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中“金色巴掌”指的是法国梧桐树的落叶。
B.“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这里的“音乐厅”指的是大自然。
C.“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指的是冬眠。
D.金翅雀是一种以昆虫为生的鸟类,所以早早地就飞到南方去过冬了。
2、跳绳比赛中,体育老师为了给一带一双人比赛的运动员鼓劲,他会用下面哪句话鼓励同学们?请选出最恰当的一句。( )
A.人心齐,泰山移。
B.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C.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D.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下列选项中,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众皆弃去(全,都)
B.水光潋艳晴方好(正)
C.知有儿童挑促织(挑选)
D.白云生处有人家(产生,生出)
4、下列哪则寓言选自外国寓言《伊索寓言》?( )
A.邯郸学步
B.叶公好龙
C.掩耳盗铃
D.鹿角和鹿腿
5、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按照要求写一写。
五彩( ) ( )然大( ) ( )瞪( )呆
①风尘仆仆(ABCC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②摇摇晃晃(AABB式)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③七上八下(含数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④懒洋洋(ABB式)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再选其中一个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________)
2.它们在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人喜爱。(________)
3.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________)
4.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________)
5.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________)
7、看拼音写词语。
yú mín cuì niǎo xià tiān guān chá
(_____)(_____) (_____) (_____)
hé lǒng yǐn shuǐ duì cuò tóu nǎo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将下面画线的诗句抄写在田字格里。(注意书写工整美观)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袁牧《所见》)
9、课内短文
阅读《石榴》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我的家乡在枣庄,这里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春天来了,石榴树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开出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结出了一个个小石榴。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位给无聊和卷怠。越王回国做了什么?如何勉励自己?
【1】本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流露出作者的怎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厦门的天气预报,并回答问题。
【1】根据这则天气预报,本周六的天气是______。
【2】爸爸今天需要出门办事,你会建议他出门时带上( )
A.雨伞
B.太阳帽
C.防晒服
D.墨镜
【3】未来三天,气温会( )
A.逐渐降低
B.保持不变
C.先降后升
D.逐渐升高
【4】玲玲想去厦门环岛路骑自行车,根据天气预报,她不宜选哪一天出行?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朋友
小儿今年4年级,每天放学后都忙着呼朋唤友,打打闹闹互换各类卡片。周末还要组织同学们搞小队活动,上兴趣班,看上去忙得很。( )星期天下雨,搞不成活动,他( )会拉开窗户朝外面看他养的几盆花草。
现在的小孩大多是独生子女,婴幼儿时期,( )年龄小,( )只要给他们吃饱、穿暖,健健康康的就行了。长成小小少年,就有了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玩伴了。为人父母的,并不是每时每刻都懂得孩子的心的,以为只要把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就能使孩子充实、快乐。其实,小小少年在空闲时间里,最想要的是朋友的友谊。
记得儿子上幼儿园时,一天傍晚,从外面玩回来,满头汗,花猫脸,浑身上下泥迹斑斑,手里却举着一捧新鲜的桂花枝,说是阿婆朋友送的。我没大留意他的话,随手拿了只玻璃杯装了点水递给他,让他自己摆弄。
过了几天,儿子又带回一捧缀满绿叶红果的桔树枝。一进门就对我说:“阿婆朋友家的桔子多好吃呀,妈妈,你也吃一个。”我看着他,问:“阿婆朋友到底是谁呀?”儿子说□上次我和小朋友们在阿婆家外面玩□周寒生鼻子出血了□阿婆给他止了血□阿婆还说□下次我们有困难就找她□她是我们的朋友□哈哈,笑死我了,瞧瞧我的儿,一点点大的人,就在外面交了老太太朋友了。
后来,我们搬家了,儿子也上一年级了。一天放学回家,儿子脖子上挂了一只红绒线编的小网袋,里面是一只绿壳鸭蛋。儿子兴奋得结结巴巴,过了好长时间,我才听清了这只鸭蛋的来历。原来,是阿婆送给儿子的端午节礼物。后来,我真的好感动,为这一老一少纯真的感情。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分别填在第1,2自然段的括号内。
①即使……也…… ②只有……才……
③因为……所以…… ④虽然……但是……
【2】请在文中□内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本文为了表现 阿婆和儿子纯真的友谊,依次写了3件事:
第一件事是阿婆送儿子一捧新鲜的桂花枝_。
第二件事是______
第三件事是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掌声(节选)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 ) 慢吞吞——( ) 动听——( )
【2】选段中“________”这个词语表示时间短。这样的词语我还能写:_______________。
【3】教室里一共响起了两次掌声。一次是在英子刚刚站定时,鼓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一次是在_____________时,鼓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这两次掌声让原本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子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你一定会听见的
桂文亚
①你听过蒲公英梳头的声音吗?蒲公英有一蓬金黄色的头发,当起风的时候,头发互相轻触着,像磨砂纸那样沙沙地一阵细响,转眼间,她的头发,全被风儿梳掉了!
