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常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出现在金文之后的字体是(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隶书

  • 2、选词填空。(8分)

    惊叹   感叹   哀叹

    (1)看着老画家挥洒自如的动作,在场的游客们( )不已。

    (2)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癌症之类的病魔会在人类面前(   ):我完了!

    威胁 威逼   威吓

    (3)两名歹徒闯入小明的家,( )小明的妈妈把钱交出来。

    (4)当非典病魔( )人类生命时,白衣战士们挺身而出,和病魔展开了搏斗。

    不仅………… 不但……而且……

    如果………… 即使…………

    (5)(   )你考试得了一百分,(   )不能骄傲。

    (6)他(   )聪明过人,(   )学习也很用功。

    (7)(   )明天晴天,我(   )到你家来。

    (8)这座建筑(   )形式优美,结构(   )非常坚固。

     

  • 3、给划线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

    (1) 万水千山只等闲(   )

    等闲:平常;随随便便,轻易。

    (2) 乌蒙磅礴走泥丸(   )  

    走:走路;跑;滚动。

    (3)大渡桥横铁索寒(   )

    寒:冷;害怕;穷困。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写近义词。

    简直——(________) 广阔——(________) 妨碍——(________

    坚固——(________) 防备——(________) 坚持——(________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太阳》是一篇__________文,说明了太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以及太阳与________的密切关系。

    2.《松鼠》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的作者是________国的__________,他写的一部巨著是______________

  • 6、我会填。

    ①《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主要描绘的是西湖________________时的湖光山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________之情。

    ②《望天门山》的作者________,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________”之美誉,与杜甫并称“________”

    ③《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________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________”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________”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 7、选词填空。

    引人入胜 独具匠心 和蔼可亲 德高望重

    在学生的心目中,林老先生既是( )的恩师,又是( )的爷爷。他的文学作品构思( ),故事情节( )。

  •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季节、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经常用“盛年不重来,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提醒我们时间一去不复返,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中形容谦虚好学的句子是:敏而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按课文内容填空。

    (1)齿鲸与须鲸的相同点有 ,不同点有  

    (2)鲸有 两类,课文围绕         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 10、阅读

    吃荤的植物

    ①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动物以植物为,人们已司空见惯,不觉为奇;而植物以捕动物为生,有人恐怕还是第一次听说。

    ②这些吃荤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因为这种地方往往土质贫瘠,所以不得不捕捉昆虫以获取氮气。它们布设“陷阱”的方法很巧妙。有三种基本式样:一种用捕捉器般的夹子,器官的两半能迅速闭合,把牺牲品夹在当中;另一种像粘绳纸,用分泌的黏液把猎物粘住;第三种是生有瓶状叶,引诱昆虫陷进瓶中。就拿其中的茅膏草来说,它的叶子像小小的月牙,平时叶子张开,露出鲜艳的肉色饵细胞,看上去十分美味多汁。昆虫一旦碰到它叶子上的腺毛,叶子就会像夹子一样由两边向中间合拢,将昆虫困在其中,并分泌消化液把它消化,大约十天后,叶子重新开启,静静恭候下一个猎物。有趣的是,如果它包住石子等不能“吃”的东西,不超过24小时,叶子便会重新开启,将其吐弃。

    ③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食虫植物进行过多次观察和试验,曾感叹地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智慧!”

    【1】上文的说明对象是( )

    A.捕食动物为生

    B.捕食植物为生

    C.以捕食动物为生的植物

    D.以捕食植物为生的动物

    【2】短文第①自然段有两个加点的“食”字,意思分别是( )

    A.吃 食物

    B.食物 吃

    C.吃 吃

    D.食物 食物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

    【4】短文结尾处画线的句子的含义,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

    A.表明植物吃动物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

    B.赞叹自然界的生物为了生存,所采取的令人想象不到的办法。

    C.赞叹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有着令人想象不到的办法。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2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3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4去太阳上有路吗?

    5当然有的。

    6啊,那怎么个走呀?

