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入草原的感受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惊叹”是因为______,对满眼的绿色感到惊讶;“久立四望”是______;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是想用_______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______,好像回味着______。这里用______的手法来说明______。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出自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采用____ 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雨的传神之笔,我是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字看出来的。
3、根据你的积累填空。
(1)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2)“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用了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黄河奔腾万里的壮丽图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引用了____________的民间传说,驰骋想象。
(3)花草无语,文人有意,花草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小草里有白居易的进取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花里有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拼音写汉字:
péng pàì sī yǎ lí hē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zāo gāo quán suō kuí wú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5、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树欲静而风不止,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及时孝敬自己的亲人。
“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善于倾听别人的劝告。
“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借吟诵____________这一事物,表达了自己____________。类似这样的诗很多,比如(作者)____________的诗《____________》和(作者)____________的诗《____________》
(3)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外美文欣赏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1】“宜将剩勇追穷寇”句中“剩”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__。
【2】诗中“百万雄师”指的是_________,“大江”指的是________。
【3】诗歌的哪两句写出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时的气势,可称为全诗的总纲?( )
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B.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4】“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句用了何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明新鲜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诗中“霸王”指哪一位历史人物?你能说出与其有关的历史事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拓展阅读。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黄四娘: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的邻居。②蹊(xī):小路。
③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④娇:可爱的样子。⑤恰恰:形容鸟叫的声音和谐动听。
【1】诗人寻花的地点是__________,季节是_____。
【2】“千朵万朵”形容_____________,“压”和“低”两个字贴切生动地描绘了花_______________的样子。
【3】这首诗的后两句写了蝴蝶____________(怎样)、黄莺___________(怎样),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8、春 山 夜 月
于史良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这首诗如用诗中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景物的感受,这个字是“________”。
【2】结尾用南望的景物作结,照应了开头的“____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______ 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说说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表里的生物《节选》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这样过了许多天。父亲( )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 )再也离不开它。有一次,父亲也许看我的样子太可怜了,也许自己有什么高兴的事,他对我笑着说:“你来,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父亲取出一把小刀,把表盖拨开,我的面前立即呈现出一个美丽的世界: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 )被表盖保护着,( )被一层玻璃蒙着。我看得入神,唯恐父亲再把这美丽的世界盖上。但是,过了一会儿,父亲还是把表盖上了。父亲的表里边真是好看。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也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
“为什么呢?”我又问。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因此很痛苦”,“我”痛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有一次”父亲打开表让“我”看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美丽的世界”“看得入神”既表现了“我”对表的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又突出了“我”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4】读文中画“ ”的句子,当“我”问父亲表为什么要蒙着一层玻璃时,父亲这样给“我”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10、课外阅读。
看京剧
1995年9月7日,前门饭店梨园剧场。
晚7时15分,能容纳上千名观众的梨园剧场演出大厅已经是座无虚席,人头攒动。来自五大洲的各国游客,正翘首以待,等待着观赏今晚的剧目。
7时30分,开场的锣鼓骤然响起,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了下去。在清脆激扬的乐曲声中,身穿中国民族服装的演员出现在舞台上。《三岔口》《秋江》《水漫金山》等一出出京剧展现在观众面前。精彩的武打、优美的舞蹈和圆润动听的唱腔紧紧地扣住了观众的心弦,显示出京剧艺术的无穷魅力。记者身处观众席中,偷偷向四周看,只见不远处,一位金发碧眼的女郎已被《三岔口》那出神入化的武打所吸引,每当打到紧要处,就不由自主地抓紧身边的朋友的手。而当《秋江》的男女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记者身边几位鹤发童颜的外国老人便陶醉在悠扬的旋律和美妙的舞蹈中,情动处,甚至伴着台上的 ,用脚打起了拍子。
《水漫金山》的演出开始了,剧场内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白娘子、小青大战法海,那英武俊美的亮相,令人 的花枪,还有一连串的毽子小翻,都博得了满场的叫好声。特别是白娘子力战群敌时的踢枪绝技,更是惊得老外们 ,情绪高涨。
掌声,春雷般的掌声,在剧场内一次次滚动。观众席里,接连不断亮起闪光灯的白光。一位中年男子 地跑到台口,不住地按动照相机的快门。一些观众随身携带的摄像机也开始运转……
