了色的画,贴在记忆迷离的墙壁上,好些地方都淡得看不出线条和色彩来了,而童年的一些歌却如那山间淙淙的小溪,清亮亮地流淌着,至今仍响在我的耳边·····
②当军医的父亲随大军南下了,把母亲和我们姐弟从小城送到山乡的老家。于是,我便成了山乡小学的一名学生。
③那是什么样的小学呀,一座荒凉破旧的庙宇,请走了那些笑嘻嘻的和龇牙咧嘴的泥菩萨,挤满了我们这些拖鼻涕的、剃光头的、头上扎根小辫儿的大大小小的农村小孩儿。我们的老师是个从城里来的女学生,剪着短头发,又年轻,又漂亮。她用好听的噪音教我们唱“小放牛”:“天上的桃树什么人来栽,地下的运河什么人来开?——天上的桃树王母娘娘栽,地下的运河劳动人民开。”她还教我们唱劝人识字的小歌剧……
④村头村尾到处响着我们的歌声。为此,我还和姐姐争论过,到底是我们老师有知识,还是村长、区长有知识;到底是区剧团来的人唱得好听,还是我们老师唱得好听。
⑤我说,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
⑥不知为什么,老师嗓子突然嘶哑了,不但唱不出好听的歌儿来了,还咳嗽,一声接一声。
⑦放学的路上,二牛拽住我,悄悄地问:“是男子汉吗?是,明天就跟我进东山去!我知道东山石沟里有样草药叫烟袋锅花,专治咳嗽,老师一吃准好。”我马上想起大人告诫的东山不能去,山里有狼,可还是立即使劲地点了点头。
⑧第二天,我们背着书包在东河边聚齐了,除了我和二牛,还有二兰和石花。我们沿着曲曲折折的小路往山里走。在山阴处溪边一块潮湿的地上,我们挖到了好几棵烟袋锅花;而眼尖的二兰忽然又发现溪里有小鱼,她说老师是南方城里人,爱吃鱼,让我们抓。我和二牛干脆下了水,摸呀,捉呀,追呀,堵哇,一条条小鱼被甩上岸,二兰和石花就用柳条把它们一条一条地穿起来······
⑨我们兴高采烈地抱着草药,拎着小鱼往回走,迎面碰上来找我们的大人、老师和同学。大人们一见我们,便挥舞着镰刀、棍子,吆喝着冲过来,真把我们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才知道,原来一只老狼跟在我们身后很久了,而傻乎乎的我们竟然毫无所知。
⑩在大人的责骂和追问声中,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了草药和小鱼。老师一下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泪水一滴一滴掉在我们脸上……
⑪走出童年真的很久很久了,童年时代的启蒙老师姓什么我都忘了,唯有她那歌声像清澈的小溪,一直滋润着我童年的梦。
⑫迎着徐徐吹来的晚风,我又哼起“天上的桃树……”于是,走来了我的童年,走来了我童年的老师,还有二牛、二兰和石花……
【1】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选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语写一句话。
兴高采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老师好,样样好,天下第一好”,结合选文内容,说说老师具体“好”在哪里?“我”夸老师好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7自然段中的“立即”一词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在选文第8、9自然段任选两处做批注。
【6】当“我们”委屈地向老师献上草药和小鱼的时候,老师为什么一下子搂住“我们”脏乎乎的身子,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用“永远的歌声”做题目有什么好处?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将相和》中导致将相不合的原因是蔺相如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连立奇功,做了上卿。在廉颇看来自己久经战场,劳苦功高。所以心生不满。同学们,你们觉得蔺相如的职位应该高过廉颇吗?说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在生活中,同学、朋友又该如何相处?从本篇文章受到了什么启发?谈一谈吧!
14、阅读下面两段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习题。
(一)
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zhuō zhuó)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báo bó)。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丁香结》(节选,有删改)
(二)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bèn bèng)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 它们嚷嚷
每一稳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zàn zhàn)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紫藤萝瀑布》(节选,有删改)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出正确的读音。
【2】给画横线的句子填入正确的标点。
【3】文段(二)中__________一词与文段(一)中画横线的“久立”一词意思接近。
【4】文段(一)中,针对丁香花的颜色,把它比作___________,针对丁香花花苞的样子,把它比作_________;文段(二)中,把紫藤萝比作“一条瀑布”,是因为它和瀑布一样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特点。文段(二)中还有很多拟人化的描写,请找出一句来,把它正确、工整地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个写花的文段都出自同一个作家宗璞之手,你发现了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哪些相同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们往往赋予花木某种象征意义,你还知道哪些花的象征意义?请写出一种花及其象征意义,并写出有关这种花的连续两句古诗文。
_______________(花的名称)象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诗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请根据这一提示改写句子。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我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如果不是我们,小海龟们怎么会受到那么大的伤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海龟们以为外面很安全,从巢口鱼贯而出。(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巢里的幼龟出来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跟我学:①在谓语(一般是在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前加入双重否定词“没有不”“无不”“不能不”等。②有的需要稍加调整,使句子通顺,句意不变。
4.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子乐园。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被字句)
变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花生具有这么多可贵品质,难道不值得赞美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上是不会有生命存在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阳系中唯一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们至今尚未在地球以外的太空中找到生命。人们仍然相信遥远的太空中存在着生命。(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加工厂。
(1)歌声笑声溅起鲜亮的花朵。(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他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壁阿婆不是蹲在河边石块上用棒子打衣服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读诗,使我增加了不少知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上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照样子,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题
作文。
闲翻报纸,见到这样的几个数据:中国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因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而荒废;全球每年平均1700万公顷森林被砍伐制成日用品;每年人类要将50多亿吨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这些数据给你的心灵带来怎样的震撼?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文章来表达你的心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