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整体(zhěnɡ) 布置(zhì) 营养(yín)
B. 贮藏(zhù) 娇嫩(jiāo) 纤弱(xiān)
C. 滂沱(tuó) 俯视(fǔ) 就寝(qín)
D. 仪表(yí) 谦虚(qiān) 质量(zhǐ)
2、下列词语不是写秋天天气的是( )
A.秋高气爽 B.天高云淡 C.秋风习习 D.金桂飘香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暗自猜侧 天高云淡
B.五彩缤纷 口干舌燥
C.波澜壮阔 鬼丽无比
4、下列语句不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是( )
A.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B.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C.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D.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
无( )无( ) 没精( )( ) 杞人( )( )
画( )添( ) 争奇( )( ) 相提( )( )
(1)类似画“——”的“ABAC”式词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
(2)类似画“﹏﹏”的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我还能再写一个:______。
6、我会写比喻句。
1.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
2.平静的湖面,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天上的星星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眨一眨的。
4.秋风起了,一片片树叶纷纷飘落下来,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词语解释。(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________:覆盖在小木船上的拱形物,用来遮蔽阳光和风雨。
________:形容非常寂静,没有声响。
8、读拼音,写词语。
qīng chén zhuāng bàn tíng chē shǒu bì
yī fu néng gòu fēi yáng dú shū
9、做一做,练一练。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②他们关了门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③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④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读文段①和②,我们要用(______)的语气;读文段③和④我们要用(_________)的语气。
A. 震惊 B. 悲伤 C. 喜悦 D. 哀求
【2】第③段中“放假了”指的是_____________。请仿照画线句子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描写的是_______时的情景,其中“紫的、黄的、白的”体现了花儿的_________。
【4】对第④段中加点的“冲”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花儿们迫不及待地想回家以及花儿们快乐的心情。
B.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花儿们无组织无纪律,胡乱开放的情景。
10、课外阅读。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屈背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众丫鬟都 ,有的 ,有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吃。
【1】本文节选自中国古典名著《___________》,整个片段都写得一个意思,那就是________。引起发笑的人是_________。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
(1)“屈背”这个词“屈”指________,“背”指________。
“屈背”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发怔”一词,我们扣住“众人先是”“后来一听”这些词语理解,发怔是________意思。
【3】预测想象一下,文中空白划线部分大致会写什么?试着写一写。
众丫鬟都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吃。
11、阅读,回答问题。
小耗子长途旅行记
①有一天,一只小耗子外出旅行。耗子奶奶给他烤了些路上吃的饼,把他送到了洞口。小耗子是一大早出门的,到了傍晚才回来。
②“啊,奶奶!”小耗子喊了起来,“要知道,原来我是最有力量、最灵巧、最勇敢的,可在旅行前我还不知道哩。”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奶奶问。
④“是这样的,”小耗子讲了起来,“我出洞以后,走呀走呀,来到了大海边,那海可大可大啦,海面上不停地翻着波浪!可是我并不怕,我跳到海里就游了过去,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我竟然游得那么好!”
⑤“我知道这个海。”耗子奶奶说,“前些天有一只鹿从那儿走,一踩蹄子,蹄子印里积下的水。”
⑥“那么你再接着往下听,”小耗子说,“我在太阳底下晒干了身子,又继续向前走。我见前边有一座高山,那山可高可高啦,山顶上的树把云彩都遮住了。我想,不能绕着这座山过去。我跑了几步,纵身一跳,就从山上跳了过去。甚至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我怎么会跳这么高!”
