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是估测初三学生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身高为165dm
B.每分钟步行60m
C.教室内上课最舒适的气温为60℃
D.在教室内声速为0m/s
2、某小组同学要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他们用一个长方体的小木块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形成一个斜面,如图所示,他们要测量小车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通过、
、
段的平均速度,图中方框内的数字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小车从B点到C点所用的时间
B.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C.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
D.实验中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图像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4、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日食
B. 水中倒影
C. 筷子在水中弯折
D. 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
5、自动驾驶小巴是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场馆内的特色交通工具,为参赛选手、观众、工作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服务。如图所示,自动驾驶小巴正在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若说坐在车里的乘客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道路旁的树木
B.沿途的电线杆
C.道路旁驶过的汽车
D.关着的小巴车门
6、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接近实际的是( )
A.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25℃
B.你现在考试的教室内声音的强弱相当于0分贝(dB)
C.当外部环境(或条件)改变时,水在 90℃时也会沸腾
D.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0 m/s
7、北京时间2023年2月3日凌晨,瑞典哥德堡田径室内赛展开多个项目角逐,在男子60米比赛中,中国“飞人”苏炳添以6秒59夺冠,取得新赛季开门红。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奔跑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苏炳添是静止的
B.最终评定苏炳添跑得快,是利用了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C.苏炳添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9.1m/s
D.在奔跑过程中,苏炳添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8、下列对物理量大小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我们八年级一本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0N
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kg
C.课桌的高度约为200cm
D.中学生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m/s
9、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弹簧测力计对甲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对乙的拉力
C.两物体能够向上运动,是由于所受合力的方向向上
D.甲乙两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
10、一个初中生的步行速度最接近于下列哪个值( )
A.5 km/h
B.5 m/s
C.10 m/s
D.10 km/h
11、题图为学校附近的禁止鸣笛标志,右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与其相同的是( )
A.道路两边植树
B.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C.设置隔音墙
D.佩戴隔音耳罩
12、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在重庆市风鸣山中学运动会上,运动员100m短跑成绩约为8s
B.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3.5cm
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5m/s
D.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mm
1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用激光笔照射水中的鱼,那么只要对准鱼在水中的像即可照到鱼
B.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C.雨后晴朗的夜晚,背着月光走,地面发暗的地方是积水,发亮的是土地
D.站在岸上的人,看池底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14、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指出下列数据最不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课桌的高约为80cm
B.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
C.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D.电瓶车的正常行驶的速度为20km/h
15、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飞船成功发射,飞船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完成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首次实现空间站三船三舱构型,以及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驻留。关于“神舟十五号”对接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五号”飞船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B.以“神舟十五号”飞船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
C.以太阳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飞船是静止的
D.飞船和空间站是相对运动的
16、下列关于紫外线与红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餐馆里常用紫外线来消毒杀菌
B.用紫外线照射人体总是有益的
C.红外线可以传递光能,而紫外线不能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鉴别纸币的真伪
17、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
A.米
B.牛
C.千克
D.秒
18、对下列物理量,描述合理的是( )
A.物理教材的宽约为
B.正常人的心率约为60次/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D.洗澡水的温度
19、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如图所示。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返回舱直径的估计最接近实际的是( )
A.1.2 m
B.2.4 m
C.5.3 m
D.6.5 m
2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6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8cm处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21、下列生活中的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普通中学生跑大约需要
B.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C.教学楼一层楼的高度约为
D.成都平原冬季室外的平均温度约为
22、2023年12月16日,部分地区出现了寒潮、降雪等天气,郝闻的朋友用照相机拍摄了雪景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面镜
C.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
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平面镜
23、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相同
C.乙、丁的音色相同
D.乙、丙的音色相同
24、二十四中学旁的红梅路人行道上,每到晚上悬挂在高处的灯筒在地面上投射出红花绿叶的美丽图案,彰显了常州城的浪漫情怀,称为城市又一网红打卡地,朱朱同学来到灯下欣赏,任由图案投射在身上,却只看到黑色的叶子,而几乎看不清花瓣的形状,那天她穿的衣服颜色是( )
A.红色
B.绿色
C.黄色
D.黑色
25、“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 不同来判断的;小明说话“声音洪亮”,反应了他说话声音特性中的___________ 大。
26、敲击音叉,将叉股插入水中,观察到溅起了水花,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而产生的。如果宇航员在月球上敲击音叉,他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
27、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上海市域金山线最高时速可达160_________________,当列车进站时,惯性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8、生活中有很多的光现象:
(1)白天鹅公园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入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
(2)如图所示,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会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________; 用温度计分别在不同色光区域测温,发现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①”或“②”或“③”)区域时温度计示数上升得较快,说明在这一区域有一种看不见的光,这种光叫________.另一外侧也存在一种看不见的光,其主要特性是___________。
(3)色觉正常的小明直接观察课本中的鹦鹉图片,看到它的嘴部为红色的,翅膀为蓝色的;他再透过红色玻璃纸观察同一图片,发现鹦鹉的嘴部呈_______色,翅膀呈______色.
