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出人投地 骄小玲珑 峰拥而致 张灯接彩
B.专心致志 精兵减政 熙熙嚷嚷 忧心忡忡
C.万籁俱寂 沁人心脾 胸有成竹 郑重其事
2、关于以下相对应的字谜,猜测错误的一项是( )
①十五天 ②上下合 ③十个哥哥 ④四退八进一
A.胖
B.卡
C.古
D.日
3、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 )
A.笑容灿烂 阳光照耀 脊背微弱 B.得到体会 生起炭火 缝补棉被
C.掀开席子 撑起钉鞋 画出噪声 D.改正方法 改善生活 改变态度
4、看拼音,写词语。
huán rào bì jìnɡ dào qiè bǔ lāo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fēn biàn shū lǐ ɡuī dìnɡ jù pà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5、比一比,再组词。
配________ 桂________ 浸_______ 吩________
洒_________ 挂________ 侵_________ 纷________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表示“看”的词语。
1.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______)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2.那本小说我只(______)了一遍,还想再细读。
3.我怀着崇敬的心情(______)着庄严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4.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______)着如画的美景,真是心旷神怡。
5.我们(______)着这些先烈的遗像,心中升起一股敬意。
6.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______)地球,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7.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日子,来(______)的人络绎不绝。
7、按查字典要求填空。
(1)对于不认识的字,应该用 查字法;对于会说不会写的字,应该用 查字法。
(2)“莱”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 ,再查 画;“坎”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
8、字谜课上,老师补充了“合成法”猜字谜的方法,如“请勿入口”,勿字加在口里,字谜为“囫”。请根据这种方法,猜字谜。
①鱼儿离不开水。谜底是( ) ②又到村里 谜底是( )
9、阅读。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给女儿的一封信
(刘墉)
①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晚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中文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鼓励小朋友读不少中文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②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 只知道学习 却不进行思索 到头来等于白学 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 则变得疑惑了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到的东西能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③孩子!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而且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我希望你每星期只读一两本书,却能在读完之后对我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一天对我说:“爸爸!你看我也模仿那本书,写了一个小故事,我还画了几个插图呢!”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咀嚼(_____________) 温习(_____________) 创意(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题目,可以知道本文是作者写给______的_______,目的是让她成为一个____________
【3】给文章画线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女儿两个礼拜读了大量的课外书是因为( )
A.她要研究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B.她想在读书比赛上得奖。
C.她很喜欢读书。
D.她喜欢看书中的插图。
【5】第①段中作者对女儿的读书方式并不赞同,为什么?从文中梳理出4点理由。
(1)_________(2)_________
(3)_________(4)_________
【6】“爸爸不要你拿第一,只希望你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这句话说出了读书的意义之所在。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
【7】下列读书方式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 )
A.咀嚼书里的意思,特别要欣赏美丽的插图,获得读书的乐趣。
B.既可精读,也可浏览,还可像参加读书比赛那样读。
C.慢慢地读,悠闲地读,重在劳逸结合。
D.快乐地读,快乐地用,常常温习,常常思索。
【8】文中讲了孔子关于“学”“习”“思”的两句话,你知道这两句在《论语》中的原话吗?至少写出一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精彩阅读。
有一次,父亲同我住了一间最便宜的小客栈,半夜我被臭虫咬醒,身上都是被咬的大红疙瘩。父亲心疼极了,叫来茶房,掀开席子让他看满床乱爬的臭虫和我身上的疙瘩。茶房说没办法,要么加点儿钱换个较好的房间。父亲动心了,但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他平时节省到极点,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我反正已被咬了半夜,只剩下后半夜,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1】“父亲心疼极了”,从哪个细节描写可以看出这一点?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象一下,父亲当时是怎样跟茶房说的?写出父亲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表现“我”懂得体谅大人的句子。
11、阅读短文。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他将从中确定资助对象。
③家人都感到奇怪:既然是捐助,就不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或特长生?谁也捉摸不透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了许多书并认真分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qù):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chěn)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钞票,只在书的首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某某某,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违背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此后,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还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是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 !没想到老人拿到贺卡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了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的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这样的人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是的,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绽放感激的笑脸。
【1】第⑤自然段中“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中的“黄金屋”指( )
A.读书考取功名后就能得到财富
B.用黄金建造的屋子
C.堆满黄金的屋子
D.钞票或值钱的东西
【2】第⑧自然段“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老人试的是( )
A.收到书的孩子会不会心存感激?
