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防城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ì shì) (zhòng chóng)  眼间(zhuǎn zhuàn)

    (féng fèng)  (jīng jìng)  (chà shà)

     

  • 2、根据课文内容,选出与原句不一致的一项( )

    A.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B.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C.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出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D.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

  • 3、“端端正正”中“端”的意思是(   )

    A.端正,不歪斜。 B.正派。

    C.事情的开头。 D.用手很平正地拿着。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比一比,再组词(5分)

    切(   )  吵(   ) 撑(   )  具(   ) 遍(   )

    窃(   )  炒(   ) 掌(   )  惧(   ) 编(   )

     

  • 5、读句子,在括号内加标点符号,再概括句子主要意思。

    如果没有太阳( )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 )到处是寒冷( )没有风( )( )( )( )没有草( )( )( )( )自然也不会有人( )

    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 6、将画线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1)廉颇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去请罪_____

    (2)赵王得了一件极珍贵的东西,叫和氏璧。_____

    (3)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没法计算数目的地道,横的,竖的,直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____

    (4)廉颇英勇善战,他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只要作战,没有不取得胜利的____

  • 7、读拼音,写词语。

    hú pàn     āi chóu     lí míng     xián yì     tíng bó

    ( ) ( ) ( ) ( ) ( )

    qī hēi     pāo qì     zhào yào     shù shāo     jiū zhèng

    ( )     ( )     ( )     ( )     ( )

  • 8、词语填空。

    人影______   清波______   生气______

    保持______   __________慢过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再查  _____画。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     进攻——     同心协力——    

    4从文中选项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本文段,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月亮

    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虽然至今尚付阙如,但是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测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合乎逻辑的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若不是地

    A.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以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B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要俘获一颗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地球形成的时候,一开始便以大团的铁作为核心,并在其外围吸积了许多密度较小的石物质。月球的形成稍晚于地球,它由地球周围残余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因而密度较小。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邂逅:_________________

    讳莫如深: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关于“月球的起源”的三种学说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3】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中的“可能”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A段用了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文章中B段用了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三句描写月亮的古诗词句及作者。

    ________________

  • 1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谁在家里陪伴孩子

    1调查结果显示,由(   )陪伴孩子成长的家庭最多。

    A.父亲 B.母亲 C.父母亲 D.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2选择其中的一个数据,说一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最希望谁陪伴在你身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谁陪伴着现在的你成长?你想对他或他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 12、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泥土的微笑

    我在花园中种满了芬芳的玫瑰花。有一天,有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来探望我,我知道她平素最喜欢花花草草了。临别时我说:采一束玫瑰点缀你的书房吧,保证十里飘香!”

    女友轻轻跨进花园,东闻闻,西嗅嗅,神采飞扬,就是不肯采摘。我说没关系,多的是,我又不是花店的老板,不会靠玫瑰赚钱的。说完我就举起剪刀准备献美。女友急忙拦住,高声叫着不可不可。这么美丽的玫瑰剪下来,让人心疼。她抓紧我的袖子叮咛:千万不能剪啊,玫瑰是泥土的微笑。谁会忍心杀戮美醉人的微笑?”

    我的灵魂悚然一惊,丑陋的泥土,________的泥土,________的泥土,因为玫瑰露出了惊艳的一笑,因为这一笑,让人爱惜非常。

    有一个朋友在拍卖会上有幸购得一个唐朝的花瓶,花瓶细颈大肚,碎花蓝白调子,流光溢彩,从造型到色彩,整个如唐朝盛世的化身,雍容,华贵,高傲,悠闲,目空一切。朋友请我们大家观赏。奇怪的是每个参观者都小心翼翼,生怕碰坏这盛世的宝贝。其实不过是一撮泥土,经过窑烧才千修百炼成瓷中经典。

    江南的紫砂壶玲珑剔透,泥人张的彩塑令人拍案叫绝,他们不都是泥土的微笑吗?弥真弥贵。即使曾丑陋,即使曾卑微,即使曾朴素,同样让人肃然起敬。我懂得了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没有理由埋没,只要努力活出色彩,一定会叫人刮目相看。

