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马齐喑(沉默)
B.路不拾遗(忘记)
C.少年智则国智(就)
D.默而知之(记住)
2、下面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气急败坏 畏首畏尾 理所当然 众星拱月
B.臭名远杨 兴高采烈 举世闻名 处心积虑
C.生灵涂碳 振天动地 丰衣足食 哀鸿遍野
D.心旷神贻 流离失所 应接不暇 决口不提
3、下列画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一向刻苦学习,所以今年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正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他总喜欢在华灯初上之际,与一帮朋友畅游圣莲岛,同享天伦之乐。
C.你看,一个个孩子们在草坪上玩得忘乎所以。
4、读拼音,写词语。
圆明园是一座jǔ shì wén mínɡ(______)的皇家园林。圆明园中,有jīn bì huī huánɡ(_______)的diàn tánɡ(______),也有玲珑剔透的tínɡ tái lóu ɡé(______),园中许多景物都是fǎnɡ zhào(______)各地名胜建造的。圆明园的毁灭是文化史上bù kě ɡū liánɡ(_____)的损失。
5、我会根据拼音填写恰当的同音字组词语。
xiá: 镜___ ___窄 应接不___
yì: 闲___ 压___ 商___
xiàn: ___制 _____坑 奉___
6、听力部分。
1.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______种鲨鱼,它已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_______年。
2.大白鲨是典型的______动物。捕食鱼类时速度像_______,牙齿像_______。
7、课本回放。
(1)红日初升,________。河出伏流,一泻汪洋。_________,鳞爪飞扬。
(2)《将相和》由完璧归赵、________、________三个故事组成。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示儿》中最能表达陆游爱国情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人常常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怀。林升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描写连绵的青山、层叠的高楼、日夜不歇的歌舞,表达对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的愤慨;宋代诗人朱熹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景喻理,说明只有多读书,才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当朝统治者能够振作起来,打破常规选拔有用之人;林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了七夕的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到了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6)看到有同学贪玩,不珍惜时间,我会用东晋葛洪的名句“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___”来劝告他(她)。
8、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填空。
不____估____ 众____拱____
举____闻____ 诗____画____
天____海____ 奇____异____
圆明园是一座_____的皇家园林,许多小园_____般环绕在它的周围。园内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_____建造的。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_____,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
9、认真听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各题。
“电脑垃圾”——一个世界性新难题
电脑的发展速度惊人,正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据调查,一台电脑大约在18个月或更短的时间内就会被淘汰。2001年,美国共淘汰了2000万台电脑,但仅有11%(220万台)被回收,其他则被废弃,“电脑垃圾”将成为污染环境的新公害。
电脑垃圾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电脑附件所产生的垃圾,包括废弃软盘、光盘和UPS(一种蓄电池);二是废弃的电脑零部件,包括显示器和各类板卡。这类垃圾很难自然降解。更严重的是,制造一台电脑需要用700多种化学原料,而其中大约有一半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比如,制机壳的塑料中都涂有一层防火的有毒剂,显示器中含着有毒元素铅。如果将这些垃圾掩埋,不做任何处理,这些有毒物质就会渗透出来,造成严重的污染。即使是焚化,它们也会释放出大量有害气体和重金属,对空气造成污染,形成酸雨。
如何处理“电脑垃圾”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将成为一个电脑使用大国,如果不重视这个问题,将会留下极大的隐患,我们的确应该采取措施了。
【1】“电脑垃圾”将成为污染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脑垃圾”主要分_____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你认为该如何处理这个新难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七子之歌——澳门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洒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哇!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l)继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
