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普通货车的车门上一般都要标注总质量,你觉得最不可能的质量是( )
A.5t
B.35t
C.40000kg
D.800000kg
2、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
A.烧水时壶嘴处冒出“白气” B.烈日下晾晒的湿衣服变干
C.由于温室效应,北极冰山慢慢消融 D.利用干冰制造“烟雾缭绕”的舞台效果
3、校运公开幕式上,小刚和同学们组成的方阵正迈着整齐的步伐精神抖擞地通过主席台。说小刚是运动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小刚
B.小刚左边的同学
C.小刚右边的同学
D.主席台
4、关于密度公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不同物质组成的体积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小
5、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在阳光照射下引起茅草等物体自燃,从而导致火灾发生,装有水的瓶子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三棱镜
D.凹透镜
6、民间有句俗语“迎客饺子送客面”。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
A.把菜切碎
B.把面擀成面皮
C.把面捏成饺子
D.把饺子倒入沸水中
7、有甲、乙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00g、60g,体积分别为50cm3、12cm3。则( )
A.甲球一定是实心的
B.乙球一定是空心的
C.两球一定都是实心的
D.两球一定都是空心的
8、如图所示下列是小华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图是光通过透镜P、透镜Q和眼睛的光路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的P是凹透镜
B.图中的Q是凸透镜
C.图中的眼睛是近视眼
D.图中的眼睛可用凸透镜纠正
10、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并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4s、0.18s、0.15s、0.30s。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下图中的( )
A.
B.
C.
D.
11、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扇来的是凉风
B.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使人体被更快地吸热
C.扇来的风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D.扇风可使空气温度降低
1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的二十四节气的运用,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下列节气,涉及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B.“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要放出热量
C.“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要吸收热量
D.“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要吸收热量
13、下列有关密度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公式可知,物质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C.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均匀物体,体积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密度大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种类的物质其密度一定不同
14、我国出土的文物“水晶饼”为中部鼓起的透明实心圆饼,古籍记载“正午向日,以艾承之,即火燃”。“水晶饼”能够利用太阳光生火,主要因为( )
A.“水晶饼”能反射光
B.“水晶饼”能吸收光
C.“水晶饼”对光有会聚作用
D.“水晶饼”对光有发散作用
15、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物体在9s内运动的路程为18m
B.物体在前3s内和后3s内的速度相等
C.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3s内静止
D.物体在9s内的平均速度为2m/s
16、如图是某主动降噪耳机的消音原理图。该耳机能根据噪声情况产生相应的反噪声声波,使合成后的噪声大大降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耳机在声源处降噪
B.该耳机在声音传播过程中降噪
C.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响度实现降噪
D.该耳机通过改变噪声的音调实现降噪
17、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铁块的温度升高时,其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C.一罐氧气用掉一部分后,氧气罐内氧气的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D.水结成冰时,其质量不变,密度会变大
18、光不仅能传播信息也能传播能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田间套种马铃薯是为了充分利用光能传播信息
B.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光能传播能量的典型例子
C.红绿灯信号是利用光能传播能量的典型例子
D.家庭光纤入户,人们利用光能传播能量连接世界
19、蜡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关于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化后的蜡温度较高,所以熔化过程需放热
B.将一块蜡块切成两半,它的密度不变
C.将一块蜡块放在水中,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质量变小
D.蜡在熔化过程中熔点不断的上升
20、刻度尺是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哪一个正确( )
A.
B.
C.
D.
