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是( )
A. 肃穆 ( mù) B. 静谧 (bì) C. 瞭(liào )望 D. 怜悯(mǐn)
2、下列词语组合中,意思相似的是哪一组?( )
A.捅娄子 挑大梁
B.走后门 开绿灯
C.占上风 碰钉子
D.出风头 泼冷水
3、与“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应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B.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C.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D.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4、对“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一句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女娃到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
B.女娃到东海游泳,不愿起来。
C.女娃到东海游玩,沉溺于东海美景不愿返回。
D.女娃到东海游水,溺死没有回来。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愚公移山的故事让我明白了要克服困难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
B.因水神和雷神争斗而导致天塌陷,天河水注入人间,女娲炼出七色石补好天空。
C.“潘多拉魔盒”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祸害和希望。
D.据说神农氏的身体是透明的,吃了植物后,可以看到植物在他身体里的反应。
6、1965年5月14日,我国成功地爆炸了一颗( )
A.原子弹
B.氢弹
C.核导弹
7、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做事情一丝不苟,非常认真谨慎。
B.这座城市十分繁华,高楼林立,到处鸡犬相闻。
C.这只狗十分警惕,一有陌生人来就会引吭大叫。
D.这句话可谓是点睛之笔,提升了文章的主旨。
8、照样子,写词语。
(1)欣欣向荣(AABC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家家户户(A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万紫千红(含数字)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阅读。
候鸟之歌(北岛)
①我们是一群候鸟, 我们放牧着风,
飞进了冬天的牢笼; 飞行的口袋装满歌声。
在绿色的拂晓,
去天涯远征。 ④是我们的叫喊,
冰山吓得老泪纵横;
②让脱落的羽毛, 是我们的嘲笑,
落在姑娘们的头顶; 玫瑰羞得满面绯红。
让结实的翅膀,
托着那太阳上升。 ⑤北方呵,故乡,
请收下我们的梦:
③我们放牧着乌云, 从每条冰缝长出大树,
抖动的鬓毛穿过彩虹; 结满欢乐的铃铛和钟……
【1】读了这首诗,我知道诗中的“我们”是__________,“我们的故乡”在__________,“我们的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放牧”的本义是把牲畜放到草地等处吃食物和活动。诗歌第三小节提到了“放牧着乌云”“放牧着风”,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候鸟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群候鸟对冰山叫喊,对玫瑰嘲笑,太狂妄。( )
(2)“在绿色的拂晓”说明候鸟们在黎明启程。( )
(3)作者对候鸟的精神是持肯定态度的。( )
(4)“铃铛”和“钟”这两个事物表达的意义是欢乐的 。( )
10、课文回眸室。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法国著名的________,创作了著名《________》。
2.蟋蟀的住宅在________________,出口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住所是很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很________。它挖掘的工具是________。盖房子的时间大多是________。
3.学完课文,我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形容蟋蟀。作者对蟋蟀的描写,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例如_______
11、阅读理解。
童年趣事
①童年在我的印象中已经(摸 模)糊不清了。但有一件事,我至今都没有忘记,我一想起这件事就大笑不止。
②那时我刚上二年级。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回家写一篇介绍学校风景的作文。可回到家后,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苦思冥想也下不了笔,那时的我从来没有留心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呀,该怎么办呢?
③我正苦(脑 恼)着,忽然想起了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李白醉酒诗百篇。于是,我灵机一动,心想:李白只要一喝醉了酒,就可以写出一百篇诗来,可谓诗兴大发。要是我也喝醉了,岂不是能灵感大发,文章挥笔而出?
④说干就干,当时的我还满怀信心地以为自己掌握了写文章的诀窍呢。我来到酒柜前,抓起一瓶白酒就哗哗地往下咽。“哇,好辣呀!”我不禁叫起来,可为了写出好文章,我只好迫不得已强撑着灌下去,嘴里不时念叨着:“良药苦口,良药苦口。”
⑤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满足地回到房间,可才进房门,我便感到两腿发软双眼晕眩,转眼便是一片漆黑——我睡着了。
⑥等我醒来,已经是晚上了。我躺在床上,妈妈正照料着我,她对今天的事一脸疑惑,忙询问我,我这才想起傍晚的事,发现自己脑子里(扔 仍)是空白一片,我顿时失望透顶,再不相信什么“李白醉酒诗百篇”了。我把刚才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妈妈,可她并没有大笑不止,而是严肃地对我说:“写文章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和对事物的观察。”这下我明白了,原来写作的诀窍就是观察呀。
【1】用“√”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汉字。
【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要是我也喝醉了,岂不是能灵感大发,文章挥笔而出?