B.收到书的孩子能不能从书中获取知识?
C.收到书的孩子是贫困生,还是优秀生,或者是特长生?
【3】第⑨自然段“土地失去了水分的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了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这个句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滋润”和“滋养”是一对近义词。
B.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
C.内心“荒芜”的人指的是冷漠自私、不知关爱别人的人。
【4】下列句子中,仿照“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这个句子写得最恰当的是( )
A.一片云会为天空带来变化。
B.一棵松会为一方土地四季常青。
C.星星会为夜空熠熠生辉。
【5】联系上下文想象文中第⑧自然段横线上贺卡的内容,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老人的做法,家人从不理解到理解。请你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这一心理变化的词语写下来。
(感到奇怪)( )
( )
( )
( )
12、课外阅读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处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
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转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所有的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是:( )
A.弟弟
B.同学
C.“我”
D.爸爸
【2】表明弟弟伤得不轻的文字有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在方式上有所不同,认真读,从文章中找出一句话来证明这点。用“ ”画出来。
【4】在这个故事中,弟弟的感情一直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其实可以用一个又一个的词语概括。
诉苦——( )——半信半疑——( )
【5】想一想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外对比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1)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2)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3)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4)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
(5)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二)妈妈的银行存款
(1)每个星期六的晚上,妈妈照例坐在擦干净的饭桌前,皱着眉头归置爸爸小小的工资袋里的那点钱。钱分成好几摞。“这是付给房东的,”妈妈嘴里念叨着,把大的银币摞成一堆。
(2)“这是付给副食商店的。”又是一摞银币。妈妈又取出一个小银币,“凯瑞恩的鞋要打个掌子。”“老师说着星期我得买个本子。”我们当中有人提出。妈妈脸色严肃地又拿出一个5分的镍币或一角银币放在一边。
(3)我们眼看着那钱堆变得越来越小。最后,爸爸总是要说:“就这些了吧?”妈妈点点头,大家才可以靠在椅子背上松口气。妈妈会抬起头笑一笑,轻轻地说:“好,这就用不着上银行取钱了。”妈妈在银行里有存款,真是件了不起的事。我们都引以为荣。它给人一种暖乎乎的、安全的感觉。我们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一个在城里的银行有存款的。
(4)莱尔斯中学毕业后想上商学院。大学又急切地拉过椅子聚在桌子面前。我把那只漆着鲜艳颜色的盒子拿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妈妈面前。
(5)这就是我们的“小银行”。它和城里的大银行不同之点在于有急需时就用这里面的钱。莱尔斯把上大学的各类花销——学费多少,书费多少,列了一张清单。妈妈对着那些写得清清楚楚的数字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把小银行里的钱数出来。可是不够。
(6)妈妈闭紧了嘴唇,轻声说:“最好不要动用大银行里的钱。”我们一致同意。莱尔斯提出:“夏天我到德伦的副食商店去干活。”妈妈对他赞赏地笑了一笑。她慢慢地写下了一个数字,加减了一番。爸爸很快地心算了一遍。“还不够,”他把烟斗从嘴里拿下来端详了好一会之后,说道,“我戒烟。”妈妈从桌子这边伸出手,无言地抚摸着爸爸的袖子,又写下了一个数字。我说:“我每星期五晚上到桑德曼家去看孩子。”
(7)又一次避免了动用妈妈的银行存款,我们心里感到很踏实。
(8)即使在罢工期间,妈妈也不让我们操心。大家一起出力干活,使得去大银行取钱的事一再拖延。这简直像游戏一样有趣。
(9)在那段时间,妈妈去面包房帮忙。爸爸去奶制品公司刷瓶子。最后,罢工结束了,爸爸又去上工。那天,妈妈自豪地环顾着我们大家说:“太好了,怎么样?我们又顶住了,没上大银行取钱。”
(10)后来,好像忽然之间孩子们都长大工作了。我们一个个结了婚,离开了家。爸爸好像变矮了,妈妈的黄头发里也闪烁着根根白发。在那个时候,我的第一篇小说被一家杂志接受了。收到支票的时候,我急忙跑到妈妈家里,把那张长长的绿色的纸条放在她的膝盖上。
(11)她把支票在手里捏了一会,说:“好。”眼睛里透着骄傲的神色。
(12)我说:“明天,你一定得拿到银行里去。”
(13)“你和我一起去好吗,凯瑟琳?”
