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物不属于中国古代神话的是( )
A.夸父
B.盘古
C.炎帝
D.宙斯
2、这次考试,一直成绩平平的小华竟( )地考进了班级前五名。
A.占上风
B.栽跟头
C.开绿灯
D.破天荒
3、给动物找家:老虎应该住在( )里。
A.巢
B.洞
C.穴
D.棚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附(fǔ)近 应和(hé) 埋(mái)没 不懈(jiě)
B.率(lǜ)领 孟(mènɡ)浩然 考虑(lǚ) 叫嚣(xiāo)
C.扩(kuò)大 倔强(qiáng) 国徽(huī) 葵(kuí)花
D.单(chán)于 谴(qiǎn)责 妖(yāo)怪 结婚(hūn)
5、下列选项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B.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C.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D.两双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对鸟。
6、《繁星》一课,重点写了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景象?( )
A.海上
B.飞机上
C.菜园
D.庭院里
7、下列词语能表现人物形象的一项是( )
A.心急如焚
B.焦躁不安
C.临危不惧
D.惊慌失措
8、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不争着跑去摘道路边李树上李子的原因是:________。(用原文填空)
(2)美丽的画面可以是听到的,如:“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_________。”还可以是想到的,如:“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花牛歌
花牛在草地里坐,
压扁了一穗剪秋罗。
花牛在草地里眠,
白云霸占了半个天。
花牛在草地里走,
小尾巴甩得滴溜溜。
花牛在草地里做梦,
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
【1】“霸占”的意思是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
【3】淘气的花牛在草地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
________________
【4】《花牛歌》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热爱和对________的追求。
10、课外阅读。
神奇的“隐身人”
一个睛朗的中午,在日本东京大学的校园里,一名研究生身穿一件带帽子的灰色衣服来到街道上。老师和同学们惊奇地发现:他的身上居然是透明的!人们可以透过他的身躯,看到他背后来往走动的人群。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以为是撞见“鬼”了。后来人们才明白,原来,是那件灰色衣服——“隐身衣”在作怪。
这件“隐身衣”的设计者是东京大学的田智前教授,他利用光学原理和一些摄像技术,让这件衣服产生了奇异的透明效果。他在“隐身衣”上安装了一台微型摄像机和一台放映机。首先,摄像机拍摄到穿衣者身后的场景并传给放映机;然后,放映机又将拍摄到的画面投射到“隐身衣”的前侧。
“隐身衣”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它的用途却非常广泛。例如,医生做手术时,经常被自己的手挡住视线,如果戴上“隐身手套”,做手术可以更方便;飞行员驾驶飞机时常常被驾驶舱的地板限制视野,让地板罩上“隐身衣”,飞行员的观察范围可以更宽广?“隐身衣”在军事上叫作“光学迷彩”,当士兵们穿上这种伪装,就变成了看不见的“透明人”,其战斗力可以大大提高!
多么神奇的“隐身衣”啊!
【1】第3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文的省略。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隐身衣”是利用( ),让这件衣服产生了奇异的透明效果。(多选)
A.光学原理
B.小孔成像
C.隐身技术
D.摄像技术
【3】请概括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隐身衣”的用途非常广泛,对它的具体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医生做手术时,如果戴上“隐身手套”,做手术可以更方便。
B.让驾驶舱地板罩上“隐身衣”,飞行员的观察范围可以更宽广。
C.士兵们穿上“隐身衣”,其战斗力可以大大提高。
D.穿上一件灰色衣服,就可以变成透明的“隐身人”。
【5】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
B.总结全文。
C.点明题目。
11、课文大搜索
二年级时,我进了伦纳德老师的班级,伦纳德老师很胖,很美,温柔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喜欢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1)这段话主要是从( )方面来介绍伦纳德老师的。
(2)我是模仿秀:笑眯眯:——--————---------——————
(3)在文中找出和“原因”构成近义的词语是——————
(4)“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这句话的意思是:( )
A、只有我一个人爱她。B、我们每个人都爱她。C、我对她的爱,超过所有的人。
12、读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很多年前,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有一对老夫妇走进旅馆的大厅向柜台订房。
“很抱歉,”柜台里的人回答说,“我们饭店已经被参加会议的团体包下了。而且,据我所知,镇上的另一家饭店也客满了。”
他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在这样的晚上,我实在不敢想象你们离开这里却又投宿无门的处境,如果你们不嫌弃,可以在我的房间里住一晚,虽然不是什么豪华套房,却十分干净。”
这对老夫妇因为造成柜台服务员的不便,显得十分不好意思,但是他们谦和有礼地接受了服务员的好意。第二天早上,当老先生下楼来付住宿费时,这位服务员依然在当班,但他婉拒道:“我的房间是免费借给你们住的,我整晚待在这里,已经赚取了很多额外的钟点费。”
老先生说:“你这样的员工,是每个旅馆老板梦寐以求的,也许有一天我会为你盖一座旅馆。”年轻的柜台服务员听了笑了笑,他明白老夫妇的好心,但他只当它是个笑话。
又过了好几年,那个服务员依然在同样的地方上班。有一天,他收到老先生的来信,信中清晰地叙述了他对那个暴风雨夜的记忆。老先生邀请服务员到纽约去拜访他,并附上机票。
几天之后,他来到了纽约,在第五大道和34街之间的豪华建筑物前见到了老先生。
老先生指着眼前的大楼说:“这就是我专门为你建的饭店,我以前曾经提过,记得吗?”
