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刹那/凶煞 佝偻/褴褛 开拓/拓本
B.辟邪/裨益 山坳/违拗 盛开/盛饭
C.孝悌/倜傥 猝死/淬火 擂鼓/打擂
D.管辖/狡黠 饯别/栈道 孱头/孱弱
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前往柴桑舌战群儒,说服孙权建立了孙刘联盟,可见他洞悉天下大势,才智过人,胆略出众。
B. 《边城》中,天保和傩送兄弟二人同走“马路”,在夜晚轮流为翠翠唱歌,翠翠被二佬傩送的歌声打动。
C. 《哈姆莱特》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为主线,以雷欧提斯的复仇和小福丁布拉斯的复仇为副线,三线交织推动剧情发展。
D. 《家》通过对高家三少爷觉慧和丫鬟鸣凤之间爱情悲剧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罪恶。
E. 《药》中,正面描写了革命者夏瑜在狱中的斗争,他劝牢头阿义“造反”,还说“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因此遭到阿义的殴打。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 我的愚兄学习成绩不好,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让父母操心不已。
B. 你们是后学,不像我已经跟随老师学习四年,深得老师信任。
C. 令尊令堂年纪不小了吧?跟你的泰山泰水年纪差不多。
D. 听人说你的兄弟姐妹很多,内眷们聚在一起,很热闹吧?
4、选出读音全对的一项( )
A.细腻(nì) 硝(xiāo)烟 凫(niǎo)水
B.撅(juē)着嘴 打点(diǎn) 脱缰(jiāng)
C.菱(líng)角 虾篓(lǒu) 苇(wéi)眉
D.吮(sǔn)指头 嘱(zhǔ)咐 白洋淀(diàn)
5、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以大卫的成长史为主线,塑造了一系列劳动人民的正面形象,如大卫的保姆佩葛蒂。
B.巴金的《家》塑造了善良却柔中有刚的梅、郁悒的瑞珏、贤惠的鸣凤等女性形象。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但结局都是悲剧性的。
C.郭沫若的《女神》是“五四”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诗集,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它是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新诗的开山之作,开拓和形成了浪漫主义新诗流派。
D.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莱特》中,纯洁善良的奥菲莉娅深爱着哈姆莱特。而哈姆莱特“变心”与父亲被杀的双重打击使得奥菲莉娅精神恍惚,抑郁成疾而死。
E.桑地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仍然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是一个“硬汉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牛鞭缰 洪孟春
在我老家,管买牛、卖牛的中间人叫牛鞭缰。牛鞭缰是七爷的职业,准确地说,只能算兼职,因为七爷世代务农,主业是农民。
七爷在十里八乡名气挺大,这源于他的绝活儿。人们把牛牵到跟前,他只要打量几眼,赶着牛就地走一圈,就能说出这头牛大致的体重、脚力,以及对拉犁耕地的熟悉程度等等。他还可以左手扯着牛鼻子,右手揭开牛嘴巴,并把手伸进去,在里面摸索一番,然后准确地说出牛的年龄。这一招,人们最为佩服。每每这时,人们都很惊奇地问七爷:“不怕牛咬你?”
七爷总是嘿嘿一笑:“不会的,一物降一物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里各家各户种田犁地,都靠牛。隔三岔五的,东家要买牛,西家想卖牛,自然少不了七爷。七爷从买卖中收取一点佣金,贴补家用。七爷收佣金挺随意,遇上家庭困难的,七爷心软,给点也行,不给也行。在那个全靠从地里刨食的年代,还能做一份兼职,比普通农民多挣一些活钱,七爷很知足,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好日子总让人羡慕。不少人看着七爷过得挺滋润,就想拜他为师。可七爷没答应。七爷自有他的想法。他不是不想收徒弟,只是没到时候。当时,十里八乡,牛鞭缰就此一家,别无分号。同行多了,活儿自然就少了。七爷是想,等他老了,做不动了,再收个徒弟,怎么样也得把牛鞭缰的衣钵传下去。
那一年,七爷五十五岁。正值春耕,村里石伢子的父亲突发急病,死在秧田里。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剩下孤儿寡母,石伢子娘让石伢子去求七爷把家里的牛卖了,给他爹办后事。
石伢子把事一说,七爷却犯了难:现在正搞春耕,谁会买牛呀?要买的都在春耕前买好了。可石伢子家等钱办丧事,孤儿寡母的,怎么办?
