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中有许多含有“风”字的句子,你知道有哪些?请写出三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音字组词。
难nán______nàn______
蔓màn_____màn______
3、课文回眸室。
《跑进家里来的松鼠》中作者是 ,原名是 , 省 市人,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研究和创作。
4、积累,把诗词句补充完整。
1.开轩面场圃,把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
2.移舟______________,日暮______________。
3.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5.草原上天空明朗,牛羊成群,小丘柔美。面对这种境界,老舍先生的感受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包含作者联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要求完成练习。
( )( )有词 别出( )( )
迥( )( )同 化为( )( )
【1】把词语补充完整。
【2】与第一个词结构相同的词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 )与第三个词意义不相近。
A.天壤之别 B.大相径庭 C.截然不同 D.不尽相同
【4】“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完全失去。”其中的画线部分可以用上面的“___________”来替换。
6、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朝的_____(人名),诗中“簸”的意思是______。
【2】这首诗抒发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类文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①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②?
[注释]①长缨:革命武装。②苍龙:国民党反动派。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词句表现了红军_______________的革命豪情,流露出红军________________之情。后来,人们引用“不到长城非好汉”表示_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六盘山秋天景象的词句,并展开合理想象,把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七律·长征》和《清平乐·六盘山》都写到了山,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诗词曲鉴赏。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______ 茅檐:____________
无苔:____________ 成畦:____________
排闼:____________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①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③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④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⑤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⑥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⑦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⑧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请给选段取一个小标题_______。
【2】下列关于选段中画线句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画线句子主要是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B.画线句子主要表现了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及作战时的英勇无畏。
C.“沉着”“全神贯注”等词语表现了战士们作战时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
【3】第⑦句中“始终”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
【4】选段既描写了人物群体,又描写了每一位战士,这种写法叫做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 )(多选题)
A. 让读者感受到每位战士的英勇,又感受到群体的团结、勇敢。
B. 能较全面地塑造人物形象,使描写更有层次感。
C. 能突出五位战士的英勇无畏,表达作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10、阅读。
①一个对母亲承诺“春节时一定回家”的儿子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山区找到了一份生计——矿下作业。虽然工作又苦又累,但不菲的工资和善良的工友们却让他苦中有乐。
②一天,矿上放假,独自跑到山上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他忍不住摘了一个。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③回到工棚,他数了数,有92枚果子。他把其中的80枚放在了包裹中。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子回家,但他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为了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他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还在包裹里附了一封信,嘱托母亲趁新鲜把这些果子吃了。信写毕,他感觉母亲仿佛就在面前,吃着野果,满脸荡漾着幸福。
④留下的12枚,他是打算分给同住的12位工友的。就在他准备回家的前一晚,他拿出了留下的那些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野果,正准备分发给对他一直很好的工友们时,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是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⑤愣了一会儿的他抓起行李,疯了一样地冲进了风雪中。那时家里没有电话,他连夜买了火车票回家。一路上,他的心很痛,一阵一阵地像刀绞。那80枚果子会给老母亲带来怎样的灾难.....
⑥傍晚时到了县城,家乡也下了大雪。更让他心急如焚的是,通往自己家里的那段路根本通不了车。他呆了一下,突然就发了疯似的在风雪中疾奔起来。再冷的风,再大的雪,对他来说都成了无关紧要的事。就这样,他一路狂奔,鞋子掉了都没顾得上回头去捡。
⑦深夜,他终于跑到了家。气喘吁吁地推开房门,却发现母亲正坐在桌旁,桌上,正放着一盘鲜红的果子。听到响动,老母亲看到眼前的他,翕动着有点干燥起皮的嘴唇:“儿呀,你……娘终于等到你回来了。你的脚……”她心疼地看着儿子那双满是泥雪的脚。
⑧他顾不上解释,急忙问:“这些果子,您吃了吗?”
