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落花生》一文作者详写父亲和我们的对话,运用( )的方法告诉我们要做有用之人的道理。
A.借景抒情
B.叙事抒情
C.借物抒情
D.直接抒情
2、对于一些长故事,我们要简要介绍给别人,就要缩写故事内容。怎样缩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缩写完成后要与原文比较,努力做到故事完整,情节连贯,语句通顺。
B.把长句子缩短,把几句话合并,或者用自己的话把具体描写改得更简洁。
C.根据自己的理解,保留喜欢的内容,删去不喜欢的部分。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们在《三国演义》中,能读到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和运筹帷幄的谋略。
B.宋江智取生辰纲,吴用率军三打祝家庄是《水浒传》的故事。
C.在《红楼梦》里,有风花雪月,也有人情冷暖。
4、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喧:______ 浣女: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那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 )的“买卖街”,也有( )的(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 )建造的,如,海宁( ),苏州的( ),杭州西湖的( )、(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 )建造的,如( ),( )。园中不仅有( ),还有( )。( )园内,有如( )在( ),( )着中外( );( ),仿佛( )。
圆明园不但( ),还收藏着( )。( )先秦时代的( ),( )唐、宋、元、明、清历代的( )和各种( ),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 )。
这两段话主要写了
第一自然段先写了 ,然后写了 ,最后又写了 。
第二段是 的结构特色。
6、我会猜字谜。
(1)一月一日非今天。谜底:_________
(2)守门员。谜底:_________
(3)有人不是我,有马飞跑过,有水能养鱼,有土庄稼活。谜底:________
(4)根据下面的图画猜字。
谜底:_________________
7、辨字组词。
汛_______ 诺_______ 泻_______ 恼_______
讯_______ 偌_______ 泄_______ 脑_______
焦_______ 妨_______ 殖_______ 嫂_______
蕉_______ 仿_______ 值_______ 搜_______
8、比一比,再组词。
殉_______ 侨_______ 沮_______ 瞻_______
询_______ 娇_______ 阻_______ 檐_______
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董遇读书有三余
董遇是古代弘农人。从小爱好学习,因此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别人见他很有学问,常常要他讲书,可是他却总是告诉人家:“你必须先自己读它百把遍,边读边思,书中的道理自会懂得,倘若还有不懂之处,再讲也不迟。”请他讲书的人说:“你讲的很有道理。可是我们都苦于没有时间怎么办呢?”董遇回答说:“你们应当利用好‘三余’。”“哪‘三余’呢?”人们不解地问。
董遇看了看大家,一字一板地说:“所谓‘三余’,是指冬天乃是一年里的业余时间。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夜间是一天的业余时间,到处一片漆黑,无法干活儿,不也是读书的好时间吗?还有阴雨之天,到处一片泥泞,出门不得,更是在家读书的好时间哩!”
人们听了他的话,都有所悟,哪里是没有时间,分明是不会利用时间呀!
【1】解释下面的词语
倘若:_____________
一字一板: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你想,冰天雪地没有农活,不是读书的大好时间吗?
__________________
【3】组词。
漆______ 倘______ 遍_____
膝______ 淌______ 骗_____
【4】董遇所指的‘三余’各是什么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则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自相矛盾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有个围观的人问他:“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1.“张口结舌”可以换成“ ”这个词语。
2.这段话主要通过描写楚国人的( )和( ),来刻画他的形象的。
A.动作 B.神态 C.心理 D.语言
3.面对人们的提问,那个楚国人为什么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1、拓展提升
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距易县县城大约45千米。因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勇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1941年秋天,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部队主力和群众转移,将日寇引上棋盘陀,这里三面都是绝壁,异常险要。在子弹用尽无路可退的情况下,五位战士摔烂枪支纵身跳下悬崖。如今,狼牙山上巍然矗立着五勇士纪念塔,正面刻有聂荣臻元帅书写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因此,这里被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狼牙山既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
这里风光绮丽,山上遍布苍松翠柏,飞瀑流泉,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植物有松、柏、桦、枫等。金风送爽时,山上层林尽染,景色宜人。
狼牙山,英雄的山,美丽的山,我爱你!
【1】读这篇短文你大约用了______分钟。在阅读过程中,你心中一定产生了很多疑问,请写出两个。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回答其中的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短文内容,填空。
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________的作用,因此叫________。
【3】下列对第五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狼牙山不但风光绮丽,而且这里曾经有五位勇士浴血奋战最后英勇跳崖的感人事迹。
B.狼牙山极其险峻,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攀登到顶峰。
【4】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狼牙山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
①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②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③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④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
⑤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⑥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人们熟悉的事物( )( )( )作比,能拉近小艇与读者的距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艇( )( )( )这三个外形特点。
【2】文章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围绕中心句,从( )( )( )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属于( )描写(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3】文章第六自然段的画线句子,属于( )描写(静态描写、动态描写),表达效果是( )。
13、阅读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电影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1】文中画线处描写时间的词语连用,是为了表现巴迪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一个描写心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
【2】“我”为什么那么期盼父亲早点回来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描写得更好?为什么?