【1】为文中四个空白处选填恰当的词语,用序号标出。
A.轻歌曼舞 B.歌舞升平 C.眼花缭乱 D.目瞪口呆
E.应接不暇 F.情不自禁 G.不由自主 H.呆若木鸡
【2】从文中找出两个表现剧场内观众很多的词语:( )、( )。
【3】本文是如何描绘这场演出的?请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乐曲声:_________________
武打:___________________
舞蹈:___________________
唱腔: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句子“掌声,春雷般的掌声”的表达效果(从修辞角度),并用仿照这种修辞说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描写了观众看京剧的表现,说说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从上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_______站牌示意图,首班车发车的时间是_______。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表示。
①小明家在水南社区,他从道县一中东门上车,坐这路车,只需6个站就可以到家了。(______)
②乘客坐这路车时,票价需要两元钱。(______)
12、素描恩师
上初中时,我们的语文老师姓李,极豪爽极幽默,总能提些有趣的问题激发大家学语文的兴趣。
那些题目也的确让人拍案叫绝,我至今还记得其中几个。
一次,他在课堂上问我们:“你们能否写一句话,把三个‘面’字连在一起用?”大家思考良久,没能做到。于是他笑了笑,在黑板上写了一句:“不当面面面。”见我们一时不懂,他立刻解释道:“这是文言,只要翻译成白话就能听懂了,这句白话就是,不应当用‘面’时却用了。”我们立刻笑了。他也挺灿烂地笑笑。
还有一次,他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第一句是“奶奶坐在家门口”,第二句是“板凳下蛋”。然后问我们:“你们能否在两句中间加一个动词,使整句话成为一句假话?”我们做不到,他于是加了一个“看”字:奶奶坐在家门口“看”板凳下蛋。细想这句,果然是句假话!我们于是大惊,就像看到了一个极精彩的魔术。
自然,就因为有了这样一位极生动的语文老师,上语文课也就成了我们最高兴的事!尤其有趣的是,李老师挺喜欢喝酒,但从不过量,且每每酒后上课总能讲得特别迷人。别的老师上下午的课时,大家总是昏昏欲睡,中午喝过酒的他却恰恰相反,总能抑扬顿挫地上得格外有韵味,而且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我那时小,也就真的以为壶中有雅趣,酒中有灵感。
更让我们大开眼界的是,他还是个酒瓶收藏家,他珍藏的那些酒瓶一个比一个漂亮,每当他提及这些酒瓶,总是如数家珍,兴奋得像个孩子。
比如,被他称为“诗仙太白”的是个造型奇特的青白色瓷瓶,瓶上有图:皓月当空,洞庭浩渺,湖中扁舟一叶,船头的李白正高兴举杯,仰面青天,他在问什么?是在问天吗?旁有诗句曰:“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细品其诗其画,也的确大趣大雅。再如( )那件淡紫色做古人醉卧状的瓷酒瓶被他称为( )醉中酒仙( )。于是也就想起了( )将进酒( )中的名句( )但愿长醉不复醒( )
自然,就是因为这些,我们在背后给他起过一个极雅的外号——酒仙老师。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字母)
①拍案叫绝( )
A. 断 B.穷尽 C.独一无二的 D.肯定的
②如数家珍( )
A.珍珠 B.贵重的东西 C.重视、爱惜 D.精美的食物
【2】给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标点。
【3】第一句是“奶奶坐在家门口”,第二句是“板凳下蛋”。你能否加两个字,使整句话成为一句真话呢?
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作者记叙了李老师哪三件有趣的事情?用简练的语言归纳一下。
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文中的李老师是个怎样的老师?结合短文内容,用几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练习。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哒哒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1】为什么说是雨点儿“逗引”我出去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练习。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家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 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间:“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幼稚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钉在一起。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和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孩子们,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之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1】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___________
【2】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公正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②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⑦自然段,根据提示,请从第②至第⑥自然段中概括“人生第一课”是怎样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进行的。
提示:①
②
③
④
【4】请问在人生第一课里,孩子们到底学到了什么?请用原文回答,孩子们的哪些表现说明了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说说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灌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鞠”。(改为“把”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把”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整个森林的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改为比喻句)
2.昨天妈妈买了荔枝、苹果、南瓜等好多水果。(修改病句)
18、人生路上,有时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人生路上,_____,_____。人生路上,_____,_____。(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
(2)根据所给内容写一个夸张句。
例:谎言被揭穿,我很羞愧。
谎言被揭穿,我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我们班被评为优秀班集体,大家很高兴。
________
(3)根据提示仿写句子。
大自然给我们许多启示:稻谷低下沉沉的穗子,那是要教我们谦虚;蜜蜂______,那是要教我们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和“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奔跑在田野间 走在公园里
心情好: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14分=2+2+2+2+3+3)
(1)张先生已等候在门口。
改变词序,但句子意思不变:
(2)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改成反问句:
(3)屋子里特别热。
改成比喻句:
(4)把句子写得更生动:小姑娘 的心灵,像一朵 的花蕾。
(5)仿写句子: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留住一株小草,你却给了我整个绿地;我原想拥有一朵莲花,你却给了我 ;我原想 ,你却 。
(6)选用以下词语中的2-3个写一段只有一个中心意思、通顺连贯的话。
孜孜不倦 胸有成竹 脱颖而出 熟能生巧 无论……都……
21、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句子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句子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