⑨“哪能呢!这么好看的果子一定很贵吧?娘知道你孝顺,一定连自己都舍不得吃一个就全给娘了,娘得等着你,等你回来,咱娘儿俩一起吃啊……”
⑩“娘啊!”他不等母亲把话说完,就一把抱住母亲,把头深深地埋在了母亲怀里。
【1】请在文前的横线上把本文的标题补充完整。
【2】文中有多次有关风雪的环境描写,你认为在文中的作用有( )(多选题)
A.渲染紧张的气氛。
B.表现儿子内心的绝望与犹豫。
C.风雪天气固然恶劣,但也无法阻挡儿子焦急回家的步伐。
D.为儿子只能走路回家的情节作铺垫。
【3】请找出一个描写母亲动作的句子,并说一说从中你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写了怎样的一位儿子?请你结合他分配92枚果子这个情节写写你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延伸阅读
紫藤萝瀑布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绽开(dìng zhàn)笼罩(lóng lǒng)忍俊不禁(jīn jìn)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枝千弯弯曲曲、苍劲有力。(_______)
(2)比喻酒非常鲜美;后指极少、不多见的美酒。(_______)
【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紫藤萝瀑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颜色深浅不一 B.形态美丽可爱 C.气味芳香 D.外貌
【4】摘录文章的主旨句,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必读
少女的红发卡(节选)
有个人影悄悄地落在叶叶脚下,叶叶没有回头。她希望来人能通过她沉默的后背读出些什么,(知趣 悄悄)地离开。
影子并没有消失,而且靠近了叶叶。
叶叶仍然没有回头,也没有说话,她不知道刘莎为什么找她。她和刘莎早已经不是那种(形影不离 如漆似胶)地粘在一起,一个小时不见面就互相惦念的好朋友了。那样的时候确实有过,但那是很久以前了。也许因为人长大了,对于女孩子的那一套早已嗤之以鼻了。
“叶叶,请你听我说。”思考了很久,刘莎开口了,“或许你觉得大家对你隐瞒着什么,或许你的怀疑确实有些道理。但我想告诉你的是,所有你周围的人都很爱护你,你爸爸,你妈妈,我们院里的邻居,还有,我。”刘莎停顿了一下,斑驳的光影在她脸上跳动,她微微侧过脸,避开直射自己的那束阳光,“你爸爸用英语给你写信,因为他爱你,想让你学好英语。你爸爸没给你寄照片,或许他怕寄了以后会更增加你们的思念。一个问题常常有很多种解答。可是,不管怎么样,你爸爸爱护你,他想让你快乐,让你幸福。我们也都一样。所以你真的没有必要去东想西想。昨天晚上的事,我要向你道歉,因为我(嫉恨 嫉妒)你的快乐,我想扫扫你的兴。叶叶,你能接受我的话,能原谅我吗?”刘莎真诚地看看叶叶。
叶叶把脸转向刘莎,有什么东西在刘莎的眼睛里闪光。叶叶没有说什么,慢慢地把头靠在刘莎的肩膀上。
一群鸽子扑簌簌地掠过午后的天空。微风轻柔地,像空气一样地渗透过来。墙缝里的小草小蔓(前呼后应 前呼后拥)地晃动了起来。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惦 念:
嗤之以鼻:
(2)在文中( )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 ”标出。
(3)阅读片段,联系全书,完成填空。
叶叶患有 ,所以,大家都瞒着她 的消息。前一天晚上,刘莎嫉妒叶叶和 一起去看 ,一时失言,于是,惊疑不定的叶叶再次来到了 。
(4) 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叶叶的解答是什么?刘莎又给了她什么解答?
②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5)刘莎的一番话,叶叶听进去了吗?她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呢?
1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命的选择
①在我住的这栋楼的前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
②多好的一片空地。花工们在花坛里种些什么呢?人们猜测着。自然是玫瑰了,花工们说。
③不多日子,油黑的玫瑰叶子便密密地遮蔽了黄土。人们一如既往地走过花坛,忙各自的事情。突然有一日,有人惊奇地喊了一声:“多好的玫瑰!”
