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文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作者是 ________代的 __________。我会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前两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 ________代的 ___________。词牌名是_________我会默写:
上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故人庄》作者是_______ 代的_________ 。我会默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天涯碧草话斜阳!”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填入合适的诗词句。
(1)我乘船旅行,突然乌云翻滚,大雨倾盆,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朗的夏夜,我信步来到河边,听取蛙声阵阵,嗅风儿吹来的稻香,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与朋友喝完酒后,约定重阳节时前来赏菊花,可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国家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征战沙场,可以引用曹植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日暮客愁新,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6)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引用诸葛亮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五岭_____________________,乌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本单元所学内容填空。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写暴雨骤来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表现诗人面对丰收而心中喜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3.《过故人庄》中描写山村风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原》一文按照_________的顺序,写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三幅草原风情图,即_________图、_________图、_________图,赞美了草原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全文的中心句,又赞美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4、依据诗句内容填空。
1.《浪淘沙》的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借用牛郎织女的故事,写出了黄河之水仿佛往天上奔流而去,让我们体会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2.许多诗人都赞美过春天的美好。唐代诗人________在《咏柳》中用“_________ ,_____________。”来描写柳树的碧绿和飘逸,让人感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杜甫的《___________》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则写出了春雨无声地滋润着万物,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古诗三首情;《江南春》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万紫千红、丰富多彩。
3.《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代诗人________ 。诗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5、继续发现。
(1)“火星是一个非常干燥的星球,在它的大气中虽然找到了水汽,但含量极少,只有地球上沙漠地区的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火星十分__________。
(2)“这证明,在探测器着陆的地区,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句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呜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7、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习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 “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 “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 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2】《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 ____ , ________ ___。
8、延伸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1935年10月)
【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清平乐(lè yuè) 屈指(qū qǔ) 长缨(yīn yīng) 缚住(fù bó)
【2】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清平乐”是(__________),“六盘山”是(___________)。
【3】体会词句的意思,写出所描绘的景象。
(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里的“长城”指( )
A.万里长城。 B.长征的目的地。
【5】“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
B.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的英雄本色。
【6】“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意在说明( )
A.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政权。
B.凭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
9、阅读。
家里养着月亮
正在专心上网,突然屏幕漆黑,我陷入无边的黑暗。阳台上传来小女儿的尖叫。停电了。别的楼上都黑洞洞的。我慢慢摸索着找打火机,心想,好好的怎么就停电呢?真烦人!
忽听女儿惊喜地喊:“爸爸,快来!”
我借着外面淡淡的天光走到阳台,问:“怎么啦?”她指指地面,有一个清晰的影子。停电了怎么有影子呢?
我才发现阳台比屋里亮得多,而外头没有灯。疑惑地找,最后,发现天空有一盏极大的灯,明月浩浩地把万里清辉泼向大地,无声无息,气势磅礴而写意,色彩华丽而奢侈。我被这充满神迹的月光镇住了。夜空洗过一样洁净而深邃,发着微光,像黑色绸缎那样柔滑而有质感,使我想伸手触摸。星星只三五个,随意地散落在夜空,相隔很远,似乎在说着我听不到的神秘对话。月亮玉一样白,灿灿地发出光辉,那光辉又有一种恬静.幽雅.亲切,明亮而不刺眼,使我可以正视。我的心慢慢沉静,沉静,融化在月光里,心底渐渐有一种柔软.润湿的东西漫上来。蓦然想起好久没看到月亮了,多久了?记不起。
我喃喃自语:久违了,月亮!生活在城市,不知何时忘记了月亮。要不是停电,谁知道月亮正在天上呢?月光下,女儿像罩了一层轻纱一样朦朦胧胧,光与影十分和谐,如童话里的小天使。我蹲下身抱抱她,女儿喊了声“爸爸”,便不说话了。妻子过来,看看我们,抬头看看月亮,大家很默契地不说话。
忽然,女儿说:“爸爸,咱家养着月亮呢!”“嗯?”“咱家养着月亮!”女儿拉拉我的手,“爸爸,看!”
