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关于智能机器人和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C.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乘客“刷脸”进动车站乘车,“刷脸”相当于给乘客拍了一张照片,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在“刷脸”的乘客是光源
B.乘客要使屏幕上的像变大,需远离“刷脸”机镜头
C.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D.“刷脸”的乘客要位于摄像头二倍焦距以外
3、以下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征“音调”
4、城市道路旁常有的“禁止鸣笛”标志,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工厂作业工人戴耳罩
B.公园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图书室有“禁止喧哗”的标示语
D.高架桥旁边的居民家中装双层玻璃
5、如图所示,在珠海航展中,大型灭火水陆两栖飞机“鲲龙”号在空中进行12吨投水演示,判断飞机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岸边的树
B.远处的山
C.河里的水
D.飞行员
6、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像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像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7、如图是四个课本中实验配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①:抽取玻璃罩内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进一步推论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B.图②: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图③:用相同的力度从左往右依次敲瓶子,音调会越来越低
D.图④:发声扬声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8、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
A.乙 甲
B.丙 甲
C.乙 丁
D.丙 丁
9、小明利用老式调焦照相机给小丽同学拍完半身照后,要给她拍全身照,应( )
A.小明离小丽近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B.小明离小丽近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C.小明离小丽远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D.小明离小丽远一些,并调节镜头,使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10、如图所示,密度定义式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由其质量与体积共同决定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11、测量一个硬币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看到筷子在水中变“弯折”,选项中能解释该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cm
B.若保持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动,随着时间的推 移,蜡烛在光屏上的像将向下移动
C.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
D.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分别装满酒精和水(已知ρ酒精<ρ水),在两个容器中分别放入实心金属块A、B,使其浸没在液体中,溢出的酒精和水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A=mB则一定ρA<ρB
B.若mA=mB则一定ρA>ρB
C.若mA<mB则一定ρA=ρB
D.若mA<mB则一定ρA>ρB
15、图所示为四种有关声现象的情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琴声的音调越高,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快
B.图乙: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声音屏障,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图丙:吹竖笛时,用手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笛子与二胡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但音色相同
16、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7、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
B.一支圆珠笔的长度约为
C.成人正常走一步的距离约
D.通常情况下,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用时约
18、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2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cm处靠近透镜时,要得到清晰的实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19、2023年10月31日神州16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如图所示是神州16号推进舱和返回舱分离前绕飞地球的情景,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绕飞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B.绕飞时返回舱相对于推进舱是运动的
C.分离时返回舱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分离时返回舱相对于推进舱是静止的
20、学校给同学们布置了“做拿手家常菜”的家庭劳动作业,李明同学用手机录制了肉夹馍的制作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机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肉夹馍通过手机镜头成虚像
C.肉夹馍到手机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以内
D.拍肉夹馍特写时,要把手机靠近肉夹馍一些
21、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
B.一张课桌的高度大约为
C.靖边最冷温度可达到
D.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22、如图所示,三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向东匀速行驶,三辆小车的速度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
A.丙车向东运动
B.乙车向东运动
C.乙车向西运动
D.丙车向西运动
2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物体受到了力就会有运动状态的改变
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也有力的作用
D.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24、下列一些物理数据,合理的是( )
A.课桌高大约是
B.株洲市冬天最低气温是
C.一个鸡蛋大约是
D.初三学生小明50米跑的时间约为5秒
25、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据统计我国中学生近视眼发病率超过50%。在右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的是______,应配戴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26、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一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把________温度规定为0℃。
27、在1500m赛跑中,小樱在冲刺阶段超越了小兰,领先到达终点。在小樱超越小兰的过程中,以小樱为参照物,小兰是______(选填“前进”“后退”或“静止”)的。如图所示,小樱的最终成绩是______s。
28、甲、乙两人各自推动一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西做直线运动,运动情况如图所示,甲的速度是______m/s,乙的速度是3m/s,以乙为参照物,则甲向______运动。
29、为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学校门口装上了能快速检测体温的热成像仪,作为学生,我们要自觉养成按时监测体温、认真佩戴口罩的习惯。
(1)检测体温的热成像仪是靠接受人体发出的 _____(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来工作的;
(2)戴眼镜的同学佩戴口罩后,眼镜上很容易起“雾”,这是因为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通过口罩和鼻子两侧之间上方的缝隙,在镜片上 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造成的。戴口罩一段时间后,就会觉得口罩变得潮湿了,同时呼气时脸上感觉暖呼呼的,说明这种物态变化过程会 _____。
30、寒冷的冬夜,窗玻璃的______(填“内”或“外”)表面会出现冰花,它是室内的水蒸气______而成;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小水滴。
31、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0~4 ℃,水温升高时,水的体积将 ________ .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 ____ (选填“最大”或“最小”);罐装的饮料(可看作水)在此温度下存放是最 ________ (选填“安全”或“不安全”)的.
32、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泸州最快需要_________h.
33、物体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为地球上的,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一矿石,这块矿石在月球上称得重力为15N,带回地面后,其重力为_____N,其质量为_____kg,在月球上用天平测得其质量为_____kg。(g=10N/kg)
34、如图所示是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飞机起飞前,飞机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______(选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飞机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下方的空气流速,机翼上方的空气压强小于下方的空气压强,这样机翼的上下方形成压强差获得升力。飞机加速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动能______。
35、小明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实验前,小明要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实验中,探究液体压强的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3)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的关系,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5)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_。
(6)实验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_________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使用前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是检查装置的_________,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
36、某跳伞运动员,体重是800N,降落伞的质量是20kg,当伞和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时,受到的空气阻力多大?g=10N/kg,
37、某金属物质的质量为135g,体积为0.05dm3,试根据表中提供的部分数据判断此物质是哪一种金属?若用该金属加工一个质量为810g的水壶(加工过程无损耗),则需用去这种金属多少cm3?
金属
| 密度
|
铝
| 2.7×103kg/m3
|
铁
| 7.9×103kg/m3
|
铜
| 8.9×103kg/m3
|
38、从赣州飞往北京的3141航班的飞机,上午从赣州起飞,当天下午到达北京,全程行程2700km,此航班飞行时刻如下表所示,求:
(1)在13:40飞机的速度是多少?
(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
| 赣州 | 南昌 | 北京 |
3141 航班 | 到达时间 | ―― | 13∶30 | 16∶00 |
起飞时间 | 11∶30 | 14∶00 | ―― |
39、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
40、如图甲所示为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得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图乙为输电线牵引装置的简化图,钢绳通过滑轮组挂多个相同的坠砣,使输电线绷直,请你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41、下图将橡皮用细线拴住并甩起来,画出橡皮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