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张家界美景犹如一篇激扬青云的散文,又仿佛一集浩气淋漓的史诗,更不啻一部沧海桑田的造化史,让人应接不暇。
B.清朝初年,几代皇帝励精图治,终于光风霁月,出现了康雍乾盛世。
C.庄子具有这种由超凡绝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精神,天下无论是污浊还是清明,他都能处之泰然。
D.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要抓住孩子的心理,对犯错误孩子的批评点到为止,不为已甚。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泰山碧玉是泰山所产的一种美玉,质地晶莹温润,自然光线下呈墨绿色,堪称钟灵毓秀的玉石精品。
B.改革开放后,我国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习以为常。
C.某市的环境检测仪器直接设在环保局大楼里,这样做哪怕是不违规,也难逃瓜田李下之嫌。
D.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市场呈现出国有、民营和合资企业竞争发展的格局。这三类主体中,民营企业倚马可待,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力量。
3、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书店逐渐从单一的纸质图书购买地,变成一个集中书籍、休闲茶歇、亲子互动的综合服务体。面对纸质出版行业的没落、读者网络阅读习惯的日渐养成,传统书店的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书店逐渐从单一的纸质图书购买地,变成一个集书籍售卖、休闲茶歇、亲子互动的综合服务体。
B.书店逐渐从单一的纸质图书购买地,变成一个集书籍、休闲茶歇、亲子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
C.书店逐渐从单一的纸质图书购买地,变成一个集书籍售卖、休闲茶歇、亲子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
D.书店逐渐从单一的纸质图书购买地,变成一个集中书籍售卖、休闲茶歇、亲子互动的综合服务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屠呦呦科研团队研究出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方法,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B. 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 家长要让孩子接受“吃苦教育”,以此提高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
D. 一堂堂看似普通的体育课,不仅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体育价值观,更直接地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建的“夜郎古国”和现有的众多仿古建筑景区相比,并无多少优势可言,想借助夜郎文化得到游客的认同,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B.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在议论部分,从喻理的角度,赞颂了自然之秋、北国之秋。文章内容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C. 文学批评必须回到对文学的批评这个基本出发点来,必须是对文学的和伪文学的批评,必须有批评者的立场态度和真知灼见。
D. 中华民族是崇尚学习的民族,历史上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真是汗牛充栋。
6、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五月的北平
张恨水
①能够代表东方建筑美的城市,在世界上,除了北平,恐怕难找第二处了。描写北平的文字,由国文到外国文,由元代到今日,那是太多了,要把这些文字抄写下来,随便也可以出百万言的专书。现在要说北平,那真是一部廿四史,无从说起。若写北平的人物,就以目前而论,由文艺到科学,由最崇高的学者到雕虫小技的绝世能手,这个城圈子里,也俯拾即是,要一一介绍,也是不可能。北平这个城,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宁可在北平为静止得到生活无告的程度,他们也不肯离开。不要名,也不要钱,就是这样穷困着下去。这实在是件怪事。你又叫我写哪一位才让圈子里的人过瘾呢?
