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重庆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人物是

    A. 韩愈   B. 欧阳修   C. 苏轼   D. 王勃

  • 2、下列诗句与“二十四节气”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杏花微雨染春衣,汤沟春酿醉乡愁。

    ②粉浪幽幽夏至天,荷风缕缕鸟声连。

    ③乳鸭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④蒹葭白露早纷纷,上下参差意象分。

    A.①白露  ②夏至  ③立秋  ④清明

    B.①白露  ②立秋  ③夏至  ④清明

    C.①清明  ②夏至  ③立秋  ④白露

    D.①清明  ②立秋  ③夏至  ④白露

  • 3、下列的推理逻辑,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黄州一带许多才能出众的人往往假装疯癫让人难以见到,方山子从未假装疯癫,由此可见,方山子才能并不出众。

    B. 战国时期,六国破灭,弊病主要在于“赂秦”,如果六国能够建立统一战线,坚持不去贿赂秦国,那么秦国将无法灭亡六国。

    C. 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所有的弟子都有其独特之处,子路有“勇”,冉有多“艺”,所以他们都是孔子的弟子。

    D. 所有郭囊驼种的树,没有不存活的,且硕大茂盛结果又早又多,而这样的树木是普天之下种植之人最为喜爱的,因此,郭囊驼种的树能受到“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的一致欢迎。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墨尔本电影节组委会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疆独分子做宣传,中方对这种险恶用心  

    他是我大伯的老邻居,大伯有几个孩子,谁几岁,谁的性格怎样,他都  

    李警官在办案过程中十分细心,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真可谓  

    A.洞若观火  明察秋毫  了如指掌

    B.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C.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明察秋毫

    D.明察秋毫  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

  •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分析和解释美感经验,构建审美心理学说,走的是中西结合融通之路, 。前者为他的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后者是他研究的心理学根据,两者互相补充。其中克罗齐的美学思想对其美感经验研究产生了直接影响。

    ①从接受西方美学的影响来说

    ②一个是从康德到克罗齐一脉相承的近代哲学美学

    ③用他的话说,就是“移西方美学之花接中国传统之木”

    ④对朱光潜研究美感经验产生最大影响的

    ⑤另一个是以心理距离说和移情说等为代表的近代心理学美学

    A.③①④②⑤ B.③④①②⑤ C.④①②⑤③ D.①④②⑤③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重到腾冲

    重到腾冲,心里还是有些隐隐的激动。到腾冲,主要为看国殇墓园。心里在问自己,如果没有它,腾冲,你还会来吗?真的,到一个地方,无论第一次到,还是重到,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目标,或者说,心里都有一个挂牵,就像惦记着一个你自己的亲人或友人。重到,便有一种阔别重逢的感觉。

    我是8年前来过一次腾冲,也是秋天,远远地看到门楣上“国殇墓园”四个隶书大字,心里便禁不住发紧。秋风瑟瑟中,到这里似乎更合乎心情,满墓园的松柏谡谡之声,像小鼓击打着人的心房。这一次,秋风中,带有细雨,更是苍天契合的一种感情,如丝似缕的扑面而来。这一次,是从侧门进的,我买了一支白菊花,攥在手中,好像攥着一只看不见人的手,总觉得花枝上有温度,也有雨的泪珠。

    一眼就看到屹立在来凤山上的纪念塔和塔下面的烈士陵园。心里便想起李根源老人,他是滇军抗战名将,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了可以让我们面对历史并可以凭吊先烈的这座墓园。是李根源先生力主在旧有的火山上修建而成了这座墓园,大门上“国殇墓园”四个大字便是李老先生题写的。字如其人,那种遒劲中带有的苍凉,是心情的挥洒。冷却的火山的岩浆深处,成为了烈士的归宿,当初喷发的炽热岩浆,曾经是烈士的一腔热血,烈士冢选择了好地方,火山是他们形象与心灵最好的写照。地热与心热,一起温暖到现在,让我们任何一个中国人到这里来,都会忍不住血流加速。像熄灭了曾经冲天的火焰,储存在煤层一样,把每一寸悲壮的记忆铭刻在山里,只要一星火苗,立刻能够把整座火山重新点燃。

