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徐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朗读停顿正确的是(  

    A./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B.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C.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 2、遇到不认识的或不懂的字,小梅会查字典,下面句子中的“善”的含义是(       )。

    花奶奶是一位和的老人,孩子们都喜欢她。

    A.善良,品质或言行好。

    B.交好,和好。

    C.爱,容易

  •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A.靠近 B.合上 C.到达 D.总合

  • 4、选择合适的词。(4分)

    观察 考察

    (1)李四光是我国地质学家。他从小虚心好学,经常到野外( )地质。

    (2)我们想写好作文,平时要注意( )周围事物,积累材料。

    安静   宁静

    (3)演出开始了,剧场渐渐( )下来。

    (4)在这里他过着十分( )的生活。

     

二、填空题 (共3题,共 15分)
  • 5、能说会道。(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诗句)

    1.停车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____________ 红于: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傲霜: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只有儿童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______ 

    2.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______ 

    3.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______

  • 7、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发愁——________   浓密——_____  必须——______  

    匆匆忙忙——_______ 继续——_____ 牢固——______

三、书写 (共1题,共 5分)
  • 8、读拼音,写词语。

    xiān měi     zhǔn bèi   chì bǎnɡ     shènɡ kāi

       

    fā zhǎn     jìnɡ lǐ     měi miào     bǔ yú

       

四、现代文阅读 (共7题,共 35分)
  • 9、理解题意,完成练习。(1)恍然大悟:________ 苦心孤诣:________

    苦心孤诣造句:________(2)风筝是春的使者,请你写出一句有关“风筝”的诗句。

    ________

     

  • 10、课内阅读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四字词语中看出鱼的数量多。

    【2】这段话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理解正确的是(       

    A.西沙群岛的鱼和海水各占一半。

    B.用“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是为了说明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

    【3】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在文中用“——”画出来。你能仿照着这段话“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式,写一写海里的其他动物吗?

    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     ),小松鼠找来松果(     ),小青蛙在加紧(     ),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     ),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     )了。

    【1】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在相应的括号里。

    A.过冬 B.造房子 C.挖洞   D.衣裳   E.当粮食

    【2】这段话主要写__________。准备过冬的植物有___________,准备过冬的备过冬的动物有_______________

    【3】请用“ ”画出上文中的一个拟人句。

    【4】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朋友,它还会告诉谁呢?请仿照上文的写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细心读,认真想。

    “飞翔”的蜘蛛

    有一天黄昏,我发现,一只黑蜘蛛在后院的两檐之间结了一张很大的网。

    难道蜘蛛会飞?要不,从这个檐头到那个檐头,中间一丈余宽,第一根线是怎么拉过去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故意捣毁了这个蛛网。

    后来,细细地观察,我才发现它走了许多弯路——从一个檐头起,打结,顺墙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行,( )地翘起尾部,不让丝落在地面的沙石或别的物体上,走过空地,再爬上对面的檐头,高度差不多了,或者说它满意了,再把丝收紧。

    收第一根丝要半个多小时,直到成一条直线。以后的进程一般比第一根丝的安置要快多了。尽管它很复杂,但蜘蛛对此( ),操作起来,仿佛是一种愉快开心的表演似的。

    蜘蛛本不会飞翔,但它能够把网凌空结在半空中,它是勤奋、敏感、沉默而坚忍的小动物。它的网织得精巧而且规矩,八卦形地张开,仿佛得到神助。

    这样的成绩,使人不由得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 )的智者。

    于是,我记住了:蜘蛛不会飞翔,但它照样把网结在空中。奇迹是执著创造的。

    (选自《中国数学》,有改动)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到短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A.深藏不露 B.小心翼翼 C.十分熟练

    【2】蜘蛛是怎样结第一根线丝的?请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再将蜘蛛结第一根线的过程多读几遍,感受作者留心的观察与描写。

    【3】短文中两次写“蜘蛛不会飞翔”,为什么题目却是“飞翔的蜘蛛”呢?( )(多选)

    A.因为蜘蛛有翅膀。

    B.因为作者通过留心的观察,把蜘蛛想象成会飞的昆虫。

    C.因为作者通过留心的观察,看到蜘蛛结第一根线的动作非常连贯熟练,用"飞翔"来形容蜘蛛结第一根线一气呵成的动作。

    D.因为蜘蛛虽不会飞,但用执着创造了奇迹,在作者眼里,细心、坚持与智慧就是蜘蛛的翅膀。

  • 13、阅读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选段,按要求做题。

    “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我被牛吃了……正在它的嘴里……救命啊!救命啊!”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蹦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摔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gū gǔ)碌爬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jiáo jué )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chù zhù)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pèn pēn)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睛:“谢谢你……”

    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1】给文中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 ”。

    【2】读第四自然段,写出描写青头动作的词语,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读文牛有几个胃?各是用来干什么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喜欢青头吗?为什么?请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祖国的山川大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都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热爱。

    我们有头顶(   )的珠穆朗玛峰,(   )的西双版纳,(   )的华北平原,有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岛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祖国的大地山河哟!哪一个地方没经过劳动者苦心的经营,哪一个地方没有流过劳动者的汗、淌过战士们的血!

    我爱我们祖国的土地!狂风曾经扫荡过它,冰雹曾经打击过它,霜雪曾经封锁过它,大火曾经烧灼过它,大雨曾经冲刷过它,异族奴隶主的铁骑曾经践踏过它,帝国主义的炮火曾轰击过它。不过,尽管受了这些磨难,它还是默默地存在着。一到春天,它又苏醒过来,万卉(huì)争荣,满怀信心地表现出盎(àng)然的生机。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怀念。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痛苦,是因为远离了祖国的同志、祖国的山川风物;幸福,是因为有这样伟大的祖国值得我怀念。

    1.从下面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第2自然段的括号中。(每个词语只能用一次)

    一泻千里  浩浩荡荡  千年积雪

    莽莽苍苍  一望无际  草树蒙密

    2.解释下列词语。

    (1)经营:  

    (2)广阔无垠:  

    3. “烧灼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字典里的解释:①火烧,火烫;②明亮。在这里应选(  )。

    4.  画出感受最深的语段或句子。

    5. “我曾远离祖国几年。那些日子,我对祖国真的说不出有多么怀念。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为什么说这怀念既痛苦又幸福?

     

     

     

  • 15、课内阅读。

    《我爱故乡的杨梅》节选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chún)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1】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作者观察到杨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特点。

    【2】短文第二自然段作者在观察杨梅颜色变化时,用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3】短文第3自然段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观察的___________(①视觉       ②味觉)

    【4】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草莓。

    草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拿一个放到嘴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共3题,共 15分)
  • 16、模仿秀  用加点字的词语写句子。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

    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 17、口语交际

    当你一个人在家时,有一个陌生人来敲门,声称是你妈妈的朋友。你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注意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

  • 18、修改病句

    开学那天,全校所有的师生基本上都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 (共2题,共 10分)
  • 19、修改病句。

    枣树上有无数棵枣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修改下列病句。

    《稻草人》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叶圣陶先生写的。当你走近《稻草人》的世界,你会知道在夜间的田野,星星怎样眨眼,月亮怎样微笑,人们有着的辛苦和悲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园地。

    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印象最深刻的传统节日写一写。可以写自己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故事。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书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语言表达
六、修改病句
七、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