“您在开玩笑吧?”服务员挑了挑眉毛,瞪大了双眼,疑惑地说,“都把我搞糊涂了。为什么是我?您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年轻的服务员显得很慌乱,说话略带口吃。
老先生很温和地微笑着说:“我的名字叫威廉·渥道夫·爱斯特。这其中并没有什么阴谋,因为我认为你是经营这家饭店的最佳人选。”
这家饭店就是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的前身,而这个年轻人就是乔治·伯特,他是这家饭店的第一任经理。
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生活常常就是这样。
【1】给短文取一个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一个改变命运的夜晚
B.年轻人和老夫妇
C.一间改变命运的房间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婉拒:_________________
梦寐以求: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填空
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文中的主要人物有_______,事件主要有A._________;B.___________等。
②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个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_;经过是:____________;结果是:___________。
【4】用“ ”画出两处描写年轻服务员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他怎样的心情?
【5】“尽可能真诚地帮助更多的人赢得成功,成功就会来陪伴你。”结合短文或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向晚”词中“向”的意思是( )
A.方向
B.对着
C.接近
D.姓氏
【2】对“天高地阔”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乡村的房屋很开阔
B.乡村吃饭的地方很开阔
C.乡村居民的心胸很开阔
【3】读一读,比一比。
A.秋天到了,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晚叫起来。
B.秋天到了,纺织娘在月明人静的夜晚唱起歌来。
我喜欢 ① 句,我知道这是 ② 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③
【4】选文第①②段描绘了两幅图,如果让你给这两幅图取名字,第一幅取_______________,第二幅取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第①段中,“它们和乡下人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中的它们指的是__________。
【6】所选文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这个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为什么人要喝水?》,完成试题。
为什么人要喝水?
①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甚至都没人会注意到。
②但提出这个问题后,却很少有人可以准确说出答案。为什么人需要喝水?我们的身体为什么需要水?没错,没有水我们就活不下去了。这是因为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消耗着体内的水,所以就需要补充水分。
③夏天,我们经常会大汗淋漓,那么汗从哪里来呢?它来自我们体内的水。天冷的时候,我们朝玻璃上呵一口气,玻璃窗上就会有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呢?也是来自我们体内的水,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
④一个人一整天要消耗整整十二杯水。可能有人会吃惊地问:“真的有这么多吗?”没错,就是那么多。所以我们必须及时补充这么多的水,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喝下或吃掉这么多水。
⑤没错,大部分水都是被我们吃下去的。我们生活中所食用的肉、蔬菜、水果、主食中都含有水。任何食物中的水分都远远多于固体物质。肉里的水分占总体的三分之二,黄瓜里差不多全是水。就说我们体内的水吧,比例也几乎和新鲜黄瓜一样。如果一个人的体重是四十公斤,那么体内的固体物质只有五公斤,剩下的全是水。成年人体内的水分相对会少一些,差不多占体重的三分之二(人在婴儿时期,体内含水量可达72%,到了成年时期,体内的含水量降到65%左右)。
⑥你也许会问:“为什么人体和黄瓜中的水不会像平常的水一样流出来呢?”那是因为人体和黄瓜的细胞结构比较特殊。用显微镜来观察人体细胞和黄瓜细胞,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的细胞中充满水分,但这些细胞周围都是密闭着的。这就是人体和黄瓜中的水分不会流出来的原因。
⑦人体的主要组成物质是水。那么也就不难解释人几天不吃饭还可以维持,但几天不喝水就受不了的原因了。
(选自《十万个为什么》米·伊林,有删改)
【1】一个人一整天要消耗多少杯水( )
A.八杯水
B.十杯水
C.十二杯水
D.二十杯水
【2】“任何食物中的水分都远远多于固体物质。”联系上下文,哪项理解正确( )
A.有些食物中的水分比固体物质多
B.食物中的水分比固体物质多一些
C.肉里的固体物质比水分要多一点
D.所有食物中的水分都比固体物质多得多
【3】联系本文,以下哪项说法正确( )
A.人只有在运动时才消耗水分。
B.成人体内含水量比儿童相应地少一些。
C.肉和新鲜黄瓜水分比例一样多。
D.成人体内的水大约占体重的三分之一。
【4】“你一定会感到疑惑,难道水可以吃下去吗?”是原文中的一句话,放在哪个位置最合适( )
A.第二自然段前
B.第三自然段前
C.第四自然段前
D.第五自然段前
【5】对短文第6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哪一项( )
A.黄瓜体内的细胞结构特殊,周围都是密闭着的。
B.人体细胞和黄瓜细胞中充满水分,但这些细胞周围都是密闭着的。
C.用显微镜来观察人体细胞和黄瓜细胞,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的细胞中充满水分。
D.人体和黄瓜的细胞结构特殊,周围都是密闭着的,体内的水不会像平常的水一样流出来。
【6】第五自然段中“就说我们体内的水吧,比例也几乎和新鲜黄瓜一样。”中的“几乎”一词可以删去吗?为什么?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选文时,你有什么疑问?请你将问题写下来,并试着解决。
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教练被小男孩儿的真诚感动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圣诞节到了,贝利的妈妈对贝利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让我们为他祈祷吧。”(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处错字,三处语病)
去年夏天,参加了草原探险活动。那天,我陵晨出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返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薇薇默写的诗句,请你用修改符号帮她修改正确。
①春潮带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
②等闲东风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8、病句门诊。
1.妈妈买回了西红柿、香蕉、苹果、菠萝等水果,我最喜欢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下午刮了一天大风,把运动场上五颜六色的红旗都吹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雏鹰小队”活动中,使我们受到了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今天没来可能也许是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话
看词语,把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窃窃私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