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陕西省新高考语文仿真模拟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中有关名句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B. 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C.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

    D.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高洁孤傲、纤尘不染一直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追求,这种追求甚至已经内化成文人生命的一部分。他们借草木抒发,写出来的文字、绘出来的图画,或浓郁,或清淡,其中_________的情思却是真切动人。以文人的眼睛观来,山间泽畔的草木不再是天地之间孤立的一丛丛植物,而是以其自然特性_________着自身的生命与情怀。

    中国文化中的比德传统,使得无情之草木能够寄寓文人之高尚人格。华夏先民敬天重生,以为万物有灵、天人合一,人应当效法自然。而在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过程中,又浸透着伦理道德观念,所谓寄情万物,皆以养德,以自然万物的物理属性_________人格德行的比德传统就这样诞生了。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以山水比拟君子之德行。屈原将比德的范围_________到山川草木。

    A.内蕴 暗喻 类比 扩展

    B.包含 暗藏 比喻 扩展

    C.包含 暗藏 类比 推广

    D.内蕴 暗喻 比喻 推广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子(pī) 莠(láng) 装作样(mú) 安毋躁(shāo)

    B. (chuáng) 标(shí)   鼎之作(gāng)  级而上(shè)

    C. 狭(biǎn) 掂(liáng)  呼天地(qiāng)  疾风草(jìng)

    D. 应(dá) 职(gòng) 词夺理(qiǎng)  不边际(zhuó)

  • 4、下列句子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刘晓光是商界大佬,却把余生的全部激情留给了中国的环保事业,他对治沙迸发出近乎疯狂的热情。沙漠中的绿色在一点点变多,他的身形却越来越消瘦,这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 申泮文抗战结束后投身教育事业,61岁时他仍在夜以继日地进行教育研究工作,93岁高龄还坚持上课,他希望中国的高等化学教育能够走在世界前列,这正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C. 余光中先生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研习、教学与传播,经常往返于两岸多国,但他却深感一生漂泊,从未有过“归属感”,他的诗文贯穿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乡愁主题。

    D. 黄大年作为一位战略科学家,为了学科发展、人才建设和国家战略的未来,奔波各地,常常白天工作,夜里赶路,人送绰号“拼命黄郎”,面对不停流逝的时光,他不禁感慨:“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11月16日是第15个“世界慢阻肺日”,目前慢阻肺死亡率极高,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吸烟是病最大的诱因。

    B. 2016年温州马拉松赛从世纪广场出发,贯串三个城区,全景式展现温州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为参赛者创设了良好的运动环境和参赛体验。

    C. 小明脸部总是情不自禁地抽动,有时候甚至手脚也跟着抖动起来,经过系统的检查后发现,这是一种叫“抽动障碍”的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

    D. 日前,一青年凭借非主流农民形象迅速在网上走红:不论是开着拖拉机还是咋泥泞稻田里干活,他都穿西装打领带,如芝兰玉树般优雅帅气。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地气

    李汉荣

    我们的生命越来越缺少地气了。

    从水泥路走到另一条水泥路。从水泥楼走到另一栋水泥楼。到家了,家是什么呢?一个用水泥构筑的巢。

    我们听不见蛐蛐和蝈蝈的啼叫,不知道纺织娘是怎样在夜晚纺织它那美丽的梦想。稻花香里说丰年,我们只知道诗人是这样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人的背影越来越模糊,我们只能听取电视一片”“听取键盘一片听取麻将一片。我们行走的地方和居住的地方很结实也很干净:除了定时清除的垃圾,什么也不生长,包括野草、闲花,包括幻想和诗意,这一切都不生长。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把这样充满生机和地气的诗句作为对联贴在我们的门前,是莫大的讽刺。苔痕有再大的耐心也不会登上门来造访我们了,草色有再长的腿也走不到我们的楼上。我们有阶,有越来越高的阶,沿着这阶我们向越来越高的荒凉攀援。我们无帘,我们只有防盗门,用它拒绝窃贼也拒绝阳光和天空的邀请。

    不禁羡慕古时的人们,他们或居官舍或住民宅,或客寄驿站,或静处禅房,不过是朴素的土墙瓦舍竹篱,总能时时与绿色相处,与禽鸟比邻,无处不在的鲜活地气充盈着他们的生活和心性。或许他们有愁苦的时候,但不会或少有绝望的时候:大自然生生不已的活力和层出不穷的景观一次次安顿和安慰了他们。他们活在自然中也活得自然,因而他们活得从容。在从容的生存中,他们发现了天地间浸漫的诗意。

    而我们活着必须把自己交给这一堆堆钢筋和水泥。钢筋和水泥保护我们也塑造我们,然后我们也有了钢筋的心肠和水泥的脸。我们居住和行走在钢筋水泥之中,我们也是另一种钢筋水泥。

