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潜在水下60m深处静止不动的潜水艇,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0.8s后收到回声。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设定该潜水艇所处区域的海底水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声呐系统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B.该区域的海水深度为600m
C.该潜水艇可在0.02s内侦测到其正上方海面的漂浮物体
D.在该区域海面上的船只接收源于海底的声音至少需要0.44s
2、物理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测量某物体长度4次,记录的数据为:18.42cm、18.40cm、18.52cm、18.41cm,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8.4375cm
B.18.41cm
C.18.44cm
D.18.43cm
3、换上了“中国芯”的歼-20首次参加航展,甲、乙是一位军事爱好者用同一架焦距不同的相机在同一位置先后两次拍到同一架歼-20的画面,关于此画面,下列正确的是( )
A.拍照的飞机处于相机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拍摄甲画面时,飞机和相机的距离比拍乙远一些
C.拍完甲之后再拍摄乙照片,需要将相机镜头缩短
D.拍摄画面时,相机成的像是飞机倒立缩小的虚像
4、关于普通中学生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身高1.70dm
B.质量是60g
C.正常体温是39℃
D.步行速度1m/s
5、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航天员把岩石标本带回地球,岩石标本质量变大
B.俗话说“棉花比铁轻”指的是棉花比铁的质量小
C.铜的密度是,表明 1m3铜的质量是
D.国产大飞机C919采用碳纤维材料减轻机身质量,因为碳纤维材料具有较小的密度
6、小明将水、油、蜂蜜三种密度不同的均匀液体,按照“蜂蜜→水→油”的顺序小心翼翼地倒入杯中,模拟调制“鸡尾酒”。第一杯中,三种液体的体积相同;第二杯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若两个空杯完全相同,且两杯“鸡尾酒”都刚好装满,则第一杯和第二杯“鸡尾酒”的质量和
的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7、在日常生活中,下列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成年人的身高为5.2米
B.中学生100米跑步成绩为15秒
C.运动会实心球的质量为50克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为10米/秒
8、人在狭小房间里听不到回声,这是因为( )
A.在小房间里说话时没有回声
B.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到达人耳晚0.1s以上
C.小房间里说话时声音太小
D.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了,所以听不到回声
9、炎热的夏天,吹电扇可使人感到凉爽是因为( )
A.吹出的风的温度低
B.吹风能降低室温
C.吹风能吹走热气
D.吹风能加快体表汗液的蒸发,而蒸发要吸热
10、物理课上,小王同学对物理课本的宽度进行了四次测量,记录的数据是:18.38cm,18.36cm,18.12cm,18.35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度最接近的值是( )
A.18.30cm
B.18.363cm
C.18.36cm
D.18.37cm
11、如图所示,2023 年 19届杭州亚运会龙舟比赛中,选手看到岸边的建筑物向后运动,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龙舟
C.岸边的树木
D.赛道上固定的浮标
12、“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写的一首诗。其中“卧看满天云不动”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船
B.云
C.岸边的树
D.月亮
13、某密度均匀的实心金属块的质量为m,密度为。把它分割成体积相等的三份,则每一份金属块的质量和密度分别是( )
A.
B.
C.
D.