29、爷爷告诉小明,在钓鱼的时候要保持安静,否则容易把鱼吓跑,这是因为声音不仅仅能在______中传播,还能在______中传播。大多数人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______,大象相互交流时发出______,所以人听不到。
30、用一张硬卡片在木梳的齿上划过,可以听到卡片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用卡片分两次划过梳齿,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我们听到卡片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将一块正在发声的小音乐芯片放在注射器中,再将活塞推到底端,用橡胶帽封闭注射口,然后用力往外拉活塞,这时听到的注射器中音乐芯片声音的响度将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高于_____Hz以上的声音称为超声,低于_____Hz的声音称为次声。人耳听觉频率范围在____Hz之间。
32、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5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m。小鸟看到湖里有一条“鱼”,它看到的比真实的鱼的位置要________(填“深”或“浅”),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形成的。
33、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而钢琴上方放置的麦克风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2019年10月12日晚广西北流县发生5.2级地震,人们没有预先预测到,是因为地震发生的是______。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34、你喜欢吃冰糖葫芦吗?你知道怎么制作冰糖葫芦吗?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待白糖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后,将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在熬制糖浆时,温度不能过高。否则糖浆的温度不断升高会熬焦熬糊。根据以上现象可知:白糖应该是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5、小明做“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时,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有关;
猜想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有关;
猜想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准备的器材如下:多个相同的滑轮、一根细绳、钩码若干、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 提升高度h/m | 拉力F/N |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 机械效率 |
1 | 2.0 | 0.1 | 1.2 | 0.3 | 55.6% |
2 | 2.0 | 0.2 | 1.2 | 0.6 | 55.6% |
3 | 4.0 | 0.1 | 1.9 | 0.3 | 70.2% |
4 | 4.0 | 0.1 | 1.3 | 0.5 | 88.9% |
5 | 6.0 | 0.1 | 2.5 | 0.3 |
|
(1)根据表中第5次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__________;此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2)通过比较1、2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提升的高度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通过比较1、3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物体提升的高度相同时,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高”或“低”)
(4)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次数序号)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当物体提升的高度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36、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研发的深海载人探测器“蛟龙号”。“蛟龙号”进行了7000m级海试,此处海水产生的压强约为多少?,以此数据计算:海水对“蛟龙号”每0.5m2外表面产生的压力是多少?(ρ海水=1×103kg/m2 )
37、在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上有区间测速,即在某一路段上设置两个监控点,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在如图所示限速要求的公路上,第一个监控点测得某辆小车于9︰ 20以55km/h的速度通过,相距7.8km的第二个监控点于9︰ 26测得该小车以58km/h的速度通过。请通过计算判断:
(1)小车通过两监控点的时间是多少小时?
(2)该小车行驶途中是否超速?
38、为了安全,高速公路严禁超速行驶,某一高速公路路段限速100km/h。一辆小轿车在这个路段用30min行驶了60km,则:
(1)小轿车在该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小轿车在该路段行驶时候是否超速。
39、球球小朋友沿滑梯下滑,请作出球球小朋友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
40、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所受重力 G和靡擦力f的示意图。
41、完成下列光路图
(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