②静的不好写,动的也不好写,现在是五月(旧的历法是四月),我们还是写点五月的眼前景物吧。北平的五月,那是一年里的黄金时代。任何树木,都发生了嫩绿的叶子,处处是绿荫满地。卖芍药花的担子,天天摆在十字街头。洋槐树开着其白如雪的花,在绿叶上一球球地顶着。街,人家院落里,随处可见。柳絮飘着雪花,在冷静的胡同里飞。枣树也开花了,在人家的白粉墙头,送出兰花的香味。北平春季多风,但到五月,风季就过去了。市民开始穿起夹衣,在不暖的阳光里走。北平的公园,既多又大,只要你有工夫,花不成其为数目的票价,亦可以在锦天绣地、雕栏玉砌的地方消磨一半天。
③北平的房子,大概都是四合院。这个院子,就可以雄视全国建筑。洋楼带花园,这是最令人羡慕的新式住房。可是在北平人看来,那太不算一回事了。北平所谓大宅门,哪家不是七八上十个院子?哪个院子里不是花果扶疏?这且不谈。就是中产之家,除了大院一个,总还有一两个小院相配合。这些院子里,除了石榴树、金龟缸,到了春深,家家有由屋里度过寒冬而搬出来的花。而院子里的树木,如丁香、西府海棠、藤萝架、葡萄架、垂柳、洋槐、刺槐、枣树、榆树、山桃、珍珠梅、榆叶梅,也都成了人家极普通的栽植物。这时,都次第开过花了。尤其槐树,不分大街小巷,不分何种人家,到处都栽着有。在五月里,你如登景山之巅,对北平城作个岛瞰,你就看到北平市房全参差在绿诲里。这绿海就大部分是槐树造成的。
④洋槐传到北平.似乎不出五十年,所以这类树木,虽也有高到五六丈的,都是树干还不十分粗。刺槐却是北平的土产,树兜可以合抱,而树身高到十丈的,那也很是平常。洋槐是树叶子一绿就开花.正在五月,花是成球的开着,串子不长,远望有些像南方的白绣球。刺槐是七月开花,都是一串串的有些像藤萝,不过是白色的而已。洋槐香浓,刺槐不大香,所以五月里草绿油油的季节,洋槐开花,最是凑趣。
⑤在一个中等人家,正院子里,可能就有一两株槐树,或者是一两株枣树。尤其是城北,枣树逐家都有,这是“早子”的谐音,取—个吉利。假使这人家有些盆景(必然有),石榴花开着火星样的红点,夹竹桃开着粉红的桃花瓣,在上千皆绿的环境中,这几点红色,娇艳绝伦。北平人又爱随地种草本的花籽,这时大小花秧全都在院子里拔地而出,一寸到几寸长的不等,全表示了欣欣向荣的样子。北平的屋子,对院子的一方,照例下层是土墙,高二三尺,中层是大玻璃窗,玻璃大得像百货店的货窗相等,上层才是花格活窗。桌子靠墙,总是在大玻璃窗下。主人翁若是读书伏案写字,一望玻璃窗外的绿色,映入眉宇,那实在是含有诗情画意的。而且这样的点缀,并不花费主人什么钱的。
⑥北平这个地方,实在适宜于绿树的点缀,而绿树能亭亭如盖的,又莫过于槐树。在东西长安街,故宫的黄瓦红墙,配上那一碧千株的槐林,简直就是一幅彩画。在古老的胡同里,四五株高槐,映带着平正的土路,低矮的粉墙,行人很少,在白天就让人觉得其意幽深,更无论月下了。在宽平的马路上,如南北池子,如南北长街,两边槐树整齐划一,连续不断,有三四里之长,远远望去,简直是一条绿街。在古庙门口,红色的墙,半圆的门,几棵大槐树在庙外拥立,把低矮的庙整个罩在绿荫下,那情调是肃穆典雅的。在伟人的公署门口,槐树分立在广场两边,好像排列着伟大的仪仗,又加重了几分雄壮之气。太多了,我不能一一把它介绍出来。有人说五月的北平,是碧槐城市,那却是一点没有夸张。
⑦当承平之时,北平人所谓的“好年头儿”。在这个门子,也正是故都人士最悠闲舒适的日子。在绿荫满街的当儿,卖芍药花的平头车子整车的花菇蕾推了过去。卖冷食的担子,在幽静的胡同里叮当作响,敲着冰盏儿,这很表示这里一切的安定与闲静。渤海来的海味,如黄花鱼、对虾,放在冰块上卖,已是别有风趣。又如乳油杨梅、蜜饯樱桃、藤萝饼、玫瑰糕,吃起来还带些诗意。公园里绿叶如盖,三海中水碧如油,随处都是令人享受的地方。但是这一些,我不能也不愿向下写。现在,这里是邻近炮火边沿,对南方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线了。北方人吃的面粉,三百多万元一袋;南方人吃的米,卖八万多元一斤。穷人固然是朝不保夕,中产之家虽改吃糙粮度日,也不知道这糙粮允许吃多久。街上的槐树虽然还是碧净如前,但已失去了—切悠闲的点缀。人家院子里,且是不花钱的庭树,还依然送了绿荫来,这绿荫在人家不是幽丽,乃是凄凄惨惨的象征。谁实为之?孰令致之?我们也就无从问人。《阿房宫赋》前段写得那样富丽,后面接着是一叹:“秦人不自哀”。现在的北平人,倒不是不自哀,其如他们哀也无益何!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散文》,长江文艺出版社。有删节)
【1】第①段画线句的含义是_________。
【2】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__。
【3】第④段写”洋槐”与“刺槐”,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 )( )
A.北平“特别能吸收有学问、有技巧的人才”,是因为它物产丰富、生活安适。
B.作者认为北平的五月最美,而郁达夫觉得故都的秋最美,他们是各见其美。
C.“好年头儿”的五月,故都的妙处无法说尽,使得作者“不能也不愿向下写”。
D.文章思路清晰,从久远的元代一直写到“临近炮火边沿”的当下北平。
E.作者用舒缓的笔调将北平五月的“眼前景物”娓娓道来,语言淡雅,别有韵味。
F.本文运用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方式,使读者加深了对故都北平特点的认识。
【5】从全文看,作者着重写了哪些景物?分析这样写的理由_________。
【6】本文与老舍《想北平》在如何表达思想感情上有同有异,请加以评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望岳》中表现泰山高耸挺拔,赞叹自然神奇秀丽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先贤,宁死不失正直。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结尾处指出“为国者”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却“___________,__________”,旨在告诫北宋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