⑦“你说的那座高山我知道,”耗子奶奶说,“那是水坑后面的小草丘,上面长着草。”小耗子叹了口气,但接着往下讲。
⑧“我继续往前走……”
【1】我会用下面的词语写句子。
(1)竟然:_________________
(2)惊讶:_________________
【2】小耗子说的“大海”是( )
A.真正的大海
B.鹿蹄子印里积下的水
C.池塘
D.水洼
【3】小耗子说的“高山”是( )
A.小山坡
B.大石头
C.真正的高山
D.小草丘
【4】结合短文的题目和内容,你觉得故事结束了吗?说说你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抓住关键句读懂短文内容。
滇池
①滇池——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②滇池湖畔景观众多。湖畔的西山险而壮观;海埂公园、郑和公园远近闻名;聂耳墓令人肃然起敬;白鱼口、观音山秀丽多姿,石寨山古墓群遗址见证古时的繁荣;美不胜收的大观楼屹立在湖畔,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副长联就来源于此。
③滇池山清水秀,美丽迷人。碧鸡山和金马山夹岸对峙,树茂林密,登高一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湖上帆影点点,山间游人如织,隐现的古寺一座又一座,犹如一幅怡人的图画。
④滇池,还是红嘴鸥的天堂。在这里,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每年的11月到来年3月,当北国白雪皑皑之时,一群群躲避北方海域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远方飞临春城。这个时候,翘首期待红嘴鸥这白色精灵已久的春城市民纷纷来到滇池边,带着红嘴鸥爱吃的食物,款待远方来的贵客。人鸥相聚,人在笑、鸥在鸣,欢乐的人们不停地向空中抛撒食物,千万只红嘴鸥欢快地在空中飞翔舞动,仿佛在感谢热情、好客又善良的春城人民。
⑤明代诗人杨慎有诗曰:“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赞美的就是这里的气候和美景,而这些“精灵”的到来又为游山玩水增添了别样的趣味。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
(2)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短文第②自然段围绕第一句话,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郑和公园、___________、白鱼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观。
(2)第⑤自然段中,杨慎的诗句赞美了滇池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的“精灵”是指_________。
【3】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滇池?试着用文中的话写一写。
【4】读了短文,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类文阅读。
这条小鱼在乎
有这么一个故事。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着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zhǐ)尺,但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被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小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小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小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1】“咫尺”的意思是( )。
A.形容像一把尺子的形状
B.从这儿到那把尺子之间的距离
C.比喻很近的距离
【2】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 )。
A.语意的转折
B.解释说明
C.声音的断续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小鱼的生命只有它本身在乎,人类不必把它放在眼里。
B.有些事情虽然我们是举手之劳,但却往往错过了。
C.要做有价值的事,做微不足道的事只能是浪费时间。
14、根据课文内容作答。
1.本文讲的是(宋耀如 宋庆龄)小时候(失信 诚实守信)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人要有(诚实 诚信)。
2.宋庆龄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她不想去伯伯家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鄱阳湖
位于江西省的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像一颗硕大的绿宝石点缀在祖国母亲金色的腰带——长江上。它令人向往,令人赞美。
鄱阳湖令人向往的是它的美丽多姿。风平浪静的时候,都阳湖就像一面镜子,湖边的青山,倒映在湖中,不正是仙女在梳洗打扮吗?微风吹过湖面的时候,碧波荡漾,在金色的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叫人心旷神怡;当湖面狂风大作的时候,几百里的水面白浪滔滔,汹涌澎湃,风声水声响成一片,就像那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鄱阳湖无论什么时候,都会使人产生遐想,兴奋不已。
都阳湖更让人喜欢和赞美的,是它(丰富 丰实)的水产。都阳湖,可真是一座鱼虾的宫殿,这里水产名目繁多,有味道鲜美的青鱼、鳊鱼,有披盔戴甲的龙虾、螃蟹,还有闻名全国的红眼银鱼……听爸爸讲,红眼银鱼在过去,还是专门用来进贡给皇帝的贡品呢!而现在,它成了劳动人民平日里餐桌上的美食。
每年秋冬季节湖水下退的时候,我们的都阳湖可就成了一座“闹市”,到处一片(匆忙 繁忙)的景象。你听!“嘟、嘟、嘟……”机帆船远远地在向你打着招呼,你可以乘船去看看渔民叔叔捕鱼的情景,当那渔网收拢的时候,才有趣呢!大大小小的鱼儿在网里互相撞击,随着包围圈变小,密密麻麻的鱼儿又蹦又跳。真好似“鲤鱼跳龙门”。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图画啊!
我爱你,鄱阳湖!
【1】用“√”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用“无论……都……”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句子中分别把_____比作了_______,把_______比作了_______。
【4】为什么说都阳湖是一座“鱼虾的宫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文中具体描写“鲤鱼跳龙门”情景的句子,画上横线。
【6】短文介绍了鄱阳湖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大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改变词序,原意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
③美丽的菊花仙子在秋雨里频频点头。(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
④门前的水泥道很美。(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花坛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红花。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她穿了一条白色连衣裙,一顶红色帽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年已后,我和爸爸种的小树长成了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练一练。
(1)根据你的体会填空。
①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这句话通过写小燕子的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来突出小燕子可爱的外形特点。
②独角仙的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这句话主要是抓住独角仙的______来写,写了它的颜色和触感,同时与________对比,生动地写出了独角仙角的形状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观察下面的小动物,选择一种照上面的例句写一写它们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你修改病句。
1.我们要不断写作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今天买了很多文具,有铅笔、牙膏、练习本和橡皮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们把桌椅摆的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荷花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修改病句。
1.十佳小歌手比赛开始了,首先第一个登场的是孙杨。
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国家因为还比较落后,所以我们有决心赶上来。
__________________
3.我也喜欢沙漠,因为它磨练了我的志向和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
21、书面表达
看一看,写一写。“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多美的发现啊!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吧。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