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词语。
1.jiù jiu(_______)为我讲《红楼梦》,我听得jīn jīn yǒu wèi(________),贾府的xīnɡ shuāi(_______)让我感叹不已。
2.订阅的qī kān(______)总会引起我的无限期待,每yì piān(_______)文章的文字都是那么zhì pǔ(_______),内容都是那么精彩。
2、课内外内容填空。
1.《浪淘沙》(唐)刘禹锡“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黄河奔腾而下的雄伟气势;《书阴先生壁》(宋)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置身于景色的动态美以及庭院外景色的自然优雅之中;(唐)孟浩然《过故人庄》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春日》(宋)朱熹:“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感受到了百花齐放的春。
2.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少年闰土》)
3.在鲁迅的眼中“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学界的三魂》)
3、读拼音,写词语。
yàn yǔ(________) xiù tǒng(________) gān zhe(________)
jiàng yóu(________) fēng kuáng(________) lóu tī(________)
tái xiǎn(________) qíng kuàng(________) pù bù(________)
zuǐ chún(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qín xián chún shú yún jǐn wēi rán bú dòng
( ) ( ) ( ) ( )
pù shài huà zhóu pǔ xiě sī sī lǚ lǚ
( ) ( ) ( ) ( )
5、规范书写词语。
tuì jìn yún xiāo
( ) ( )
yōng zhǒng jiàn shǎng
( ) ( )
wān yán jiǎo jiàn
( ) ( )
6、拓展阅读。
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_。由此我想到了《从军行》里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一句与“爱国”有关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①怨遥夜②,竟夕③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④,披衣觉露滋⑤。不堪盈手⑥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情人:多情的人,指自己;一说指亲人。②遥夜:长夜。③竟夕:一整夜。④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⑤滋:湿润。⑥盈手:双手捧满。
【1】解释诗句的意思。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写月亮不用“升”,而用“生”,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资料: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1】《七律·长征》中,地名在诗中的正确排序是( )。
A.五岭、乌蒙、金沙江、大渡河、岷山
B.金沙江、乌蒙、五岭、大渡河、岷山
C.五岭、金沙江、岷山、乌蒙、大渡河
D.五岭、岷山、金沙江、大渡河、乌蒙
【2】对“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不但山势高大,而且道路弯曲,是摆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困难。
B.通过想象和夸张,把群山分别比作细浪和泥丸,凸显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的高大形象。
C.走过逶迤的五岭,跨过大海的波涛,走过满是泥丸的乌蒙山,战士们走过的路很长。
D.从五岭到乌蒙,一路上跋山涉水,在细浪与泥丸中前行,战士们走过的路非常艰难。
【3】说一说“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资料,把再读这首诗的感受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爱,竟如此感动天地
①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缩到被子里面,拿起闹钟,发现闹钟停了,我忘买电池了。天这么冷,我不愿意再起来。我就给妈妈打了个长途电话:“妈,我闹钟没电池了,明天还要去公司开会,要赶早,你六点的时候给我打个电话叫我起床吧。”
②妈妈在那头的声音有点哑,可能已经睡了,她说:“好,乖。”
③电话响的时候我在做一个美梦,外面的天黑黑的。妈妈在那边说:“小桔你快起床,今天要开会的。”我抬手看表,才五点四十。我不耐烦地叫起来:“我不是叫你六点叫我吗?我还想多睡一会儿呢,被你搅了!”妈妈在那头突然不说话了,我挂了电话。
④我起来梳洗好,出门。天气真冷啊,漫天的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在公交车站台上我不停地跺着脚。周围黑漆漆的,我旁边却站着两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听着老先生对老太太说:“你看你一晚都没有睡好,早几个小时就开始催我了,现在等这么久。”
⑤是啊,第一趟班车还要五分钟才来呢。终于车来了,我上车。开车的是一位很年轻的小伙子,他等我上车之后就轰轰地把车开走了。我说:“喂,司机,下面还有两位老人呢,天气这么冷,人家等了很久,你怎么不等他们上车就开车?”
⑥那个小伙子很神气地说:“没关系的,那是我的爸爸妈妈!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公交,他们来看我的!”