(2)“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实用类文本阅读
北极海鹦
①北极海鹦是海雀科的一种海鸟,是一种典型的群居鸟类,分布在加拿大东海岸、美国东海岸到欧洲西海岸和俄罗斯北部,60%的北极海鹦生活在冰岛附近。
②北极海鹦普遍体长26~38厘米,体重约490克。和大熊猫一样,它们的身体是黑白相间的——黑色的头、灰色的脸颊、白色的腹部,好似穿着燕尾服般。最奇特的是北极海鹦的喙,它占据了大部分的脸,呈黑红色。
③北极海鹦既能在水里游泳,也能在天空飞翔。它们在水下靠翅膀拨水游动,在水上起飞靠双脚踩水,翅膀小脚丫大,像吃饱了的鱼,肚子圆滚滚。飞行时在空中会高频率地拍动双翼,能够达到每分钟400次。纽芬兰人称它们为“飞行的土豆”。
④北极海鹦的繁殖方式堪称鸟类中的“模范夫妻”。海鹦会成群的在海上求偶,在海岸及岛屿上繁殖。北极海鹦产卵期一般在6~7月,一次只产一枚卵,与多数鸟类一次产多枚卵大不相同。生产后,双亲会一同孵化及喂养雏鸟,它们用双翼将卵抱在腹部,孵化42天左右,小鸟才能破壳而出。出生后6周内,全靠其父母捕来的鱼喂养,小鸟都比较肥胖,圆鼓鼓的,像个小圆球。六周后,小鸟开始单独生活,身体变瘦。第七周,雏鸟会变得羽毛丰满,可以在黄昏或夜晚跳进海里,自己潜水寻找食物了。直到约50天后,小海鹦就可以飞到海上独自谋生,开启新阶段了。
⑤早在2013年,北极海鹦就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过度猎杀、石油泄漏、全球气候变暖、物种入侵等都是威胁北极海鹦生存的重要因素。
(选自《动物大百科》,内容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北极海鹦属海雀科,超过一半的北极海鹦生活在冰岛附近。
B.北极海鹦飞行时能在空中高频率地拍动双翼达到每分钟400次。
C.北极海鹦和大熊猫一样,全身都是黑白相间的。
D.北极海鹦在破壳后第七周,身体会发生明显变化,可以独自下海捕鱼。
【2】文章分别从分布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群现状介绍了北极海鹦。
【3】请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北极海鹦普遍体长26~38厘米,体重约490克。 ________
(2)纽芬兰人称它们为“飞行的土豆”。 ________
(3)北极海鹦一次只产一枚卵,与多数鸟类一次产多枚卵大不相同。 ________
【4】文章划线句子中的“左右”能否去掉?请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 ,作者按照 的顺序,依次介绍了 、 、 、 的情景,最后 。
2.从 的外洞进入内洞必须乘小船经过孔隙,“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 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 ,到 ,到 ,没有一处不 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 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 一点,准会 额角, 鼻子。”通过描写乘船通过孔隙的 和 突出了孔隙 的特点。内洞的特点是 ,特别是里面的石钟乳和石笋真是 、 。
3.细心的同学,不知你发现了没有,作者在记叙游览双龙洞的过程中,不仅为我们介绍了看到的景物,还多处写到了溪水,请你从文中找出和溪水相关的句子。
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不难体会到作者以游双龙洞为明线,同时以溪水为暗线写了溪水的来源。
13、课内阅读
①我们的船渐渐(逼近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 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②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 显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ì 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短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2】用“√”选择括号中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渐渐(逼近 靠近) 不可计数(shǔ shù)
生命力(展示 显示) 似(sì shì)乎
【3】第①自然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
________________
【4】你从画“______”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
【5】第②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特殊的点名
①刺耳的铃声急骤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
②然而,同学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目光聚集在他们敬爱的老师身上,谁也没有动。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要毕业了。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面对着讲台上这位慈父般的老人,这位才华横溢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把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待一刻呀!怅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③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来。教室里一片寂静。
④这时,班长站了起来,红着眼圈说:“老师,你给我们点个名吧!”
⑤沉默打破了,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渴盼地望着老师说:“对!老师,您就再给我们点一次名吧!”
⑥马教授愣怔了半晌,深情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捧起了花名册。同学们立即调整坐姿,端端正正坐好,静神凝望着老师。
⑦“现在开始点名!”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⑧“肖石、张天立、温颖……”他大声呼点着。四十五位同学相继站起来又端正坐下。
⑨“马国政!”
