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师们一致夸耀我们班班风好。
B.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军识破了。
C.雨下得这么大,我断定他大概不会来了。
D.我们要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灿烂的理想之花。
2、下列描写事物的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小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B.茉莉虽不如牡丹富贵,不如玫瑰浓艳,但它淡雅清新,颇受人们青睐。
C.春天的雨细腻妩媚,不像夏天的雨粗犷热烈。
3、对场景描写作用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A.让人感受到天气很热。
B.让人感受到母亲的工作环境很恶劣
C.让人感受到房子里灯泡很多。
D.让人感受到房子里人很多。
4、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1)夜晚,一轮明月悄悄爬上shù shāo _______,清新的草木气息扑面而来,让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_________。一群自由飞舞的yíng huǒ chóng ________犹如小精灵,给这夜色增添了不少情趣。美丽的夜景,让人不由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2)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也是jǔ shì wén míng _________的旅游胜地。游客们可以前往故宫博物院欣赏qí zhēn yì bǎo _________,也可以攀爬古代劳动人民tóng xīn xié lì _________修筑的万里长城。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人们不由感叹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5、国学在线。
(1)读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3)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古诗。
长相思
朝代:_______ 作者: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文)1.本文的语言富有激情和哲理,描述了胡杨的可贵品格,写出了胡杨是沙漠中最 的树,是最 的树,是最 的树,是最 的树,抒发了对胡杨深沉的 、对胡杨命运的 和对胡杨品格的 ,表达了对 的关注。
2.“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 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 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 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1)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这里采用了 的手法,表达恳切希望,希望天公为胡杨带来 ,希望胡杨能在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 ,希望人们能增强 意识,一起来关注 的命运。
8、辨字组词。
传________ 射_______ 抵_______ 钢_______
转________ 谢_______ 低_______ 刚_______
9、课外阅读。
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月光如流水一般,( )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文段中括号里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A. 淡淡 静静 薄薄 弯弯 B. 薄薄 淡淡 静静 弯弯
C. 静静 薄薄 淡淡 弯弯 D. 静静 淡淡 薄薄 弯弯
【2】读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将正确的理解打上“√”,错误的理解打上“×”。
(1)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转折。(______)
(2)这种“好处”指的是:因为不能朗照,正好与作者希望求得恬静的心境相吻合。(____)
(3)“酣眠”与“小睡”都是比喻的说法,它们分別指的是朗照与被淡云遮隔后的疏朗的月光。(________)
【3】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 。
A. 荷塘月色朦胧迷人
B. 月光下的荷塘里碧绿的荷叶与淡谈的荷香
C. 梦中的景色美丽
10、阅读理解。
心灵的伤疤
很小的时候,我和一群淘气的小伙伴在我家庭院一棵梧桐树的树干里嵌进了一块鸡蛋大小的石头。没想到两个月后,我们再去取那个石头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怎么也取不出来了。
没办法,就只好眼睁睁看着那石头长在那棵树的树千里。后来,石头裸(luǒ ruǒ)露的部分越来越少了。五年时间,那块石头(果然竟然)被完全裹在了梧桐树青色的树干里。站在树下,已经一点儿也看不到石头的踪影了,而且包裏起石头的那一段树皮,明净、光滑,完好如初,一丁点儿的伤痕都没有。我高兴地跟祖父说“那块石头一会儿也没影响这棵梧桐树的生长。”
祖父摇着头叹息说:“伤疤结在树心里了。孩子,总有一天,这个伤疤会害掉这棵树的。”我一点儿也不相信祖父的话。看着那棵梧桐树那么蓊(wěng)蓊郁郁地成长,看着它一年一年变得粗壮、高大起来,我根本不觉得那一块石头能害掉一棵那么粗壮的树。
十多年过去了,我已经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了。一天早晨,父亲忽然来电说:“昨天夜里咱们这里制起了大风。”我问父亲家里有没有受到什么损失。父亲沉默了一会儿说:“院子里的那棵梧桐树被风刮断了,断树把树旁的柴屋砸塌(tà tā)了。”我听了大吃一惊,一棵那么粗的树,怎么会被一场大风吹断了呢?
