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临摹 混凝土 一筹莫展 大张旗鼓
B.窜改 凯旋门 若既若离 琼楼玉宇
C.厮杀 起居室 惝恍迷离 穷源竟委
D.羁绊 皇穹宇 理曲词穷 年高德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是因为对世界经济的长远趋势有着把握,中国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一主动拥抱未来的开阔视野,被视为是“握住了通向明未的钥匙”。在各国观察人士眼中,举办进博会,正是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有力一项举措。
A.举办进博会,在各国观察人士眼中,正是支持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
B.在各国观察人士眼中,开展进博会,正是中国支持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有力一项举措。
C.在各国观察人士眼中,中国开展进博会,正是支持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有力一项举措。
D.在各国观察人士眼中,中国举办进博会,正是支持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一项有力举措。
3、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从之。辞曰 辞:推辞 B.唯君图之 图:考虑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赏赐 D.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4、按照不同文体的要求,下列各种表述中,语言得体、用词准确的一项是
A.他的书法龙飞凤舞,引来一片赞叹,但落款却出了差错,一时又无法弥补,只好连声道歉:“献丑,献丑!”
B.某饮料厂在广播里播放广告的文字稿:“该饮料中含有治癌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内循环。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
C.经学校行政会议的钧裁,决定给王辉同学以记过处分。
D.真是事出意外!舍弟太过顽皮,碰碎了您家这么贵重的花瓶,敬请原谅,我们一定照价赔偿。
5、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暮霭 篡夺 装修 心智健全
B. 谙熟 震撼 迂回 破釜沉舟
C. 涣散 废墟 隐秘 蛊惑人心
D. 窒息 嘉奖 修葺 惊俱万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属于博物馆文化产业的范畴,是文化产业中最重视创意的一类产业。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利用文化创意理念重新组织博物馆经营活动,将博物馆特有的文化资源按创意产业规律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整合,形成全新的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分为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两大类。有形产品包括各种基于博物馆藏品、特色文化或者博物馆建筑而设计的产品,无形产品包括博物馆举办的展览服务、教育活动等。文化创意产品作为促进博物馆与社会接轨的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媒介,能推动博物馆与民众的互动,有助于文化的传播。
(摘编自张立《新时代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材料二:
受科技、个人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与现实常存在较大差距。比如研发文化纪念品,设计人员通过提炼文物的文化元素,再加以整合设计,在电脑上呈现出完美的图稿,当将图稿转化为实物时,由于制作工艺不成熟,制作出的实物失去了本该有的神韵。
我国博物馆藏品种类众多,受博物馆管理制度限制,设计人员一般只能隔着玻璃去观察,这导致设计人员对藏品了解不足,影响产品设计。外国一些博物馆建立了庞大的藏品数字化体系,工作人员可以随时调取资料进行研究,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我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同质化,虽然地域不同,但很多产品几乎没有差别。单一的文化产品无法给消费者带来新鲜感,不改变博物馆文化产品缺乏创意的现状,博物馆文化产业的发展必会受到阻碍。
(摘编自黄剑青《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和思考》,《科学中国人》2017年第21期)
材料三:
从今年2月开始,抖音、淘宝、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平台相继举办“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全国几十家博物馆参与,单日观看量超过千万。作为闭馆期间博物馆提供文化服务的一种新方式,直播备受观众欢迎,成为文博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趋势。博物馆直播会“火”,既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空闲时间有关,也与博物馆变“活”有关。博物馆变“活”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等博物馆在疫情期间不是闭馆放假,而是转变思维,主动适应,借助直播使传统博物馆变成了“网上博物馆”;另一方面,博物馆直播讲解员把文物讲“活”了。公众对博物馆直播是否感兴趣,与讲解员的阐述方式、表达能力有很大关系,比如“碑林就是这么任性,让大夏石马这么珍贵的文物看厕所”这样的表述让网友对博物馆、文物产生浓厚兴趣。很多人都有一种体会:博识、幽默的讲解员与古板、知识贫乏的讲解员,给观众带来的体验是不同的。
(摘编自老鹰《博物馆直播“火”缘于“活”》,《北京青年报》2020年3月25日)
材料四:
在陕西文物系统的努力下,陕西省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在短期内得到快速发展。
