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鲁迅先生在他的《故事新编》中对某个古代流传的故事重新进行演绎,命名为《眉间尺》,这个故事是( )
A.干将莫邪 B.杞人忧天 C.东郭先生 D.老鼠嫁女
2、下列各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不如因而厚遇之”中的“因”相同的一项是( )
A.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因人之力而敝之
C.蒙故业,因遗策 D.相如因持璧却立
3、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人生得意需尽欢 B.天生我才必有用
C.径须沽取对君酌 D.与尔同消万古愁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轻诺者,信必寡;面誉者,背必非。 。 。 。 。 。 。
①这些人真正的用意是讨好巴结权力,捞取个人的好处
②那些善于在领导面前溜须拍马、阿谀奉承的人,并无多少是真心钦佩
③是以,荀子直言:“谄谀我者,吾贼也。”
④有道是,“抬轿子”是因有人想“坐轿子”
⑤下饵是为垂钓,张网是为捕获,拍马是为骑马
⑥而在背后,他们往往又都是一些喜欢搬弄领导是非的人
A. ④⑤②①⑥③ B. ③②⑤④⑥①
C. ②⑤④①⑥③ D. ③②④⑤①⑥
5、下面文段存在三处逻辑问题,其中判断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这样会导致病毒快速传播,何况北方使用暖气,室内空气干燥,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必定被病菌入侵。因此,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能够有效预防流感。另外,要少熬夜,“夜猫子”是流感病毒最喜欢的对象之一。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
A.“冬季流感流行,就是因为大家都在室内活动,也不经常开窗换气”过于绝对,其实导致流感的原因很多,不止不经常开窗换气这一种。
B.“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呼吸道黏膜比较脆弱,必定被病菌入侵”太过武断,因为不是所有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一定会被病菌入侵。
C.“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能够有效预防流感”模棱两可,只要经常开窗通风并使用加湿器,一定能够有效预防流感。
D.“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早睡早起,就能避免得流感”条件关系不当,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一定就能避免得流感。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等了一整天
海明威
我们还睡在床上的时候,他走进屋来关上窗户,我就看出他象是病了。他浑身哆嗦,脸色煞白,走起路来慢吞吞,似乎动一动都痛。
“怎么啦,沙茨?”
“我头痛。”
“你最好回到床上去。”
“不,没事儿。”
“你回床上去。等我穿好衣服就来看你。”
可是等我下楼来,他已经穿好衣服,坐在火炉边,一看就是个病得不轻,可怜巴巴的九岁男孩。我把手搁在他脑门上,就知道他在发烧。
“你上楼去睡觉吧,”我说,“你病了。”
“我没事儿。”他说。
医生来了,他给孩子量了量体温。
“几度?”我问他,
“一百零二度①。”
在楼下,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药丸,还吩咐了服用方法。一种是退热的,另一种是泻药,第三种是控制酸的。他解释说,流感的病菌只能存在于酸性状态中。他似乎对流感无所不知,还说只要体温不高过一百零四度就不用担心。这是轻度流感,假如不并发肺炎就没有危险。
回屋后我把孩子的体温记下来,还记下吃各种药丸的时间。
“你要我念书给你听吗?”
“好吧,你要念就念吧。”孩子说。他脸色煞白,眼睛下面有黑圈。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似乎超然物外。
我大声念着霍华德·派尔②的《海盗集》。但我看得出他不在听我念书。
“你感觉怎么样,沙茨?”我问他。
“到目前为止,还是老样子。”他说。
我坐在他床脚边看书,等着到时候给他吃另一种药。本来他睡觉是轻而易举的,但我抬眼一看,只见他正望着床脚,神情十分古怪。
“你干吗不想法睡一会儿?要吃药我会叫醒你的。”
“我情愿醒着。”
过了一会儿,他对我说:“要是你心烦就不用在这儿陪我,爸爸。”
“我没心烦。”
“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
我以为他也许有点头晕,到了十一点我给他吃了医生开的药丸后就到外面去了一会儿。
那天天气晴朗寒冷,地面上盖着一层雨夹雪都结成冰了,因此看上去所有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修剪过的灌木,全部草地和空地上面都涂上层冰。我带了一条爱尔兰长毛小猎狗顺那条路,沿着一条结冰的小溪散散步,但在光滑的路面上站也好,走也好,都不容易,那条红毛狗跳一下滑倒了,我也重重摔了两交,有一次我的枪都掉下来,在冰上滑掉了。
一群鹌鹑躲在悬垂着灌木的高高土堤下,被我们惊起了,它们从土堤顶上飞开时我打死了两只。有些鹌鹑栖息在树上,但大多数都分散在一丛丛灌木林间,必须在长着灌木丛那结冰的土墩上蹦几下,它们才会惊起呢。你还在覆盖着冰的、富有弹性的灌木丛中东倒西歪,想保持身体重心时,它们就飞出来了,这时要打可真不容易,我打中了两只,五只没打中,动身回来时,发现靠近屋子的地方也有一群鹌鹑,心里很高兴,开心的是第二天还可以找到好多呢。
到家后,家里人说孩子不让任何人上他屋里去。
“你们不能进来,”他说,”千万不要被我传染。”
我上楼去看他,发现他还是我离开他时那个姿势,脸色煞白,不过由于发烧脸蛋绯红,象先前那样怔怔望着床脚。
我给他量体温。
“几度?”