她指着窗下的鱼缸,果然,水面浮着一枚小小月儿,酥酥地颤。鱼儿吐的泡泡在月影里绽开一朵朵金色小花,不断长大的花儿,织成一张金光潋滟的网。
女儿拍拍小手,说:“爸爸,这月亮是咱家养的吗?”“是,是。”我有些激动。家里养着月亮,这是一句浑然天成的诗啊。
家里养着月亮,我是月亮的主人吗?蓦地想起苏轼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这话说得真对。意识到自己可以养月亮,做月亮的主人,使我有了一种憬悟。月亮在我们家里养着,是一笔无法计算的财富,使我知道自己生命的背景除了单位.小城,还有天上明月,浩瀚夜空;我生活的内容除了衣食住行.工作家庭,还有仰望明月,静对星空。是的,我的生活还该有这些内容,我还能做春风.夏花.秋雨.冬雪的主人,可以捡一片落叶收藏秋色,可以抬手扯一朵白云装点心情,可以烹一盏晚霞细品,就像今夜,我静静地温一壶月光轻斟浅酌。月光照着我,我却没有看到月光,实在愧对造化。这盎然的天趣,怎么被孩子发现而大人不知道?是大人只看到眼前的东西了吧。孩子的眼光有时更接近本质。我们三人在月光里静默着。一会儿,女儿双手伸进鱼缸,小心掬起一捧水,欣喜地说:“我捧起月亮啦!”月亮在她手心,鱼缸里依旧有月亮。叮叮咚咚,她手里的月亮落在水面,溅起一颗颗金色的水珠,每个水珠里都闪烁着一枚月亮。
我们在月光下无所事事地闲玩,心里飘逸着一种清淡的趣味,有时抬头看看月亮,月亮也有笑意;有时低头看家里养的月亮,月光荡漾,荡到心里。
睡觉了,女儿盖好被子,又舍不得鱼缸里的月亮,跑去看了一会儿,回来悄悄地说:“爸爸,月亮养得好好的,和鱼儿逗着玩儿呢!”我对她说:“我们家养着月亮,发财啦!”
明月自照人,把天上的美无偿地给我们,我们缺的是养月亮的情怀。如果有这样的情怀,平凡岁月,寻常巷陌,也是花香满径。这样想着,我均匀地呼吸着,静静地睡去。
【1】联系上下文,说说“意识到自己可以养月亮,做月亮的主人,使我有了一种憬
悟。”句中“憬悟”一词的意思。
憬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全文,请仿照示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情节发展的过程。
( )→ ▲ 全家赏月亮 →( )→( )
【3】体味第⑩段,下列表述与“养月亮的情怀”内涵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晚归的云雀,喋喋不休地讲述自己飞行中的艰辛。
B.汩汩的溪流,吟诵着一首首小诗,邀我与她唱和。
C.乡村舍旁的那头老牛在慢悠悠地咀嚼着夕阳。
D.风中摇曳的石榴是秋千上玩耍的小猴。
10、阅读长廊。
无人机时代正在到来
①随着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纷纷问世,其中会飞的机器人——“无人机”异军突起,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无人机,实际上就是具有飞机形状的遥控飞行装置,主要由机身、动力、螺旋桨、录音、摄像、遥控、传输以及感应等部件构成。
②无人机的发展始于军事领域。上世纪60年代,美国军方率先使用无人机进行运输、侦察、攻击等。目前,我国的军用无人机在技术上已经能够通过遥控准确无误地击中目标。
③无人机由军用进入民用领域后,用途也十分广泛。当地震、洪水、爆炸等灾害发生,无人机可快速飞至救灾人员无法抵达的现场,实施救援。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后,在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就是通过无人机航拍灾区情况,为救灾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④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成熟,曾经带有神秘色彩的无人机,已经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现如今,( )你登录知名的电商平台,( )可以搜索到各种型号的玩具无人机。这类无人机可通过手机APP就能操控,航拍图象清晰,深受消费者青睐。
⑤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
⑥近年来,随着纳米、仿生机器人技术的突飞猛进,出现了外形似鸟或昆虫的微型无人机,如纳米蜻蜓无人机,翼展仅5厘米,可从窗户飞进飞出,一旦飞进普通人的住宅,个人隐私就会受到侵犯。
(原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异军突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文章围绕“无人机”,主要介绍了_______;无人机在军事、民用领域用途广泛;无人机已经进入普通人的生活:________这几方面内容。
【4】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的发展总是把双刃剑。”这句话应放在文中哪一自然段的开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话,回答问题。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1】我们“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是为了_______。
【2】“破绽”在这段话中指的______ ,老师看出来破绽是因为______。
【3】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_______。
12、阅读《泪的重量》节选,回答问题。
走啊,走啊,从早晨走到中午,又从中午走到黄昏,坐在驼背上的人们已经是疲惫不堪了,而只有骆驼还在一步一步地走着,没有一点躁动,没有一点厌倦,就是那样走着,默默地忍受着命运为它们安排的一切。
