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能够 飘扬 双壁 粗壮
B.装扮 坪坝 口笛 急忙
C.落下 攻课 招引 敬礼
D.朗读 穿戴 互相 枝杆
2、同学小玲有一本非常有趣的故事书,我想借来看看,我应该怎么说呢?下面四种说法中,能让听的人感到最舒服的一项是( )
A.喂,把你的故事书借我看看。
B.小玲,你的故事书可以借我看看吗?
C.小玲,把你的故事书借我看看。
D.小刚,把小玲的故事书拿过来给我看看。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靴(xuē) 战斗(dòu)
B.拼凑(zòu) 眼眶(kuàng)
C.扎根(zhā) 诱人(xiù)
D.掠夺(luè) 瑰丽(guì)
4、下列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忐忑不安。
B.春天到了,秋高气爽 , 最适合去野外春游。
C.别看他俩这会儿争得面红耳赤 , 最后肯定是哈哈一笑,啥事都没有。
5、先将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填空。
①笔墨( )砚 ②守( )待兔 ③( )态各异
④无忧无( ) ⑤( )心丧气 ⑥波光( )( )
(1)我能写出一个和④结构相同的词语:无______无______
(2)比赛就要开始了,谁都不能说______的话。(填序号)
(3)我知道词语②的意思是:______
(4)词语①是“文房四宝”,被称为“雅人四好”的是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měi miào yǎn zòu gào su gǎn shòu
( ) ( ) ( ) ( )
jī dòng dǎ jī yuè qì yǔ dī
( ) ( ) ( ) ( )
shǒu fēng qín qiāo qiǎo dǎ dǎ
( ) ( )
7、学习完本单元后,你积累了多少四字词语?请写一写,至少写4
个。(4分)
8、看拼音写字词,并写规范工整。
jiē chù mì mì zhì huì xiōnɡ měnɡ
jiāo ào lüè duó chèn shān jù jí
9、拓展阅读。
燕子
一对黑色的燕子,(撞 装)在我的玻璃上。我连忙把窗子打开窗户,这一对小客人,却又突然不见了。窗外是一片绿色的春天……
我在窗口等待着,等待着春天的使者,这幸福的使者。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无穷地眺望。
燕子终于又回来了,衔着泥草,忙忙碌碌地(走来走去 飞来飞去),在我的房角上造起一座白色的小房子。一会儿,它们又出去了,又回来了,并且吱吱地叫着,仿佛它们在这新地方,发现了工场,找到了工作,在向我报告它们的欢乐。
接着,它们又出去了。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衔来了一条又肥又绿的虫子,它们就(饱饱地 抱抱地)吃了一顿……
吃完了,它们在窗外唱了一支歌,又到它们的工场去了。这中间也回来过一两次,不是衔着泥沙,就是抬着树枝……
燕子,我知道你是在劳动中,才变得如此矫捷的!也知道你是在劳动中,吸取了太阳的光亮,才使黑色的羽毛变得如此闪亮的!甚至你那火红的(嘴 觜)唇,也是涂上了太阳的颜色,才变得如此(严 艳)丽的!你是春天的使者,劳动的使者啊……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
【2】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中燕子是_________的使者和_________的使者。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燕子是_________的使者和___________的使者。
【3】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一对小客人”就是“一对黑色的燕子”。( )
②短文主要赞美了燕子爱劳动。( )
③“我的心也在发芽,也像迎着春风的嫩叶,在枝头上无穷地眺望。”中的“眺望”可以理解为“向左右看一看”( )
【4】修改文中划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倒立的老鼠
俞芳
从前,有一位名叫罗伯的老先生,他过着宁静祥和的生活。当他发现家中有老鼠的时候,起初他不以为意。当老鼠迅速繁殖,他开始感到困扰。它们不断繁殖,罗伯终于再也无法忍受。“太过分了!”罗伯说道。他来到商店,买了一些捕鼠器、一片乳酪和一些强力胶。回到家,他将强力胶涂在捕鼠器的底部,并将捕鼠器粘在天花板上。然后再小心翼翼地将乳酪粘在捕鼠器上当饵,希望能够抓住老鼠。
当晚,老鼠们从老鼠洞里出来,看到了天花板上的捕鼠器,它们认为这真是天大的笑话。它们在地上走着,用脚轻碰彼此,并且用前爪指着天花板笑得东倒西歪。毕竞,将捕鼠器放在天花板上,真是太愚蠢了。
罗伯第二天早晨下楼,看到捕鼠器没有抓到老鼠,他笑了笑,不发一语。他拿了一把椅子,将强力胶粘在椅脚上,并将它倒过来粘在捕鼠器旁的天
花板上。他用同样的方式将桌子、电视机和台灯粘了上去。他将地板上的所有东西都倒置粘在天花板上。他甚至放了一块小地毯在那上头。
晚上,老鼠们走出老鼠洞,起初它们还在取笑前一晚看到的景象,但当它们抬头看到天花板时,它们突然笑不出来了。它们认为地板在上头,开始变得非常紧张,于是通通倒立过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们都因为头部血液回流,压力增大而晕倒了。
当罗伯第三天早晨下楼时,地板上到处是老鼠。他快速地将这些老鼠全部集中起来丢入垃圾桶中。
【1】为什么第一天晚上老鼠们笑得东倒西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罗伯所做的事情中,你认为罗伯是个怎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哪一项最能形容这个故事?( )
A.严肃且悲伤。
B.恐怖且令人兴奋。
C.有趣且机智。
D.紧张且神秘。
【4】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内语段,然后答题。
纸的发明(节选)
①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发现,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可用于书写。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②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读第②段,用“ ”画出能概括本段大意的关键句。
【2】找出选文中表示造纸过程中动作的词语,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造纸流程图:剪碎或切断→( )→捣→捞→( )。