(14)我用不着了,妈妈。你瞧,我已经签上字把它落到了你的户头上。只要交给银行营业员,他就存到你的账上了。
(15)妈妈抬头看着我的时候,嘴上挂着一丝微笑。“哪里有什么存款,”她说,“我活了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进过银行的大门。”
【1】根据两个文段内容填空。
(1)选段(一)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段(二)中的“小银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梳理选段(二)各个场景中的关键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3】选段(一)中“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关于“攥”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体现了“我”内心的不平静。
B.体现了“我”心疼母亲的劳苦。
C.说明“我”买书很着急。
D.说明“我”内心感到很内疚。
【4】品味细节,能帮助更好地体会情感。
(1)选段(一):对画横线句的细节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以反复出现的形式,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B.以慢镜头的形式,将一连串动作分解、细化,让画面清晰、刻苦铭心。
C.连续使用几个“立刻”,表明母亲争分夺秒的工作态度。
D.表明母亲工作时动作快、节奏快,写出了母亲不辞劳苦。
(2)选段(二):文中三次提到妈妈的笑容,对于这三处细节描写,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妈妈对自己的孩子温柔和蔼,关怀备至。 B.妈妈每当拿起钱,就很开心,见钱眼开。
C.妈妈很慈祥,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能乐观向上。 D.不同场景的散出笑,不仅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母亲当时的心情,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5】联读选段(一)(二),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个选段中的母亲都很勤劳,第一位母亲工作辛苦,但乐意满足“我”买书的愿望,第二位母亲比较节俭,不舍得为孩子花钱。
B.两个选段分别以一个特写的场景和以家庭生活中关于“钱”的几个场景,来写深沉的母爱。
C.两个选段都穿插了“我”的感受,让读者体会到“我”内心对母亲爱的感恩。
D.两个选段的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选短(一)用对比表现母亲深沉的爱,选段(二)出人意料的结尾,耐人深思,让人深受感动。
【6】你认同选段(二)中母亲的做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生活,简要陈述自己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母爱无言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经过乘坐驴车、汽车和火车多次的辗转,探望正在服刑的儿子。在探监人带来的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肉,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许多开支才凑足路费。来之前,她在白天的劳碌后,每晚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肉放在一起,看它们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人当中,他母亲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一结婚不久的同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完,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
【1】根据解释找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1)出门在外或者离开家乡在他乡生活的人。(_______)
(2)衣服破烂不堪。(_______)
(3)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觉痛心。(_______)
【2】本文讲了哪两个故事?你能概括出来吗?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儿子珍藏腰带,实际上珍藏的是 ______________。
【4】对“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母亲的教育让儿子懂得自己的错误。
B.母亲的一大堆剥好的葵花子,让儿子无限感动,所以为自己的过错而忏悔。
C.母亲吃尽辛苦,作为儿子不能赡养母亲,担负自己的责任,所以非常忏悔。
【5】短文的结尾,有哪些好处呢?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温暖的雪
噢,好大的雪呀!梅花瓣大小的雪花儿漫天飞舞着。
天是阴的,但一点儿也不暗,远山朦朦胧胧的,天地一色,是柔和的雪白。树儿在飘飘的雪花儿中舒展着她的身姿,枝干上挂满了雪,似乎太寂寞了,她等不得绿叶出来,就只好先用这雪花儿打扮一下自己了。早起觅食的牛踏出的几行脚印弯弯曲曲地伸向远处;有两只大黑狗,在雪地里戏耍,煞是显眼;草垛边的篱笆里安静地吃着草的羊儿如雪团一般,要不是那几只黑色的山羊跳来跳去,你还一下很难觉到这儿竟有一群羊儿。篱笆是用很粗的茅柳编的,带了厚厚的雪,平添了无限的韵味。篱笆、羊群、草垛、土屋和炊烟,这是怎样的一幅水墨画?
