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一比,再组词。
歇( ) 棋( ) 雁( )
褐( ) 旗( ) 厢( )
腼( ) 贫( ) 祠( )
缅( ) 岔( ) 饲( )
2、你知道下列诗句括号中的字词具体指的是哪个人吗?
(1)江晚正愁(余)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________
(2)笑问(客)从何处来 ________
(3)平明送(客)楚山孤 ________
(4)(故人)西辞黄鹤楼 ________
(5)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____
3、比较组词。
祥( ) 扭( ) 胯( ) 猬( ) 厨( )
详( ) 钮( ) 垮( ) 谓( ) 橱( )
逝( ) 挽( ) 搞( ) 咳( ) 悟( )
浙( ) 换( ) 稿( ) 刻( ) 梧( )
4、看拼音,写词语。
lián dāo( ) hūn yōng( ) zhuāng jia( )
nüè shā( ) xiū sè( ) miè shì( )
xiàn mù( ) xuàn rǎn( ) pái huái( )
yù zhào( ) táo yě( ) diàn tánɡ( )
5、日积月累
①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采薇》节选)
②____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③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④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____。”((元)白朴《天净沙秋》)
⑤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唐)李贺《马诗》)
⑥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___________。”(《伯牙绝弦》)
⑦真诚打动世界。同样的意思,庄子逆向表达: , 。
⑧龚自珍“__________ ,_________ _ 。”不仅直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而且赞美了无私奉献精神。
6、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词题是______。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3】词中的“见”读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赏析感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同“路转溪桥忽见”中“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A.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 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句的意思。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极为相似。
【5】从词句中你能够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汹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把自己假设成一只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
A.“我”爱这片土地,是因为这片土地能给“我”提供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感动哭了。
B.“我”对这片土地的爱,也就是对祖国的爱,除了满眼含泪的方式,没有其他的方式表达“我”的爱。
C.“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祖国爱得很深,当看到祖国有难的时候,心中的痛苦就十分强烈。
【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桃花心木(节选)
①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 收获)。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mó mú)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jī jí)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②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③他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感激)。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④现在,窗前的桃花心木苗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勃勃生机。
⑤种树人不再来了,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
【1】划去文中不当的读音或词语。
【2】文中带点词语“语重心长”的意思是 _________,用这个词说一句话。____________
【3】短文中①和③自然段中的“不确定”分别指的是_______ 和__________。
【4】种树人模仿老天下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就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 ____________,“巨大的能量”指 ____________。就人而言,指的便是在生活的不确定中能锻炼出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的表达方法。
【6】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是如何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种树人为什么不再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你是一棵已经枯萎了的桃花心木,此时你会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丁香结》片段,完成小题。
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这段话里,作者用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丁香花明亮的色彩,用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丁香花活泼的动态,表达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
【2】读了作者写的丁香花,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竹节人》选段,完成练习。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1】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1)破课桌,yǎn________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2)叱咤风云:________
【3】读句子:“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从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感悟
阅读有关“北京中轴线”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学校组织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主题为“读城——探秘北京中轴线”的展览。同学们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以及参观中的记录,整理了如下材料:
材料一:
北京中轴线,创建于元代,形成、完善于明清两代,是北京城建筑东西对称布局的对称轴线。北京城诸多重要建筑位于此条轴线上。我国著名的建筑历史学家梁思成说,北京独
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材料二:随着时代的发展,北京中轴线不断延伸。中轴线向北延伸,以高48米的仰山作为终结标志,延长线两侧先后建起的国际会议中心、电视传播塔、奥林匹克公园等,带来了北部荒疏之地的巨变。中轴线向南延伸,在天安门正南46千米处,建起了一座现代化、高水准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它将为2035年北京中轴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简称“申遗”)增添新的内涵。
材料三:北京中轴线是大国首都一张亮丽的“中国名片”,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2011年6月11日,北京中轴线申遗文物工程正式启动。2018年7月,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14处遗产点,力争在2030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2035年内实现申遗目标。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正阳门、永定门都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
B.鼓楼在景山北面,钟楼在安定门的北面。
C.大兴国际机场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南延长线上。
【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介绍了中轴线的产生及其贯穿北京城南北的特点。
B.材料二介绍了中轴线向南北延伸促进了北京城的发展。
C.材料三主要介绍了中轴线上建筑物的风格特点。
【3】如果让你作为小团长带领伙伴们完成以下两个任务,写写你打算怎么做。
任务一:为了感受北京中轴线东西两侧建筑对称的布局特点,你打算带他们去的地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任务二:根据上述材料以及你自己的积累,你打算带他们重点参观材料三中提到的哪一处遗产点?请具体写出为他们讲解的内容。
遗产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讲解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到(_____)顺序写的。
【2】这段话写出了草原的什么特点?文中哪句话最突出表现出这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 ”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
【5】“这次,我看到了草原”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6】“一碧千里”和“翠色欲流”这两个词相同的地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7】在文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冲浪。
林海(节选)
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字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多少条岭啊,在疾驰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描绘出那么多的绿色来呢!
兴安岭上千般宝,第一应夸落叶松。是的,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是些俏丽的白桦,树干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呀!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的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酒厂所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
【1】你能判断出下列句子分别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吗?
(1)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_________)
(2)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_________)
(3)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的修辞手法。“衫”指_____,“裙”指_____,“绣花鞋”指_____。
【3】请给下面的句子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是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的句子“瘦身”。
(1)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全文,我知道了,兴安岭真是一个_____的地方。
15、读下面的例句,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任选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八月,天气极热。鸡套拉着翅膀,狗吐着舌头,蝉热得不停地叫。(热)
忙 冷 吵 辣 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训练营。读句子,写一写。
(1)“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将________比作”无字的歌谣”,描写了雨来时声音由________及________、由________及__________的动态过程。
(2)“远处,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我来仿写:
17、句型转换
1.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2.勇闯句子关。
一只苍白僵硬的手从稻草铺上垂下来。
缩句: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改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把两句话用关联词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草虫的村落》这篇课文的作者是郭枫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句子补充完整)
5.甲虫振着翅膀。(改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改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妈妈说:“明天星期六,我带你去书城看书。”(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人都想听贝多芬弹奏这首优美的《月光曲》。(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0、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题目:我是一个购物袋
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超市里的购物袋,你的“一生”将会有怎样有趣经历呢?你也许会被装满各种可口的零食,你也许会遇到不想使用你的人……展开想象,把你的经历写下来,融入自己的感受,注意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一些。
要求:(1)展开想象,在想象中要有自己的感受。
(2)把重点部分写详细。
(3)字数不少于5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