【3】蔡伦造纸的方法能够流传下来,原因是( )(多选)
A.价格便宜
B.轻便好用
C.生产方法很复杂
D.原料容易得到
【4】根据选文内容填表,体会蔡伦是怎样改进造纸术的。
时间 | 造纸用的材料 | 纸的特点 |
西汉时代 | __________ | 粗糙不便书写 |
东汉时代 | __________ | 轻便好用等 |
12、阅读理解。
搭船的鸟(节选)
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 )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 )起来了,红色的长嘴( )着一条小鱼。它( )在船头,一口把小鱼( )了下去。
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1】面对如此漂亮的翠鸟,作者不仅用眼睛去看,还用心去想。请用“ ”画出描写作者的想法的语句。从这些句子中,我感受到了( )(多选)
A.作者的好奇与天真。B.作者为翠鸟的突然出现感到惊喜。
C.作者很无知。D.作者不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2】选文第二自然段中,作者抓住翠鸟的 进行细致观察,描写了翠鸟 时的情景。请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段中的括号里。
飞 冲 衔 吞 站
【3】从文中加点的“一下子”“没一会儿”“一口”等词语,我感受到翠鸟捕鱼时动作______。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汽;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
①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来写。
②你能把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吗?试试看!
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西 湖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漂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中外人士被西湖那秀丽温馨的湖光山色所吸引,萌生无限眷恋的情怀。
【1】选择题
自古以来,素有“人间天堂”美称的是( )。
A.苏州
B.杭州
C.西湖
D.福州
【2】短文第四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展开描写的?请你在文中用“____”画出来。
【3】给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4】杭州西湖的景色那么吸引人,请你为它写一句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否和那些中外人士一样被西湖的湖光山色所吸引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照样子,写一写花儿的快乐。
例: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2自然段描写了一群一群的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请你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将花“跳舞、狂欢”的画面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很有新鲜感,句中将树枝、雷云当作_________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读第2自然段时,应读出花儿的兴奋和场面的热闹。( )
(2)最后一句话中的“冲”字用得生动形象,表现了花孩子们期待出去玩耍的急切心理。( )
(3)选文中,作者用“他们”来称呼花儿而不用“它们”,是因为作者把花儿当作孩子,表现了作者对花儿的喜爱。( )
(4)作者通过想象为我们刻画出一群不爱学习、贪玩的花孩子形象。( )
16、句子训练。
(1)填写关联词语。
________情况发生变化,我马上________给你打电话。
(2)改为“被”字句。
女儿把一盒硬币送给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为陈述句。
我怎么能为做县令的五斗米俸禄,去委屈自己迎合这乡里小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成比喻句。
浓密多油的毛皮和厚厚的脂肪覆盖着母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缩句。
华罗庚是一位热爱祖国,并具有高超学术成就的数学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是谁在为我们传授知识?当然是老师。(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2. 金昌是一座城市。(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用加点字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沙群岛( )美丽,( )富饶。(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18、语言实践。
(1)如果你是裁缝店的小裁缝,请你把这位顾客的话转述给店主人。
顾客说:“我实在等不及了,你们还是别给我做棉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围绕提供的开头写话。
水果店里的水果真丰富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修改下列病句。
(1)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红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喜欢踢足球和乒乓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郭老师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1、写作
小朋友们,你们都生活在和平年代,在宽敞明亮的学校里幸福的学习和生活。仔细读课文中的第二自然段,学习这段话的写法,把“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好”的意思写具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