这里的雪天很温暖,农家的篱笆院很大,满院是雪,随意地堆积着,这场大雪是布尔津人真正进入冬季的标志。各家各户的冬宰也大都在这一天开始了。
牧民的冬宰是很隆重的事,要请来有威望的长者和亲朋好友,聚餐庆贺。
大家盘腿坐在绣花毡上喝着茶,吃着奶酪、水果、各种油炸的小食品,非常具体地互致问候,天南地北地拉着家常,也不时地开着玩笑,引起阵阵笑声。有时是几代人团坐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啊!洗好手,主人用一个可以盛下半只羊的大盘,端上满满一大盘肉,那上面一定要有一个羊头,在坐的最有威望的长者做个"祷告",主人从羊头的脸上割下一块肉给尊贵的客人,再割下耳朵给年纪最小的,羊头就端下去了,女主人切碎了洋葱用滚汤的肉汤浇成汁浇在这大盘肉上,这抓肉也就正式开吃了。
炉火很旺,肉香酒酣,老人弹起了冬不拉,大家唱起歌,跳起舞。夜已很深,有时竟不觉东方将白。雪或许还在纷纷扬扬地下着,但布尔津牧民的家里是全世界最温暖的地方。
这温暖的布尔津的雪啊!
【1】请将短文中“AA”式、“AABB”式词语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并把自己的体会批在旁边。
【3】羊儿也像雪团一样,人们能从雪地里找到羊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牧民们冬宰宴请亲朋时的规矩是:把羊脸上的一块肉先割给__________,割下耳朵送给_________。
【5】作者说布尔津的雪是“温暖”的,是因为 ( )
A.布尔津下雪的时候天气是温暖的,所以感觉雪也是温暖的。
B.布尔津下雪时,人们会在帐篷里点上炉火喝酒,感觉很温暖。
C.布尔津的雪天很温暖,牧民的家里也很温暖,这里人们更是热情好客,所以感觉这里的雪也是温暖的。
16、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艺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2】画线句子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总结上文
B.承上启下
C.激发阅读兴趣
【3】用“上至……下至……”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画出表示朝代的词语。这些词语表现出了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课文描写圆明园昔日辉煌的目的是什么?(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拓展阅读。
________
咱家虽说是猫,却也经常思考问题。
咱家在此刚刚落脚时,除了主人,都非常讨厌咱家。他们不论去哪儿,总是把咱家一脚踢开,不予________(理睬 理解)。他们是何等地不把咱家放在眼里!只要想想他们至今连个名字都不给起,便可见一斑了。万般无奈,咱家只好尽量争取________(陪同 陪伴)在收留我的主人身旁。清晨主人读报时,定要趴在他的后背。这倒不是由于咱家对主人________(格外 特殊)钟情,而是因为没人理睬,迫不得已嘛!