(2)草木是古诗词常用意象,其兴衰往往寄寓作者复杂的情感,如屈原《离骚》(节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庭坚《登快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王维《山居秋以》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相近。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__________,檐牙高啄;各抱地势,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臣之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所共鉴。(李密《陈情表》)
(4)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__________,__________?(《楚辞·渔父》)
(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_______________”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_______________”,喟叹终日。
(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一句,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而“_______________”一句则写出了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的场景。
(3)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对人生的感悟实现了共鸣,他们“_______________”忘记了空间,“_______________”忘记了时间。主客皆进入豁达淡然的“乐境”。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君子之所以成为君子,并非他们的秉性异于常人,而是因为“________”;君子如果广泛学习并且不断反省自己,就可以做到“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11分)
浣溪纱①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③,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纳兰性德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1】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简要分析。(5分)
【2】你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有何深意?请简要分析。(6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目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B.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C.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D.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肉袒伏斧质,指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请罪。负荆请罪指背着荆条表示愿意接受贵罚。两种都是古代向对方请罪的方式。肉袒伏斧质比负荆请罪所犯的罪更严重。
B.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沸水在一个大锅里烹煮。我们知道的历史人物受过的酷刑有司马迁宫刑,商鞅车裂,孙膑膑刑(被剜去膝盖骨,变成瘫痪),戚夫人人彘。
C.“位在廉颇之右”,古代的时候,官职是以左为尊,但是有的朝代不是如此,如汉朝的时候,是以右为尊的。右尊于左,次于贵左。汉代时官位设置右卿大于左卿。
D.刎颈之交,指割脖子的交情和友谊,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古代表示友谊的还有贫贱之交、金兰之交、患难之交、八拜之交、莫逆之交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拜为上卿 拜:任命,授官 B.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徒:只,不过
C.且相如素贱人 素:向来,本来 D.顾吾念之 顾:考虑,想到
【4】下列对文章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渑池之会”中,蔺相如以非凡的胆识和忠勇的行为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回国后被赵王重用,官位居于廉颇之上。
B.廉颇认为自己作为将军,有攻城略地的赫赫战功,蔺相如凭借个人的口才获得赵王的提拔,根本没有立什么功劳。
C.蔺相如原本是宦官头目的舍人,心生嫉妒的廉颇就以此来挖苦攻击蔺相如,称之为“贱人”,表现出廉颇心理的不平衡。
D.蔺相如对廉颇的谦让之举,引起了门客的不满,而他善于做比,委婉劝解门客,他的话传至廉颇耳中,深深地打动了廉颇。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2)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12月27日至2017年4月10日,“丝绸之魂 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成都博物馆举办,展览首日观展人数过万,据报道,不仅成都本地人,包括南充、眉山等地也有“博物馆粉”专程赶来观展,有人认为敦煌石窟艺术应该保持原有的形状,不应该破坏石窟的壁画和彩塑,只有原汁原味的艺术才值得我们传承;而有人认为传统的敦煌石窟应该加入新的元素,在创新中求发展,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请你就其中的某一观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权衡,思考和选择。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