    一切事件和情绪都发生在钢筋水泥之中,又消失在钢筋水泥之中。我们只知道市场行情,知道股市的涨落,知道流行什么连衣裙和歌星,我们不知道诗为何物,彩虹为何物,鸟为何物。我们只知道气象台的天气预报,甚至知道未来两周的天气预报,我们不再看天,不再看云,不再看银河数星星,因为市场不在天上,天上没钱也没有可口可乐,伟大的天空是一个巨大的虚无,让上帝和天文学家去主管天空吧,我们是钢筋水泥中人,是市场中人。让诗人去数星星吧,我们躲在防盗门里数钱,又安全又实惠。

    走到哪里我们也不会留下脚印,更不会留下深深的脚窝。风很快清除了我们的影子和痕迹。僵硬的地板和僵硬的生存,淡漠多情的触摸和柔软的亲吻。没有碧澄的溪水抢拍童年的微笑,没有亲切的檐雨陪伴失眠的心情,没有彩虹临摹初恋的梦境,没有落叶满窗前引发我们美丽而荒凉的联想。坐车出去又坐车返回,除了带回一些货物钞票和一些灰尘,我们什么也没有体验。李白的脚印里盛着原野的春水,倒映着唐朝的天空,明丽又高远。陆游的马蹄敲着强劲的诗韵,蹄窝里秋水映着苍凉的夕阳,古老而纯真。这都是遥远的往事了。我们只顾赶路,没有脚印也没有蹄窝,只溅起一点渺茫的声响。好像在飞行,但我们拒绝了天空;好像在行走,但我们并没有触到地气。上不挨天下不着地,我们是无根的生物。

    诗人们在水泥板上耕种麦田,千万亩稿纸上和网页上荒草疯长而半收无望,没有地气浸润他们的身心,没有露水灌溉他们的想象,以一枝尖利的笔、滑溜的鼠标,就能在荒滩上耕种诗的作物?

    古人是原生林,强大的地气和充沛的天光笼罩和化育了他们的肉体和灵魂。他们创造的文化也如同苍茫森林里的风涛、瀑布、泉流和幽草,充盈着神性、浩气和灵气。

    而我们是盆栽,我们的精神和文化也如同盆栽,多的是机巧和聪明,多的是漂亮的玩意儿和媚俗的杂耍,绝少那种浑然天成、妙合神灵的魂魄和气韵。

    文无地气则无味,诗无地气则无韵,人无地气则无情。

    或许我们必须与地气沟通,方可复活和壮大我们日渐萎缩的心性和情怀。

    有时候,我读《诗经》读《楚辞》读唐诗读宋词读元曲,开始觉得是在读古书,读着读着就感到是在读古时候的大地山川,是在呼吸那强盛而神秘的地气。

    然则,我就靠保存在古书里的地气供养自己?我该怎样吸取更广大的地气,以救助这衰落的生命和心魂?

    (选自《李汉荣散文集》)

    文本二:

    李汉荣的诗化散文展现出新的艺术与思想上的独特性,可以说是对传统诗化散文的更新与创造。李汉荣的诗化散文摆脱了传统诗化散文对诗意表面化、简单化的理解,而将诗性渗透在散文的各个方面,整体呈现出诗性特质,提升了散文的艺术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物象展开想象和联想;有诗的形式;意境深邃邈远。

    (摘编自《李汉荣散文的独特价值》)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首尾呼应,均使用问句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能够引发读者深入思考。

    B.作者认为人们在“钢筋”和“水泥”中寻求保护,最终却销蚀着心性和情怀。

    C.作者将古今生活状态进行对比,饱含对古人的艳羡和对今人生活方式的反思。

    D.作者既表达了对社会喧嚣浮躁风气的批判,又表达了对传承古典文化的隐忧。

    【2】文本二对散文的诗性特质做了三方面的阐释,请结合文本一具体分析。

    【3】有人说,作者“用最亲切的口吻,在最常见的生活里,体现着对生命最深切的思考”。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清新隽永的语言,细致贴切地描绘出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手法,阐明诚心诚意待人和傲视别人的不同结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词中有这样一种意境:天地辽阔,无边无际的江面上,唯有一只小舟。这小舟正是诗人人格的写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2)浩浩汤汤,横无际涯。______________,气象万千。(范仲淹《岳阳楼记》)

    (3)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氓》)

    (6)_____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7)薄于身而厚于民,________________。(《晏子春秋》)

    (8)有以无难以失守______________(《国语》)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淇则有岸,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 (《诗经》)

    (2)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3)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4)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低眉信手续续弹,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5)曾是寂寥金烬暗,______________,何处西南任好风。(李商隐《凤尾香罗薄几重》)