    (1) 联系上下文,在第3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2) 我”的朋友平素最喜欢花花草草”的了,为什么却不让我献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的题目是泥土的微笑”,那么在文中泥土的微笑”具体指什么呢?你知道泥土还有哪些微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即使再平凡的人,也没有理由埋没,只要努力活出色彩,一定会叫人刮目相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

    A. 平凡的人找不到理由埋没自己。

    B. 平凡的人如果不能让人刮目相看,就要找理由埋没自己。

    C. 再平凡的人,只要努力去活出色彩来,也能够让别人刮目相看。

     

  • 13、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1】用恰当的词语形容文段中的人物神态。

    诸葛亮______ 鲁肃______

    【2】读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做题。

    (1)该句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又写出了曹操的_____________性格特点。

    (2)把该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句中的“一定”一词说明了什么?“笑着说”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是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

    【4】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购买上帝的男孩

    一个小男孩A(拿着、捏着、握着)1美元硬币,沿着街边的商店一家一家地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了,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老板是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吗?”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他是被叔叔帕特鲁普抚养大的。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1美元。”“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美元。”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上帝之吻”牌饮料说:“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B(捧、抱、包)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你很快就会好起来!”

    几天后,一个由世界上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他们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上的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付清了。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后,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人。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幸运。为了救您,他拿1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挽救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

    【1】写出文中括号里A处和B处用的正确词语。

    A___________ B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

    【3】为第3自然段补写老头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医生说的“只有上帝能救他”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小男孩心里的“上帝”是_________;你认为本文“上帝”是_________

    【5】读完短文,我们可以看出购买上帝的男孩邦迪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孩子;老者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6】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敢说实话的人

    1941年底的北京,那个时候是叫北平的,一位48岁的学者被日本侵略军抓进监狱,押到了审讯室里。翻译是个韩国人,当这位学者被押进来之后,这个韩国人对他说:“请向日本军官鞠躬。”

    面对赤裸裸的暴力,文弱的学者不得不照做。但是他说:“我是向武力鞠躬。”

    日本军官问:“你是不是抗日分子?”

    “我是。”学者平静地说。

    日本军官又问:“你为什么抗日?”

    学者说:“这个问题我有两种回答方式。概括地说,我不得不如此。但你要我细说的话,请你给我20分钟,不要打岔。”

    日本军官说:“可以给你20分钟。”

    在这20分钟里,学者告诉日本军官:“我是研究历史的,我研究的结论是: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一个国家用武力占领别的国家,把别的国家的人民当作奴隶,削弱别国人民的意志,只能暂时有效果,最后一定会得到报应。当报应来临时,压迫者有时会比被压迫者更惨。你们宣传说,日本的目的是要亚洲各国共同繁荣,这是骗人的。看看韩国的历史就知道。日本吞并了韩国,现在韩国人不管愿意不愿意都要被征入日本军队,做着卑微的工作。你们是要把中国变成第二个韩国。”

    那位刚才还扬扬自得的韩国翻译听了学者的这番话后热泪盈眶,而日本军官则脸色发白,不等翻译译完这段话就把学者带回了监狱。

    再次审讯的时候,照样需要先给日本军官鞠躬,学者照旧说,自己是向武力鞠躬。没想到那个日本军官这次站了起来,向学者鞠躬道:“我向一个不怕死、敢说实话的人鞠躬。”

    【1】文中的“扬扬自得”是“AABC式”词语,我能照样子写两个: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为什么要特意交代翻译是个韩国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国翻译先前还是一副“扬扬自得”的样子,后来却“热泪盈眶”,这是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一共有三次鞠躬,含义一样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文章后,你内心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作答

    1)照样子对对子。

    例:山清对水秀

    枯枝对(    新朋对(      桃红对(   

    春华对(    天涯对(      莺歌对(   

    2)用字组成恰当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小丽是个性格(   )的女孩。

    张海迪虽然是一个残疾人,但她的意志却很(   )。

    爸爸(   )答应了我的要求。

    经过(   )的拼搏,中国女排终于战胜了对手。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注意不得重复。

    明明是个爱学习的孩子,课堂上他总是(        )地听讲,(        )地盯着黑板,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是说得(        ),连老师听了也频频点头,写起作业总是(        )、(        ),作文更是(        )。