14、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砂纸除掉生锈铁棒上的铁锈,铁棒的质量不变
B.将面块压成面饼,质量变大
C.烧水时茶壶内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变大
D.宇航员将一个苹果从地球带到月球,苹果的质量不变
15、相传“舜作萧,其形参差”,说明那时的萧是由许多长短不同的竹管排成的,如图所示。吹奏时,左边竹管比右边竹管发出声音的( )
A.音调低
B.响度小
C.音调高
D.响度大
16、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小孔成像
B.阳光下人的影子
C.池水看起比实际的浅了
D.河水中映出了岸边的树的倒影
17、下列说法与日常生活接近的是( )
A.教室的长约900dm
B.和平区南京桥(工农桥)长大约是0.55km
C.某普通中学男子百米赛跑纪录约13min
D.正常中学生心跳一次约2s
18、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不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琴弦时,琴声会消失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C.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19、国之重器大型客机C919如图翱翔蓝天,国内掀起了一阵国产飞机热。飞机飞行中,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机翼
B.座椅
C.白云
D.地面
20、如图所示,在暗室中用手电筒照射挂在白色高墙上的小镜子,人在侧面看被照射部分( )
A.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暗
B.墙和镜子看上去都较亮
C.墙是白色明亮的,镜子是暗的
D.墙是暗的,镜子是明亮的
21、下列常见的声现象中,能够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是( )
A.站在小溪边能听到溪水“哗哗”流淌的声音
B.打电话时从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回复声
C.将耳朵紧贴桌面,轻敲桌子,听到清晰的敲桌声
D.水里的鱼被河岸边的脚步声吓跑
22、在“探究盐水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描绘盐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并查阅到盐水凝固点与盐水浓度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凝固点/ | 0 |
A.小明所用盐水的浓度更大
B.小红所用盐水的浓度更大
C.盐水浓度从0增加到15%的过程中,其凝固点逐渐降低
D.用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给物品降温,效果比用水结成的冰更好
2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纯铜制作的球,计算出球的密度小于铜的密度,说明该球是空心的
B.能装下1kg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1kg的煤油(已知煤油密度比水小)
C.为了减小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火灾时采取弯腰或匍匐姿势撤离,是因为有毒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24、如图,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棒球馆顶部采用新型材料——PTFE膜覆盖,能极大程度减轻场馆顶部质量的同时又能保证自然采光,且能承受高温,不易变形。说明这种新型材料( )
A.密度大
B.透光性差
C.韧性差
D.耐高温
25、小军在物理课本开篇处读到了“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当中提到伽利略发现吊灯每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是相等的。他想知道这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于是他找来了一根细绳子和一把小铁锁,做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单摆。
当小铁锁从A点开始摆动时马上按秒表计时,当小铁锁到达C点后会开始反向摆回,经过B点再返回到A点时迅速按秒表停止计时(此时秒表指针情况如图2所示),这单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是 ______s;由于单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较短,小军这种测量方法会存在较大的误差,请你帮他改进测量方法:______。
26、如图是学校的防疫消毒壶,值日生按要求喷洒部分消毒液后,将消毒壶放回原处,此时消毒液对壶底的压强将______(变大/不变/变小),这是因为液体压强与液体的______有关。
27、小强和小伙伴们玩物理游戏,他们找来同种材料做成的一个空心球和一个实心球,他们用天平测出A球质量为128g,B球质量为60g,用排水法测出A球体积为16cm3,B球体积为12cm3,聪明的小强计算出该材料的密度是___________g/cm3,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___________cm3。
28、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它的常用单位用________表示,读作________________。
29、如图所示,小明坐在小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而自己坐的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________,小明能够把另一只小船推开,说明________。
30、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像可知,温度从4℃升高到10℃时,水的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水的温度在0℃~4℃的范围内时,水具有______(选填“热胀冷缩”、“热缩冷胀”)的性质。
31、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米/秒,光年是 单位.蜡烛通过小孔在右边光屏上成了一个像,这就是物理学上说的小孔成像,这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 传播的.
32、用普通照相机拍摄不同景物时要调节镜头,使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摄影术语称为“调焦”,其实这种操作并不是改变镜头的焦距,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控制曝光量,一是利用________控制进入镜头光的多少,或者是用__________控制曝光时间。
33、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0cm2,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6cm。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Pa,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______N;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__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将______。(后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4、一块石碑体积为5m3,爸爸想知道它的质量,但是直接测其质量难度较大,小强从制作石碑的下脚料中挑一小块作为这块石碑的样品,测得它的质量是130g,用量筒装100cm3的水,再把石碑样品完全漫入水中,水面升高到150cm3处,从而计算出整块石碑的质量为_____。我们可以看到小强学习中重视理解和实践,善于学以致用,他利用_____解决了这个实际难题,取样品的目的是为了_____。
35、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墙上的平面镜、水、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
①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厘米2;
②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
③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
④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
⑤记录整理数据;
⑥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
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
(1)上述的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____
(2)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___
(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____帕.
(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则你预计恰好脱落的弹簧秤示数可能会____95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6、如图甲所示,装满水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将高为5cm的长方体木块平稳地放在水面上,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4cm,排出120g的水;如图乙所示,把图甲中的长方体木块用细线系住浸没在水中,已知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图甲中水对木块下表面的压强;
(2)长方体木块的质量;
(3)图乙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
37、向前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能反射回来。一个同学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那么该同学距山崖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米?
38、体积为40cm3,密度为0.8g/cm3 的甲液体和体积为20cm3,密度为1.2g/cm3的乙液体混合,若混合后的体积不变,求混合液的密度是多少?
39、如图,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物流公司使用传送带对快递进行分拣。此时传送带上一物品随传送带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此时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40、一个木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以及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4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滑轮组将重物提起,请你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