    7)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8)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9)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10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11)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12)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13)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14)弟弟说:这路太长了。15)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16)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17)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18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19)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1段表现出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结合句意,分别说说加点的两个长的含义。

    长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

    答: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

    5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用一两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用奶奶的话作结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在线。

    无 名 花

    我的故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绿树成荫的小村庄。在故乡的小山坡上,小溪旁,盛开着一簇簇火一样红、雪一样白的小野花,村里的孩子们都叫它“无名花”。

    春天,我来到山坡上,那些无名花在春风里频频点头,好像向我传递春天的信息;夏天,我来到小溪旁,那些无名花舒展腰肢向我招手,仿佛对我倾诉大自然芳香的话语。每当我看到它,就从心底涌出一股无比欢畅的爱意。我喜欢无名花,我尊敬无名花。

    清晨,阵阵幽香把我吸引到无名花的身旁,只见晶莹发亮的露水像一颗颗珍珠在无名花的花叶上滚动。远远看去,那一片片无名花好像一片片彩云铺在山坡上,把大地打扮得非常美丽。傍晚,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无名花,分不清哪儿是晚霞哪儿是无名花。朴实无华的无名花啊!色彩缤纷、万紫千红的花圃里没有它的身影,它不与各种名贵的花卉争奇斗艳,只愿与茫茫的野草做伴。它不要人们的照料,只要在泥土里、雨水中吸取一点点养料和水分,来维持自己并不太长的生命。它完完全全地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们:它的花美化环境,它的叶、茎是牲畜的好饲料,当它的生命结束时,又把自己的身躯化作肥料滋养大地……

    无名花是坚强的。人们从它的身上踩过,牲畜在它的身上践踏,它不委屈、不叫苦,仍然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为绿色的山坡增添色彩,为人们的生活编织锦绣……

    啊!朴实无华的无名花,我喜欢你,我尊敬你,因为你是无私、坚强的花。

    1.文章第3、4自然段末尾都用了省略号,它们的作用都是(  )。

    A.表示内容的省略

    B.表示断断续续的语气

    C.表示话没说完

    2.短文第3自然段写无名花是    的,第4自然段写无名花是    的。 

    3.用“  ”画出描写无名花无私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无名花坚强的语句。

    4.短文第2、3自然段分别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5.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6.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    。

  • 13、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第一自然段写出了(  )

    A.花生的好处。

    B.花生果实的特点。

    C.花生的可贵之处。

    2.“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要对国家做出贡献,对人民有利,才有意义,才有价值。

    B.赞扬如花生一样默默奉献、从不张扬的好品质。

    3.作者从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什么道理?

     

    4.现今是竞争时代,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难道桃子、石榴、苹果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错了吗?

     

     

  • 14、名著阅读。

    土地即与同进。寻至花亭不见,只有衣冠在亭,不知何往。四下里都没寻处。原来大圣耍了一会,吃了几个桃子,变作二寸长的小人儿,在那大树梢头浓叶之下睡着了。七衣仙女道:“我等奉旨前来,寻不见大圣,怎敢空回?”旁有仙使道:“仙娥既奉旨来,不必迟疑。我大圣闲游惯了,想是出园会友去了。汝等且去摘桃,我们替你回话便是。”那仙女依言,入树林之下摘桃。先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只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张望东西,见向南枝上只有一个半红半白的桃子。青衣女用手扯下来,红衣女摘了,却将枝子往上一放。原来那大圣变化了,正睡在此枝,被他惊醒。大圣即现本相,耳朵内掣出金箍棒,晃一晃,碗来粗细,“咄”的一声道“你是那方怪物,敢大胆偷摘我桃!”