21、如图,持续拨打密闭玻璃罩内的手机,同时抽出罩内空气,听到手机铃声由大变小,直至听不到;重新放气,铃声由小变大,则( )
A.铃声一定不是噪声
B.抽气会影响铃声传播
C.真空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108m/s
D.听不到铃声是因为频率在20~20000Hz之外
22、某单位在一条平缓流动、流速恒定的河流上举行划船比赛,为此制定了一个规则:
①将甲、乙两船队分别置于上、下游;②在两个船队之间的中点处放置一个插有红旗的小木箱,发令枪响时小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③甲、乙两船队听发令枪声同时从上游和下游向着小木箱出发,先到达小木箱的船队获胜。针对这个比赛规则,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比赛规则不公平,因木箱顺水而下,所以对下游的船队有利
B.比赛规则不公平,因上游的船顺水而下,所以对上游船队有利
C.比赛规则公平,因木箱被释放且随河水流动时相对于水是运动的
D.比赛规则公平,因水流动对两船队相对于木箱的速度没有影响
23、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50cm处,以10cm/s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B.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的速度为20cm/s
C.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40cm
D.当平面镜顺时针转到与水平面夹角(如图)时,则铅笔的像与铅笔成120°角。
24、如图为测量烧杯内水的温度的4种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5、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一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棒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哥哥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 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______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沥青 路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变得越来越软,由此可知沥青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 晶体”).
26、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______性质制成的,一支用过而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7.8℃,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实际体温是36.5℃,则体温计读数是_________℃;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所示,边长a为0.1m、密度ρ为0.5×103kg/m3的立方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立方体的一个侧面和一个竖直的光滑挡板全部接触。用一个与挡板垂直的力F推立方体,F的大小为6N(g取10N/kg),立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等于______;立方体对挡板的压强等于______。
28、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_________.
29、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这种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 .如图乙测量温度所示方法读数会导致读数 ,如图丙测量长度所示方法读数会导致读数 .
30、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铅笔的长度,所得的测量结果是9.55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八年级期末物理考试的时间为90min=_____h。
3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物体的长度为______。
32、如图所示,是小伟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___cm;当物距为18cm时的成像特点可应用于____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3、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 ___________m(海水中的声速是1500m/s)这种方法 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34、墙体是否竖直涉及建筑安全问题。建筑工人在砌墙时常常利用铅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依据了重力方向是________的。如图所示,墙体与铅垂线的夹角越______(填“大”或“小”),说明墙体倾斜越厉害。
35、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和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6、小红的妈妈到某工艺品商店买了一件用金铜合金制成的实心工艺品,商店的售货员告诉她:这件工艺品是由质量相等的金、铜两种金属混合制成的,含金量为50%,小红的妈妈让小红进行验证。小红通过学过的物理知识测出工艺品的质量为600g,体积为52cm3,并从课本中查出了金、铜的密度分别是19.3g/cm3,和8.9g/cm3。
(1)请根据小红的测量结果计算工艺品的密度。
(2)请根据售货员的说法,计算出工艺品的密度,并说明售货员的话是否可信。(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7、在火车站,通常可以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从其中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
停靠站 | 到达时刻 | 开车时刻 | 里程/km |
上海 | —— | 18︰00 | 0 |
蚌埠 | 22︰07 | 22︰15 | 505 |
济南 | 03︰15 | 03︰15 | 1005 |
北京 | 08︰00 | —— | 1463 |
(1)列车从蚌埠到济南区间运行所经历的时间、路程各为多少?
(2)在此过程中火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若列车以108km/h速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大桥全长3172m,列车共长128m,求列车完全通过大桥所需多少秒?
38、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某人驾驶汽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72km/h,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减速的反应时间为0.5s,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行驶距离为38m.
(1)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减速的反应距离为多少?从开始减速到汽车停止的刹车距离为多少?
(2)若他一边打电话,一边以相同的速度开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行驶距离为44m,假设从开始减速到汽车停止的刹车距离与(1)相同,那么这一次他打电话的反应时间为多少?
(3)假设他发现的情况是前面离车40m处站着一个聋哑人士,那么(1)(2)两种情况下哪一种更容易出车祸?因此你对开车有什么建议?
39、按要求作图:
(1)小明用平面镜将太阳光反射后竖直射向井底,在图上作出平面镜的位置。(________)
(2)A′B′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虚像,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位置。(________)
40、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垂直射向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进入和离开玻璃砖的光线。
41、重为10N的灯泡悬挂在电线上静止不动,画出电灯受到力的示意图。
(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