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海北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判断正误,正确点,错误点

    写文章要注意前后呼应。我们与爸爸相约,等爸爸凯旋的那一天,我们要带着最美的鲜花迎接他。我们如约捧着鲜花,接到的却是爸爸那覆盖着国旗的遗体。做到了前后呼应?(

    A.   B.

  • 2、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果实(lèi)累   风一(ɡēnɡ),雪一更

    B.默而(zhì)之   保持平(hénɡ)

    C.参(cī)不齐     (yìnɡ)接不瑕

    D.不可计(shǔ)   (qiāo)然无声

  •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明性文章描述要准确、清楚、有条理,只能使用平实的语言,如课文《太阳》《松鼠》。

    B.课文《白鹭》描写了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C.课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都是我国古代民间故事,它们是口耳相传的经典、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D.课文《慈母情深》中作者对母亲工作的场景进行了详尽的描述,突出了母亲挣钱不易,体现了母亲对子女无私的爱。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1.不过______你跟猎豹或鸵鸟赛跑的话,______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

    2.______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

    3.______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______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汉字产生于________,是世界上________的文字之一,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沿用____________

    (2)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让我体会到祖国的河山如此壮丽。

    (3)每次观看讲述古代边塞战争的影视作品时,看着偏远冷寂的边塞之地,我不禁想起了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里面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4)节选自名著的课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学习名著的窗口。学了《草船借箭》,我喜欢上了罗贯中的《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三顾茅庐”这些有趣的故事;学了《猴王出世》,我喜欢上了吴承恩的《________》,知道了“________”“三打白骨精”这些令人百看不厌的故事。

  • 6、读下面的语句,概括主要意思。

    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 )

  • 7、根据对“年龄称谓”的理解,完成练习。

    A.______: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B.及笄:______

    C.花甲:______。D.弱冠:______。E.______:指人三十岁。

    “及”中的“笄”指______;“弱”中的“冠”指______,如果用来比喻弄错事实,认错对象,可以用成语“______”来表达。

  • 8、词语搭配。

    粉碎_____    创造_____    发现_____

    坚持_____    打击_____    封锁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荷 叶 青 青

    夏天,玄武湖里那一望无际的荷叶忽然叫我生出了许多感想。祖母淡淡的笑容渐渐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家的院子不大,却年年要种一缸荷花。祖母特别爱好荷花,对荷花下的功夫更让人吃惊。河泥是雇人挑来的,她还要抓一把看看成色,就像看粮食。隔年的种藕早已选好,祖母自己一枝枝种下去,弄得两手污泥一直糊到胳膊肘。到了小荷叶快要冒尖的时候,祖母就守着荷花缸不让孩子们靠近,说是人呼出的热气会让叶子枯萎。小荷叶终于长出来了,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不屑一顾。祖母看着荷叶,却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夏天到来的时候,才有真正的长秆儿荷叶亭亭地舒展开来。这时天太热了,大门成天开着,就有人探头欣赏我家独特的风景。祖母常常在门口乘凉,看到有人夸她的荷叶,就把人家让进来,沏上茶水,请人边喝边欣赏。

    一天,有位年轻的母亲抱着一个孩子在门口探头探脑地张望,祖母又发出邀请,可女人摇摇头,说出一(番 翻)话来。祖母这才注意到孩子生了一头疮,她咝咝地吸着冷气,好像要(代 带)那个孩子忍受痛苦。看了一会儿,她醒过神来,赶快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一声剪下最大的一枝荷叶。原来女人是来讨荷叶的,中医给小孩开的药里,要用新鲜的荷叶。

    荷叶是夏日里清凉的东西。祖母以往每年也都要分送几枝给左邻右舍(shě shè)泡茶喝。这一年,老邻居们是喝不上荷叶茶了。每隔几天,就要给那个孩子剪一枝荷叶,荷花缸里的荷叶也就越来越稀少。不过,小孩子的疮倒是确实一天天好起来。

    家里人都可惜那一缸好荷叶,像这样剪下去,今年别想看荷花了。祖母却念念有词:真是一物降(jiàng xiáng)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如今看到这一池荷叶,就像看到一池的清凉。假如祖母拥有这一池的清凉,她又会高高兴兴地把它送给许多人吧。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拼音或汉字,用“  ”画出来。 

    2.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浮现(   ) 独特(   )

    欣赏(   ) 清凉(   )

    3.联系短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一望无际:

    探头探脑:  

    4.写出第4自然段的大意。

     

    5.根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祖母家的荷叶有什么用场?

