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花蕊(ruǐ) 饶恕(shù) 传颂(sòng)
B.盗(dào)取 溺(nì )水 返(fǎn)回
C.惩(chěng)罚 凶恶(è) 成绩(jī)
D.归还(huán) 海棠( táng) 惊慌(huāng)失措
2、下列词语不能用来形容年轻女子的词语是( )
A.鹤发童颜
B.享亭玉立
C.眉清目秀
D.明眸皓齿
3、下列句子改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火神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
改成“被”字句:普罗米修斯被火神押到高加索山上。
B.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改成肯定句: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坚定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C.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改为反问句:这座住宅真是伟大的工程啊!
D.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将“要是”换成另外一个词,句子意思不变:爬山虎的脚如果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4、孙中山所述“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 )
A.黄帝
B.蚩尤
C.炎帝
D.尧
5、关于批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
B.读完文章,作完批注,再重新读一下文章和批注,会有新的收获。
C.作批注时只需要在有疑问的地方作一下批注就可以了。
D.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自己作的批注。
6、下列词语,带点字读音不同的一组是( )
A.弯曲 曲线
B.躯干 干活
C.降温 投降
7、[句子表意]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
B.这个姑娘不漂亮,难道河神会满意?
C.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得不满意。
D.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怎么会满意呢?
8、把句子中画线部分概括成一个四字词语。
(1)他态度傲慢,目中无人的样子地从我们眼前走过去了,全然不顾大伙的存在!(______)
(2)这里高楼林立,街道上来往车马很多,非常热闹。(______)
(3)过去的大学生是老天爷的宠儿,到哪都高人一等。(______)
(4)我向来说到做到,第二天我把自己的奇妙的想法告诉妈妈。(______)
9、读诗句,完成练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下列词语“逊”的意思和诗句中“逊”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出言不逊
B.稍逊一筹
C.黄帝逊位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借“梅雪争春”告诫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太阳花
太阳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它的茎是淡红色的,很粗,就靠它吸收地下的养分供花生长。它的叶子很小很小,弯弯的,就像一个没有熟的小香蕉。它的花也很小,有红色的、黄色的,还有白色的。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
太阳花的生命力很强。听爸爸说,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我起初不相信,拔起一株太阳花剪掉它的根,插进花盆里做实验。过了几天,我拔起那株花,它的底部已经长出了三四根胡须似的小根。
太阳花还耐旱。有一次,一连好几天我忘了给月季花和太阳花浇水。月季花已失去了昔日的娇艳,太阳花却仍旧精神抖擞,并向月季花微微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
太阳花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而它向人们要求的却极少极少。一杯泥土,一束阳光,它就能开花,就能吐香,就能给天地增添生机。
【1】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______)的君子兰 (______)的月季花
(______)的太阳花 (______)的水仙
【2】用“_____”画出第2、3自然段的中心句。
【3】用“﹏﹏﹏”画出文中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填空。
(1)作者写太阳花样子时,抓住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来写。
(2)作者写太阳花的“花”时,抓住了它的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通过和水仙、君子兰进行________,反映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仔细读短文,判断选择,对的打“√”,错的打“×”。
(1)太阳花不要根也能栽活,可见它的生命力很强。(______)
(2)“太阳花精神抖擞地向月季花点头,好像在笑月季花的娇嫩。”这句话是比喻句。 (______)
(3)“它的花既比不上水仙清雅,也不如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这句话是说太阳花既比水仙清雅,也比君子兰高贵,平常极了。(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森林老人
森林里经常活动着一些有经验、有办法的人。他们能够(辩 辨)别各种树木的特性。什么树会长什么菌,什么树的汁液可以解渴,什么树的果实可以充饥,他们全都知道。
东北林区的老猎人[ ]带着极简单的工具,[ ]敢于进入森林,他们[ ]不愁挨饿,[ ]不怕碰到猛兽。大森林就像一座他们可以随时伸手取物的仓库似的。有一次,在张家界林区,当几名旅行者因食物供应不上而挨饿的时候,他们碰上一个森林老人。老人问清情况,叫大家不必担忧,他马上可以协助解决。他返身走进森林里,才一会儿工夫,就捧着一竹(蓝 篮)花花绿绿的鸟蛋出来了。当旅游者面有难色,表示吃不惯生鸟蛋的时候,老人笑嘻嘻地连声说:“有办法!有办法!”说完他再次走入森林里,不一会儿,捧着煮熟的鸟蛋出来了。原来那森林里什么地方有鸟蛋,什么地方有滚烫的温泉,他全知道。
森林之所以吸引人,也正在于这本自然的大书,它的内容太丰富多彩了。
【1】在括号里划去不正确的字。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括号( )里。
既……又…… 如果……那么…… 虽然…但是… 即使……也……
【3】按要求填空。
(1)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
(2)“才一会儿工夫”和“不一会儿“都表示____________的词语,从这两个词语中,能看出森林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 ”在文中画出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
【4】用“因为……所以……”改写“森林之所以吸引人,也正在于这本自然的大书,它的内容太丰富多彩了。”这句话,下面改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森林吸引人,所以这本自然的大书,它的内容太丰富多彩了。
B. 因为这本自然的大书,它的内容太丰富多彩,所以吸引人。
12、心有所悟。
(1)他站起身来,向孔子深深地行了一礼。
“他”指 ,是孔子的 ,他向孔子行礼是因为:
。
(2)请你写出孔子学琴的四步: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从孔子学琴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1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在答题卡作答。
一块小面包
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二十个小孩召来,对他们说:“孩子们,这个(篮 蓝)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条,在好光景到来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这些饥饿的孩子们蜂拥而上,围住篮子你推我搡(sǎng),因为他们每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等他们拿到了面包,顾不上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慌乱地跑开了。
但是格琳琴,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既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一起争抢。她只是(歉 谦)让地站在一步之外,等那些孩子们离去以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一条面包。她还亲吻了面包师的手表示感谢,然后才捧着面包高高兴兴地跑回家。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没教养,抢在前面。而羞怯、可怜的小格琳琴只得到一条比前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但她没有抱怨,依然不忘亲吻面包师,并向他表达真(诚 成)的谢意。
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妈妈惊奇的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那位面包师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格琳琴,赶快去!”