⑩“?”同学们蒙了。
⑪“到!”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经响亮地回答了自己。
⑫掌声立即掀起,同学们眼里噙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在正确的括号内画“√”。
A.语言描写( )
B.场面描写( )
C.景物描写( )
D.神态描写( )
【2】第⑩自然段中“?”的含义是( )
A.同学们问问题
B.同学们质问马老师
C.同学们感到很意外,心中疑惑不解
【3】文中有多处马教授和同学们的神态描写,请你试着从文中找到一处,用横线画下来,并分析一下当时人物的复杂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mò)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照样子,写词语。
世世代代(AABB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狂风怒号(形容天气):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什么描写?从中你看出来海力布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如,乌云密布(顿时,天色十分昏暗,天空中的乌云像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渐渐地拉开,要盖下来一样,黑压压的。)
倾盆大雨( )
【5】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①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②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③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文中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介绍了威尼斯小艇的样子。把小艇比作___________,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把小艇比作___________,写出小艇两头翘起的外形特点;把小艇比作___________,写出了小艇轻巧、灵活的特点。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巧( ) 屹立( ) 手足无措( )
【3】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句子是为了突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管……总…… 虽然……但是……
不仅……而且…… 即使……也……
(1)( )来往的船只很多,( )船夫依然操纵自如。
(2)(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3)( )是极窄的地方,他( )能快而平稳地穿过。
(4)船夫( )行船速度极快,( )能急转弯。
17、课外阅读。
莫高窟(节选)
莫高窟背靠鸣沙山,面对三危峰,上下五层,窟区南北全长1600多米。现存洞窟大小不一,上下错落,密布崖面。莫高窟现保存有洞窟492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15尊。洞窟的佛像造型精美、栩栩如生,大小不一,最高的43.5米,最小者高不盈尺。其中壁画是莫高窟艺术的精髓,规模宏大、题材广泛、艺术精湛无与伦比。壁画内容有佛像、佛教史迹、经变、神话、供养人等题材和装饰图案。窟中飞天壁画最为传神,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妩媚动人。
1.根据提示写词语。
(1)文中的“栩栩如生”可以替换为 、 等词语。
(2)我可以用“ ”“ ”这两个词语来形容飞天的姿态多。
2.莫高窟艺术的精髓是 ,而壁画中最为突出的是 。
3.本文列举了许多数字,请你用“ ”画出相关句子,并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
4.用“ ”画出描写飞天姿态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8、阅读课文《威尼斯的小艇》节选文段,回答问题。
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zòng zhòng)横交错,小艇(tǐng tíng)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②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qiào qiǎo)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③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liáng lián),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选择题。
(1)文中带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纵(zòng)横交错 小艇(tǐng) 翘(qiào)起 窗帘(lián)
B.纵(zhòng)横交错 小艇(tǐng) 翘(qiǎo)起 窗帘(liáng)
C.纵(zòng)横交错 小艇(tíng) 翘(qiǎo)起 窗帘(liáng)
(2)第④自然段中,对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不管”说明船夫在拥挤的情况下仍能挤过去,侧面衬托了船夫驾驶的动作娴熟。
B.“总能”说明船夫能轻松解决行驶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表现了船夫的驾船水平高。
C.“而且”和“还”起递进作用,是对“总能平稳穿过”的进一步补充。
(3)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是对文中“ ”词语的进一步说明?正确选项是______
A.驾驶技术 B.操纵自如 C.速度极快
(4)第④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 )描写,呈现了小艇往来河道间的情景。正确选项是______
A.静态 B.动态 C.动静结合
【2】填答题。(1)联系上下文理解“手忙脚乱”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 ”的部分与成语“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一样。
(3)找出节选文段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
(4)为了介绍小艇,作者在选文第二自然段中,把向上翘起的船头和船艄比作:________,把小艇行动的样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
(5)节选文段的第四自然段主要围绕“________”写的,这是文段的__________。
(6)选文最后一句运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________写出了小艇行驶速度之快,又突出船夫驾驶技术之高。
19、课外阅读。
①大熊猫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禄丰和元谋两地,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处于优势,成为“活化石”存活到了今天。
②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00~1800mm,尾长100~120mm。体重80~120kg,最重可达180kg,饲养的熊猫略重于野外生存的大熊猫,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栎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③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④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⑤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大熊猫的历史源远流长,和它同时代的其他动物都灭绝了。( )
(2)野外生存的大熊猫体重比饲养的熊猫轻,雄性大熊猫略重于雌性大熊猫。( )
(3)秦岭地区的大熊猫个体偏大体毛偏细,岷山的则个体较小,体毛较前者粗糙,凉山的个体最小。( )
(4)大熊猫的体毛为黑白相间,没有其他杂色。( )
(5)语段⑤是围绕“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句话来讲的。( )
【2】语段①中的加点字“约”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大熊猫是“活化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短文从不同角度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每当傍晚,他就会回忆起过去的往事。(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凝望着灯光。(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书包。(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句子。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给句子改变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蜜蜂让我们想到勤劳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落叶让我们想到自由快乐的情感……看到生活中的事物,比如,路灯、蜡烛、梅花、竹子、黄牛、蜜蜂 …… 你会想到什么,请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2)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中心要明确,能够借助一种具体事物的描写抒发感情或者说明做人的道理。(3)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