“好象是一百度。”我说。其实是一百零二度四分。
“是一百零二度。”他说。
“谁说的?”
“医生说的。”
“你的体温还好,”我说,“没什么好担心的。”
“我不担心,”他说,“不过我没法不想。”
“别想了,”我说,“别急。”
“我不急,”他说着一直朝前看。显然他心里藏着什么事情。
“把这药和水一起吞下去。”
“你看吃了有什么用吗?”
“当然有啦。”
我坐下,打开那本《海盗集》,开始念了,但我看得出他没在听,所以我就不念了。
“你看我几时会死?”他问。
“什么?”
“我还能活多久才死?”
“你不会死的。你怎么啦?”
“哦,是的,我要死了。我听见他说一百零二度的。”
“发烧到一百零二度可死不了。你这么说可真傻。”
“我知道会死的。在法国学校时同学告诉过我,到了四十四度你就活不成了。可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原来从早上九点钟起,他就一直在等死,都等了一整天了。
“可怜的沙茨,”我说,“可怜的沙茨宝贝儿,这好比英里和公里。你不会死的。那是两种体温表啊。那种表上三十七度算正常。这种表要九十八度才算正常。”
“这话当真?”
“绝对错不了,”我说,“好比英里和公里。你知道我们开车时车速七十英里合多少公里吗?”
“哦!”他说。
可他紧盯着床脚的目光渐渐轻松了一些,一直绷着的那股劲儿也终于缓了下来。第二天,他轻松极了,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
(有改动)
(注)①一百零二度:这里指华氏度,约38.9℃。②霍华德·派尔(1853-1911):美国作家、画家,作品大多取材于美国殖民地时期及内战时期的史实及传说,除撰文外,还作画。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中沙茨脸色煞白,不愿睡去,不愿提起死亡,总怔怔地望着床脚等细节刻画了他等待死亡时的紧张与恐惧。
B.小说中“不用在这儿陪我”等语言表现了九岁男孩沙茨面对死亡时的绝望与孤独,镇定与勇气。
C.“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沙茨说的“这事”指的是“面对死亡”。
D.小说结尾小沙茨“为了一点儿无关紧要的小事儿就大哭大叫起来”,表明他经此打击已变得敏感而脆弱。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的对话,中间省去了人物,使得对话非常流畅,一气呵成,也更加真实而贴近现实生活。
B.小说中“我”找鹌鹑的场景描写以父亲的悠闲和沙茨的绝望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对孩子的误解。
C.该小说故事情节简洁明快,看似平淡无奇,实则颇费作者匠心,如在楼下医生开药的解释就很好地为下文父子误解做了铺垫。
D.海明威选择第一人称角度,以孩子父亲“我”的身份来叙述,让读者感到自然逼真,故事中“我”一直以一种成人的心态平静地对待孩子的病情。
【3】海明威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其小说的深邃思想往往寄寓在简明形象的文字当中,请结合文本说说这篇小说主题是怎样的。
【4】《老人与海》中的马诺林和《等了一整天》中的沙茨都是作者着力刻画的小男孩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两个形象的特点。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含蓄地提醒人们,随着时光的流逝,人民将淡忘失去国土耻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山高水曲的特点。
(3)《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用地理空间的有限来反衬自身愁怨无限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周敦颐《爱莲说》中,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倡导以能者为师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3)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 (辛弃疾《永遇乐》)
(4)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6)策扶老以流憩,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屈原在《离骚》中用“不吾知其亦已兮,______________”表达了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3)李贺《雁门太守行》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的两句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描写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 ,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________ ,___________”表达诗人愿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卒章显志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裛;通“浥”,滋润。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展现极有次第,使读者目接一路风光,而境中又略有表意,便令人不觉痕迹。
