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朗读,我们能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下列对读出课文情感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出《慈母情深》中母亲的辛苦和“我”的羞愧与自责。
B.读出《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的壮志豪情。
C.读出《题临安邸》中生活的安逸与满足。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部分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山坡)
B.童孙未解供耕织(解答)
C.忽作玻璃碎地声(玉石)
D.却看妻子愁何在(只看见)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街上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但秩序井然。
B.昙花开了,我们一家人秉烛夜游,兴致很高。
C.我们深情缅怀革命前辈,他们的恩情我们一直铭记于心,耿耿于怀。
D.到了游乐园,小弟弟一会儿滑滑梯,一会儿骑木马,真是乐此不疲。
4、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填空。
情不自( ) 马( )裹尸 天下( )公
一针见( ) 一声不( ) 肃然起( )
(1)矜持不苟、( )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2)今天家里没有人说话,姐姐也( )。
5、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A.(_______)所当然 B.难以(________)信 C.负(_______)请罪
D.攻无不(_______) E.(________)无不胜 F.一(_______)当关
写出A的反义词:_____________;解释D中所填的字:____________。请写出F的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_,再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_______________
6、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魂( ) 绸( ) 呜( )
魄( ) 调( ) 鸣( )
7、读拼音,写汉字。
池táng ( ) 天é( ) 胳bei ( )
rě( )怒 大ɡài ( ) qī( )骗
zhuó( )木鸟 chù( )角 ɡuì( )倒
8、默写古诗,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__
(1)请把《枫桥夜泊》一诗默写在上面的书写栏内。
(2)想象前两句描绘的景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的是春末夏初的景色。
B.“江枫 渔火”写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作者对江边景色的喜爱之情。
C.诗中写的“月落”是作者所见,“乌啼”是作者所闻,用乌鸦的啼叫衬托月夜的静谧。
D.这首诗的前两句主要写景,属于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
(4)请默写一联同主题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提升,根据选文内容完成填空。
1943年秋天,赵疃民兵负责人赵同伦从区武委会领来了两颗地雷,他和赵守福等民兵凑在一起研究出拉线、绊线等几种埋雷方法。10月初的一天,200多个日伪军出来抢粮后,从赵疃西大道回据点,赵同伦率领赵守福等提前在路上埋下两颗绊雷,一下炸死13个敌人,民兵们心里乐开了花,都盼望上级多发一些地 雷。可是,那时八路军兵工厂的条件很差,地雷生产远不能满足需要。赵守福他们日夜琢磨,根据放炮打石头的原理,很快研制出一颗“石雷”,经过试爆,效果很 好。于是,他们就地取材,把漫山遍野的石块利用起来,制成各种拉雷、绊雷、滚雷。
初期地雷战的成功实践,大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抗日斗志。起初,地雷战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小纪、行村、大山等区开展,后来渐及全县,榆山、龙山、昌水、高家、徐家店等区一些村庄的民兵,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荡”中,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埋雷技术和地雷战术也有了很大改进和提高。地雷品种由拉雷、踏雷、绊雷发展到夹子雷、梅花雷、头发丝雷、真假子母雷、丁字雷、水雷、标语雷、飞行雷等30多种。埋雷方法也由预埋待炸发展到飞行爆炸,由单一布雷发展到大摆地雷阵。赵疃的民兵创造了空中绊雷,专打敌人的指挥官和骑兵。一旦得到敌人出动的情报,民兵们就提前做好准备:大小路口、山坡、树林、河套、瓜 田、菜园、门阶下、水桶底、箱子里……到处是地雷,敌人走到哪里,哪里响。后来,敌人抓来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走在前面开路。民兵们连夜发明出一种“长藤雷”,把引爆索线加长,等群众安全走过再迅速拉火,使地雷专在敌人脚下开花。
【1】快速阅读短文,计时______分钟。
【2】用“ ”画出最能概括地雷战特点的一句话。
【3】地雷战和地道战一样,都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从作战主动程度看,地雷战主要用于______,地道战主要用于_______。
10、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
手水台上,一向从客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带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
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1】选文画“ ”的句子中,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是因为______,“一次又一次”说明了_____。这里描写了沃克医生的反常表现,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体现沃克医生对病人的心疼和担忧。
B.“七十二刀”说明病人很在意医生在自己身上留下的刀数。
C.“汗珠滚滚”“汗如雨下”都形容流汗很多的样子。刘伯承“汗如雨下”是因为他正忍受着巨大的疼痛。
【3】沃克医生称刘伯承是“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____”,表达了_______。
【4】选文中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____描写和____描写。“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抓破”这些词语说明刘伯承______。沃克医生称病人为“军神”是因为_________。
11、拓展阅读实训
做一只独立飞翔的鹰
生态学家们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后发现,老鹰都把窝巢(筑 建)在树梢或是悬崖陡壁上,母鹰先(衔 咬)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 找)来些尖锐的“小石子”(铺放 摆列)在荆棘上面。后来又衔了些枯草、羽毛或兽皮盖在小石子上,做成一个孵蛋的窝。小雏鹰慢慢长大,羽毛渐渐丰满,这时,母鹰认为,该是小鹰学会“自我独立”的时候了。母鹰开始“搅动窝巢”,让巢上的枯草、羽毛掉落,而露出尖锐的小石子和荆棘,小鹰被扎得疼痛难耐,嗷嗷直叫,可是母鹰却很无情地加以驱逐、挥赶,小鹰只好忍着痛振起双翅,离巢他飞。