     

    (2)“荷叶派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祖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 10、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相信自己的鼻子

    上课了,老师端着一个杯子,慢慢地从孩子们的座位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闻一闻杯子里的液体有什么气味。”然后,他回到讲台上,把杯子举了举,问:“哪位同学闻到了杯子中液体的气味?”有一个同学说:“我闻到了,好像有一点香味。”老师再次走下讲台,端着杯子,从学生的旁边走过,一边走一边叮嘱:“请你们务必集中精力,仔细地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过了一会儿,他第三次走到学生中间,让每一位同学都嗅一下杯子中的液体。这一次,除了一个同学以外,其他同学都举手说闻到了“香味儿”。

    老师问那位与众不同的孩子:“你为什么不举手?”

    他坦然作答:“什么味也没有!”

    “对!应该相信自己的鼻子!这是一杯矿泉水,一杯什么味道都没有的矿泉水。”老师激动地说,“孩子,让我吻一下你的鼻子,好吗?”

    那个孩子微笑着点着头。

    于是,老师蹲下身来,双手捧着男孩儿那幼稚的面颊,在他的鼻尖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1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务必:_____________

    与众不同:_____________

    2简要回答,这个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用一段话表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圆明园中,________的殿堂,也有玲(lóng________剔透的亭台楼阁;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________各地名胜建造的,如________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màn________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lián________其间,仿佛________在幻想的(jìng________界里。

    圆明圆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

    lóng màn lián jì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把这两个自然段补充完整。

    圆明园中,有________的殿堂,也有玲(lóng)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________各地名胜建造的,如________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màn)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lián)其间,仿佛________在幻想的(jìng)界里。

    圆明圆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划线的词语,仿写句子。

    ……也有…………也有……

    不但…………

    (4)说说画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

    (5)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有哪些感受?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知了

    山上有一种蝉,叫声特别奇异,总是吱的一声向上拔高,沿着树木、云朵,拉高到难以形容的地步。然后,在长音的最后一节突然以低音作结,戛(1)然而止。倾听起来,活脱脱就是:

    ——了!

    ——了!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蝉如此清楚的叫着知了,终于让我知道知了这个词的形声与会意。从前,我一直以为蝉的幼虫名叫蜘蟟,长大蝉蜕之后就叫作知了了。

    蝉,是这世间多么奇特的动物,它们的幼虫长住地下达一两年的时间,经过如此(  )(2)长的黑暗飞上枝头,却只有短短一两星期的生命。所以庄子在《逍遥游》里才会感慨:惠蛄不知春秋!

    蝉的叫声严格说起来,声量应该属(  )(3)音一类,因为声音(  )(4)大又尖,有时可以越过山谷,说它优美也不优美,只有单节没有变化的长音。

    但是,我们总喜欢听蝉,因为蝉声里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飞上枝头之后对这个世界的咏叹。如果在夏日正盛,林中听万蝉齐鸣,会使我们心中荡漾,想要学蝉一样,站在山巅长啸。

    蝉的一生与我们不是非常接近吗?我们大部分人把半生的光阴用在学习,渴望利用这种学习来获得成功,那种漫长匐匍的追求正如知了一样;一旦我们被世人看为成功,自足的在枝头欢唱,秋天已经来了。

    孟浩然有一首写蝉的诗,中间有这样几句:

    黄金然桂尽,

    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

    闻蝉但益悲。

    听蝉声鸣叫时  想起这首诗  就觉得  知了 两字中有更深的含义 什么时候  我们才能一边在树上高歌  一边心里坦然明了  对自己说  知了  关于生命的实相  我明白了

    1给文章标注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和填入合适的字,正确的选项是(   )

    A. gā;慢;噪;即   B. jiá ;漫;噪;既   C. jiá;漫;燥;既

    2给最后一个自然段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

    A.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3下面对知了的理解有误的是(   )

    A. 知了叫的时候先一声讥讽的长音”,之后突然以低音作结,听起来就像知也”,也因此而得名

    B. 知了的声音算得上优美,因为是有变化的长音

    C. 人们喜欢听蝉声是因为蝉声里充满了生命力,充满了对世界的咏叹。

    4联系上下文惠蛄不知春秋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

    A. 知了不知道春天和秋天的季节划分。

    B. 知了生命短暂,不会在春天和秋天存活的。

    C. 知了生命短暂,只在夏天存活,不知道春天和秋天。

    5文中介绍的知了有什么特点? (  )  (多选)