⑦我突然就哭了——我看到爸爸发来的短消息:“女儿,妈妈说,是她不好,她一直没有睡好,很早就醒了,担心你会迟到。”
⑧忽然想起两句话:
⑨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
⑩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1】写出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给妈妈打长途电话的原因是( )
A.“我”上床的时候是晚上11点,窗户外面下着小雪。“我”的闹钟没电了,可是“我”要起早。
B.外面下雪了,“我”突然想起远在老家的妈妈会不会冷,告诉她多穿衣服。
C.盼了一冬天的雪终于下了,“我”兴奋得睡不着觉,“我”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妈妈。
【3】读一读画“____”的句子,你可以想象妈妈和“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吗?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文中的一处环境描写的句子,并试着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最后两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面对爸爸和妈妈的爱,你有过不耐烦的表现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夏天里的成长(节选)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哇。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
【1】用“____”标出本段中心句。
【2】本段写到了哪些动植物?是怎样体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
________
11、阅读,作答习题。
①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②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③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④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
⑤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⑥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⑦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⑧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⑨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⑩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⑪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⑫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⑬她来祭奠两个人。
⑭她丈夫和他儿子。
【1】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A.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B.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
C.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的呻吟。( )
D.你还算是个党员吗?( )
【2】选文②段是对老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老汉_________的品德。
【3】文中画“______”句子是_________描写,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关注情节:(1)文中老汉有两次“吼”:第一次“吼”是站在__________角度,第二次“吼”是站在__________角度;
(2)选文中老汉对“小伙子”前后矛盾的两个动词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这些情节,让我们感受到老汉两种不同的情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老汉似乎要喊什么”,如果他还来得及喊,他会喊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疫情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紧急建设专门收治病人的医院,如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现将两所医院相关数据对比如下:
医院名称 | 建筑面积(平方米) | 编设床位(个) | 建设用时(天) | 参与建设人数 | 其他 |
武汉火 神山医院 | 3.39万 | 1000 | 10 | 4000+ | 功能齐全、4G/5G网络全覆盖 |
武汉雷神山医院 | 7.97万 | 1600 | 14 | 7000+ |
材料二:疫情一开始,口罩便是紧缺物资,为了能让伟大的祖国母亲早日渡过难关,中华儿女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人肉”运送物资回祖国。
1月31日,南京,公安检查站。一辆白色轿车停在路边,下来一个戴口罩的男人。他一边从车上搬箱子,一边对民警说:“拿点东西给你们!我从土耳其扛回来的。”民警一看,是一大箱口罩,赶紧问他:“您贵姓?”男人回答:“免贵,中国人就行了。”
材料三:李女士到城南某药房购买口罩,在售货员的推荐下,买了两包“飘安”牌口罩。回到家后,她上网查,这口罩居然是假的!李女士随即将情况反映给执法部门。公安机关介入调查后,查获该药房一共采购了10000多只劳保口罩,冒充“飘安”牌医用口罩,出售给了40多名顾客。据悉,该药房采购的劳保口罩,10只一包,进价3元,而穿上“医用口罩”的“马甲”后,其身份翻了十多倍,售价40元一包。药房老板供述,因为近期口罩紧俏,他便动起了歪心思,想要赚上一笔,于是在附近区域寻找劳保口罩货源,并从一劳保超市处采购了一批口罩,当作医用口罩出售给群众。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我国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两个缩影。中国国内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原因有哪些?请你在这两则材料中找一找。(至少说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疫情,有人选择捐钱捐物,有人选择逆风而行,但也有人借机大发国难财,读材料三,结合材料二,你想对药店的负责人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达标训练:
(1)想一想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高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游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什么“一线天”,什么“百丈峡”,闻名就使人胆颤。
(2)读句子悟写法
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则好似“窈窕淑女”。
这句话让你感受到: 。
索溪像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一会儿绕着山奔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这句话写出了
14、整本书阅读。
这时候,从远远的大路上,来了一个骑自行车的人。这人的脸,被太阳晒成酱红色。眉棱、颧骨、下巴,整个脸的轮廓分明,而且显得坚毅。他的两眼黑得发亮,锋利的目光,仿佛要把什么刺穿似的,眺望着旷野和面前的芦花村。半旧的蘑菇式圆顶草帽,压着他粗硬的头发。免得风把帽子吹掉,帽带系在他长了黑胡子楂儿的下巴上。他的青布夹袄大敞着怀,露出腰间鲜红的牛皮子弹袋。右边插着一把长苗三眼金鸡盒子枪。左边挎着一个枪牌橹子,两个甜瓜形手榴弹。迎面的晨风,把他两边的衣襟吹到后面,像鸟儿张起的翅膀。这正是游击队长 。
在大路上紧蹬着车子。见芦花村头上,有挑水的,有牵着牲口往河边走的,有下地干活的。他向下地的人打听,说村里没事儿,就放心地过了还乡河上的桥。穿过一片矮树棵子,绕过池塘,眼前就是打谷场了。
看见从后门口走出一个拿木杈的男子。他一边蹬着车子,一边眯缝起眼睛,仔细地辨认这个人,心里说:“这是谁?怎么不认识?”等他看出这不是个庄稼人的时候,已经晚了,来不及了。特务丢下木杈,掏出手枪,向前迈了一步,挡住车子,叫声:“别动!”
两手扶着车把手,眼看手枪在腰里不能拿,干着急。
这时候从院里跑出四五个特务,搜查 的全身,幸亏所有的文件都在政委手里。 眼看着满蓝的三眼金鸡,满蓝的马牌撸子,装得满满的牛皮子弹袋,都被特务拿去了。
【1】这个片段节选自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__。
【2】文中空白处人物是( )
A.通讯员魏屯星 B.武装班长申俊福 C.游击队长杜绍英
【3】这个片段中的故事情节写的是____________。
【4】文中被捕的人物是怎么脱险的( )
A.李四喜偷偷把他放走了。
B.在政委和通讯员的帮助下,利用岔道,成功脱险。
C.雨来在妈妈的帮助下把他救出来的。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桑娜不得不把邻居家的孩子抱回家。(改为肯定句)
2.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3.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4.都像你这样白看书,人家日子怎么过?(改为陈述句)
5.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6.父亲对我说:“打你不是为别的事,就为你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很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缩到最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成“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慈样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地叫了。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改为转述句。
①庆龄说:“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对苹苹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读下面的句子,在“——”写出与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假期,重庆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国内外游客。朝天门广场人头攒动,洪崖洞民俗风貌区__________,磁器口古镇__________,武隆喀斯特旅游区__________。
(2)仿照例句,试着用一两句话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
例: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想一想加点部分有什么共同特点。再围绕下列词语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冷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国家有难,却没人来解救,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啊!(改写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天祥说:“我是宋朝的状元宰相,宋朝亡了,我只有死,一死之外,无可为者。”(改写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请从下面的汉字中任选一个,并以此为主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题目自拟。
乐 泪 变 让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