②你听过80只小蚂蚁跑步的声音吗?那一天,蚂蚁们 在红红的枫叶上准备做体操,“噗!”一粒小酸果从头顶 ,“不好,炸弹来啦!”顷刻间,它们全 了!
③你听过雪花飘落的声音吗?一个宁静的冬夜,一朵小小的雪花,从天上轻轻地、轻轻地飘下,飘啊飘,飘落在路边一盏孤灯的面颊上,微微地一阵暖意,小雪花满足而温柔地融化了……
④如果你问,这都是想象的声音吧?我怎么听不出来呢?那么我再说清楚一点儿:
⑤你总听过水声吧?当山间的清泉如一道银箭奔向溪流,当哗啦啦的大雨打向屋脊,当小水滴清脆地落在盛水的脸盆里,当清道夫清扫水沟里的落叶,当妈妈开水龙头淘米煮饭,你总该听到些什么吧?
⑥你善于用你的耳朵吗?你听见了世界的声音吗?你用心听了吗?你听见了什么?
[选文时有改动]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
逃散 | 排列 | 落下 |
【2】第①至③自然段写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三种声音。
【3】在第⑤自然段用“_____”画出能帮助理解文段意思的一个句子。
【4】单选题:是谁在为蒲公英梳头?
A.风
B.雨水
C.磨砂纸
D.蒲公英
【5】单选题:与“顷刻间”意思不同的词语是哪一个?
A.一瞬间
B.一下子
C.一刻钟
D.转眼间
【6】在文中用“ ”画出一处你认为写得生动的语句,并谈谈体会。
14、阅读理解
阿瓜是弱智的小孩。
在三年级一班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笑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他都会主动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性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刷洗。原先最脏臭地角落,因为阿瓜地负责变成了教室内最醒目地净土。
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复杂地眼光看自己。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同学们笑了 老师却没有笑 她走过去轻拍阿瓜的脸蛋说 是的 你最贵
阿瓜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一个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个踽踽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妈妈顺道载同学回家,可惜因机车后座装了一个铁篮子,无法载多载领一个人而作罢。
回家后,妈妈忙着载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汉地用老虎钳在拆掉铁篮子……
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多么笨的孩子啊 又是多么善良的宝贝!是因为笨才善良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
【1】在下面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画掉。
倒(dào dǎo)数第一 垃圾(jī jí)刷(shuā suā)洗
复(fù fǔ)杂 顺道载(zài zǎi)同学
【2】练习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踽踽独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看看……”在句子中表示什么意思,将序号写到括号里。
A.表示话没有说完 B.表示语意未尽
C.说话断断续续 D.表示引文又省略 E.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1)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________)
(2)“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_________)
(3)出门一看,原来是阿瓜正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在拆掉铁篮子……(________)
【4】短文写了关于阿瓜地哪几件事?概括一下,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
【5】读了课文,你最想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节选)
①动物世界充满奇趣。
②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的犀牛,身长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原来,犀牛的皮肤很厚,有很多皱褶,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背上的黑色小鸟,是在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所以,小黑鸟和大犀牛成了一对好朋友。人们把这种黑色的小鸟叫作“犀牛鸟”。它还能为犀牛放哨呢!周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向犀牛报警。
③鳄鱼是一种凶猛的爬行动物。它可以把一头重几百公斤的野牛拖到水中淹死后吃掉。它用尾巴一扫,能把在河边喝水的羚羊打落水中。有谁想到,就是这样凶猛的动物却能够和一种叫燕千鸟的小鸟和睦相处。当地人经常可以看到鳄鱼在岸边张开大嘴巴,燕千鸟飞进飞出,鳄鱼丝毫不会伤害它们。原来,鲷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燕千鸟是在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因此,燕千鸟也叫“牙签鸟”。有时燕千鸟不在它身边,鳄鱼的牙齿难受了,就会爬到岸上张开大嘴巴。附近树上的燕千鸟看见了,立即飞过来为鳄鱼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④这些“和平共处”的现象多有趣呀!
——作者:张晓天
【1】本文介绍了两个“生物共栖现象”的例子:一是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共栖动物能够“和平共处”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运用提示的方法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有时候,为了更自由,它索性到树林里去练。(用找近义词的方法)
索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狗感到受了委屈,低着头,含着泪水默默走开了。(结合上下文理解)
委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圈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的词语好在哪里。
1.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_________________
3.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_________________
18、语言表达
[请教]小东经常丢三落四,不是忘带课本就是忘带作业,但他不知道怎么克服这个缺点,所以想向同桌小明求助。请你帮小东想一想,他该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病句。
(1)《蜜蜂》的作者是法布尔写的。
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不断改正并认识自己的错误。
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①小女孩向一个小天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妈妈买来葡萄、西瓜、苹果、西红柿等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很喜欢语文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我看到肉汤冒着热气,烤鹅的香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1.教材中的图片告诉我们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图片提示,我们要续写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本次习作是续写故事,因此在续写前,要了解教材中三幅图的内容。
B.续写的部分一定要合情合理,思想要积极向上。
C.续写的部分的人物必须是教材中三幅图中出现过的,不可以增加其他人物。
3.拿起手中的笔把想好的故事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