    上得山来,是忠烈祠。祠堂前的山石上是“碧血千秋”四个苍劲大字。祠堂内的四壁墙上都满满地镶嵌着石碑,一共76块,石碑上雕刻着全部阵亡的9168位烈士的名字。那一年持续了127天全歼日军惨烈的腾冲保卫战中,有石碑记下每一位烈士洒下的鲜血。那每一个名字,便有了生命,可以呼之欲出,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

    由于阴雨,祠堂里的光线黯淡,一切恍若梦中一般。但我可以细细地仰望着每一位烈士的名字,想象着他们当时的样子。每一位都是那样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近。我忽然发现墙上有些石碑是凋残的,有些名字已经没有了,或者是残缺了。从残缺的状况看,显然是出自人工的破坏。值得庆幸的是,毕竟忠烈祠和山顶上的纪念塔,连同烈士冢,被整体保护了下来。

    出祠堂,攀山而上,四周布满一排排烈士的墓碑,一共3346块,每一块碑上刻着烈士的名字和军衔,简捷干净得如同一首荡气回肠的绝句。风霜剥蚀,墓碑残破斑驳,被苔藓浸透,字迹却依然清晰,刀凿斧刻,每一道笔划都浸透着方刚的血气,都迸发出心底的呼声,都有一段碧血丹心的故事。一路拾级而上,一路的墓碑像行注目礼一样紧紧地跟随着你,铺铺排排,整齐的方阵,黑色的浪一样,由远到近,无声却极有韵律地起伏着,蔓延在你的脚下,激荡在你的心里。碑上的字迹,像是这些中士下士上尉少校……还是按照当年作战的序列一样,掩映在丛林草莽之中,在听候进攻的号角,随时都可以冲出来,腾空而越,一片呐喊……

    蒙蒙的细雨中,萋萋芳草摇曳的山坡上,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总觉得墓碑像是被水浸泡过一样,仿佛沉船刚刚被打捞上来,让你想蹲下来为它们擦拭。松风萧萧,吹得我的心头弥漫起哀婉却又深沉的乐声,像是一曲安魂曲,忍不住垂下头,强忍着没有落下泪来。在那场收复腾冲城的战斗中,全腾冲的人同仇敌忾,敲着各家的洗脸盆为他们助阵。激烈的战斗,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我们付出了9168名将士的性命,将6000多敌人全部歼灭。面对侵略者,中国人视死如归的英雄血气,在腾冲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尽管腾冲全城毁于战火之中,2万多间房屋成了一片焦土,所有的树木都被炸倒烧毁,腾冲却如火中涅槃的凤凰一般,挺立在世人的面前。腾冲,配得上这样雄姿勃发的名字。

    山道两侧的墓碑上,都已经有人插上了白色或黄色的菊花。我走了进去,走到里面几排,不知该把手中的菊花献给谁,因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敬献。我来到一块墓碑前,上面刻着“上士王玉龙”。我不知道他在哪天在腾冲的哪个地方牺牲的,我只知道他的名字叫王玉龙,我相信他一定很年轻,也一定很自豪。他睡在这里,而我只能伏下身来为他献上一支白菊花。

    走出烈士陵园,参观完新建的滇缅抗战博物馆,我想起上次来时腾冲的朋友告诉我的一件事情:当年克复腾冲的战役打得正激烈,一位战地记者拿着好几卷胶卷,到腾冲当时唯一的一家照相馆冲洗。照相馆的老板冲洗完之后一看,全部都是战火纷飞的场面,他赶紧连夜又冲洗一套,整整96张照片,一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96张照片保存了60来年,否则现在展览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珍贵的照片了。只知道这位照相馆的老板姓张。正义,是毁灭不掉的;英雄,是无法从人民心头抹去的。这就是世道人心,这就是正义,这就是英雄,这就是腾冲。