    A. 生命力强   B. 只有一两周的生命   C. 叫声大而尖   D. 声音是没有变化的长音

    6蝉的一生与我们不是非常接近吗?关于生命的实相”,正确的理解是(  )  (多选)

    A. 蝉的幼虫在地下苦熬只为飞上枝头鸣叫的短暂的生命,与我们大部分把半生的光阴用于学习很相像;

    B. 一旦我们获得所谓的成功,我们的光阴也将逝去,就像迎来秋天的蝉一般;

    C. 人的一生中蝉一样,通过漫长的努力,去追求成功的自我满足。

    7文中______了孟浩然的一首有关蝉的诗,目的是____________。(  )

    A. 引用;借诗中的悲怀引出自己对于生命的实相的思考

    B. 借用;抒发自己听到蝉声的悲凉心情

    C. 引用;由蝉声自然联想到了这首诗,感叹蝉儿的生命短暂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窃读记》节选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躲藏(   光临(   勉励(   充分(

    2“---- ”画出表达复杂心情的句子。

    3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后,你一定能写出一些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或名言吧。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假如没有灰尘(节选)

    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漂浮。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

    (1) 选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话来写。

    (2) 选文使用了什么方法将这个问题说清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认识了灰尘的吸湿性能,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了灰尘,地面上湿漉漉的,会给人们带来哪些不一样的感受和问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课内阅读。

    《军神》(节选)

    ①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②“试试看吧。

    ③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④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⑤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⑥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⑦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

    ⑧“七十二刀。

    ⑨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⑩“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现出慈祥的神情。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刘伯承。

    沃克医生肃然起敬:啊,川中名将,久仰久仰,认识你很荣幸。刘伯承友好地把手伸了过去。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1)此刻病人的内心:_____

    (2)通过“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抓破”这些细致的描写,形象的突出了病人在手术的过程中所遭受的____,但是他却强忍着坚持了下来,表现了病人________

    【2】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年轻人比作_______,直接表达了_______

    【3】请认真阅读选文中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他的内心变化,思考:沃克医生为什么称他为“军神”?

    _________

  • 16、课内阅读。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样说的原因是(  )

    A.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的香气的确胜过杭州小山上的桂花。

    B.母亲喜欢家乡院子里桂花的香气,不喜欢杭州小山上桂花的香气。

    C.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浸透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家乡的东西是最好的,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D.家乡的桂花是自己栽的,天天能闻到,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是供大家欣赏的,不是总能闻到,所以家乡的桂花香。

    2“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句中的“又”字说明了什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

    烙饼里的爱与温柔

    作者:肖遥

    ①在这个春天,我按要求jìn jǐn)量少出门,买不了馒头,就只能烙饼。开始我不得窍门,烙的是死面饼,后来竟然无师自通地烙出了金黄色的发面饼。这一定是缘于姥姥的熏陶。

    ②10岁那年的暑假,我在姥姥家,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开饭。那段时间,姥姥天天换着花样烙饼——烫面饼、发面饼、油旋饼、葱花饼、菜盒子、肉馅饼……多年后的今天,我回忆起来才明白,当时姥姥已经知道自己病了,知道给我们做饭的时间不多了,便使出浑身解数,那些各式各样的烙饼、煎饼、菜饼、肉饼,其实是她最后的创作。姥姥虽然不识字,但她的这个举动,令我在多年后仍然感到震撼:这种拼尽全力的绽放,有种壮丽的诗意,简直是一场用生命创作的行为艺术。我这样一个“口粗”的、懵懂混沌的小孩,在她作品的zhāo zhào)唤、启迪下,意识到了人间烟火之美。她用爱和付出,述说着自己对世间的留恋和对家人的不舍。

    ③然而,这样的爱越浓烈,越有很多求全之毁和不虞之隙。母亲一家人都讷于言,有事不说,也许是不屑于说出来,也许觉得情绪外露是不体面的,也许是觉得说出来也没什么用,只能令自己的处境更加尴尬,于是忍着忍着就习惯了。总之,从姥姥,到舅舅,再到我妈,都不爱说话。这也使得姥姥对舅舅虽然颇多怨言,却从不当面说出口,只是偶尔把我当成“树洞”,抱怨舅舅跟他的同事有说有笑,对自己的亲娘反而冷着脸;抱怨舅舅在她这里从来待不到两分钟。“算了算了,还不如不来,反正来了也无话可说……”