当小姑娘把银币送回去的时候,面包师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特意把它们放进去的,我要奖(励 历)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宁静、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1】阅读短文,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害羞——____ 贫困——____
【3】认真阅读第2自然段,饥饿的孩子是怎样争抢面包的,找出两个词语写下来。
_______
【4】从第3自然段可以看出格琳琴是一个____的孩子。
【5】读一读格琳琴妈妈发现银币后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位____的妈妈。
14、课外阅读。
燧(suì)人氏的传说
上古时代,有一群人在商丘居住,他们称自己居住的地方叫“燧明国”。那时候的古人十分原始,只会用石器。他们用石器猎取动物来填饱肚子,因为没有掌握使用火的方法,只能吃生的食物,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伤害,因此人们的寿命都很短。
那时候,由于动物死去后,身体里含有的磷经常在尸体中燃烧,还有森林在极其干燥的情况下由于吸收太阳的热量而引起大面积的森林大火,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火光。但当时的人却不认识火,他们认为火十分不祥,绕火而行,避火而居。
直到有一位智者出现。这位智者的行为不同于常人。普通人看到自然中的火都十分害怕,唯恐自己受到伤害,而这位智者却是哪里有火就向哪里去。他经常居住在火边,有时发现火中被烧死的动物,这位智者就会直接取它们的肉来吃。通过长时间的亲身体验,智者发现了火的很多妙用:寒冷的时候,人靠近火堆会感觉温暖;烧熟的动物的肉吃起来更加好吃;火还能驱赶猛兽。
智者虽然认识到了火的好处,可是自然界的火不是随时都有的,就算是森林大火,也会有熄灭的时候。怎样才能让大家随时都能使用火呢?智者冥思苦想,不停地进行各种尝试,终于发现了钻木取火与击石取火两种方法。他把自己发现的火的用处和取火的方法教给大家,从此,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就掌握了取火和用火的技术。“燧明国”有一种燧木,智者钻木取火用的就是这燧木,于是后人便尊称这位智者为“燧人氏”。
【1】上古时代,有一群人在商丘居住,他们称自己居住的地方叫“_____”,智者钻木取火用的是这里的_____,后人尊称这位智者为“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远古的人看不到火,也不认识火。______
(2)古人们因为看到动物的尸体燃烧,还看到森林大火,所以认为火十分不祥。______
(3)古人最终学会了钻木取火和击石取火这两种取火的方法。______
【3】古人们避火而居,而燧人氏却经常居住在火边,并把自己发现的火的用处和取火的方法教给人们。你认为燧人氏具有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中像燧人氏这样的人物吗?写出其中一位的名字,并简单介绍他(她)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描绘的情景,完成写话。
明明很喜欢看童话故事,爸爸非常反对,经常说明明看闲书,请你帮明明劝说他爸爸:______
16、修改下面一段话。(2处错别字,1处标点符号,1处语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通过观看“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专题片,我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一个个鲜活的镜头,一幕幕感人的瞬间,再现了中国共产党戴领人民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浴血奋战的光辉厉史。我看了以后,不禁忍不住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的语段。
《中国古代神话》是2013年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袁珂写的。从世界是怎样开始的,黄帝和蚩(chī)尤的战争,帝俊、帝喾(kù)和舜(shùn),羿和嫦娥的故事,鲧(ɡǔn)和禹治理洪水,夏以后的传说等几个方面对支离破坏的中国神话做了全面、完善,通俗的讲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别字,三处病句)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我和 过一天
要求:你喜欢神话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发挥你的想象力,想象你和你喜欢的这个人物过一天会发生的事情。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