组织博物馆文化产业工作人员参加“博物馆版权交易培训班”“全国文博系统文化创意产业高端人才培训班”等,让他们接受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使他们了解版权授权、交易维权、市场运营等方面的知识;开展法规、政策学习活动,让博物馆文化产业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国家文创产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工作思路和发展形势,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
组织文化产业试点文物单位先后参加“第八届福州‘博博会’”“马泰2018‘一带一路’陕西特色商品展”等国内外大型展会,在展会上组织“新时代,新文博—陕西文物事业新成果暨文创产品展”,加强了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交流。
鼓励博物馆开发种类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使产品将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以灵活多样的方式进入公众生活,从而拓展博物馆的教育、传播和服务功能,提升博物馆文化的影响力,满足观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陕西历史博物馆研发了16个体系的新产品共200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新增具有知识产权的11大类文创产品共295种,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推出古茶、铜镜等多个系列创意产品。
(摘编自雷恺《陕西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央广网2019年1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对产品的创意高度重视,其按照创意产业规律组织博物馆经营活动,利用文化创意理念加工产品。
B.在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中,博物馆举办的教育活动属于无形产品,根据博物馆建筑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属于有形产品。
C.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群众不能到博物馆参观,我国互联网平台联合举办“云游博物馆”直播活动,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
D.博物馆直播“火”起来与博物馆变“活”有密切关系,博物馆直播这一方式的成功标志着文博行业迈入数字化发展阶段。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须经产品设计、工艺制作等流程,最终转化为实物,成熟的工艺是文化创意产品具有神韵的重要保障。
B.在设计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时,设计者通过藏品数字化体系细致深入地了解藏品,有助于提高设计效率,增强设计效果。
C.博物馆直播讲解员要想把文物讲“活”,更好地吸引观众,有必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讲究阐述方式,提升表达能力。
D.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等博物馆瞄准低端市场,加大了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力度。
【3】在发展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陕西文物系统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请简要说明。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提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正如《师说》中对教师职能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情”“景”“理”的完美交融是苏轼《赤壁赋》的一大写作特点,文章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不变”阐述了人与万物是永久存在的哲理。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一代忠臣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叮嘱刘禅要征询和采纳治国之良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说:“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在《望岳》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同样的感慨。
(2)苏轼在《赤壁赋》中假托苏子口吻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他说从变的角度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在发生变化,紧接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慨叹“开始总是很容易,坚持下去却很难”。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2)传统文化中,鱼、雁是信使的代称,《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暗含鱼雁无法传递音讯的意蕴,从而含蓄表达了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苦。