④人们好像一下子被那花惊醒了。有一些美丽的花朵装点生活,日子平添了些色彩、滋味和乐趣。大人、孩子路过时总会留住脚步,欣赏一番。大楼里常年不曾搭话的邻居,此时也都能找到共同的话题。坚硬的生活,顿时变得柔软多了。
⑤人们夸奖那些花朵、花工之后,便说是太阳明亮的照耀才使花朵有了色彩。
⑥可是有一日,有几个孩子突然提醒大人们,到楼后去看看,说那里也有花。
⑦楼后?怎么可能呢!那里的阳光,结结实实被这楼房遮掩着,而且还有一些高大的槐树,枝丫互相勾扯着,地上是永远的潮湿和阴凉。那里怎么会有花呢?
⑧拗不过孩子的拉扯,就到楼后看看去吧!这时已是傍晚,朦朦胧胧的月光下,人们果然看到一些白花花的已绽放的花朵。粗粗的、长长的花朵,挺在硕大的绿叶间,倒像是插了满头玉簪、银簪的古代仕女,庄重里透着一些羞怯。没有人能叫出那花的名字,只是花开得雪白,单纯而圣洁,让人燥热的心头有如被一股清凉的水洒洗过一般的舒坦。
⑨第二天,赶紧去问花工,回答说:“那是白玉簪,性喜阴凉潮湿,花开得高洁得很哩。”
⑩于是,这栋楼更美丽了。楼前阳光下,姹紫嫣红;楼后月光下,洁白如雪。随即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 你看 生活的路多宽 有阳光 就去做玫瑰 开得热烈 大方些。没有阳光,也别怨天尤人,白花照样可爱。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随即就有人告诉自己的孩子 你看 生活的路多宽 有阳光 就去做玫瑰 开得热烈 大方些。
【2】仔细阅读短文,说说文中的白玉簪花究竟美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说说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在从事写作的三十年间,创作和翻译了六百多万字。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鲁迅充分利用时间,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延长了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舒服,他依然是如饥似渴地学习,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病重的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他就动手做起来。他在逝世前不久,生着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可是他仍然紧张地写作和翻译文章。他在逝世前三天,还给别人翻译的一本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逝世的前一天还记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他离开我们的那一天,从来没有浪费过时间。
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鲁迅珍惜时间,为的是认真学习,为的是更好地用文艺这个锐利的武器,揭露旧社会的黑暗,鼓舞人民与敌人作斗争。他真是几十年如一日,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祖国,献给了人民。
【1】照样子,写词语。
如饥似渴 如(_________)似(_________) 如(_________)似(_________) 如(_________)似(_________)
【2】读一读,想一想,填一填。
鲁迅把靠在躺椅上看书看作是 ,把耗费别人的时间看作是 ,把节省时间看作是 。
【3】“鲁迅不仅珍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这句话应该放在文章中的( )。
A. 第一自然段 B. 第三自然段 C. 第四自然段 D. 第五自然段
【4】读文中画“ ”的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章的横线上。
15、受检阅的部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由东往西,缓缓进场。(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遇到挫折和失败依然乐观,即使不高兴,也不拉长了脸唉声叹气的人。(用加线的词语造句)
2.我尊敬天底下一切善良的普通人。(改为“被”字句)
17、把下面的句子分别改写成一个比喻句和一个拟人句。
路边的柳条在风中摇曳。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悦耳的歌声被王强的思路打断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沙舟故意锯出一个跟老师规定的图形相反的木块。(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藏在你家中的宝藏,当然该由你自己最先发掘。(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们观看演出。(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营。根据要求做题。
(1)这本书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影响。(修改病句)
(2)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续写:
(3)她望着我。(扩句)
20、句子超市。(9分)
(1)读一读,用加点的字写话。
①承蒙您赏个明月来照明,但这样喝酒太冷清乏味了,何不把嫦娥请来?
②弟子从几百里外的地方前来拜师学道,纵然学不到长生不老的法术,要是能学到一点儿小法术,也可以有所安慰。
(2)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
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
(3)说出破折号的作用,并写一句。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意思的递进 c.表示语音的延长 d.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难得来一趟,自由自在地洗衣个澡,也不多玩一会儿——哎呀!我的衣裳哪儿去了?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也能用其中一个作用写话:
21、习作。
题目:谢谢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横线上可以填写“我的朋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妈妈”等表示人称的词语;通过具体的事例把感谢的原因写清楚,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几件事;在习作中让“你”“我”互动,在丰富叙事内容的同时,融入情感。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