我急急忙忙搭车赶回去一看,(果然 竟然)看见那棵梧桐树断了,而折断的地方正是我们嵌进石头的地方,在白森森的断裂处,那块石头若隐若现地裸露着。父亲叹息说:“如果这伤只是在树皮上,那倒没什么,但可惜它是伤在树心里……”
是的,有什么伤能比心里的伤要能毁掉一个人呢?皮肤表层的伤疤,只不过会给我们的外貌带来一丝丑意,而心灵上的伤疤,却可以不露声色地毁掉我们。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踪迹——______葱葱茏茏——_____隐隐约约——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把文章所讲述的事件概括完整。
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_______;十多年后,树被风刮断了。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第2自然段中,“我高兴地跟祖父说”,“我” “高兴”是因为_____________;第3自然段“祖父摇着头叹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5】把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庐山的云雾
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的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的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巨大冰山。
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
【1】从文中找出与下面句子意思相符的词语。
(1)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__________)
(2)在极短的时间内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__________)
(3)形容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__________)
【2】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请用两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第二自然段,你眼前会显现出________、________、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四幅图画,其中“茫茫的大海”指________________,“巨大的天幕”指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到了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课文,填一填。
父亲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因为 。“我”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因为
13、课外阅读
卖镜子的人
从前,有个卖镜子的人,他卖各式各样的镜子:大的,小的,圆的,方的……他的镜子质量很好,他的口才也不错,生意做得很红火。
但是,他忙于经营,连饮食起居、梳洗的时间都没有,外观逐渐邋遢,自己(竟然 虽然)丝毫没有发觉。后来不知怎的,买镜子的人越来越少了,生意也越来越清淡。
有一天,他在集市上铺开摊子,好多人围过来看货,他就向大家宣传开了。
一位顾客手里拿着一面挑好的镜子,本打算买,但端详了一下他的脸,忽然“扑哧”一笑,放下镜子,扭头就走了。
卖镜子的人不明白 拉住一位老人问 怎么 我的话错了吗 老人慢慢地说:”你的话倒是没错,不过,你拿镜子照照自己的脸吧!”
卖镜子的人拿起镜子一照,(顿时 及时)羞得满脸通红。原来他每天只是胡乱擦洗了一下脸,从没拿镜子好好照过自己。他的脸啊,竟像唱戏的大花脸似的。
他终于懂得了:一个卖镜子的人,必须以自己清洁的脸,作为自己照镜子的最好证据。只有这样,宣传才会有说服力,不然,任凭有多好的口才也没用。此后,他很注意梳洗整容了,生意也一天天好转起来。
【1】用“ / ”划掉括号里搭配不当的词语。
【2】为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肮脏 —— ( ) 糊涂 —— ( )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清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____________
兰帕德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作家。从小学到大学,兰帕德的作文一直是全班最好的,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读给同学们听。有的时候他的作文出现在班级的黑(板 版)报上和校报上,甚至有两篇发表在全国知名(刊 刑)物上。兰帕德相信,只要他努力,三十岁前他就可以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作家。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梦想写出经世不朽的作品。遗(憾 撼)的是后来他突然迷上了买彩票,一天到晩对着一大堆数字研究来研究去,最终把写作给耽误了。
兰帕德也曾深切地(奥 懊)悔过。那是在他五十二岁那年,他的一个中学时代的同学,一个曾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经常把他的作文当范文读的同学,有一天把他自己写的第十三本书送给兰帕德。兰帕德忏悔道:“那一刻,我懊悔极了,我痛恨自己为什么没有去写作。”
可忏悔过后,兰帕德并没有实际行动,他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自责。八十四岁那年,兰帕德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他让家里人请来全城最有名的牧师,他向上帝做了最后的忏悔。
【1】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首的横线上。
