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江苏省新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思想主张的提出与老子无关的是(  

    A.无为 B.仁政 C. D.性善论 E.性恶论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迤(lǐ)   候(yú)   (zhuàn)   倒(suò)

    B.须(zī)   辱(zhān)   心(wān)     酒三杯(zhuó)

    C.防(dī)   (áo)       护(bì)       云密布(dān)

    D.发(jī)   烦(xù)       (měi)     吃饭防(yē)

  • 3、李白的诗句“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中“谢公”指的是(  

    A.谢安 B.谢朓(tiǎo C.谢灵运 D.谢导

  • 4、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C.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 5、瑞士首都是?(  

    A.伯尔尼 B.苏黎世 C.日内瓦 D.洛桑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碰瓷”是怎么成为国际词条的

    9月1日晚,中国游客曾某等3人与瑞典警察发生冲突,成了舆论热议的事件。随后一个瑞典人拍的现场视频在瑞典地方电视台SVT2播出,视频中大妈舞着红丝巾扑地大喊救命的动作格外引人注目。不少外国人极其不解:“为什么中国人在要求得不到满足时经常坐地撒泼?这怎么可能竟是一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他们给这种行为取了一个文绉绉的名词——Peng Ci(碰瓷)。”

    “碰瓷”本为清末古玩市场的一种讹诈手段。不法摊主别有用心地把易碎裂的瓷器往路中央摆放,专等路人不小心碰坏,借机讹诈。也有人说此骗术来自老北京没落的八旗子弟,他们平日手捧“名贵”瓷器行走于闹市街巷,瞅准机会故意让马车“碰”他一下,瓷器随即落地摔碎,便缠住车主要求按名贵瓷器的价格赔偿。20世纪末,随着汽车越来越大众化,碰瓷之术也与时俱进,碰瓷者故意与汽车相撞制造交通事故的假象来讹诈钱财,“碰瓷”之“瓷”已大大抽象化了,被损坏的物什,由瓷器、玉器、古钱币扩展至古董表、字画、手机,甚至身体发肤。2012年“碰瓷”一词被收入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最近10多年,碰瓷频率越发多起来。在“瓷”的意义泛化、抽象化的基础上,“碰”的意义弱化,碰瓷者假装弱者、或号称遗失了东西,只要欲求得不到满足,就坐(躺)地哭闹撒泼,索要经济赔偿或提出其他条件。

    2018年9月18日,苹果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iPhone XS、iPhone XS Max加入了双卡双待功能,9月26日酷派官方微博转发自己2年前一条有关双卡双待的微博,高调炫耀自身在双卡双待的优势,连苹果都跟风。然后就有推文称:酷派碰瓷苹果:以双卡双待首创者自居。

    这一用法进一步远离碰瓷的本义,仅保留当事双方的强弱关系、“弱势”一方借机牟取声誉利益,产生了更远的引申义“蹭热度”。

    其实,碰瓷案本非近百年来民间唯一的专利。《红楼梦》第44回,贾琏趁王熙凤生日与鲍二媳妇私通,被凤姐撞破,鲍二媳妇上吊自杀。他娘家的亲戚要告,凤姐儿道:“我没一个钱!有钱也不给,只管叫他告去。也不许劝他,也不用震吓他,只管让他告去。告不成倒问他个‘以尸讹诈’!”就是这种碰瓷案的写照。如此“国粹”,堂而皇之地步入国际舞台,“Peng Ci”变身国际词条,国人宁不深省乎?

    (选自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1】根据材料,概括“碰瓷”的“瓷”词义的变化。

    【2】文章最后一节称“碰瓷”为“国粹”,为什么?