    离开腾冲,心还在国殇墓园里!忍不住写下一首小诗,留给自己一份缅怀和纪念:

    重到腾冲访旧游,壮魂又是欲相留。云深难忆惊山岫,草密伤情哭石头。

    铁血如潮真气概,野花似火叹风流。国殇馆里悲风起,扑面萧萧雨落秋。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荡气回肠:文辞简约的绝句感情充沛,优美而婉转动人。

    B.拾级而上:作者走出祠堂以后,沿着山路逐步登上台阶。

    C.同仇敌忾:全腾冲人怀着共同的仇恨,对付共同的敌人。

    D.淋漓尽致:在抗日战争中,腾冲人尽显视死如归的精神。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两次到腾冲,主要是为了瞻仰国殇墓园,祭奠先烈,表达出对先烈的怀念与崇敬。

    B.第⑤段作者说墙上残缺的石碑,是人工破坏的,说明当地的人缺少对英烈的敬畏之心。

    C.第⑨段作者插叙了照片的由来,意在说明在腾冲不管是烈士还是普通人心中都有正义。

    D.作者在描写石碑、烈士数目之时运用了精准的数字,表现了作者在瞻仰过程中的虔诚。

    3结合上下文,请简要分析第二段的主要作用。

    4作者在文中说:“到一个地方,无论第一次到,还是重到,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目标,或者说,心里都有一个挂牵,就像惦记着一个你自己的亲人或友人。”在我们生活中,也会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渴望“重到”。请你描绘一下这个“地方”,并谈谈渴望“重到”的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羁旅中无奈、孤独的心情。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剪影式地再现了曹操自信豪迈、文武双全的风姿。

    (3)“潇湘”是湖南的简称,也常常出现在中国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景物与人事对比, 写出物是人非之感。

    (2)《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受命以来,夙夜忧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作者和友人游赤壁时举酒互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 9、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的部分。

    (1)《蜀道难》中贯穿全诗,反复咏叹,借以极言蜀道高峻艰险,慨叹蜀地形势多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只有高飞之鸟才可越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表明蜀国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蜀道难》一诗中用善飞之鸟、善攀之猿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神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把行人艰难的步履、呼吸的紧张、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秋兴八首》中借捣衣发出的声音来寄托思乡之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咏怀古迹》中写尽昭君远离故国、一生悲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登高》一诗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琵琶行》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音乐的粗细交织,如珍珠落入玉盘发出浊重或清脆声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琵琶行》中琵琶声在沉咽、暂歇后突然爆发并达到高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琵琶行》中描写音乐间歇时诗人感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琵琶行》中侧面表现琵琶女演奏结束之后的音乐效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琵琶行》中既是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锦瑟》一诗中以用典手法表达诗人美好愿望破灭,理想可望不可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马嵬》一诗用对比手法来批评玄宗、警示后世、点明题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从见、闻等方面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逍遥游》中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诗人笔下,与酒有关的诗句不胜枚举,白居易《琵琶行》中就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表现天涯沦落人的孤寂。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五个有比喻色彩的对比写出了阿房宫建筑用材之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柱”比田间农夫。

    (2)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的怀抱。

    (3)古诗词中有很多含有“自”或“空”的诗句,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   

    [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田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西   

    [宋]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黄昏。

    (注)①陂田:山田、水田。②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称榆钱。③两两:成双成对。④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寒鸦”写出了晚秋的宁静肃穆。

    B.《村居》以绮丽的语言客观描绘村居所见,情感内蕴不露。

    C.《西村》除了描写自然风光,还通过“往岁”和“今夕”的对比表现世事的变幻。

    D.两首诗都描写了幽静偏远、山环水绕的山村自然风光,表现作者对山村的喜爱之情。

    2“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两句颇为人推赏,请简要赏析。

    3《村居》与《归园田居(其一)》都描写了田园风光,但在写景和抒情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试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异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贾直言,河朔旧族也,史失其地。父道冲,以艺待诏。代宗时,坐事赐鸩,将死,直言绐其父曰:“当谢四方神祗。”使者少怠,辄取鸩代饮,迷而踣。明日,毒溃足而出,久乃苏。帝怜之,减父死,俱岭南。

