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古诗词和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声学知识。下列有关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辨别的
B.“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声音的音调与振幅有关
C.“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句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6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8cm处的过程中,物像之间的距离先变小后变大
3、光的世界丰富多彩,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通过显微镜的目镜,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使用幻灯机时,为了在屏幕上得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倒立放置
4、下列四幅图片与其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色相同
C.丙图中“导航播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丁图中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5、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面,可以用凹透镜矫正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6、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钝铁柄勺从嘴受注”如图,这样的记载。关于这一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
A.先液化后凝固
B.先凝固后熔化
C.先吸热后放热
D.先放热后吸热
7、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C.a、b、c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
D.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8、如图所示,小方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看到了提示牌上“关灯”两字放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关灯”两字放大的像是实像
B.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提示牌上“关灯”两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0cm
D.将透镜靠近提示牌,看到字的像变大
9、如图为甲、乙两种液体的m-V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B.乙液体的密度为0.8kg/m3
C.最多能装下15g乙液体的容器,也能装下25g甲液体
D.甲、乙两种液体均匀混合后,混合液体的m-V图像应该在图中的Ⅱ区域内
10、如图是小明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的硬纸板ENF可沿ON折叠,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射角是
B.入射角增大,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
C.纸板NOF可以折叠是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D.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11、关于温度计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测量范围
B.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C.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应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D.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12、如图沙画是我国一种民间艺术,将沙子洒在平板灯台上做各种造型,灯台下方射出的光受到沙子的阻挡后,呈现出各种画面,沙画的光学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13、某班同学倡导“夸赞礼”,如图所示行“夸赞礼”的两位同学面部之间的距离d约为( )
A.0.5m
B.1.5m
C.3.0m
D.4.5m
14、日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如图所示,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影子的位置就可知道时间。下列现象与日晷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筷子“弯折”
C.桥的倒影
D.海市蜃楼
15、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19min
B.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1.6km
C.0~10min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0.08km/min
D.10~13min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16、冬天,戴着近视眼镜的小明从室外进入温暖的房间,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水雾,之后水雾又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眼镜片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B.水雾的消失是升华现象
C.用扇子扇镜片,可以加快水雾的消失
D.水雾与霜的形成原理相同
17、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14”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直径为( )
A.14mm
B.14cm
C.14dm
D.14m
18、下面现象中属于吸热的是( )
A.露水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水结冰
D.霜的形成
19、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4:5,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 )
A.4:3
B.5:2
C.2:5
D.6:5
20、关于光的各种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壮观的天文现象日全食,是阳光在大气中的折射导致的
B.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镜面反射的结果
C.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D.阳光通过茂密的树叶缝隙在地面形成“亮斑”,说明光发生了折射
21、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0~2s内速度越来越快
B.物体在2~4s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2~4s内处于静止状态
D.物体在4~6s内平均速度为7.5m/s
22、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时,A、B相距8m
B.5s内,A、B平均速度相等
C.时刻,若A在O点,则B在距离O点5m处
D.从开始,
,在
时A、B相遇
23、城区禁止汽车鸣笛可以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24、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
A.烧水时壶嘴处冒出“白气” B.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
C.由于温室效应,北极冰山慢慢消融 D.利用干冰制造“烟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25、小亮在作图时,画错了一个地方,用橡皮轻轻的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微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对纸的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___________,与此同时,明显看到橡皮形变更厉害了,这说明___________。
26、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得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不完整)示数为______s;小明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则所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cm。
27、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得快时音调高,这个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______;用同样大的力拨动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____ (填“粗”或“细”)橡皮筋发声的音调高。
28、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如图,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29、甲、乙两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当两车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路程之比是_______时,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30、在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如果所用砝码磨损,则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1、“小莲初上琵琶弦,弹破碧云天”,舞台上演员弹奏琵琶,琴弦会因 _________而发出声音,演奏者手按琴弦不同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 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32、制作脱水蔬菜时,可将新鲜蔬菜放入冷冻柜内,使蔬菜中的水分__________成冰,再放入低压环境中,冰直接__________为水蒸气,从而脱去蔬菜中的水分(填物态变化名称)。
33、小明自制了一支密度计,将其分别放入盛有液体密度和
两个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从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
___________
(选填“<”“>”或“=”)。
34、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水烧开以后,在壶嘴一定高度处冒出大量“ 白气” , 而在壶嘴处反而没有“ 白气”, 原因是_______。
(2)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的瞬间会出现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图是_______是火焰熄灭后的情景。
35、如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ms.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均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一同学猜想“温度越高,声速越小”.他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然后加热甲乙之间的空气,如果的确是“温度越高,声速越小”,则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6、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如图),可用于挖掘水下泥土、砂石等。作业时,输送系统将水下挖掘的泥石等,通过输送管输送到指定地方。主要参数如表(g取 10N/kg,ρ水=1.0×103 kg/m3)
项目 | 参数 |
总长度(m) | 140 |
宽度(m) | 27.8 |
吸/排管径(m) | 1000/1000 |
满载排水量(t) | 1.7×104 |
满载吃水深度(m) | 6.5 |
泥泵输送功率(W) | 1.7×107 |
(1)满载时,求“天鲲号”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若船底有一个面积为 20cm2的探测窗口,求探测窗口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2)若某次“天鲲号”漂浮在水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1.2×104 m3,则它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
(3)“天鲲号”去某水域执行任务,其工作量相当于将1.7×104 t 的淤泥输送至 15m高的台田上。假设“天鲲号”绞吸挖泥船泥泵的机械效率为 30%,求完成此任务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37、质量为200 g的瓶子,盛满水后质量为1.2 kg.如果用这个瓶子盛某种液体,液体和瓶子的总质量为13.8 kg.则:
(1)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这种液体可能是什么液体?
38、上海到南京的T722次特快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上海驶向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列车从常州到南京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 上海 | 苏州 | 常州 | 南京 |
到站时间 |
| 09:39 | 10:29 | 11:47 |
发车时间 | 09:00 | 09:43 | 10:33 |
|
里程/km | 0 | 84 | 165 | 303 |
39、如图所示,请将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补充完整。
40、请模拟成语“坐井观天”画出井底的青蛙能看见的天空的光路图,并用阴影标出能看见的范围。A点表示青蛙的眼睛。
41、按下列要求作图。
(1)木块A静止在斜面上,在图中画出斜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2)一个木块重4N在光滑的地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木块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