    【1】选段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作者是明朝的______,选段是故事“____________”中的一部分,表现了孙大圣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原来大圣了一会(______)(2)等且去摘桃(______

    (3)七仙女张望东西______)(4)你是方怪物(______

    【3】请写出两个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

    ___________

    ①两头猛狮正在远处窥视着野牛群。它们开始一步步接近野牛群。忽然,它们加快了步子,纵身一跃。野牛群警觉到危险在通近,它们四散逃开。

    ②不知怎的,一只野牛奔跑速度开始减慢,它不幸地被捉住了。狮子张开它们的血盆大口,露出一排尖锐的牙齿。不幸的野牛发疯似的用它的蹄子去端,用它的角去顶,不放弃最后一丝生的希望……

    终于,这头野牛使尽全力,从狮口逃了出来。当狮子反应过来时,野牛已经跑出很远一段距离了。就在即将逃脱狮子的威胁时,它却突然站立不动,身体一阵抽搐。在草丛中,一头还粘着胞衣的小牛赫然落地。然而连为孩子舔去胞衣的时间都没有,野牛妈妈迅速地离开了孩子,引开了已快近前的怒狮……

    ④野牛群回来了。一头母牛为小牛舔掉了胞衣。牛群的首领和几头公牛围住了野牛妈妈的尸体,她甚至还没来得及享受初为牛母的喜悦。

    ⑤祭礼似的,每个经过牛妈妈尸体旁的野牛都会向这位牺牲的同伴身上洒上几蹄子土。那头刚刚降生的小牛静静地站在一旁,眼里满是膜拜的虔诚。

    1请给这篇短文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

    A.狮子的威胁 B.母牛的喜悦 C.血色的母爱 D.虔诚的膜拜

    2联系全文,对第②自然段中划线词“生的希望”合适的理解是(  )

    A.野牛生的希望 B.野牛和小牛生的希望

    C.野牛群生的希望 D.狮子生的希望

    3你认为第③自然段的划线词“终于”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自然段“她甚至还没来得及享受初为牛母的喜悦”中的“她”换成“它”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很多语句写出了野牛妈妈的伟大,请用“_____”画出其中的一句,并在横线上写下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初冬的早晨

    清晨,我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迎面扑来,我深深地吸了一口。走到阳台上向东望去,只见太阳像燃烧的火球,冉冉升起,把周围的白云染得一片金黄。慢慢地,云彩散去了,阳光照在人们的身上,暖洋洋的,十分舒服。

    瞧,远远的山脉上,树林里,野菊花到处盛开着,散发出阵阵清香,翠绿的叶子衬托着金黄的花朵,美丽极了。可是,槐树和杨树的叶子都落光了,它们在寒风中抖动着光秃秃的枝丫。而那四季常青的松柏,却挺着笔直的腰杆,就像威武的哨兵,迎着呼呼的北风,一点儿也不屈服。

    山坡下,一条清澈的小河,静静地流着,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万道金光。站在高处望去,小河像一条银色的长龙,慢慢地爬行。

    初冬的早晨,真迷人啊!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慢慢________ 暖烘烘___________

    2缩句。

    槐树和杨树在寒风中抖动着光秃秃的枝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短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并填空。

    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金文中的“孝”字就像一个孩子在搀扶或背着一个老人走路。

    【材料二】

    餐桌上的“老规矩”(节选)

    老规矩,既是教养,亦是礼仪。那么,餐桌上的“老规矩”是什么呢?比如:

    (1)入座时,注意长幼有序,先请长辈入座。

    (2)吃饭时,请长辈或客人先夹菜。

    (3)吃饭时,减少闲聊和高声喧哗,讲究“食不语”。

    (4)吃饭时,如果忍不住打喷嚏或者咳嗽,要悟住嘴或者背过身。

    (5)吃饭时,切忌挑食、剩饭。

    ……

    【1】我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请你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说说“孝”字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图片,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提示:看到这个场景,想想晓磊的家人会说什么。他们是友好地劝说,是幽默地提醒,还是严肃地批评?