  • 10、名句默写。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____________”,苏轼襟怀超旷,善于自我安慰,豁达开明,展现了他的豪放。(《念奴娇·赤壁怀古》)

    (2)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赤壁赋》)

    (3)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4)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5)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6)当你身边的同学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你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他只要坚持努力,不忘初心,就会取得成效。(《荀子•劝学》)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写达到最高境界的人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写禽鸟知山林之乐,却不知人之乐,紧接着说“____________,”隐约可见其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①

    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④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⑤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式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您写此诗作答。②筼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杜鹃花科。④思波:皇帝的恩泽。⑤斗:通“陡”。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出春山明净,春江空阔。廖寥几笔,描绘出一幅清晰鲜明的水墨画。

    B. 颔联“竞”写活了嫩笋争相滋生的蓬勃景象,“闲”解释出花儿清闲自得的意态。

    C. 颈联没有怨恨之情,只有诗人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D. 尾联诗意婉转,韵味浓厚,其中“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

    2诗歌的前四句在景物描写上表现了高超的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高防,字修己,并州寿阳人。性沉厚,守礼法。事母孝,好学,善为诗。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绐曰:“判官使为之。”从恩召防诘之,防即引伏,洪进得免。居帐下岁余,稍稍有言防自诬以活人,从恩益加礼重。契丹入汴,晋主北行。从恩欲归款契丹,召拜计议,防为陈逆顺,请固守臣节。为左右所摇,从恩遂归契丹。既行,从恩所亲王守恩与防以城归汉祖。汉祖召防赴太原,加检校金部郎中。俄而周祖即位,起为刑部员外郎。宿州民以刃杀妻,妻族受赂,伪言风狂病喑。吏引律不加考掠,具狱上请覆。防云:“其人风不能言,无医验状,以何为证?且禁系逾旬,亦当须索饮食。愿再劾,必得其情。”周祖然之,卒置于法。世宗尹京,判官崔颂忤旨,简求僚佐,宰相以防荐。周祖曰:“方欲用之。”乃以防代颂。世宗即位,从征淮南,初下泰州,即命防权知州事。扬帅韩令坤驰骑召防,吴军复至广陵,防与令坤败之。诏书嘉奖。太祖还自陈桥,防所居为里民所略,诏赐绫绢、衣服、鞍马。建隆二年,出知秦州,州与夏人杂处,罔知教养,防齐之以刑,旧俗稍革。州西北夕阳镇,连山谷多大木,夏人利之。防辟地数百里,筑堡要地。募卒三百,岁获木万章。夏部尚波于等率诸族千余人,涉渭夺木筏,杀役兵。防出与战,俘四十七人以献。归为枢密直学士,复出知凤翔。乾德元年卒,年五十九。太祖甚悼惜,赐其子诏曰:“尔父怀匪躬之节,素尚清白,谅无余资,凡所费用,并从官给。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

    B.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

    C.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

    D.张从恩移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有亲校段洪进盗官木造器/市取其直/从恩闻之怒/将杀之/洪进惧/思缓其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并州,古州名,为九州之一,其地约在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

    B.刑部,古代官制中的“六部”之一,是司法部门,掌管全国的财经、刑罚、律令。

    C.世宗,文中是后周皇帝柴荣的庙号,庙号是在太庙祭祀时对已去世皇帝的称呼。

    D.朕,古代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从秦始皇时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防沉稳宽厚,代人受过。段洪进犯了罪,把责任推到高防身上,高防就认了罪,救了段洪进的性命;直到一年多以后,张从恩才知道了真相。

    B.高防心志坚定,善权利害。契丹入汴,张从恩命令高防与之一起投靠契丹,高防不仅不从,还给他陈述利害,劝其守住臣节,可是张从恩不肯听从。

    C.高防执法如山,断案认真。宿州杀人犯假装疯哑,想逃脱法律制裁;高防接案后对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使之受到应有制裁,为死者伸了冤。

    D.高防历仕四朝,颇受器重。晋时他受到张从恩的礼遇,汉时他被任命为检校金部郎中,周时替代崔颂担任了判官,宋时做了秦州知州和凤翔知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出知秦州,州与夏人杂处,罔知教养,防齐之以刑,旧俗稍革。

    (2)尔父怀匪躬之节,素尚清白,谅无余资,凡所费用,并从官给。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夺胎换骨”“以故为新”是黄庭坚诗歌创作的基本原则;“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是王国维对诗人创作的具体要求;“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是林黛玉传授给香菱的作诗秘籍。

    上述三人关于诗歌创作的言论对我们观察自然宇宙、看待万事万物、感悟社会人生也颇具启示意义,你对其中的哪一条感触最深?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