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把分式中的
和
都扩大2倍,则分式的值( )
A. 扩大4倍 B. 缩小2倍 C. 不变 D. 扩大2倍
2、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3、按照如图所示的程序计算函数的值时,若输入
的值是3,则输出
的值是7,若输入
的值是1,则输出
的值是( )
A.-3 B.-2 C.0 D.2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3经过点(2,0),则关于x的不等式kx+3>0的解集是( )
A.x<2
B.x>2
C.x<3
D.x>3
5、下列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运算的是( )
A.(a+b)(−b+a)
B.(a+b)(a−b)
C.(a+b)(−a−b)
D.(a−b)(−a−b)
6、今年“五一”节,小明外出爬山,他从山脚爬到山顶的过程中,中途休息了一段时间.设他从山脚出发后所用时间为t(分钟),所走路程为s(米),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小明中途休息用了20分钟 B. 小明休息前爬山的速度为每分钟60米
C. 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路程为7 200米 D. 小明休息前后爬山的平均速度相等
7、如果分式的值为零,那么x等于( )
A.1 B.-1 C.0 D.±1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D.全等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相等
9、在实数范围内,若有意义,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0、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厘米,其中一腰长为厘米,底边长为
厘米,则
与
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不要求写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2、若关于x的不等式x﹣b>0恰有两个负整数解,则b的取值范围为__.
13、已知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实根,则代数式
_______.
14、如图,以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四边中点为顶点作一个四边形,再以所得四边形的四边中点为顶点作第2个四边形,…,依次作下去,图中所作的第三个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所作第2023个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
15、若a=1,b=1,c=-1,则=____.
16、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1,则
的值等于______.
17、若平行四边形中一内角平分线和某边相交把这条边分成
、
的两条线段,则平行四边形
的周长是__________
.
18、当时,二次根式
的值是___________.
19、如图,正方形AFCE中,D是边CE上一点,把绕点A顺时针旋转90°,点D对应点交CF延长线于点B,若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则AC长__________cm.
20、已知数据x1,x2,…,xn的方差是0.1,则4x1-2,4x2-2,…,4xn-2的方差为________.
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点A(﹣1,﹣4)和B(1,0),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
22、在《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的复习课上,王老师让同学们根据下列条件探索还能求出哪些量:在我市“精准扶贫”工作中,甲、乙两个工程队先后接力为扶贫村庄修建一条米长的公路,甲队每天修建
米,乙队每天修建
米,一共用
天完成.
(1)小红同学根据题意,列出了一个尚不完整的方程组.请写出小红所列方程组中未知数
表示的意义:
表示 ;
表示 ;并写出该方程组中?处的数应是 ,*处的数应是 .
(2)小芳同学的思路是想设甲工程队一共修建了米公路,乙工程队一共修建了
米公路.下面请你按照小芳的设想列出方程组,并求出乙队修建了多少天?
23、已知直线经过点
.
(1)求的值;
(2)求此直线与轴、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24、如图,在Rt△ABC中,∠ACB=90°,CD是斜边AB上的中线,分别过点A,C作AE∥DC,CE∥AB,两线交于点E.
(1)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2)如果∠B=60°,BC=2,求四边形AECD的面积.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直线BC交x轴负半轴于点C,∠BCA=30°,如图①.
(1)求直线BC的解析式.
(2)在图①中,过点A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CB于点D,若动点M从点A出发,沿射线AB方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C出发,沿射线CB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直线MN与直线AD交于点S,如图②,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DSN≌△BOC时,求t的值.
(3)若点M是直线AB在第二象限上的一点,点N、P分别在直线BC、直线AD上,是否存在以M、B、N、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