(1)快到八点钟时,父亲推门而人。 (2)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1. “这战斗的声音”指 。
2.为什么说“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
15、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说起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敌人( )了,我们就( )到地道里去,让他们( )个空;敌人( )了,我们就从地道里( )来,照常( )地过日子,有时候还要打击敌人。靠着地道这种坚强的堡垒,冀中平原上的人民坚持了敌后游击战争。
【1】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动词。
【2】用“____”画出语段的中心句。
【3】将描述地道总体结构的句子画上波浪线。
【4】读完语段后,我们知道了地道有_______和______的作用。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地望着这位年轻人,他知道如果不让他干活儿,他是不会吃东西的。思量(liáng liang)片刻后,杰克逊大叔说:“小伙子,您愿意为我捶捶背吗?”说着就蹲(dūn cūn)在这个年轻人跟前。年轻人也蹲下来,轻轻地给杰克逊大叔捶背。
捶了几分钟,杰克逊大叔感到十分惬(qiè xié)意。他站起来,说:“好了,小伙子,您捶得好极了,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说着将食物递给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yàn yān)地吃起来。杰克逊大叔微笑地注视着这个年轻人,说:“小伙子,我的庄园需要人手,如果您愿意留下来的话,我太高兴了。”
1.给文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僵硬”有两个意思:①(肢体)不能活动;②呆板,不灵活。请为下列句子中的“僵硬”选择正确的意思。
(1)因为工作方法僵硬,所以工作的效果不太好。( )
(2)刚才我的腰还很僵硬,现在舒服极了。( )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年轻人什么样的心理?
4.杰克逊为什么要把这个例外的年轻人留下来?
17、阅读。
【材料一】①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
②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③沃克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面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④“试试看吧。”
【材料二】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仲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习竽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1】阅读材料一,回答问题。
(1)“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中的“一刀刀”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通过对沃克医生的__________描写和刘伯承的____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写的是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故事。他和刘伯承一样,都堪称“___________”
【3】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对人物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
18、信念是一粒种子
有一天,一群自然科学家来到了一处地基。他们发现,在这一片多年来未见天日的地基上,竟长出了一片在英国(1)从来没有见到过的野花野草。
这片地基,大多是几百年前罗马人进攻英国时建造的,大概花草的种子就是那个时候被带到了这里。它们被压在沉重的石头砖瓦之下,一年又一年,几乎完全丧失了生存的机会。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一旦它们见到了阳光,就立即恢复了勃勃生机,绽开了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一粒种子,即使被埋没数百年,依然蕴藏着生的希望;那么一个人,当他处于困境时,又当如何呢?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跋涉,(2)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
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之源,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那壶支撑他们的精神之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们的,又哪里是那一壶沙子呢?
事实上,人生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无论遭受多少艰辛,无论经历多少苦难,只要一个人的心中还怀着一粒信念的种子,那么总有一天,他能走出困境,让生命重新开花结果。
1.写出和文中画线部分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
(1)
(2)
2.“喜极而泣”中“极”的意思是 。
A.顶端,最高点,尽头 B.尽,达到顶点
C.最高的,最终的
3.如何理解“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里,真正救了他们的,又哪里是那一壶沙子呢”这个句子?
4.读了文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19、阅读。
济南的秋天
老舍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的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把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熟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
再看水。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Sweet heart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皮,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皱。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影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地吻着。山儿不动,水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1】找出文中描写济南秋天山水颜色的词语。
青黑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你所在城市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请写出两个带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用这些词语描述一下你所在城市的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以“诗境”为线索,先写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多采用________(动态 静态)的描写方法描绘了济南秋的特点。
【3】写济南的山,着重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按照先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写山腰的变化,连用了六个“忽然”,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四段中“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句话主要是说济南秋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5】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哪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代诗人和著名作家笔下的秋天是这样的:
“空山新雨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半钟声到客船。”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___________________。成群结队的大雁,___________,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1)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渐渐漫上来,把这片森林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缩句:
(3)一只小苍蝇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许多老松树在热辣辣的太阳光里,渗出厚厚的松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句意。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改成转述句)
2.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用加点字造句)
3.白云在天空中飘荡。(扩句,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23、作文
题目:我的心爱之物
提示:它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得到它的?它为什么会成为你的心爱之物?要求内容具体,语言通顺,结构合理,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4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