(1)这句话是一个(______)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D.感叹句
(2)请将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我”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作者写的这件童年趣事“趣”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后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的童年有什么趣事呢?选择一件最有趣的事,并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打土豪
①一天,妈妈又出去叫人做军鞋去了,我又去找椿伢子玩。我俩玩了一会儿,又唱起歌来,歌是跟大人们学的:太阳出来红艳艳,井冈山来了毛委员……打倒土豪分田地……//
②唱着唱着,我想起那天给地主胡汉三戴高帽子游乡的事情来。歌里不是有“打倒土豪分田地”吗,我就向椿伢子说:“你当土豪,我来打你,把你拴起来游乡吧!”说着,我真的到家里 拿了根小绳子出来,抓住椿伢子的手要拴他。
③“我不当土豪,我不当土豪!”椿伢子一个劲地摇晃着手,并且抓起绳子的一头来拴我。我见他不愿当土豪还要来拴我,就猛一推,把他推倒了。
④他哭了起来,爬起来就向家里走,大声喊着:“妈妈!”我知道错了,爹是不许我欺负人的。就在这会儿我爹来了,他把椿伢子抱起来,给他擦了擦眼泪,问他:“冬子怎么把你摆弄哭了?”椿伢子说:“他叫我当土豪,我不当。”爹笑了起来,又问:“你为啥不当土豪哩?”椿伢子说:“土豪是坏种!”爹哈哈地笑起来,说:“对啦,土豪是坏种!”//
⑤正在这时,修竹哥来了。他脸色黑沉沉的,走到我爹跟前说:“胡汉三跑了!”“跑了?”爹的眼瞪得老大,忙把椿伢子放下,抽出他腰间的盒子枪:“往哪跑去了?我把他追回来!”修竹哥摇了摇头:“看样子是夜间跑的,说不定是跑县城去了。”爹气得直跺脚,说:“早把他崩了就好了,他这跑了,可是个后患呀!”
(《闪闪的红星》节选)
【1】文中“我”名叫__________,“我”打的“土豪”是__________,爹打的土豪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第②自然段推测第⑤自然段“胡汉三跑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中“//”划分,把每部分的小标题补充完整,并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抓住关键句,联系上下文就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读读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从“我”要椿伢子当土豪,可以体会到“我”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从椿伢子不愿当土豪,可以体会到椿伢子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从爹听了椿伢子的告状不气反而笑,可以体会到爹看到孩子们受到大人们的影响而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5】读第⑤自然段画“ ”的句子,结合句中具体的动作、语言,说说你读出了爹怎样的思想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o)此生!”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若有所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坚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短文写的是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时代的一件事,他深刻意识到_________必须______________。
【3】“有志者当效此生”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此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4】你读了这篇短文有什么感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猫
隔了几天,二妹从虹口舅舅家里回来,她道,舅舅那里有三四只小猫,很有趣,正要给人家。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礼拜天,母亲回来了,却带了一只浑身黄色的小猫回来。立刻引起了三妹的注意,又被这只黄色的小猫吸引去了。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每次总要寻找一回,方才寻到。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我回家吃午饭,它总坐在铁门外边,一见我进门,便飞也似地跑进去了。饭后的娱乐,是看它在爬树,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捉捕什么似的。把它捉了下来,又极快地爬上去了。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音了。
某一日清晨,我起床来,披了衣下楼,没有看见小猫,在小园里找了一遍,也不见。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
“三妹,小猫呢?”
她慌忙地跑下楼来,答道:“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家里的人都忙乱地在寻找,但终于不见。
1. 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怂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细读选文,总结小猫的特点?
3. “小猫呢?”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多次出现表现了什么?
4. 发挥你的想象,此时小猫突然出现,“我”会怎样做?怎样说?
15、按要求写句子。
1.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用加点比喻词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猎狗是一个庞大的怪物。(将句子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们全校师生和班主任都参加了义务劳动。(修改病句)
_____
17、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五处语病。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生活作为健身的一部分。各种各样花样繁多的运动软件为健身者量身定制健身计划。这些软件通过视频等方式传承健身技能。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能否坚持体育锻炼,是身体健康的保正。
18、下面是薇薇默写的诗句,请你用修改符号帮她修改正确。
①春潮带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
②等闲东风识得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9、习作
题目:这件事真让我________
提示: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有的让你高兴,有的令你伤心,有的让你自豪,而有的则让你后悔不已……请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下来。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