【2】用“______”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字。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愿望——( )知名——( )佩服——( )
【4】想象一下,兰帕德会向上帝做出怎样的忏悔?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本阅读。
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北京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1】联系上下,对词语理解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崭新指的是非常新。 B. 辽阔指的宽广空旷。 C. 篇章指的就是一篇文章。
【2】文段的第一句点明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一开始就以“低低地缓缓地”这两个形容词为全文定下了_________的基调。 ( )
A. 时间、地点、悲痛 B. 人物、地点、难过 C. 事件、地点、难受
【3】飞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有两层含义:其一,暗示人,伟人仿佛_________,在离别之际忍不住还要最后再看一眼他的人民以及这块他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土地;其二,表现了人民_________悲痛心情。 ( )
A. 不愿离去、怀念伟人 B. 不忍离去、不忍伟人离去
【4】在朗读这段时,我们应该用________的语速来表达人们________的心情。( )
A. 轻快、活泼;悲痛不舍 B. 徐缓、沉稳;悲痛不舍 C. 时快时慢;难过
【5】“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指的是( )
A. 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留给了祖国和人民后将骨灰撒向大海
B. 机舱着安放着他的骨灰盘旋在北京上空。
C. 永远地告别祖国和人民。
16、短文。
爱的密码
①台湾有个小女孩,十岁时因邻居引发的火灾而一氧化碳中毒,导致颈下瘫痪,全身的感官只剩听觉,只能通过眨眼与转头来表达意思。她在混沌中拼凑组合出一种密码,类似通信用的摩斯密码,在常人无法体会的艰辛环境下,“一意孤行”地进行写作,靠着她妈妈“解码”,完成了二百余首诗作,奇迹般地出版了诗集《海天浪》,成为著名的盲诗人。
②“我的财富积在天/只要上天串起珍珠、玛瑙、紫水晶/挂在我的颈项/地上的邮局是绿色,天上的帐房是金色……”这些清新的诗句,就是“密码女孩”庄馥华的作品。在常人看来,这真是一个奇迹!
③她在二十六岁那年完成了出书的理想后,在二十八岁,又有了新梦想:环台湾岛旅行。
④她与妈妈展开六日环岛之旅。从台中北上顺时针出发,在全台各地演讲、冲浪、骑协力车……体验前所未有的大冒险。最后,她来到了安平古堡,将这个台湾的起源地作为她旅程的终点。
⑤我倒很想知道她怎样演讲。
⑥她不断地眨眼与转头,与此同时,庄妈妈在一旁快速解码,这可不是懂摩斯密码就可以的,如果每个动作都随着一段冗长沉闷的解码过程,谁听得下去?快速解码真正的关键,是母女心有灵犀。两个人几乎融合成一个人。这种密码,超越了摩斯密码,那是两个生命因爱而融合,形成的一种奥秘的新密语,只有母女两个人才懂的密码。
⑦盲人心静而专注,因此常出现成功人士。而这位盲诗人的残障程度虽严重,但她有个了不起的母亲,给了她了不起的爱。庄馥华的诗作,毫无悲伤自怜之气,恐怕也因爱,克服了一切怨愤。诗作的感人,正是因为此。
【1】小女孩遭遇了怎样的人生困境?用“__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2】短文主要写了“密码女孩”庄馥华的三个事例,请小标题概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冗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有灵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①节和第②节两次出现“奇迹”。你认为这两个“奇迹”的内涵一样吗?写出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⑦节“诗作的感人,正是因为此”中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表达的意图,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短文主要是为了体现庄馥华的自强不息。
B.短文主要是为了体现母亲的智慧,母亲的伟大。
C.短文主要表达的是母女之间的爱,是爱让母亲坚强伟大,是爱让女儿自强不息。
【7】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为什么要以“爱的密码”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影片介绍
片名:小兵张嘎 豆瓣评分:8.8分
导演:崔嵬 欧阳红樱 地区:中国大陆
类型:战争/少儿 上映时间:1963年
剧情简介: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张嘎和奶奶相依为命。为了掩护在家养伤的八路军侦察连长钟亮,奶奶被日寇杀害了。而钟亮也被敌人抓走。为了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嘎子历尽艰辛,找到了八路军,当上了侦察员。小嘎子因为太想得到枪,他不但在和小胖墩儿打赌摔跤时耍赖,还违反纪律将某次战斗收缴到的真枪偷偷藏在树上的鸟窝里,更闹出笑话。他配合侦察排长罗金宝,里应外合救出了老钟叔,也替奶奶报了仇。战斗结束后,他把枪拿出交公,队长则正式发给他使用。嘎子便把心爱的木制手枪给了好朋友小胖墩儿。
【1】这部影片的类型是( )
A.影片介绍
B.小兵张嘎
C.剧情简介
D.战争片
【2】嘎子奶奶是怎么牺牲的( )
A.为了保护嘎子
B.掉进了白洋淀里
C.为了掩护侦察连长钟亮
D.为了掩护侦察排长罗金宝
【3】嘎子与小胖墩儿打赌摔跤,将枪藏在鸟窝里,还闹出一些笑话的原因是什么( )
A.逞强、爱面子
B.为了救钟亮
C.为了当侦察员
