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x|2m﹣3|+(m﹣2)y=6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是( )
A. 1 B. 任何数 C. 2 D. 1或2
2、若点A(a+1,a-2)在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则点B(-a,1-a)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跟 D. 第四象限
3、方程组 的解x、y的和为5,则m的值为( )
A. 3 B. 5 C. 7 D. 9
4、如图,直角梯形纸片对边,
是直角,将纸片沿着EF折叠,DF的对应边
交AB于点G,FH平分
交AC于点H.则结论:①
;②
;③
;④若
,则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将点向右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点
,且点
在
轴上,那么点
的坐标是( )
A. B.
C.
D.
6、如图,两根铁棒直立于桶底水平的木桶,在桶中加入水后,一根露出水面的长度是它的,另一根露出水面的长度是它的
.两根铁棒长度之和为220cm,求此时木桶中水的深度.如果设一根铁棒长xcm,另一根铁棒长ycm,则可列方程组为( )
A.
B.
C.
D.
7、若是关于
的二元一次方程
的解,则
值为( )
A.3
B.2
C.1
D.
8、如果且
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9、如图,AB⊥BC,OB=OC,CD⊥BC,点A,O,D在一条直线上,通过测量CD的长可知小河的宽AB.由此判定△AOB≌△DOC的依据是( )
A.SAS或SSA B.ASA或AAS C.SAS或ASA D.SSS或AAS
10、已知是方程组
的解,则
的值是( )
A. –1 B. 1 C. 2 D. 3
11、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A’(1,-1),则点B(1,1)的对应点B’、点C(-1,4)的对应点C’的坐标分别为( )
A.(2,2)(3,4)
B.(3,4)(1,7)
C.(-2,2)(1,7)
D.(3,4)(2,-2)
12、如图,直角坐标平面内,动点
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依次运动,第1次从点
运动到点
,第2次运动到点
,第3次运动到点
,…按这样的运动规律,动点
第2019次运动到点( )
A. B.
C.
D.
13、如图,直线AB//CD,EF与AB,CD相交,点M、N分别为直线AB、CD上两点,点P是直线EF上一动点,连接MP、NP,若∠MPN=55°,∠PMA=23°,则∠PNC的度数为____°.
14、如图,已知,若使
,则需要补充一个条件_____________.
15、计算:=_________.
16、如图,在数轴上,点分别表示数1、
,则数轴上表示数
的点应落在______.(填“点
的左边”、“线段
上”或“点
的右边”)
17、一个角的补角等于它的余角的6倍,则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
18、的立方根是________.
19、若x﹣y=8,xy=10,则x2+y2=________
20、点P(m﹣1,m+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则P点坐标是_____.
21、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1)﹣1≥3x+2 ;
(2)
22、已知y=10,请你说明无论x取何值,代数式(3x+5y)2-2(3x+5y)(3x-5y)+(3x-5y)2的值都不变.
23、乘法公式的探究及应用.
(1)如图1,可以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
(2)如图2,若将阴影部分裁剪下来,重新拼成一个矩形,它的宽是________,长是________,面积是________(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
(3)比较左、右两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得到乘法公式________(用式子表达).
24、(1)已知2a-1的平方根是±3,2是3a+b-1的立方根,求a+2b的值.
(2)设2+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是x,y,试求x,y的值与x-1的算术平方根.
25、对于x,y定义一种新运算“Ø”,xØy=ax+by,其中a,b是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和乘法运算.已知3Ø5=15,4Ø7=18,求1Ø1的值.
26、某校有名学生.为了解全校学生的上学方式,该校数学兴趣小组经历了以下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收集数据:在全校随机抽取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整理、描述数据:整理样本数据,得到频数分布表和统计图;
某校名学生上学方式频数分布表
上学方式 | 频数 |
乘公共交通工具 |
|
步行 |
|
骑自行车 |
|
乘私家车 |
|
其它 |
|
合计 |
|
某校名学生上学方式扇形统计图
分析数据: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将估计出的全校名学生上学方式的情况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某校名学生上学方式条形统计图
得出结论:该校数学兴趣小组结合调查获取的信息,提出了一些建议.如:乘公共交通工具上学的人数较多,学校附近应建公共交通站台.
回答问题:
(1)如果名学生全部在七年级抽取,是否合理?________(填“是”或“否”);频数分布表中
________.
(2)计算出扇形统计图中“乘公共交通工具”部分的圆心角为多少度?
(3)补全条形统计图.
(4)请你结合上述统计的全过程,再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