(3)“铁马”让人想到披甲奔跑、快疾如风的战马,力量感十足,充满战意豪情。该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揭示士大夫之族从师时,普遍存在着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所以他们只要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________”。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句子从环境,情态两方面描写了“游人去而禽鸟乐”的场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用船舫、江月的寂静来衬托琵琶女演奏的音乐有极强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总结了修养最高的三种人的境界:至人无己,与万物化而为一;“_________”,无意求功于世间;“_________”,于声名无汲汲之心。
(3)郦道元《三峡》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长江三峡江面的狭窄。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远怀舍弟颖、观等①
杜甫
阳翟空知处,荆南近得书②。
积年仍远别,多难不安居。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云天犹错莫③,花萼尚萧疏。
对酒都疑梦,吟诗正忆渠。
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
(注)①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②阳翟,今河南禹州;荆南,今湖北荆州。杜甫安史之乱后曾流落荆州。③错莫:纷乱昏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一、二句“阳翟”对“荆南”,以空间的远隔写出了诗人与弟弟们天各一方。
B.第三句中的“仍”字表现出兄弟分隔时间之久,空间之远,写尽诗人内心的无奈。
C.第五、六句写春风又起,冰霜消融,物候变换中暗寓着时光流逝、老去无为的感慨。
D.第七、八句写云天昏暗,属远景;花萼稀疏,属近景。两句写出诗人愁情无所不在。
E.全诗诗意蕴藉,真挚感人,虽无一字写思念之情,却处处紧扣题中的“怀”字来写。
【2】为什么“旧时元日会,乡党羡吾庐”?这两句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先生①曰:“吾教人致良知在‘格物’上用功,却是有根本的学问。日长进一日,愈久愈觉精明。世儒教人事事物物上去寻讨,却是无根本的学问。方其壮时,虽暂能外面修饰,不见有过,老则精神衰迈,终须放倒。譬如无根之树,移栽水边,虽暂时鲜好,终久要憔悴。”
问:“读书所以调摄此心,不可缺的。但读之之时,一种科目意思牵引而来。不知何以免此?”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纵有累,亦易觉克之而已。且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曰:“虽蒙开示,奈资质庸下,实难免累。窃闻穷通有命,上智之人,恐不屑此。不屑为声利牵缠,甘心为此,徒自苦耳。欲屏弃之,又制于亲,不能舍去,奈何?”先生曰:“此事归辞于亲者多矣。其实只是无志。志立得时,良知千事万事只是一事。读书作文,安能累人?人自累于得失耳!”因叹曰:“此学不明,不知此处担搁了几多英雄汉!”又曰:“诸君功夫,最不可助长。上智绝少,学者无超入圣人之理。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不可以我前日用得功夫了,今却不济,便要矫强做出一个没破绽的模样。这便是助长,连前些子功夫都坏了。此非小过。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来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样子出来。诸君只要常常怀个‘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毁谤,不管人荣辱,任他功夫有进有退,我只是这致良知的主宰不息,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一切外事亦自能不动。”又曰:“人若着实用功,随人毁谤,随人欺慢,处处得益,处处是进德之资。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终被累倒。”
先生一日出游禹穴,顾田间禾曰:“能几何时,又如此长了!”范兆期在旁曰:“此只是有根。学问能自植根,亦不患无长。”先生曰:“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自生生不息。但着了私累,把此根戕贼蔽塞,不得发生耳。”
(取材于《传习录·黄修易录》)
注释:①先生:王守仁,别号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为心累 累:牵累
②亦易觉克之而已 克:克制
③窃闻穷通有命 通:通达
④徒自苦耳 徒:只是
⑤今却不济 济:渡过
⑥处处是进德之资 资:资助
⑦顾田间禾曰 顾:照顾
⑧把此根戕贼蔽塞 戕:残害
A.①⑥ B.②④ C.③⑧ D.⑤⑦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譬如无根之树 即克去之
B.读书所以调摄此心 不可以我前日用得功夫了
C.不知何以免此 何累之有
D.此事归辞于亲者多矣 人自累于得失耳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暂时鲜好,终久要憔悴
虽然树暂时新鲜,但最终自然会精神不振
B.但读之之时,一种科目意思牵引而来
然而在读书的时候,一种科举的思虑随之产生
C.学问能自植根,亦不患无长
做学问如果自己能种根,也不用担心它不进步
D.人孰无根,良知即是天植灵根
哪一个人没有根,良知就是天生的灵根
【4】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①且如读书时,良知知得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
②欲屏弃之,又制于亲,不能舍去,奈何?
【5】王阳明认为“致良知”贯穿于人的日常活动之中,请结合第二段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68年,英特尔刚刚创立的时候,主营业务还是存储市场。20世纪80年代,日本存储器企业异军突起,英特尔举步维艰、命悬一线,年轻的CEO安迪·格鲁夫问戈登·摩尔:“如果我们被董事会赶出公司,你觉得我们的继任者会怎么做?”“他们会放弃存储市场,进军微处理器市场。”“那为什么我们不这样做呢?”英特尔放弃了存储器的存量,拥抱了微处理器的增量。今天的英特尔又找到了他们认为的下一个增量——汽车处理器市场,当所有的车都变成智能汽车的时候,历史会证明英特尔今天的远见:增量随时都会变成存量,停滞没有出路。
上述事件能带给当代青年一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