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联合国官方六大工作语言不包括?( )
A.阿拉伯语 B.葡萄牙语 C.西班牙语 D.汉语
2、下列各项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 爱心倡议书:……大家务必行动起来,奉献一份爱心,以善行收获幸福。
B. 介绍信:兹介绍我校李华等同学前往贵社区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C. 邀请函:我公司定于4月8日上午9:18举行开业庆典,敬请您光临指导。
D. 病愈者送主治中医对联:望闻问切,四法善辨百样病;草木虫鱼,一笺妙除十年忧。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不能用括号中的词替代的一项是( )
A.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B. 树色一例(一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C. 但杨柳的丰姿(风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D.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享受)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志愿者应当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人格尊严,不得伤害志愿服务对象个人隐私,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或者变相收取报酬。
B. 近日,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附近发现了一种狮子鱼,生活在深达8134米的海底,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海洋生物柄息地深度的认识。
C. 在好莱坞大片的阴影中,国产电影常常要面对巨大挑战,我们理应考虑对中国电影传统的传承,也要考虑失去独特价值观和美学。
D.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小鼠得到“鼠妈妈”的细心关爱越多,其海马体中的某种“跳跃”基因活动水平较低,反之则较高。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记者采访李教授时说:“听说您最近有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问世。您真是好样的!我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
B.弟弟在银行上班,衣着总是光鲜亮丽,每次见到他,我都夸奖说:“足下真是异彩生辉呀!”
C.拙作《老子补正》新成,惶恐以赠,尚祈雅正,不吝赐教。
D.毕业之后,垂念恩师,值此新春佳节,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汤一介,中国哲学问题的思考者
汤一介于1927年2月16日生于天津,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汤用彤则是哲学大家。父亲嘱咐他的两句话“事不避难,义不逃责”是家风。
汤一介爱书,有一些书对他的一生产生了深运的影响。多少年后,汤一介这样回忆道:“在我读了《绞索套在脖子上的报告》后,似乎精神境界有一个升华,可以说我有了一个信念,我应做个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人。在这几十年的生活中,在各种运动中我整过别人,别人也整过我,犯了不少错误,对这些我都自责过,反省过。但我在内心里,那种伏契克式的热爱生活、热爱人类的情感仍然影响着我。人不应没有理想,人不能不热爱生活。”
1949年前,汤一介学习哲学,除了家学的影响之外,更多的是想去寻找真理、探讨人生的意义。19岁时汤一介曾经写出了《论善》《论死》《论人为什么活着》几篇文章,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显露了作为哲学家的才华。1951年自北大哲学系毕业后,汤一介便留校任教,为北大哲学系资深教授。
汤一介的学生、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王博1985年上了汤先生第一堂课,汤先生给他讲授魏晋玄学,讲课给王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博也成为众多弟子中陪伴汤先生走完最后一段路程的学生。
“先生刚毅木讷,温而厉。”因工作原因,王博与汤一介多有接触,在王博眼中,汤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可以用“严厉”来形容,一丝不苟,十分严谨,表达学术观点非常直白,待人接物非常温和,不管谁有需求,汤先生总是尽力满足。
2012年汤一介获首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将他描述为:“汤一介先生力主思想对话,引领风气之先,传承中国学脉,执掌《儒藏》编修。他所创办的中国文化书院,重启了传统文化热潮;他所主张的普遍和谐、中国解释学和新轴心时代,激活了融通中西的世界之中国;他所撰述的《郭象与魏晋玄学》《中国儒学史》,弥伦群言而精研一理,为中国思想的当代价值立言辩德。”
汤一介曾获得很多美誉,哲学巨匠、儒学泰斗、国学大师等等。对此,他同已故学者季羡林一样,坚辞拒绝。在汤先生看来,不仅他不是大师,这个时代也没有大师。他在《汤一介传》中说得很清楚:“我说现在没有大师,是因为还没有一个思想体系被普遍接受,还没有出过一本影响世界的划时代著作。”他认为,20世纪后半叶的学术氛围不够自由,把思想禁锢在一个框框里边是不能产生划时代的著作的。
汤先生在病中仍不忘文化复兴。今年6月19日,抱病在身的汤一介还出席了十卷本的《汤一介集》发布会,“我想继续再写文章,讲我自己的感受,讲我对人类社会的理解,讲我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作为一个哲学家或哲学工作者,最主要的特点是思考问题,提出问题供大家参考,而解决问题则需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我应该继续努力把我想的问题提出供大家讨论,这样才不负作为一个学者、一个教师的责任。”
(选自“人民网”)
相关链接:
①“汤一介为人谦逊,对人随和。他继承了中国传统道德,宽厚诚信,不怕艰苦。生命中经历的那些坎坷挫折自不待言,但他始终以宽容心对待所有的人和事,始终认真扎实地治学。而在学术上,他高屋建瓴。此前我国只有道藏、释藏,并无儒藏。而汤先生意识到这一点,便组织编纂,耗费毕生精力。身体力行把中华文化传播到国外,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并了解中国文化。”(北大教授彭燕韩)
②“汤先生不喜欢让人称他为大师,我们叫他大先生,是因为他让我们找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他引领我们‘回家’。”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王守常)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本文从家学影响、人生理想、学术成就、性格特点及不同人的评价,展现在著名哲学家汤一介的学者风范。
B. “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家风对汤彤形成为哲学大家和汤一介日后成为著名哲学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C. 在学生王博眼中,汤先生在学术研究上非常严厉,待人接物上却非常温和,表明汤一介在性格上有矛盾之处。