脚下是无垠的黄沙,远处是一柱柱擎天直立的荒烟,“大漠孤烟直”,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古人喟叹过的洪荒。我们的人生是如此的不幸,世界又是如此的艰难,坐在骆驼背上,我们的心情比骆驼的脚印还要沉重。也许是走得太累了,我们当中竟有人小声地唱了起来,是唱一支曲调极其简单的歌,没有激情,也没有悲伤,就是为了在这过于寂寞的戈壁上发出一点声音。果然,这歌声带给了人们一点兴奋,立时,大家就有了一点精神;那一直在驼背上睡着的人们睁开了眼睛。但是,谁也不会相信,就是在我们一起开始向四周巡视的时候,我们却一起发现,驮着我们前行的骆驼,也正被我们的歌声唤醒,它们没有四处张望,也没有嘶鸣,它们还是走着走着,却又是同时流下了泪水。
骆驼哭了,走了一天的路,没有吃一束草,没有喝一滴水,就是还在路上走着,也不知要走到何时,也不知要走到何地,只是听到了骑在它背上的人在唱,它们竟一起哭了。没有委屈,没有怨恨,它们还是在走着走着,然而却是含着泪水,走着,走着……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急躁——(_____) 感叹——(_____) 抱怨——(_____)
【2】画线句子改成“我们从早晨一直走到黄昏”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骆驼的特点是:___________
【4】下面对选文理解正确的是( )。
A.只要所有生命都互相珍爱善待、真诚交流,这个世界将更加美好。
B.我们被大漠的荒烟所感染,异常的激动,流下了深情的泪水。
C.骆驼也是生命,也会流眼泪,也会有感情。
13、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 )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的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2】语段中黑体字的句子中,______一词写出了波光的形态;______一词写出了波光变化的速度快。在这一画面中,贝多芬所弹的音乐曲调应该是______。
【3】如果贝多芬的音乐旋律是高昂激越的话,你听到了并想像开去,大海会有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文章体裁是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这段话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之间的关系是( )
A.并列关系
B.递进关系
C.因果关系
【4】文中李鼎铭先生的事例能不能去掉,为什么?______________
15、人生路上,有时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世间的美好。人生路上,_____,_____。人生路上,_____,_____。(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与例句构成排比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当时足球被称为“鞠”。(改为“把”字句)
(2)他一边使劲地踢骨头,一边不停地咒骂。(用加下划线词语写句子)
(3)飞机不得不改到另一个小城市降落。(改为肯定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许多士兵尊称她为“提灯女神”。(改为“被”字句和“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夏天是悠闲的。夏天是有趣的。(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
(2)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
(3)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有很多,请把下列句子中的“说”换一个说法。
小明一家去桂林游玩,看见美丽的桂林山水,情不自禁地说“真美呀!”
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会去睡觉吧。”(改为转述句)
2.用词语的不同意思分别造句。
温和(气候不冷不热 使人感到亲切)
3.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病句。
只要山势多么险峻,他就敢攀登。 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4.仿写句子。
白桦林银白的树干摇曳着身躯和手臂,仿佛在向我们低吟浅唱。
5.选择省略号的不同用法。
a用于引文的省略;b用于列举的省略;c用在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①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 )
②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 )
③秋天到了,果子挂满枝头,橙子、柚子、葡萄、苹果……一派丰收景象。( )
20、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有时,一本书、一个人、一句话、一首歌……都会使我们受到启发,悄然改变我们的生活……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 的启发”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50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