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自然界的物态变化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冰柱是由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露珠是由水蒸气液化放热后形成的
C.冰花是由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固形成的
D.冰雪消融是水吸热汽化形成的
2、如图所示现象与影子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树叶下的圆形光斑
B.水中倒影
C.银幕上的电影
D.“变大”的鱼
3、下图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性运用物理知识的场景,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A.根据听声音可以判断墙体是否存在“空心”现象
B.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保存蔬菜
C.新疆坎儿井利用地下水管引水,减少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
D.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利用光的反射
4、如图所示,是描述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墙上的手影
B.水中的倒影
C.杯中铅笔
D.看到不发光的物体
5、声现象和光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中物镜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一样
B.站在穿衣镜前照镜子,人离镜子越近,镜中的像越大
C.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琴弦,琴声音调不同
D.超声波清洗仪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
6、广州人喜欢喝汤,尤其是炖汤。如图所示,炖汤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炖盅与煲底隔离,再用气炉给煲底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的生成要吸热
C.大煲内的水沸腾后,炖盅内的汤也会沸腾
D.炖汤时,炖盅内汤的温度可以达到大煲内水的温度
7、两千多年前,《墨经》中就记载了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现象。小孔成像的成因是( )
A.光的色散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
8、小明和家人在湖里同船游览时,他认为座位上的妹妹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
A.垂柳
B.他乘坐的船
C.河岸
D.天上飞过的飞机
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
C.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
D.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0、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四次测练习本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别是 18.30cm、18.33cm、18.83cm、18.31cm,那么这 个练习本的长度是
A.18.30cm
B.18.31cm
C.18.313cm
D.18.34cm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
C.缩短与声源的距离,传入人耳声音的音调变高
D.医院墙上贴着的“静”字,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2、我们学过的许多成语包含了声现象,下列这些成语中描述声音音色的是( )
A.隔墙有耳
B.低声细语
C.悦耳动听
D.震耳欲聋
13、午梦千山,日新跨越,势美西湖。如图为漳州西湖公园五孔廊桥景色,它的倒影形成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如图所示,雕刻之后,印章的( )
A.体积减少,密度减小
B.质量减少,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少,密度不变
D.体积、质量和密度都减小
15、我国的探月工程自2004年1月立项并正式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发射了多枚嫦娥系列探测器,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以接近第二宇宙的速度返回地球,到达地球后携带样品的的质量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由于具体着陆点不同,无法确定
16、小明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本物理书的长度,读数分别为20.10cm、20.12cm、20.14cm、21.20cm.则最终测量值的结果应是( )
A.20.10cm
B.20.12cm
C.20.14cm
D.20.39cm
17、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甲、乙两物体竖直向上运动,两次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弹簧测力计对甲的拉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对乙的拉力
C.两物体能够向上运动,是由于所受合力的方向向上
D.甲乙两物体所受的合力均为零
18、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很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要吸热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电冰箱的工作物质在冷凝器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19、2.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得的结果分别为:15.26cm、15.28cm、15.27cm、14.79cm,那么物体的长度为( )
A.15.28cm
B.15.26cm
C.15.27cm
D.15.15cm
20、如图,持续拨打密闭玻璃罩内的手机,同时抽出罩内空气,听到手机铃声由大变小,直至听不到;重新放气,铃声由小变大,则( )
A.铃声一定不是噪声
B.抽气会影响铃声传播
C.真空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108m/s
D.听不到铃声是因为频率在20~20000Hz之外
21、2023年7月28日晚上,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开幕式上金色烟火绽放,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几声巨响,带有“12”至“1”数字的倒计时烟花字母依次腾空升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灿烂的烟花不是光源
B.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可以沿曲线传播
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D.先看到烟花后听到爆炸声,说明声速比光速快
2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冻豆腐里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升华时吸热
C.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凝固点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23、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
A.人体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约为10℃
B.冰箱冷藏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
D.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
24、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人的一种错觉
B.烛火肯定被风吹动
C.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D.鼓面振动发声,带动空气振动
25、将重为2N的木块放入烧杯中,静止时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水没有溢出),则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N,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_m3;放入木块后,烧杯底部所受水的压强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
26、一木块在大小为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5m,则拉力对木块做的功是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
27、小明先后两次以不同的力度敲击同一个鼓面,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小丽调节小提琴琴弦的松紧,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_________不同(以上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28、关闭发动机的汽车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汽车具有 ,最终能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29、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________;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__________。研究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人的运动时,若以路旁的树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若以汽车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_的。
30、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_______ (填“高”或“低”) 的结果.“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 变化过程要_____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1、某同学用如图的弹簧测力计测物体A的重,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N,物体重为__N,质量是__kg,若把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是__kg,g=10N/kg。
32、弹弓是小朋友最喜爱的玩具之一.如图所示,用力向后拉皮筋,皮筋变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弹弓将“子弹”射出,这枚“子弹”离开弹弓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子弹具有___.
33、小明同学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下图所示,
(1)他在操作中的错误有: ①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
(2)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指针静止时如图乙所示。为了使横梁平衡,这时应把平衡螺母向___调。用调好的天平在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指针也出现了图乙所示的情况则应__________当横梁平衡时天平右盘所放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___g.
34、如图所示,测这个物体重力所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由图可知,被测物体的重力为___________。
35、沿草地踢出去的足球最终会停下来;马路上行使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会慢慢停下来。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很早就注意到类似现象,他认为只有不断用力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到了17世纪,有一位科学家通过如图所示的理想斜面实验,推理后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以下是他的实验设想步骤,不过顺序有点乱:
①逐渐减小右侧B斜面的倾角θ,小球将在右侧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左侧A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右侧的B斜面。
③继续减小右侧斜面的倾角θ,最后,使它到达水平,让静止的小球从左侧A斜面上下滑至水平面E,小球将沿水平面持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永远不会停止。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至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
(2)上述设想的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________。
A 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 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 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 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3)提出上述实验设想并否定亚里士多德观点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他根据上述实验设想提出的新观点是______________。
36、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的过程中,看到前方有山崖,就在离山崖54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6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求:
(1)汽车行驶的速度?
(2)汽车还需多长时间到达山崖?
37、如图所示,一柱形容器重10N,底面积为200cm2,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当容器内注入0.4m深的某种液体时,容器底部受到该液体产生的压强为6×103Pa。(g取10N/kg)求:
(1)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大?
(2)距容器底0.1m处A点的液体压强多大?
(3)该实验装置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多大?
38、小明平常步行70m需要50s时间,而他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10min,求:
(1)小明步行的速度
(2) 家到学校的路程
3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其中______是入射光线,______是折射光线,折射角为______。
40、木块在拉力F作用下正向右运动,画出木块所受弹力示意图。
41、如图,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30o射向镜面,请作出该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