D. 汤一介谦逊随和,是因为他继承了中国的传统道德,深受道家思想影响,上善若水,宽厚诚信,不怕艰苦。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汤一介先生是用生命做事的人,他的贡献不是在于自己做了什么,而是在于开风气之先,重启传统文化热潮。
B. 汤先生是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学者,不仅对中国思想深入研究,更身体力行融通中西,激活了世界之中国。
C. 文中引用学生、同事的言论,从正面直接表现传主谦逊随和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具体丰满。
D. 汤一介对当今时代没有大师原因的分析见解独到,认为没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思想体系,就不能称其为大师。
【3】作为一个哲学家,家风“义不逃责”中的“责”在汤一介的身上有哪些体现?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
(2)鸿雁、鲤鱼传书信是古代传说,而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一诗中却反用此传说,具体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蛟或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异动物,常被引入诗文中以表现特定情景或表达特殊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______________,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借先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杜甫的《登高》有着无尽悲愁,但这两句“______,______”体现了空间的辽阔和时间的绵亘,可谓是悲不压壮。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的身世与国家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 (15-1)毛泽东词中也写到过鹰:“_____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
2. (15-2)王安石游山之后发出感慨:“夫夷以近,_______;险以远,_______。”
3. (15-3)《论语》云:“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劝学》也讲过类似的话:“_______,________。”
4. (15-4)你写了一篇作文,慨叹南朝时期王朝的更迭覆灭,可以引用两句古诗词名句,如:“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诗人发出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高超的手法侧面烘托箫声极大的感染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诉衷情·青衫初入九重城
陆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结友尽豪英。蜡封夜半传檄,驰骑谕幽并。
时易失,志难城,鬓丝生。平章风月,弹压江山,别是功名。
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1】这两首词的首句中的“青衫”“落照”分别暗示了抒情主人公的什么信息?
【2】这两首词的尾句都有一个“别”字,都蕴含着作者什么情感?
13、阅读下面三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新唐书·李贺传
李贺字长吉,系出郑王后。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为人纤瘦,通眉,长指爪,能疾书。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它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以父名晋肃,不肯举进士,愈为作《讳辨》,然卒亦不就举。
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哇迳当时无能效者。乐府数十篇,云韶诸工皆合之弦管。为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与游者权璩、杨敬之、王恭元,每撰著,时为所取去。贺亦早世,故其诗歌世传者鲜焉。
旧唐书·李贺传
李贺,字长吉,宗室郑王之后。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辨》,贺竟不就试。手笔敏捷,尤长于歌篇。其文思体势,如崇岩峭壁,万仞崛起,当时文士从而效之,无能仿佛者。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补太常寺协律郎,卒,时年二十四。
李贺小传(节选)
[唐]李商隐
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弥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七年,位不过奉礼太常,时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 (2)无不讽诵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
(1)过亦不甚省
A.问候 B.醒悟 C.察看 D.节约,减少
(2)天上差乐,不苦也
A.欠缺 B.病愈 C.不同 D.比较地,稍微
【3】下列对《新唐书·李贺传》画线部分所加句读正确的一项是( )
A.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
B.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
C.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
D.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绝去翰墨畦迳,当时无能效者。
【4】把《旧唐书·李贺传》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父名晋肃,以是不应进士,韩愈为之作《讳辨》,贺竟不就试。
【5】《新唐书·李贺传》比《旧唐书·李贺传》增加了不少事迹,请概述三条。
【6】同学小杰通过手机问:“史传与文学传记的叙事有何不同?”请你以《新唐书·李贺传》《旧唐书·李贺传》与《李贺小传》(节选)对李贺之死的叙写为例,写短信回复小杰。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这一年,整个世界仿佛进入到历史的三峡中漂流,你我同在一般船上,无处可退,无人例外。
国内武汉封城76个日夜,抒写了一曲曲平凡英雄的赞歌:医护人员逆行的身影、志愿者无畏的毅力、普通人生死相助的情谊,处处见证“我在”,人性的光辉闪耀得格外璀璨。
国际局势动荡,一片魔幻:大选撕裂美国,脱欧折磨英国,恐袭缠上法国。但暗流汹涌难挡春潮澎湃、冰雪肆虐终会春暖花开,处处见证“我在”,世界命运与共才能美好和谐。
……
所谓“我在”,是“我在场”,是我在看,在听,在感受,在参与。你我都置身于这大历史的现场。历史的书写者永远是你我这样的人。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我与大历史的现场”为主题,写一篇国旗下讲话的文稿,表达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