母鹰残忍无情吗?不!母鹰深爱着它生养的小鹰!但是母鹰更渴望它疼爱的小鹰能成为四处翱翔的飞鹰。因此,必须无情地逼着小鹰飞离舒适的家,勇敢地学习“独立”。
其实,人生就像一碗蔬菜汤,如果没有搅动,鲜美调料就会一直沉在碗底,惟有辛勤地“搅动自己”,才能让内在的才华与能力全部呈现。就像小鹰一样,母鹰无情地“搅动鸟巢”才逼得它必须独立展翅飞翔。
现在有许多家长就是舍不得他的“小鹰”,不愿意让他飞出窝巢,还把子女当成小孩子看待,每天去学校“看望”孩子,给他送吃的送喝的。这样一来,孩子便适应了这种环境,以后到任何地方都要依靠父母才能生活,对父母产生依赖。这种人注定什么事也做不成。
相反你如果学会了独立,经过各种磨练,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成熟,面对人世中的种种困难、处境,都会变得从容不惊,应付自如,遇到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总之,我们要勇敢的走向独立,因为在学会独立时你会变得成熟,坚强。来吧,让我们一起学会自主,做一只独立飞翔的鹰。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Xuán yá cán rěn mó liàn fēi xiánɡ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在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字。
老鹰都把窝巢(筑 建)(___)在树梢或是悬崖陡壁上,母鹰先(衔 咬)(___)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 找)(___)来些尖锐的“小石子”(铺放 摆列)(___)在荆棘上面。
【3】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对老鹰的叙述,目的是什么?
(___)
【4】解释下列词语的文中的含义。
其实,人生就像一碗蔬菜汤,如果没有搅动,鲜美调料就会一直沉在碗底。
(___)
【5】在文中找出和标题“做一只独立飞翔的鹰”相照应的句子。
(___)
【6】读了本文,你的感悟是什么?写一写。
(___)
12、阅读。
“空中恶魔”:酸雨
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因为最早引起人们注意的是酸性降雨,所以习惯上统称酸雨。
酸雨对生态系统影响面极大,它会使土壤酸化,养分消溶,肥力降低,植被破坏,树木枯萎;酸雨还使地表水和地下水酸化,影响鱼类及水生生物的生存;酸雨的腐蚀能力很强,大大加快了建筑物和材料的腐蚀速度。因此,人们把酸雨称为“空中恶魔”。
酸雨沉降会导致大片森林枯亡,树木受酸雨侵蚀以后,叶子脱落,抗病虫害能力下降,然后枯死。在我国南方重酸雨区,已发现一些森林衰亡观象。重庆南山1800公顷马尾松林死亡率达46%;四川蛾眉山金顶冷彬死亡率达40%;四川奉节县芳革坝林场6000多公顷华山松96%已死,酸雨还会毁坏农作物,使之减产。我国受酸雨危害的农田有4000多万亩,每年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酸雨会造成湖泊酸化,水质酸化会抑制微生物的活动,影响水生生态系统中有机物的分解。当湖水或河水的ph小于5.5时,大部分鱼类很难生存,当ph小于4.5时,各种鱼类、两栖动物和大部分昆虫消失,水草死亡,水生动物绝迹。
酸雨严重腐蚀着世界各地的古迹,凡是酸雨严重的地区,古迹损坏速度加快。从柬埔寨吴哥窟到意大利威尼斯,从印度泰姬陵到英国圣保罗大教堂,这些珍贵的历史古迹,都曾经受住千百年的风化考验,如今却难以抵挡酸雨的袭击。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
【2】提炼关键词语填空:“空中恶魔”的“恶”表现在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3】写出画线的句子的主要意思:( )。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水中ph越小越有利于微生物活动。( )
(2)本文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
(3)第三自然段写酸会雨导致大片森林枯亡。( )
(4)第一段和第二段可以互换,不影响文章内容的表达。( )
13、课内阅读。
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责备这里的人懒惰。上了点儿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家乡有一句“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sú shú)语。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块,踩(cǎi chǎi)上去难免会活动,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人们走搭石不能抢路,也不能突然止步。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luò là)脚,就会掉进水里。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chuò cuò),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搭石》节选)
【1】用“√”选择文中加点汉字的正确读音。
【2】文中表现了乡亲们的哪些美德?(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摘抄短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选文的中心向,再围绕(2)所给出的中心向续写几句话。
(1)选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课间的校园,是同学们欢乐的海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按要求做题。
三打白骨精(节选)
①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②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③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④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走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⑤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咒!”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儿!”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⑥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 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这个故事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___________》;该故事主要叙述了白骨精想吃唐僧肉,先后三次变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被孙悟空当头一棒打死的事情。
【2】选择正确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
(1)②段句子里加点的“夺”字刻画了人物的什么特点?____
A.心中生气 B.饿得难受 C.动作粗鲁
(2)⑥段句子中加点的“笑”字体现了什么?____
A.见了妖精心中高兴 B.心中有数应对自如C.师父阻止伤人,他无可奈何
15、课内阅读。