B.颌联意蕴丰富,对仗工整,“含”“ 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冉冉”“娟娟”的叠词又平添音韵之美,充分体现作者的“晚节渐于诗律细”。
C.诗人初到成都时,他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而一旦这故人音书断绝,饥而日恒,亏及幼子,则全家可知,这是举一反三的写法。
D.诗人饱经患难,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压倒,始终用一种倔强的态度来对待生活打击,怨而不怒。全诗格高律熟,意奇句妥,若造化生成。
【2】诗人是如何塑造狂夫形象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田敏,字子俊,本易州牙吏。雍熙中,王师讨幽蓟,曹彬进兵涿州,敌断其后。王继恩募勇士持书抵彬,敏应募,间行由祁沟关达涿州。彬得诏,选壮士五十人卫敏还,道遇贼,力战,四十八人死,敏与两人者,仅以身免。彬上其事,太宗召见,复令赍诏谕彬。师还,补敏易州静砦指挥使。端拱初,以所部兵屯定州。契丹攻唐河北大将李继隆遽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教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满城获首级甚众 既而敌陷易州,敏失其家所在。帝擢敏本军都虞候,赐白金三百两,使间行求其父母,得之以归。徙屯镇州,而升其指挥为内员僚直。李继隆讨夏州,奏隶麾下。敏率兵至灵州橐驼口双塠西,遇敌,斩首三千级,获羊马、橐驼、铠仗数万计。继隆上其功,迁御前忠佐马步军副都军头。既而又从傅潜于定州。时契丹断蒲阴路,城中有神勇军士千余人。属敌兵盛,不敢战,敏率轻锐援出之。真宗幸天雄军,诏敏隶高琼,使追贼至宁远军,以功领涿州刺史。王均乱西川,从招安使雷有终败贼于灵池山。贼平,迁马步军都军头。先是,两地供输民多为契丹乡导,敏自鱼台北悉驱南徙,凡七百余户,送定州。迁北平砦总管,赐御剑,听以便宜从事。至是,契丹复入寇,复与敌战杨村,败之。敏谍知契丹主去北平十里蒲阴驻砦,敏夜率锐兵,袭破其营帐。契丹主大惊,问挞览曰:“今日战者谁?”挞览曰:“所谓田厢使者。”契丹主曰:“其锋锐不可当。”遂引众去。后徙环庆。坐与部豪往还纳赂为不法,降左屯卫大将军、昭州防御使。既而以虢州围练使知隰州,复为环庆路都总管、仪州防御使,卒。敏在边二十余年,凡迁授,多以功伐,虽晚不自饬,而朝廷亦优容之。
(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六列传八十五,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B. 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C. 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D. 契丹攻北唐河/大将李继隆遣部将/逆战为敌所乘/奄至水南/敏以百骑奋击/敌惧/退水北/遂引去/又出狼山袭契丹/至满城/获首级甚众/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字,古时男女幼年时由父母取字,供长辈呼唤,而名则是成年后才有,供朋友称呼。
B. 太宗,是皇帝的庙号,通常情况下,开国皇帝为太祖,第二代帝王为太宗。
C. 麾下,本意为将帅指挥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或是对将帅的敬称。
D. 卒,古人称大夫死为卒,称天子死为崩,诸侯死为薨,士死为不禄,庶人则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田敏英勇无畏,受到朝廷赏识。朝廷出兵征讨,失利被围,在形势危急、凶多吉少的情况下,他响应招募,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前线,完成使命,受到皇帝的召见。
B. 田敏作战勇猛,率军屡立奇功。他以区区百名骑兵猛烈进攻契丹军队,一直追击到满城,斩杀了大量敌兵;后又在灵州以少胜多,击败敌兵,缴获大批战利品。
C. 田敏智谋超群,御敌巧妙有方。他把大量边民迁往内地,给契丹入侵制造了障碍;又密派手下探知契丹主帅的驻扎地点,率兵夜袭,令敌军惊惶失措,狼狈而逃。
D. 田敏声名远扬,令敌闻风而走。他与敌兵的多次交锋中,战无不胜,深受皇帝重用,得赐御剑,可以便宜从事;契丹主帅知其威名,不可抵挡,于是引兵而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继恩募勇士持书抵彬,敏应募,间行由祁沟关达涿州。
(2)先是,两地供输民多为契丹乡导,敏自鱼台北悉驱南徙,凡七百余户,送定州。
14、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眼光关注中。这些眼光中有鼓励,有肯定,但也有质疑甚至否定,然而,掌控人生的往往是你自己。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