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京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老山界》体现了红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渺视困难、豪气干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

    C.虽然蔡斌在比赛中出现重大失误,但队员们及时调整心态,力挽狂斓,最终夺得了男子团体项目的亚军。

    D.一身戒装的花木兰透出一股勃发的英雄气,宛如一位英姿飒爽的少年将军,而对镜理云鬓的她,则又是一位楚楚动人的闺中女红妆。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

    B.医院实施“先诊疗后结算”的服务模式,患者就诊时间可节省大约20%以上。

    C.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D.我们要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要牢记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使命。

  •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家的相册里,有几张罕见的照片,在它们的背后蕴藏着一些妇孺皆知的故事。

    B.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C. 我刚开始接触计算机时十分生疏,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现在已是熟能生巧了。

    D. 真正的大学问家,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认知,有时甚至不耻下问,全方位地汲取营养。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文山市多举措严防不发生校园踩踏事故。

    B.“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

    C.只要加强安全教育,才能增强中小学生安全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D.砚山石窝窝生态采摘园内种植了桑葚、桃子、蓝莓、玫瑰等果树。

  •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句是(   )

    这是一片生命的风景,整个底色是绿的。   ,每座山都像一个披着哈达的丽人。江流如带,   ,带着一股野性。

    ①远山,凝青、含黛;云烟,袅袅

    ②远山凝青含黛,云烟袅袅

    ③从远处飘来,波光闪闪,雄浑,强健

    ④波光闪闪,雄浑、强健,从远处飘来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土地的誓言》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陷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以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到底的誓言。

    B. 斯科特的悲剧故事之伟大在于: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人以精神的鼓舞。

    C. 《紫藤萝瀑布》围绕紫藤萝写景抒情,由看花、忆花、悟花三部分层层深入,写出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D.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默默地为自由民主而战斗。

  • 7、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B.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C.他忽然省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于是,他就憋住了不磕。

    D.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着一层,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老河兵闻,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事,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节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伊犁城中无井,皆出汲于河。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草木不生。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特汲须修绠耳。知古称雍州土厚水深,灼然不谬。徐舍人蒸远曾预斯役,尝为余言,此佐领可云格物。蒸远能举其,惜忘之矣。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八)

    (注释)①[佐领]地方官员。②[修绠(gěng)]长长的绳子。③[灼然]明白清楚的样子。④[谬]荒谬,错误。⑤[格物]推究事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草木不生/而两狼之并驱如(《狼》)

    B.知其一/微颔之(《卖油翁》)

    C.再啮/安能辨我雄雌(《木兰诗》)

    D.蒸远能举其/有仙则(《陋室铭》)

    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然则天下

    A.其反激力(《河中石兽》 B.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C.康肃笑而遣(《卖油翁》) D.一老河兵闻(《河中石兽》)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2)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

    4(甲)文中老河兵正确判断出石兽的位置,(乙)文中佐领准确找到水。阅读两文,说出他们能够解决问题的共同原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讲学家判断其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河兵则判断其在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一棵特别的苹果树》,完成下列各题。

    一棵特别的苹果树

    崔修建

    ①这棵苹果树,原本生长在村西的草甸子里,孤零零的,站在那些肆意疯长的茅草中间,流露着莫名的忧伤。我看到形单影只的它,便立刻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决定将它移植到屋前的菜园子里,成为那些蔬菜瓜果的邻居。

    ②被施了农家肥,浇足了水,喷洒了杀虫药,再加上我不时地修剪,懂得感恩的苹果树,快速地成长起来。不到两年的工夫,它便宛然出落成一个秀气的大姑娘,肌肤光鲜,仪态端庄,还有着楚楚动人的气质。

    ③“这么好的一棵苹果树,明年一定会结出香甜的苹果。”我抚摸着它粗壮的枝干,多么盼望着即将来临的这个春天,它能开出一些粉红的花朵。

    ④它却始终没有开花,只是一年又一年地粗壮着枝干,一年又一年地茂密着叶子,在四季轮回里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仿佛从未听到过有关开花的召唤。我忍不住有点失落。

    ⑤那一棵始终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根须却一直在泥土里与豆角、茄子争抢养分,浓密的树荫还遮挡了不少辣椒该享受的阳光。我对它越来越失望了,建议砍掉它算了。

    ⑥父亲却执意留下它,并且说道:“再等等,或许它现在还不想开花,还想再疯长两年,等某一天它突然想开花了,没准儿它就开花了呢。再说了,谁规定了一棵苹果树就一定要开花结果?难道它不能按着自己的心愿活一回吗?”

