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的句子中,带点词语运用得恰当的一项是( )
A.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籍。
B.每当我伤心难过时,总会得到好朋友的慰问。
C.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有人带着一些生活用品去安慰村里的孤寡老人。
2、选择读音错误的一项( )
A.糟 tā蹋
B.糊 tu涂
C.埋 fú伏
D.骆 tuo驼
3、下列对于作家作品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繁星》——屠格涅夫
B.《蟋蟀的住宅》——法布尔
C.《爬山虎的脚》——冰心
D.《麻雀》——巴金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黄河奔流不息,养育了一代代的华夏儿女。
B.大家明白小明是代人受过,心中都替他愤愤不平。
C.猫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窝里的小燕子出世呢?
D.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广的了。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发现童话中的想象很丰富,有些还包含一定的道理。
B.童话的语言生动浅显,对自然物往往进行拟人化的描写。
C.童话中种种幻想,都根植于现实,所讲述的故事,在生活中都是发生过的。
D.《巨人的花园》作者是英国的王尔德;《海的女儿》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
6、读书,让我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正所谓“ , 。”正确的一项是( )
A.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有所短,寸有所长
D.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7、约根认为( )和( )是一种治疗悲伤的良药。( )
A.面包、牛奶 B.牛奶、牛排 C.面包、果汁 D.果汁、牛奶
8、精彩回放。
1.本学期我们结识的令人敬佩的名人有具有民族气节的京剧表演艺术家__________、“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_____________;令人赞叹的历史人物有观察仔细且善于动脑的____________、古代神医____________、射箭能手_____________、为民做主的地方官____________;富有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有开天辟地的_________、锲而不舍地填海的__________、炼石补天的__________、“盗”取火种为人类造福的___________。
2.《出塞》中表达了王昌龄希望能启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让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苏轼《题西林壁》中教会我们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和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的名句是“_____,_____”。
3.小明学习时不爱动脑筋,老师告诫他:“为学____________,______。”下秋雨了,小红不知道加衣裳,妈妈提醒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技的快速发展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9、《敕勒歌》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壮丽风光,抒发了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查阅资料,把这首诗歌补充完整。
敕勒川,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野茫茫,风吹草低 。
10、课外阅读。
相濡以血(节选)
几位探险者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发现了一种生存了14年的吸血蝙蝠,它们是一种100%靠其他动物的鲜血来维持生命的可怕的嗜血动物,已经成为这个荒岛的霸主。
然而令动物学家不解的是,这个荒岛上的鲜血并不容易找到。那么,它们是怎样生存下来,并发展成这样一个庞大的集团的呢?
经过长时间的深入观察,探险者惊奇地发现,在找不到猎物的情况下,它们会把自己腹中的鲜血反刍给没有进食的同伴,以缓解它的饥饿。
吸血蝙蝠的援助对象,首先是小部分,然后是具有血缘关系的成年蝙蝠,之后是无血缘关系的蝙蝠。不过,这些被援助的无血缘关系的同伴必须以前也援助过别人,否则就不会得到同伴的援助。
这样一来,被挽救回生命的蝙蝠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食物,继而再用自己的血未还清这笔感情债。这种互相帮助的特殊亲密关系在那个荒岛上持续了14年,而且还会持续更长时间。
这个答案相信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动物世界中一直奉行着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这群吸血蝙蝠之所以能够生存壮大,正是因为颠覆了“丛林法则”,在同伴处于危难关头,选择了其他动物无法做到的“相濡以沫”。
【1】由“相濡以血”这个词你会想到成语_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令动物学家不解的是 ( )
A.荒岛上竟然有吸血蝙蝠
B.吸血蝙蝠找不到食物,奄奄一息
C.荒岛上的鲜血并不容易找到,吸血蝙蝠却生存了下来,成为荒岛的霸主
【3】吸血的援助对象是谁?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5自然段中的“这笔感情债”指的是( )
A.吸血蝙蝠把自己腹中的鲜血反刍给没有进食的同伴,以缓解它的饥饿
B.吸血蝙蝠把自己的食物给需要援助的同伴
C.吸血蝙蝠照顾饥饿的同伴
【5】吸血编蝠给我们人类的启示是( )
A.在集体衰败时选择明哲保身
B.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C.在危难关头选择“相濡以血”,互相帮助
11、课外阅读:阅读下列两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美丽乡村的建设意义有:①淳化了民风;②锻炼了干部队伍;③密切了干群关系;④增强了民众的凝聚力和提高了积极性;⑤保护了农村的文化;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
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精神愉悦的休闲旅游方式。一般来说,农家乐的业主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加工,满足客人的需要,成本较低,因此消费就不高。而且农家乐周围一般都是美丽的自然或田园风光,空气清新,环境放松,可以舒缓现代人的精神压力,因此受到很多城市人群的喜爱。
【1】“美丽乡村”的具体要求有( )、( )、( )、( )、( )。
【2】下列对“美丽乡村”这一概念说法不当的是( )
A.“美丽乡村”的建设在加强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保护农村文化。
B.“美丽乡村”的建设要注意锻炼乡村干部队伍,密切干群关系。
C.只要把农村的环境搞好了,就可以称作为“美丽乡村”。
D.为了建设好“美丽乡村”,邻里之间要和谐相处,互帮互助。
【3】下列农家乐受城市人喜爱的原因中,阅读材料没有提到的一项是( )
A.使城市现代人回归自然,身心放松。
B.就在城市的周围,距离较近。
C.空气清新环境放松,舒缓精神压力。
D.消费不高。
【4】四(1)班张亮所在的乡村正在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小学生的张亮可以为建设“美丽乡村”做些什么呢?(至少说两点。)
_______
【5】请结合材料谈谈:“建设美丽乡村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说法与材料二中的“农家乐旅游休闲形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7分)
羊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吃草,那么聚精会神,好像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事使它们分心了;好像这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这个还好吃。它们的小嘴贴在草上,鼻翼不停地动着,把有毒的“土香草”丢在一边,把有营养的嫩草芽一根接一根地往嘴里送;嘴巴一歪一歪地,永不疲怠地咀嚼着。羊吃过草,还在习习的晚风中躺下来“翻草”,就是把胃里的没消化的草根、草茎再翻出来,再送进口里,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地咀嚼。
羊吃草,实在有趣,给我们的启示也不少:我们的学校不正是一片绿草如茵的“草地”吗?我们就是那一只只可爱的小羊。在这块如茵的草地上,我们能像羊吃草那样永无倦怠地获取知识吗?特别是对知识中那些没有消化透的“草根”、“草茎”,我们是否做到了要经常“翻草”,反复咀嚼呢,直到完全消化为止呢?