    后署李师道府属。及师道不轨,提刀负棺入谏曰:“愿前死,不见城之破。”又画缚载槛车状而妻子系累者以献,师道怒,囚之。刘悟既入释其禁辟署义成府后徙潞亦随府迁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事泄,悟以兵围承偕,杀小使,直言遽入责曰:“司空纵兵胁天子使者,是欲效李司空邪?它日复为军中所指笑。”悟闻,感悔,匿承偕于第以免。悟每有过,必争,故悟能以臣节光明于朝。穆宗召为谏议大夫,群情洒然称允。而悟固留,得听。

    始,悟子从谏贵甚,见直言辄衣紫拥笏,以兵自卫。直言谏悟曰:“郎少年,毋使袭山东态,朝服可擅著邪?”悟死,从谏不发丧,召大将刘武德等矫悟遗言,与邻道使共表求袭位。直言入让曰:“父死不哭,何颜面见山东义士乎?”从谏曰:“欲反耳。”直言仰天哭曰:“尔父提十二州地归朝廷为功臣。然以张汶故,自谓不洁淋头,卒羞死。郎今日乃欲反邪?”从谏起抱直言项哭曰:“计穷而然。”直言曰:“君何忧无土地,今胁朝廷,正速死耳。若从武德谋,吾见刘氏为元济矣。”从谏拜曰:“唯大夫救之。”直言乃自摄留后,使从谏居丧。初,从谏惟郓兵二千同谋。直言既折之,军中遂安。大和九年卒,赠工部尚书。

    (选自《新唐书·贾直言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刘悟既入/释其禁/辟署义成府/后徙潞/亦随府迁/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

    B.刘悟既入/释其禁/辟署义成府/后徙潞/亦随府迁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

    C.刘悟既入/释其禁/辟署义成府/后徙潞/亦随府迁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

    D.刘悟既入/释其禁辟/署义成府/后徙潞/亦随府迁/刘承偕与悟不平/阴与张汶谋缚悟送/阙下以汶代节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怠的“怠”意思是懈怠,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弗之怠”的“怠”含义不同。

    B.流,指将犯人强行迁徙到荒远地区的刑罚。文中指贾直言父子被流放到岭南。

    C.山东,地理区域的名称,最早始于战国时期,一般指的是崤山、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D.计穷的“穷”意为用尽,与《赤壁赋》中“羡长江之无穷”的“穷”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项是(       

    A.贾直言骗父亲去拜谢四方神祗,自己却趁机代替父亲喝掉毒酒,昏迷了很久才苏醒过来。皇帝因怜悯他,于是免除了他父亲的死罪。

    B.同样是图谋不轨,面对贾直言犯颜直谏,李师道将贾直言囚禁起来,刘悟却能听取贾直言的谏言,保全了臣子的节操。

    C.穆宗本想宣召贾直言入朝担任谏议大夫,虽然民意纷纷赞同,但由于刘悟的坚持挽留,贾直言并未去任职。

    D.刘悟死后,他的儿子刘从谏不但不发丧,反而让邻近的各道使上表请求让他继承父职,这一行为遭到了贾直言的责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司空纵兵胁天子使者,是欲效李司空邪?它日复为军中所指笑。

    ②直言谏悟曰:“郎少年,毋使袭山东态,朝服可擅著邪?”

    【5】贾直言是如何劝阻刘从谏反叛并安定军心的?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下,网络热词“沉浸式”正从虚拟世界走入现实生活:废寝忘食的莘莘学子,沉浸在知识海洋里;挥汗如雨的劳动大众,沉浸在生产岗位上;呕心沥血的科技人员,沉浸在创新创造中……沉浸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沉浸式体验是一种滤掉外在干扰的高专注投入,更是一种为积极的事业不知疲倦的高价值愉悦。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