七爷回到家的时候,主意就有了。他把家里仅有的八百块钱存款取了出来。七爷是这么盘算的:这牛自己买下来,先把钱给石伢子家送去,等他们办完丧事,搞完春耕,再把牛牵回来,另找买家。
七爷的举动,对石伢子一家无异于大旱逢甘霖。事后,石伢子娘带着石伢子,专门登门道谢。一进门,石伢子就跪在地上给七爷磕头。石伢子磕头的时候,石伢子娘掏出一个包封,求七爷收石伢子做徒弟。面对母子渴望的眼神,七爷有点心动。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可以是可以,但现在不行,如果真想学,就过两年吧,反正,伢子还小,不耽误。”
师没拜成,石伢子娘只好狠下心,让石伢子跟着他堂兄去城里搞建筑,做小工去了。
七爷做梦也没想到,自石伢子之后,再也没有人找他拜师学艺。随后几年,找他买牛卖牛的也越来越少。刚开始,七爷纳闷儿,难道是石伢子找他拜师时心太狠,遭了老天的报应?每每想起这事,七爷就愧疚,觉得对不住石伢子他娘。七爷一直在心里期待,石伢子哪天突然回来,找他学艺。七爷甚至想,哪怕一分钱的包封也不收。
令七爷没想到的,不止是村里的牛越来越少,压根儿是种地的人越来越少,年轻人一个个外出打工,在家种田的,大多是老人。老人体弱,没力气用牛耕地,要耕地时都请田耕机。可七爷觉得,还是牛耕的地好,深耕,细活,水稻的产量也要高很多。所以,七爷一 直坚持养牛。后来,七爷家的牛成了村里唯一的牛。
不用牛耕地也就罢了,更让七爷郁闷的是。既然有这么先进的田耕机,总该好好种 田了吧?可不是这回事,原来水稻都是种双季,可现在基本上只种一季了。有些人家甚至连一季也不种,直接抛荒。七爷看着心痛。
七爷六十六岁那年,也是春耕时节。一直在家守寡的石伢子娘突然被石伢子接到城里去了。村里传说,石伢子当包工头发财了,在城里买了房子,讨了堂客,家里的责任田也不要了。还听说,连户口也迁到城里去了。
七爷听到这些消息,心里空落落的。吃饭都没胃口。过了几天,竟然病了,又过了几天,竟然死了。七爷临终前说:“牛鞭缰……没人学,事小,田没人种……”
(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在我老家,管买牛、卖牛的中间人叫牛鞭缰”开头,不仅开篇自然点题,解释了牛鞭缰这一职业,而且表明七爷的故事是真人真事。
B. 七爷为当年石伢子拜师学艺的事心里愧疚,又怕遭了老天的报应,所以就想要收石伢子为徒,弥补当年的过失。
C. 七爷对牛的习性非常熟悉,他敢把手伸进牛嘴巴,并不怕牛咬他,这表现了七爷看牛的本领高强,更彰显了他的大无畏精神。
D. 作者叙写七爷临终的话言简义丰,交织着七爷困惑、心痛和失望的情绪,读罢令人唏嘘,又让人深思。
【2】七爷临终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简要分析。
【3】“牛鞭缰”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告诫唐太宗不能骄傲自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常以侧面描写的手法,想象无感情的动物竟能闻乐起舞来突出音乐的感染力,如苏轼的《赤壁赋》中洞箫声可以“__________”;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箜篌声能使“__________”。
(3)在古典诗歌中,夕阳常常被赋予壮美或感伤的意味,这样的诗句比比皆是,如“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维《使至塞上》中,写诗人抵达边塞后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一句直接点名阿房宫占地广阔;而“______”一句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3)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两句既承接上文对赤壁景色的描写,又为下文周瑜的出场做铺垫。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关于天空接连发出疑问:天色深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面对别人的赞扬仍能保持理智,认为他的妻子赞扬他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客人赞扬他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苏轼描写曹操沿江东下时战船相连,旌旗招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同样的感慨。
(2)苏轼在《赤壁赋》中假托苏子口吻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他说从变的角度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在发生变化,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诗词中常出现的“琼楼玉宇”,多用以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譬如嫦娥的广寒宫,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类似的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写作者自认为勇武不减当年,可以随时奔赴疆场,又担心朝廷对自己弃而不用,用而不信。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代诗人面对滔滔逝水,亦常常感叹时光流逝、功业无成或表达绵绵愁思、离愁别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玄都观(其一)
徐氏
千寻绿嶂夹流溪,登眺因知海岳低。
瀑布迸舂青石碎,轮茵横翦翠峰齐。
步粘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
莫道穹天无路到,此山便是碧云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是中国古体诗的一种,因其格律严密而得名,要求颔联、颈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最后一个字必须同韵。