    【3】文章最后说“‘Peng Ci'变身国际词条,国人宁不深省乎?”,结合全文分析,哪些地方值得深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一文中,用以表明列子要受环境、时间等条件的限制、依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左传·曹刿论点》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只要自己的本心确实是美好的,就不要在乎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

    (3)《阿房宫赋》中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建筑结构交错和精巧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经历情感挫折的女主人公对爱情和婚姻有所领悟,她直接劝告其他女子“_____________”,因为女子一旦沉溺于爱情,便“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了作者和客吟诵《诗经•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的情景。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了《庄子•物外篇》中“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两句,表现了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领悟到了人生意趣,但又不可言说的情形。

  • 10、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江水与深潭,水色清澈,倒映着很多景物。

    (2)杜甫《登高》中写自己因生活愁郁而白发日增,因病戒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中,借助车马的人,能“____________”,到达很远的地方,有一类人,

    ____________”,他们并不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____________,欲罢不能。(《论语·子罕》)

    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

    ⑷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⑸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⑹射者中,弈者胜,____________,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⑺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⑻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①虏障:指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④宋之悌:为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以事流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武汉武昌)与他分别而作这首诗。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高诗首联紧扣标题,写李侍御即将远征。“飞蓬”指“行子”,借代手法写出友人飘泊无依,自伤身世的悲情;“金鞭”一句,则意气振发,有跌宕之势。

    B. 高诗颈联意在点明李侍御前往的安西,与秦城长安天涯相隔,不直接书事言情而情、事俱含其中。

    C. 李诗首联写到眼前清澄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友人宋之悌的贬所靠近海域,故“遥将”一句暗示其将往之处的偏僻。

    D. 李诗颈联上句点出送别时天气晴朗,谷鸟吟唱,反衬作者内心的悲凉;下句写晚风中传来江猿的啸声,更是断人肠。

    2两首送别诗,都有“一杯中”,作者寄寓其中的感情有何异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趵突泉记

    (清)怀应聘

    ①趵突泉者,在山东济南郊外,为天下奇观。其游而见之者,无不咄咄称异。余心向往久矣,而未得亲观其胜。

    ②甲子岁,余适齐鲁间,大中丞徐暾庵招余饮,即偕游趵突泉。泉有三穴,中间相去不数十步,其水自三穴中涌出,各高二三尺。怒起跃突,如三柱鼎立,并势争高,不肯相下。喷珠飞沫,又如冰雪错杂,自相斗击。呜呼!水之劲挺一至此哉!

    ③夫水,柔物也。方之则方,圆之则圆;挹之则盈掬,挥之则散落;环之则为池沼,决之则为川流。狎弄挠拢,无不如意。即深如长江,险如黄河,为人患害者,莫有加焉。然不过因风鼓浪,触石生涛,挟鱼龙诸怪物以自雄耳。假使无风石之险,无鱼龙诸怪物以助其势,其为平流直泻者,与众水无异也。曾有独起卓立,首耸发竖,若与山峰竞其高下如趵突泉者哉?呜呼!世有戴天履地,目视日月,耳辨声音,手持足行,生而命为人者,无不有心、有性、有情、有识,其为浩然之气,更当何如?而一遇君国大故,濡忍不决,生死一迫,随即披靡,逐波顺流,往而不返,曾不若兹泉之介然自立,足以厉廉耻而砥节行也,岂不哀哉!呜呼!同一水耳,谁实使之然邪?岂润下之名水不乐居,故以至柔之质而发为至刚之概,以自见其奇邪?抑水亦有不平于中而怒气迸发,排空直上,势不可遏,如荆卿悲歌,渐离击筑,壮士发冲冠时邪?泉之上有吕祖阁,亭中题咏属对,后先唱和者不一人。余今与暾庵相对,不能无感于兹泉矣,故记之。

    1全文围绕着一对矛盾展开,它们是“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

    2趵突泉“独起卓立,首耸发竖,若与山峰竞其高下”的力量来自:(用自己的话概括)①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的“岂不哀哉?”“哀”指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4“以山水抒怀抱”是我国古代游记的一大传统。请结合上文对此进行简述。

    5这篇文章论述具有雄辩性,读来气势恢宏。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加以鉴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人们常把那种在行家面前显示本领的行为贬斥为“班门弄斧”,对班门弄斧的人抱着鄙视的态度。请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来论证“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弄斧’于‘班门”’这一观点。要求语言简明、准确,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