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庆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句是(     

    A.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可以借助关键词句,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B.冯骥才的《落花生》中,作者借花生朴实无华、用处很多的特点说明做人的道理,让我深受启发。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中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

    D.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 2、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如果……因为……所以……只要…………虽然……但是……

    (1)(   )谈迁已经是年老体弱了,(   )他总是坚持着自己的信念。

    (2)(   )谈迁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他终日不停地写作。

    (3)( )树冠像一把大伞挡住了雨水,雨水(   )不会直接冲刷地面。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冰心在《忆读书》中回忆了她幼年、少年时读书的经历,总结了多年读书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B.《我的“长生果”》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C.欧阳询是汉代著名的书法家,《九成宫醴泉铭》是他的楷书代表作之一。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明了谦虚好学的道理。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积累填空。

    “心爱之物”愿望展——新的一年,我要做更好的自己: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___________,不弃功于寸阴”;做一个享受阅读的人,“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做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看见月光从林间泻下,我会想起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看到白鹭飞翔,我会想到“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做一个懂得珍惜的人,生活在太平盛世,没有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悲叹,但也要珍惜当下和平幸福生活。

  • 5、积累与运用。

    1.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涌现出很多仁人志士,他们的爱国之情一直鼓舞着我们。如陆游临终前嘱托儿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林升在《题临安邸》中用“________________”的问句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龚自珍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人才的渴望。梁启超先生则指出了我们青少年肩负的责任“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牢记毛泽东主席的劝诚“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___________________”珍惜时间,好好学习。

    2.我国流传着很多神话故事,并产生了相应的传统节日。如:由_______的故事而有了七夕节,诗人林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了唐朝人们过七夕节的盛况。除此之外,我还读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神话故事。

  • 6、王懿荣在____________上发现了甲骨文。

  • 7、在括号里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呢?( )

    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③大雪纷飞,松鼠坐在枝头翘首盼望着春天的到来。( )

    ④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

    ⑤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⑥天上繁星点点,水里花儿朵朵。( )

  • 8、近义词。

    称赞______ 允许______ 推辞______ 完璧归赵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

    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 ;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 ;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

    ②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③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④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⑤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昆虫的触角有__________和听觉功能。

    【2】本文是从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介绍昆虫的触角       的。

    【3】题目中“鼻子”加上引号表示_____

    【4】本文把昆虫触角的(       ) 介绍的最详细。

    A.嗅觉功能

    B.触觉功能

    C.听觉功能

    D.平衡和呼吸功能

    【5】第三自然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好处是_____

    【6】第④自然段中的“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中“有的”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

  • 10、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 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③可是母亲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认真读一读画“    ”的句子,分别用一个合适的词语表达作者的心情。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个句子中的“全年”说明了桂花香的_________________,桂花的香不受季节的束缚,不仅_________的时候香,而且_____________都香。

    【3】对句子③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她说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B.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树长得不茂盛,也没有家乡水的浇灌和滋润,所以不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C.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4】请描述一下生活中你迫不及待地想做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现代核污水是指在核电站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这些物质对人类和环境有着极大的危害,可能导致癌症、基因突变和生态破坏。

    【材料二】福岛核电站在2011年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导致大量的核污水积累在储存罐中,日本政府一直在寻找处理这些污水的方法,但没有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方案。2023年8月22日上午,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内阁会议上,正式对外宣布,将于24日开始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随后,东京电力公司对外宣布了正式的排放计划。

    1986年4月26日,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苏联政府紧急采取措施疏散人群之后数个月,苏联政府不惜一切代价派出了无数人力物力,终于将反应堆的大火扑灭,同时也控制住了辐射。之后,苏联政府派出大批军人、工人,给炸毁的四号反应堆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石棺,将其彻底封闭起来以降低污染程度。

    【材料三】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的三条线交汇处,这些洋流会把核污水带到全球各地。

    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全球海域。

    【材料四】自从日本政府今年8月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后,中国海关总署当天宣布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这一决定对日本渔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中国8月日本水产品进口额为1亿4902万元,较去年8月减少67.6%。这一数字让日本媒体感到震惊和担忧,纷纷发表了相关的报道和评论。

    (1)用自己的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

    (2)仔细阅读【材料二】,日本政府和当时的苏联政府在处理核污染上有什么不同?

    日本政府:_______________

    苏联政府: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谈谈日本排放核污水对世界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四】的内容,你觉得我国政府的做法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 12、课外阅读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就会死去。

    作为妹妹唯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憾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这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所有的人都震惊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诺言。

    1在文中找出与要求相对应的词。

    近义词:震动______ 纯洁______ 反义词:果断_____便宜______

    2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哪句话体现了题目“平分生命”?请用“   ”画出来。

    4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像,具体描写男孩怎样“一番思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巩固

    在北京的那段时间,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并亲自到郊外去考察历史的遗迹。他一袭破衫,终日奔波在扑面而来的风沙中。面对孤灯,他不顾年老体弱,奋笔疾书,他知道生命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为了使编写的书更加完备、准确,谈迁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   )