B. 诗中“绿嶂”“翠峰”,描绘山的颜色;“流溪”“瀑布”呈现水的姿态。有山有水,凸显玄都观景色宜人。
C. 第四句中的“翦”通“剪”,生动地写出山上的树木排列非常整齐,仿佛用剪刀剪过一般,赏心悦目。
D. 颈联的“苔藓”意象暗示玄都观人迹罕至,“烟罗”意象更渲染出昏暗凄迷的气氛,使得诗歌的情感陡转直下。
E. 本诗题为“玄都观”,却无一句直写其观,皆是对观之环境的描绘,然而观之神韵毕现,真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山势的高峻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贺邵字兴伯,会稽山阴人也。孙休即位,从中郎为散骑中常侍,出为吴郡太守。孙皓时,入为左典军,迁中书令,领太子太傅。
皓凶暴骄矜,政事日弊。邵上疏谏曰:
“臣闻兴国之君乐闻其过,荒乱之主乐闻其誉;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誉日损而祸至。是以古之人君,揖让以进贤,虚己以求过,譬天位于乘奔,以虎尾为警戒。至于陛下,严刑法以禁直辞,黜善士以逆谏臣,眩耀毁誉之实,沉沦近习之言。昔高宗思佐,梦寐得贤,而陛下求之如忘,忽之如遗。故常侍王蕃忠恪在公,才任辅弼,以醉酒之间加之大戮。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慢饮之醇酒中毒陨命。自是之后,海内悼心,朝臣失图,仕者以退为幸,居者以出为福,诚非所以保光洪绪、熙隆道化也。
“昔高宗修己以消鼎雉之异,宋景崇德以退荧惑之变。愿陛下上惧皇天谴告之诮,下追二君禳灾之道,清澄朝位,旌叙俊乂,放退佞邪,抑夺奸势。
“又北敌注目,伺国盛衰,陛下不恃己之威德,而怙敌之不来,忽四海之困穷,诚非长策庙胜之要也。昔大皇帝勤身苦体,拓土万里,虽承天赞,实由人力也。余庆遗祚,至于陛下,陛下宜勉崇德器,以光前烈。爱民养士,保全先轨,何可忽显祖之功勤,轻难得之大业,忘天下之不振,替兴衰之巨变哉?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守,一苇可航也。昔秦建皇帝之号,据殽函之阻,德化不修,法政苛酷,毒流生民,忠臣杜口,是以一夫大呼,社稷倾覆。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系颈,共为羁仆。此当世之明鉴、目前之炯戒也。愿陛下远考前事,近鉴世变,丰基强本,割情从道,则成康之治兴,而圣祖之祚隆矣。”
书奏,皓深恨之。邵奉公贞正,亲近所惮,乃共谮邵与楼玄谤毁国事,俱被诘责。玄见送南州,邵原复职。后邵中恶风,口不能言,去职数月,皓疑其托疾,收付酒藏,掠考千所,邵卒无一语,竟见杀害,家属徙临海。并下诏诛玄子孙,是岁天册元年也,邵年四十九。
(节选自《三国志·吴志·贺邵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慢/饮之醇酒中毒/陨命
B.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慢/饮之醇酒/中毒陨命
C.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慢/饮之醇酒/中毒陨命
D.近鸿胪葛奚/先帝旧臣/偶有逆迕昏醉之言/耳三爵之/后礼所不讳陛下/猥发雷霆/谓之轻慢/饮之醇酒中毒/陨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书令,古代官职名,汉武帝时以宦者为中书谒者令,简称中书令,主要负责修史。
B.荧惑,古指火星,因其荧荧像火,亮度常变,行踪不定,情况复杂,令人迷惑,故称。
C.大皇帝,是三国时孙吴建立者孙权的谥号,孙权称帝后,曾派大将卫温率部抵达台湾。
D.成康之治,又称成康之世,是对西周成王、康王统治而出现的国力强盛时期的赞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邵历仕三朝,忠诚贤良。他资历颇深,出任过地方行政长官,担任过朝中要职,还肩负辅导太子的重任,心怀国事,忠心耿耿。
B.贺邵为人刚正,直言敢谏。尽管孙皓残暴骄横,但贺邵见国家政事日日衰败,仍毅然上书,直言不讳,切中时弊,因而遭受忌恨。
C.贺邵旁征博引,说理有据。他立足现实,将高宗、宋景、秦皇的帝王伟绩与孙皓的种种不端行为进行对比,从而对孙皓提出警示。
D.贺邵不幸罹病,惨遭杀害。他身中恶风,口不能言,离职数月,却被孙皓怀疑装病,因此被拘押,并遭受了严刑拷打,竟至被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陛下不恃己之威德,而怙敌之不来,忽四海之困穷,诚非长策庙胜之要也。
⑵邵奉公贞正,亲近所惮,乃共谮邵与楼玄谤毁国事,俱被诘责。
【5】贺邵认为孙皓作为帝王,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请结合选文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十九大绘就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某班学生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小谭说:“再有不到20年,我们国家将实现现代化,那时我们才30多岁,真是幸运的一代啊。”
小张说:“进入现代化,都实现了高收入,人工智能,我们到时候就不用干活了,我看现在也不用费劲学习了。”
小雍说:“李克强总理说的“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应该是主打“中国装备”真是鼓舞人心。”
小蔡说:“中国还须掌握核心技术,我辈还须努力;最近美国制裁中兴,七年停止对中兴“芯片”供应,中兴处于“休克”状态,我们不能有“缺芯之痛”啊!”
小唐说:“现代化不可能从天而降,还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就像登山,越到高处越不敢松劲。”
小袁说:“这个好像和我们个人没多大关系吧,我们只管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
小钟说:“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前几代人的奋发图强换来的,我们不能辜负前辈,要担起这历史性的责任。”
如果你是该班一位同学,针对上述对话,你有怎样看法?请阐述你的思考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