其后几经阅历,咱家决定早晨睡在饭桶盖上,夜里睡在暖炉上,晴朗的中午睡在檐廊中。不过,最开心的是夜里钻进这家孩子们的被窝里,和他们一同入梦。所谓“孩子们”,一个五岁,一个三岁。到了晚上,他们俩就住在一个屋,睡在一个铺。咱家总是在他们俩之间找个容身之地,千方百计地挤进去。若是倒霉,碰醒一个孩子,就要惹下一场大祸。两个孩子,尤其那个小的,本性最坏,哪怕是深更半夜,也高声号叫:“猫来啦,猫来啦!”于是,患神经性消化不良的主人一定会被吵醒,从隔壁跑来。真的,前几天他还用格尺狠狠地抽了咱家一顿屁股板子哪!
咱家和人类同居,越观察越不得不断定:他们都是些任性的家伙。尤其和他们同床共枕的孩提之辈。真是岂有此理!他们一高兴,就将咱家倒提起来,或是将布袋套在咱家的头上,时而抛出,时而塞进灶膛。而且,咱家若是稍一还手,他们就全家出动,四处追击,进行迫害。就拿最近来说吧,只要咱家在床席上一磨爪,主人的老婆便大发雷霆,从此,轻易不准咱家进屋。即使咱家在厨房那间只铺地板的屋子里冻得浑身发抖,他们也全然无动于衷。
【1】在横线上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2】选择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无动于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对这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一只“经常思考问题”的猫,它有些什么发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还知道哪些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请至少写出三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赶忙迎上前。他立正,举手敬礼:“请照顾好你的孩子。”却并不把咪咪乔给我,转身几步到女儿面前,郑重地交给她,且又是一个立正,举手敬礼:“请照顾好你的孩子。”这次他说的“孩子”,分明是指布娃娃咪咪乔。
那天晚上,看着熟睡的女儿,我用以前未曾有过的温情和内疚抚摩着咪咪乔。咪咪乔仍是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面对她的憨笑,我觉得更加惭愧。我忽然触到她的小裙子兜里有什么东西,轻轻掏出来一看,是用纸片小心包好什么;再打开,原来是咪咪乔那节断了的指头。
【1】文中有一个加点的字,可以用数学中的加法来记忆字形:憨=( )+( )。“憨”的解释有:(1)傻;痴呆。(2)朴实;天真。(3)姓。在“憨态可掬”这次中,“憨”应选择第几_________中解释,用“憨态可掬”写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画横线的句子,“孩子”指的是____________,这里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交警对咪咪乔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体现了他对咪咪乔的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忽然触到她的小裙子兜里有什么东西,轻轻掏出来一看,是用纸片小心包好什么;再打开,原来是咪咪乔那节断了的指头”。看到这里,“我”会做些什么呢?女儿看到后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发挥想象给故事续编一个结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与理解。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①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 )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 )里。
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③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 )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①段方框处加上标点。
【3】从选文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中午,我干完了家务活才去上学。
改写成带“把”的句子。
(2)听到申奥成功的喜讯,全国人民都很激动。
改成带问号的句子,句意不变。
21、按要求完成句子。
(1)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仿写句子)
_____
(2)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
(3)我要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给句子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
_____
(4)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运用该句子的写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他刚刚还在讲台上大声喧哗,可老师一来,_____
22、按照要求修改句子。(6分)
(1)他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热泪。(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边的浮云红彤彤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乐园。
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资料袋,以“翠鸟的自述”为题,试着将《翠鸟》改写成一段说明性文章。
写的时侯注意以下几点:(1)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2)试着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3)可以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4)字数不少于300字。
资料袋
翠鸟,属鸟类,属中型水鸟。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
翠鸟体长16-17厘米,翼展24-26厘米,体重40-45克。其体型有点像啄木鸟,但尾巴短小。
翠鸟有林栖和水栖两大类型。林栖类翠鸟远离水域,翠鸟以昆虫为主食。水栖的一类主要生活在各地的淡水域中,喜在池塘、沼泽、溪边生活觅食,食物以鱼虾昆虫为主。
翠鸟繁殖期5-8月。通常营巢于水域岸边或附近陡直的土岩或沙岩壁上,掘洞为巢。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5-7枚。孵出后由亲鸟抚育23-30天即可离巢飞翔。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