    假如我是图中晓磊的_____________,我会说: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读读母亲说的话,母亲这样说是因为( )

    A.杭州的桂花没有故乡的桂花香。

    B.对故乡的牵挂和思念

    C.杭州的桂花数量少。

    D.“我”不再和她一起摇桂花了。

    【2】由文中母亲的话,你想到的自己故乡最有特点的事物是_____

    【3】第2自然段表达了“我”对故乡的_____之情。

  • 19、阅读《充满气泡的建筑》,完成习题。

    充满气泡的建筑

    ①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而修建的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是一个充满了魔幻色彩的气泡王国。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宏大、构造复杂、技术最全面的膜结构工程。它的外层结构由1437块ETFE(四氟乙烯)膜材料组成,营造出极具魅力的视觉效果:无论站在场馆内外任何角度,都能看到一个个紧密相连的半透明的水泡,却看不到一根多余的钢梁。

    ②那些水泡和钢梁融为一体,是基于怎样的设计原理?其实,这个淡蓝色的方型建筑,隐藏着自然界中一个关于气泡的秘密。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物理学家罗德·开尔文就提出了这个“气泡理论”:由14边形的三维结构球体组成的结构,接触界面最小。这一理论最终帮助“水立方”形成了复杂的节点,成为其庞大钢结构体系的依托。

    ③“水立方”的建筑规模宏大。A.它的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高约30米,外层膜结构共由3000多个气枕组成,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展开面积达26万平方米。

    ④尽管“水立方”是一个全封闭的室内场馆,但巧妙的设计让它能够自如地“呼吸”:在屋顶设置了自然排风机,8个自然通风口可实现馆内外空气流通,这样就能将建筑空间中的热量散发出去,实现自然通风,保证17000人观赛时的透气问题。

    ⑤“水立方”的外膜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它具有自洁功能,本身比较光滑、不易沾染灰尘。除了遇上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一般情况下,自然降雨就足以使之清洁如新。

    ⑥“水立方”的外膜材料具有不浸水性,雨水滑过,不留水痕。与此同时,“水立方”专门设计的雨水回收系统,一年回收的雨水量为1万吨左右,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

    ⑦在“水立方”的表面,散落着许多闪闪发光的亮点,这些亮点是可以控温的镀点。B它们就像小小的遮阳伞,起到隔离、反射光线的作用,把刺眼的光线和多余的热量挡在场馆之外。阳光负荷很少的北面,镀点密度疏一些,而在西面和东面,由于入射阳光较强,镀点密度就相对高一些。要想让“水立方”保持凉爽的温度,这些小小遮阳伞的分布就必须十分精确。设计者以北京市近30年的气候资料为基础进行精密计算,终于确定了每一张薄膜上所需键点的面积。

    【1】文章围绕“水立方”的特点,主要抓住其视觉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水回收、温控设计等方面来说明。(填序号)

    A.透气通风 B.建筑规模 C.设计原理 D.有自洁功能

    【2】“水立方”的外膜材料具有哪些优点?下面哪一项表述不正确( )

    A.能自然通风散热

    B.具有自洁功能,本身比较光滑、不易沾染灰尘

    C.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节能材料

    D.具有不浸水性,雨水滑过,不留水痕

    【3】文中画“ ”句子中,A句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B句采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列数字 C.作比较 D.举例子

    【4】第②段中画“﹏﹏”中“关于气泡的秘密”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精密”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写出“群鸟飞过湖面”的动态、静态之美的情景。

    群鸟飞过湖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照样子写句子。

    例:我能每天早晨做你的听众吗?

    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1)你能永远永远为我守住这个秘密吗?

    (2)你能为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吗?

     

  • 2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一定都见过这样的情景。(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没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星体是太空中一种较小的天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仿照例句将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一张小小的邮票,联结着___________,也联结着__________

    风筝飞上了高高的天空,带走了__________,也带走了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选择其中一个提示进行习作):

    1.冬天是一个寒冷的季节,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冬天有美妙的风景,也有难忘的趣事……请任选一个内容进行习作。题目自拟。

    2.生活、学习中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的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们。请选择其中一位来写。可以从外貌、品质、性格等方面进行描写。题目自拟。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句子通顺,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