陶校长的演讲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在学校和班集体中,你们多多少少都承担着一些工作,如值日、值勤、班级和学校的管理等等。这些工作( )都是一些小事,( )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认真负责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情,这也是一种学习,一种和听课、读书、作业同样重要的学习。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以上我谈的就是“每天四问”。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1】按照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公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私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人格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真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由这个词我们联想到了陶校长的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你觉得哪些属于“公德”,哪些属于“私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们如何做一个“真人”呢?补全下面的句子,表达出你的想法。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要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做“真人”。
16、课内赏析苑。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片断)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
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
【1】用自己的话说说“姹紫嫣红”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高尔基的眼中,那些盛开的花朵就像_______________,高尔基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尔基欣赏着儿子种的花,为什么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文理解正确的是(多选)( )
A. “摇晃”“散发”“引”化静为动,写出了花儿盛开的美景。
B. 高尔基在欣赏花儿的同时,想到了儿子,为儿子留下的美景而感到幸福,同时心里更加思念儿子。
C. 这两段话主要写高尔基栽花的情景。
17、(题文)这时,班里就像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老师根本没念错,他瞎挑刺儿;
有的说,老师即使念错了,也不奇怪,不应该当场就提,不尊重老师,影响了课堂教学。他被说得晕头转向,担心老师记他的仇。
“奶奶,老师会记我的仇吗?”他走进厨房,又问。
“吃一堑,长一智,明天上学向老师认个错吧!”
怎么向老师认错呢?他感到很苦恼,晚饭吃得也不香。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苦恼——( ) 尊重——( )
2.短文中形容“人多口杂”意思的词语是 ,这个词语在这里指的是同学们因东东 而 ,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是 。
3.同学们觉得东东不应该指出老师错误的理由是什么?
4.“吃一堑,长一智”的意思是( )
A.吃到了这些东西,就长得快一些
B.受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训,增长一分才智
5.画出描写东东苦恼的句子。他为什么这么苦恼呢?
18、读课内片段,做下面各题。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输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1】联系上下文,“军令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2】揣摩选段中人物的心理,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A.步步紧逼 B.明知故问 C.胸有成竹 D.正中下怀
①“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周瑜这是( )
②“用弓箭最好。”——对于周瑜来说,诸葛亮的回答( )
③“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周瑜对诸葛亮( )
④“只要三天。”——此时诸葛亮( )
【3】选段最后一句话,周瑜高兴的是__________,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的目的是________,可以看出周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19、课内阅读
原来姑娘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织得一手好彩锦( ),名字叫织女。天天早晨和傍晚,王母娘娘拿她织的彩锦装饰天空,那就是灿烂的云霞,什么东西也没它美丽。王母娘娘需要的彩锦多,就叫织女成天成夜地织,一会儿也不许休息。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手老在梭( )子上,劳累不用说,自由也没有了,等于关在监狱里,实在难受。她常常想,人人说天上好,天上好,天上有什么好呢?没有自由,又看不见什么。她总想离开天上,到人间去,哪怕是一天半天呢,也可以见识见识人间的景物。
【1】给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字注音。
【2】“织女身子老在机房里”中的“老”与下列哪个句子中的“老”意思一样?( )
A.我们要学会尊老爱幼。
B.这孩子老爱生病。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_____的描写方法,表现了织女_______。
【4】天上仙境,往往是人们向往之所,可织女却常常想离开,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茂密的树林。(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练习。
(1)改为反问句:水是九寨沟的灵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美丽的九寨沟越看我们越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升起一层青色的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给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
1.牛郎不得不离开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
___________________
23、按要求完成写作。
现如今“玩穿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假如你穿越了,是想去古代和诗人、志士吟诗作对,还是想到未来,感受一下生活的奇妙?……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最有意思的想法,把它写下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