    A. 他四处寻访,广泛搜集前朝的逸闻,亲自到郊外考察历史的遗迹。

    B. 他四处奔波,考证研究。

    C. 面对孤灯,日夜读书。

    2一部新的《国榷》诞生是如何得来的?  (   )

    A. 这是谈迁终日奔波得来的。

    B. 这是谈迁重新照着第一次的样子再次写出来的。

    C. 这是谈迁在《国榷》被盗后重新考察、寻访、奋笔疾书的结果。

    3读读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谈迁这么做是为了(   )

    A. 使新的《国榷与之前的不一样

    B. 使《国榷》更加完备、准确

    C. 使内容更加完整、具体

    4文中的崎岖和坎坷比喻 。“厄运的意思是 谈迁遇到的崎岖和坎坷是指 谈迁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 。(   )

    A.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一贫如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B.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国榷》被盗;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C. 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多灾多难的命运;一贫如洗;名垂青史

    5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句话的含义是: 。 (   )

    A. 只要有重新再来一次的勇气就一定能成功。

    B. 只要坚定信念,满怀希望,就可以战胜厄运,获得胜利或成功。

    C. 所有的事情只要从头再来就可以获得成功。

  • 14、课外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她是个文静而喜爱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这头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交口称赞:_______________

    2对下面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A.宋庆龄虽然对于美国同学的发言非常不满意,但她不知如何反驳他的言论。

    B.她在等待美国同学发言完毕,在思考自己的反驳语言。

    C.宋庆龄虽然不同意美国同学的发言,但出于礼貌,她还是听完了美国同学的发言,也是为了更好地反驳他的言论。

    3短文中有一句话既点了题,又点出了中心思想,找出来画上“____”

    4联系实际谈谈我们怎样做才是爱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外阅读练习

    划船的启示

    富尔顿是美国的工程师、发明家。

    富尔顿从小只爱画画  不爱读书  一天  老师对他说  孩子  你只是美术好  别的功课都不行  会留级  可是  他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

    有一次,富尔顿去钓鱼。他做的小船遇上了大风,划起来费劲极了。他想:“装上风帆只能随风漂,有什么办法来改变这个状况呢?”

    不一会儿,风停了,富尔顿坐在空船里,把脚浸在河水里,心里还在盘算着……不知不觉小船已经荡到河中心了。他惊喜地发现,原来这是自己的两只脚不断摆动划水的结果。他又想能不能用十字交叉的轮子来代替划船的桨?轮子怎么造?造好后装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船身又该怎样改装……这些问题只靠画画是不能解决的。怎么办呢?这时候,富尔顿才领悟老师的话是对的,他决心重新学习科学知识。

    从此,富尔顿专心读书,进步很快,后来成了第一艘蒸汽轮船的发明者。

    1.给短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1)盘算:

    2)领悟:

    3.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1)富尔顿是个听话的孩子,他能知错就改。(   )

    2)富尔顿的老师很会教育自己的学生。(   )

    3)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重视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

     

  • 16、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  潜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盈  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乱  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用“√”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画“ ”的句子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B.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储存起来留到冬天吃,从中可以看出它很聪明。

    C.松鼠是爬树的高手,能够借助锐利的爪子迅速爬上光滑的高树。

    D.松鼠是冬眠动物,一到冬天就待在窝里不出来了。

    3第二自然段中画“﹏﹏”的句子描写的是松鼠______________,其中表示顺序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二自然段,梳理信息,填写下面的科普知识卡片。

    松鼠的窝

    选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关联词。

    (1)__________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__________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2)桂花__________开得漂亮,__________香气扑鼻。

    【2】这段话讲的是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___________的心情。文段中能形象直接地体现作者这种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桂花落下来的样子的句子。

    【4】“好香的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 18、阅读

    金字塔夕照

    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啊,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远远望去,它像漂浮在沙海中的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都是从它那里放射出来的。你看,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片耀眼的色调,一幅多么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啊!

    从少小时候起,我就听到过许多有关金字塔的传说,向往着它神秘的风采。如今,当我来到金字塔下,望着这人间的奇迹,更禁不住思绪激荡。我不知道“金字塔”这个译名中的“金”,最早是怎么得来的。不管出于什么考虑,我认为都是绝妙的。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几千年来,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室,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它无疑比金子还要贵重。

    有人说金字塔的白昼和月夜,各有各的情趣,各有各的美,但我觉得最令人难忘的,恐怕还是这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进一个神奇的境界,使你充满豪迈的感受和无边的遐想,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

    【1】请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雄壮——( )       豪放——( )

    【2】文章开头为什么说“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金字塔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为金字塔拟写―则宣传标语来吸引游客参观。

    ____________________

  • 19、课外类文阅读。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节选)

    经过清华学堂的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

    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热门专业,只有邓叔群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他一心攻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他目睹同胞受到外国人的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在留学期间,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奖章。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他当即回国。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 ______

    【2】文中一共写了邓叔群的哪几件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列出邓叔群为中国所做的贡献。(至少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改写夸张句

    校园里很静。

    西瓜很大。

     

  • 21、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句子练习。

    (1)改为反问句: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美丽的九寨沟越看我们越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作文。

    选择一件生活中曾经给你启发的事情写下来。如看了一幅漫画,听了一句格言,读了一本好书……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