    ④我从8岁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姥姥对舅舅的抱怨大多被我写进了日记。有一天,舅舅来到姥姥住的窑洞说事,母子俩待在一起不知该说啥的时候,不识字的姥姥没话找话,把我的日记本拿出来,递给舅舅说:“这孩子写作业用功得很,跟你小时候一样,你给孩子检查一下,看看写得好不好。”没想到姥姥竟然把我的日记拿给舅舅看,我尴尬得几乎要找条地缝钻进去,可一转念,又隐隐有所期盼,或许我的日记能改变些什么……之后便开学了,我离开了姥姥家,没有亲眼看到日记所起到的效果。再接下来,就听说姥姥被查出患病之后,舅舅像疯了似的,天天背着人哭。他冬天蹲在结冰的水沟里找蛤蟆——据说蛤蟆是一味中药的药引子,能治好姥姥的病。那本我小时候的日记,记录了姥姥和舅舅年复一年住在一起,日日相见,相爱相杀,用很多极端方式才能表达和明了的感情。

    ⑤我现在才明白,那本日记谁也没有说服,舅舅不会只因看到我的日记就自责愧疚,从此变得口吐莲花、斑衣戏彩;不识字的姥姥一辈子生活在她狭小的世界里,更没有机会变得乐观通达。那本日记只说服了我自己,提醒我在这个特殊时期,珍惜与父母子女日日相处的时光,不要变成让孩子惶恐的妈妈、让老人畏惧的女儿。

    ⑥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就去做饭吧,用生涩的厨艺、诚挚的美食,表达我们的深情。就像那些热騰腾出锅的烙饼,正是姥姥对我们无尽的爱与温柔。

    (选自《读者》)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师自通:_______

    口吐莲花:_______

    【3】短文二、三、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关于姥姥的三件事,试着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1)姥姥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天天换花样给我们做饼吃。

    (2)__________

    (3)__________

    【4】短文第三自然段中姥姥偶尔把我当成“树洞”,联系课文,你认为姥姥还会抱怨什么?不合理的一项是( )。

    A.抱怨舅舅每次回来临走时,连声“再见”都不说。

    B.抱怨舅舅在外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只字不提。

    C.抱怨舅舅回来总是空着手,不知道帮她干活。

    D.抱怨舅舅有喜事,回家不跟她说。

    【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文中的舅舅是一个不善言语,却深爱着姥姥的人。

    B.姥姥总是抱怨舅舅讷于言,对舅舅有很大的看法,母子关系不融洽。

    C.姥姥十分勤劳,爱家里每一个人。

    D.姥姥对舅舅的抱怨大多被我写进了日记。

    【6】短文为什么以“烙饼里的爱与温柔”为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烙饼是全文的线索,烙饼是我们与姥姥之间情感联系的纽带。

    B.姥姥十分爱做烙饼,而且做烙饼时十分温柔,她是做烙饼的能手。

    C.烙饼承载着姥姥对我们的爱,也承载着她对世间的留恋和对家人的不舍。

    D.烙饼里藏着我们对姥姥的爱,虽然一家人都不善言语,但是对姥姥都很温柔。

    【7】日记给予“我”的启示是什么,用文中语句回答。联系短文内容或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1解释下列词语。

    士人:___________

    有恒:_______________

    下流:______________

    无尽: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的句子。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告诉我们,读书一要有志气(志向);二要___;三要___,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4你有什么好的读书方法,请写出一两点来。

    ________________

  • 19、重点段落品析。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xún  xùn)良,很讨人喜欢。它们虽然有时也捕捉鸟雀,却不是肉食动物,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xiǎng  xiàng)栗。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选出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2用横线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选文从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体现出它乖巧、驯良、漂亮。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根据要求写句子。

    (1)请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具体。

    公园的草丛里蹲着一只小猫。

    _______

    (2)寒假即将来临,阅读作业尤为重要,请设计一条能打动人的宣传语,让大家都能积极阅读吧!

    _______

  • 21、请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怎么会知道拉车的民工日子过得有多苦呢?(改成陈述句)  

     

    (2)活泼可爱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大苹果。缩句(缩到最简)

     

    (3)我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改为转述句)

     

    (4)改病句:在大家的帮助下,他端正了决心,要好好学习。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朝鲜战场上我们有多少优秀儿女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父母很悲痛。(改为反问句)

    (2)毛泽东一天没说话,只是吸烟。(扩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口语交际

    生活中,你也许会遇到一些麻烦,碰到一些困难。想一想,如果请别人帮忙,你该怎么说?如果别人请你帮忙,你又该怎么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