    ⑦也许真的像父亲所言,它只是迷恋于生长,迷恋于做一棵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苹果树。如是一想,我便释然了。我对这棵执意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有点敬佩起来:这真是一棵特别的苹果树!不管是命运注定了它无法开花,还是它自主选择了不开花,它都始终从容地赶着自己的路,安然若素地迎接着四季的风霜雪雨,就那么不疾不徐地活一回,活出独特的自己。

    ⑧时光流转,世间那么多的树中,唯有那一棵没有开花的苹果树,在我的心间深深地扎下了根。它季季枝繁叶茂,引我朝着生命的深处,一步步地执着走去。

    (有删改)

    【1】阅读全文,依次摘录表明“我”对苹果树情感变化的词语。

    恻隐→①______→失落→②_______→③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第②段中的“感恩”一词具体指的是

    【3】文章以“一棵特别的苹果树”为题,你认为苹果树“特别”在哪里。

  • 11、阅读《那些驰骋在历史上的老太太》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那些驰骋在历史上的老太太

    马少华

    ①阅历史故事,你会发现,年轻人要想有所成就,最好能碰上个有意思的老太太。

    ②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中记载过一则传说,写的是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还没学成就想放弃。在下山途中,他路过一条小溪,发现一个怪老太太正在石头上磨一根大铁棒子。小李白很好奇,上前问老太太在干什么。老太太回答:“我孙女要学绣花,我给她做一根绣花针。”小李白大笑起来,表示不信:“这么粗的铁棒子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呀!等磨完了您孙女可能也变成老太婆了。”这时,老太太说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③李白猛然被老太太这番话点醒,转身回到山上继续苦读,从此发愤图强,成为了一代诗人的代表人物。

    ④如果你觉得一个老太太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我们就再往前翻翻历史,看看王羲之遇到的老太太吧。

    ⑤王羲之小时候很爱练字,加上有名师指点,不到三年就在琅琊太守举办的书法比赛中夺魁。年少成名,他不禁有些飘飘然。这天,小王羲之闲来无事,到处游逛,忽然被街边一家饺子馆吸引住了。只见一位老太太一手擀面皮,一手包饺子,速度快得惊人。更让人吃惊的是,老太太包饺子的地方跟煮饺子的大锅隔着一堵墙,老太太包完饺子,连眼都不抬,随手就扔出去,一只只饺子如同一只只白色的小鸟,飞过土墙,不偏不倚,正好落进墙外滚沸的大锅里。小王羲之看得目瞪口呆,等老太太包完饺子,就过去问她:“这么深的功夫,您老是怎么练出来的?”老太太微微一笑道:“熟练五十载,深练需一生。”

    ⑥老太太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震得小王羲之傲气全消。他从此静下心来,闭门苦练,“临池学书”,因为洗砚台,把一池塘的水都给染黑了,终于成为了一代书法大家。

    ⑦再往前翻阅历史,我们还会看到一个这样的老太太。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韩信年轻时游手好闲,长期在别人家蹭饭吃。被人嫌弃后,他一怒之下离开那里,可又没饭吃,只好去河里钓鱼充饥。这条河边有一位专门给人家洗衣服的老太太,人称“漂母”,看韩信可怜,每天吃饭的时候就把他叫过来,分给他一半吃。韩信白吃了人家十几天的饭,觉得不好意思,有一天突然冒出来一句:“吾必有以重报母。”这句话听起来豪情万丈,但到底什么时候能兑现谁也不知道,只是为了撑撑面子罢了。听完韩信这句话,老太太生气地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可怜你才给你吃食,难道是希图报答吗? )

    ⑧这句话很厉害,直接击中了韩信的软肋。是啊,你说你一个大小伙子,连自己都养活不了,还有什么脸说这样的大话?一语惊醒梦中人,韩信从此遍访名师,苦学兵法,终于成为了一代名将。

    ⑨故事说到这儿,你一定会悟出点什么吧。那些驰骋在历史上的老太太,虽然不会给你实际的东西,但她们会用行动和经验来点化你,就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让你在一瞬间看到通往成功的道路。

    (摘自《读者原创版》,有删改)

    1文章记叙了经过几位老太太的点化,几位年轻人都豁然开朗,并积极行动,最终走上了成功的道路。阅读文章,填写表格内容。

    有关的故事

    老太太的话

    老太太话中蕴含的道理

    年轻人的行动

    年轻人的成就

    李白的故事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发愤图强

    成为一代诗人的代表人物

    王羲之的故事

    熟能生巧

    练字染黑池塘

    韩信的故事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成为一代名将

     

     

    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解释一下第⑧段加点词语“软肋”的含义。

    3统观全文,对“老太太”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身份平凡也不引人注目的老年妇女。

    B. 无意间用行动和经验来点化你的普通人。

    C. 懂得生活道理的世外高人。

    D. 指引你通往成功道路的神仙化身。

    4请你结合本文具体内容,联系个人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论语》句子的理解(任选一句谈即可)。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③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老舍写作有个规矩,每天只写2000字,字写够了就不再继续,其余时间都在思索,他说:“由于思索的时间长,由笔尖滴下的是血和泪”。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