(1)文中加点的“咀嚼”一词意思不一样,第一个意思是 。第二个意思是 。
(2)用横线画出短文过渡句。
(3)选择。
①文中的“土香草”可以比喻为( )
A.一种草 B.一种有害的草
C.一种有害的知识 D.一种有益的知识
②文中的“翻草”指的是( )
A.预习 B.复习 C.思考 D.提问
③文中的“草根”“草茎”指的是( )
A.深奥的知识 B.浅显的知识
C.没用的东西 D.有用的东西
(4) 羊吃草给我们哪些启示?
13、课内阅读
《走月亮》节选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一声,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月光下,在坡头上那片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旁边就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我在豆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1】“走月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知道月亮的美称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三个);与月亮有关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三个);与月亮有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句)。
【3】第二自然段写了“我”和“阿妈”在哪儿走月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月亮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请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5】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筑路人
巴拉村,位于巴拉格宗大峡谷内。那里的人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那里不通水电,不通公路,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峡谷,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更没有人走进过巴拉村。斯那定珠就出生在这里。
10岁那年,斯那定珠的左眼被烧红的铁块灼伤。因走到县城需要5天的山路,耽误了救治眼睛的最佳时间。左眼失明是遗憾,但正是因为这次走出去,他被外面世界的精彩深深震撼了!他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修路,让汽车开到家乡来。
13岁那年,他不顾父母的劝阻与斥责,毅然离开生他养他的巴拉村。他打短工、摆地摊、贩山货、开餐馆,历尽千辛万苦,终于积累了几千万资产,成为迪庆藏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35岁那年,他带着打拼赚来的数千万元回到家乡,开始了他的修路之旅。要在悬崖峭壁上硬生生修出一条公路,家人和村民齐齐摇头,都觉得简直是天方夜谭。一拨又一拨设计人员来了,勘测完地形,摇摇头走了;一批又一批施工队来了,叹口气也走了。①“设计、施工队干不了,我自己干!”他自己带人摸索着勘测地形,设计施工线路,摸索绝壁、90度急弯处的修路技巧……就这样,斯那定珠从一个工程的门外汉成为了设计、施工专家。在绝壁上修路耗资巨大,钱不够,斯那定珠一咬牙,卖了经营多年的餐饮企业,卖了五金机械门市部,找小额贷款公司……几年里,他迅速由千万富翁变成了“几亿负翁”。
路,修修停停,停停修修……
2008年初,这条天路终于完工,从巴拉村到县城由以前的4天缩短到一个半小时。
②通路的那一刻,斯那定珠默默地站着,注视着脚下的公路,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毅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方夜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话短说: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说得简略一些,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10岁那年,斯那定珠因眼伤走出大山,决心修路; 那年, ; , ;2008年初,天路完工,改变了村里人的命运。
【4】斯那定珠修路时遇到了 、 、 等困难,但他没有放弃,我感受到他是一个 的人。
【5】文中画“ ”的句子,第①处是______描写,我能感受到斯那定珠此时的坚定决心;第②处是______描写,斯那定珠此时心里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故事中的哪个地方打动了你?请你用“ ”画出相关词句,并在旁边作批注,注意不要写在右侧的密封线外。
15、口语交际。
快乐的暑假生活结束了,本周班里要开展“趣说暑假”的主题班会,你暑假都到过哪些有趣的地方,有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呢?把你的所见所闻和大家分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文字加横线的地方都有语病,请修改。
“管住自己”是①极为十分重要的。②有了它,你绝对会成功;没有它,你也许不会成功。连自己都管不住的人,③将会有所作为。“管住自己”④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让我们“管住自己”,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吧!
1.①句应该删去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2.②句应把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把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③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句前后两个分句内容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他穿一身黑色礼服和一顶黑色礼帽,好看极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是阅读方法很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四周很平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坦的门口弹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最受欢迎的
要求:首先选出你认为最受欢迎的地方,如:××游乐场,××公园,××书店,××小树林,××小河等,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出这个地方在哪里?它有什么特别之处?最受欢迎的理由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