D.想得到一把枪
【4】阅读“剧情简介”,你认为下列对小嘎子的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A.机智勇敢
B.坚强不屈
C.倔强耍无赖
D.富有正义感
【5】阅读了“剧情简介”,你想看这部电影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
18、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布鞋
历彦林
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七八岁的男孩子夏天还羞怯怯地光着屁股,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我娘一生勤劳,做得一手好针线活儿。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看娘做鞋,就成了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
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就平整结实,自然就耐穿。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
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有时娘手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多少次,我听着那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的梦乡。
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1】娘有一手好针线活儿,她做的鞋不但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
【2】短文以________为线索,通过对___________的往事的深情回忆,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表达了“我”____________。
【3】“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母亲的“期待”指的是________,“贴”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_________。
【4】短文第1自然段运用( )的手法,突出了布鞋留给“我”的美好记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比
【5】“我”为什么对母亲做的布鞋难以忘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的母亲于夜深人静时在灯下缝补的情景,让你产生了哪些诗情画意的联想?写一写你想到的某首诗或是某幅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在南非,每天都有近200名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降生,这些孩子中有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小恩科西的生命力也许是南非所有患艾滋病的孩子中最强的,他竟然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
【1】“四分之一活不到自己的第二个生日”说明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婴儿____________________。
【2】标下划线的“竟然”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后一句中的“挺”可以换成其他的词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他向着太阳,向着那片绿色,也向着小岛,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仿照例句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给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明园中,有各式各样的建筑。(将这句话写得更具体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松鼠好像似乎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一段话描写自己“兴高采烈”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
(2)老班长瘦得只剩皮包骨头。老班长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合并成一句话。)
_____
(3)古老的威尼斯沉沉地入睡了。(缩句)
_____
(4)云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_____
(5)老师对小红说:“我今晚要到你家里进行家访。”(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
_____
(6)搪瓷碗很重。(改为夸张句)
_____
(7)燕子飞过大海,肯定非常辛苦、艰难。(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
22、词句段运用。
从下列情景中选择一种,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焦急地等人 获奖 期待落空 失而复得 久别重逢 |
我选择___________(情景),我的描写:______________。
23、习作。
题目:“漫画”老师
提示:如果要给一位老师画漫画,你会选择哪位老师?先想想你的那位老师在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再选择一两件能突出其特点的事情来写。把你可爱的老师用文字“画”出来。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