     

  • 17、阅读与理解。

    冀中的地道战(节选)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   )进了活道,他们( )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 ,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一个人拿一根木棒,( )可以把”孑ロ”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民兵指揮部源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发现了敌情就吆喝起来,一个接一个,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老百姓管这种吆喝叫“无线电”。地道里面可就用”“有线电”了,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有一位同学根据选文画了一张“地道示意图”,请帮他补充完整。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选文中指_______,引用这个成语的好处是________

    4读到“人在地道里怎么能了解地面上的情况呢”,我就知道这段话讲的是___________,所以我读得很快。我还能借助“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关键词,把握这段话的内容。

  • 18、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3分)

    三借芭蕉扇

    这一日,孙悟空来到翠云山芭蕉洞借扇子。铁扇公主不但不借,反而取出扇子一扇,把悟空扇出五万多里。

    次日,悟空又来到翠云山。他变作一个小虫儿,躲在茶沫下面,来到铁扇公主的肚子里。他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疼痛不已,只好将芭蕉扇借给悟空。悟空满心欢喜,拿了扇子来到火焰山尽力一扇,谁知火焰竟然烘烘腾起;再一扇,火更大了;又一扇,那火焰足有千丈之高。悟空方知自己被铁扇公主骗了,扇子不是真的。

    孙悟空只好又来到翠云山,这次他变成了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铁扇公主不辨真假,把孙悟空借扇子的事情告诉了他。假牛魔王先是故意捶胸顿足,提醒铁扇公主保管好真扇子,又套出了真扇子的使用口诀。悟空拿到扇子,学会了口诀,现了本来面目,径自出了芭蕉洞。

    再说牛魔王得知此事,连忙追了上去,变成猪八戒的样子,又从悟空手里把扇子骗了回去。孙悟空大怒,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孙悟空和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牛魔王抵挡不过,大败而逃。铁扇公主连忙把真扇子献了出来。

    孙悟空拿着真扇子,走近火焰山,用尽气力扇去。只一扇,那火焰便灭了;又一扇,清风微动;再一扇,细雨霏霏。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扇,大雨哗哗而下。

    孙悟空把扇子还给铁扇公主,师徒四人继续向西走去。

    (1)孙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子,一借,被   ;二借,   ;三借,被 。(3分)

    (2)孙悟空和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从这句话加点的部分可以看出   。(3分)

    (3)   在短文中画出写悟空每次借扇的方法的句子。短文为什么要详细写悟空一次又一次地借芭蕉扇呢(4分)?

     

     

    (4)短文题目是三,为什么不用三?(3分)

     

     

     

  • 19、比较阅读。

    短文(一)

    走遍天下书为侣(节选)

    [英]尤安·艾肯

    ①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②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短文(二)

    童年读书(节选)

    莫言

    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许多疙瘩。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1比较两个选文,概括主要信息。

    选文(一)(二)都是关于读书的,但是选文(一)侧重写的是____________,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说了同样的道理;选文(二)着重描述的是___________

    2细读两个选文,深入探究内容。

    (1)尤安·艾肯是怎么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本书的呢?将下列内容排序。

    ①思考故事情节和作家写这个故事的原因 ②找出忽略的部分

    ③品味欣赏 ④续编故事   ⑤总结收获

    正确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莫言用一下午读完《青春之歌》,他真感到了幸福。幸福不仅来自读书,还因为:_________

    3选文(一)的第②段的构段方式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4对选文(二)运用的描写方法有误的是( )

    A.环境描写 B.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 D.外貌描写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下面语句的主要意思。

    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按要求写句子。

    1.鲸的祖先后来才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缩句)

      。

    2.松鼠跑得飞快。(改为比喻句)

        。

    3.黄鹂的住宅难道不漂亮吗?(换一种说法,使句意不变)

        。

  •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1.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所有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校园是同学们学习生活的地方,美丽的校园也是大家的乐园。请将你美丽的校园介绍给不知道的朋友吧!要抓住学校的特点,有顺序的介绍。题目自拟,建议用上合适的说明方法。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