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台湾省高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 度:风度

    B.愿举国为内臣,诸侯之列 比:比较

    C.乃引其匕首秦王 提:提起

    D.秦王复击轲,八创 被:受

  • 2、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饿(piǎo) 巡(qūn)   弃甲兵(yè) 丢三四(luò)

    B. 绳(zhòng)  造(chì)   而不舍(qiè)   心广体(pàng)

    C. 序(yáng) 银(zàn)   不人事(xǐng) 抛头面(lù)

    D. 养(gōng) 经(zhuàn)  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

  •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近年来,随着网络书店的迅猛发展及电子阅读的日渐普及,很多实体书店都难逃十室九空的命运,令很多经常做客书店的人们感慨万千:难道实体书店有一天终会成为明日黄花

    A. 十室九空   B. 做客   C. 感慨万千   D. 明日黄花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婵娟(chán)   垂涎(xián)   援例(yuán)   咬文嚼字(jiáo)

    B. 憎恶(zēnɡ)   蕴藉(jiè) 剥啄(zhuó)   清沁肺腑(qìn)

    C. 岑寂(cén) 尺牍(dú)   灞桥(Bà)   不胜枚举(shènɡ)

    D. 斟酌(zhēn)   付梓(zǐ)   镞没(cù)   下乘作品(shènɡ)

     

  •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桂花进入人们的生活可谓是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山海经》中就有关于桂花的记载,屈原的《九歌》中也有写桂花的诗句。

    ②为确保选举过程风清气正,大会明确提出,要严肃组织纪律和选举纪律,加大对拉票贿选等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力度。

    ③王教授应邀为这本书作跋,他巧妙构思,精心提炼,对全书做了准确概括,这篇跋成为本书开宗明义之作。

    ④“世界百城千万人太极拳展演活动”亮相纽约,使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们共同感受太极文化的汪洋浩博

    ⑤主管部门广开言路,广大群众献计献策,终于使“百姓文化超市”在全省铺开,真正打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

    ⑥晋商重信守诺,一言九鼎,经营范围包罗万象,钱庄票号汇通天下,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商业文化。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该我们放风了。”余新江喊着,跨出牢门,顺手抓住刘思扬的手臂:“走呀,老刘!”

    每个敞开的风门边,都聚集着三五个笑逐颜开的伙伴,人们的心境,正像这迎春的早晨一样爽朗。

    走进厕所,他们劈头看见几个早该收风了的楼五室的人,还蹲在便坑上轻声谈话,就笑着问道:“你们还没有回去?”

    “找到窍门啦!”

    大家都笑了。牢门白天不上锁,上厕所可以超过放风的时间,这都是绝食斗争以后出现的新事。不过,近些日子以来,也许是由于战局急转直下的关系,特务的看管似乎更松懈了些。猩猩还假惺惺地到处问好,说要给牢房增装电灯……“你们谈吧,我帮你们放哨。”刘思扬说了一声,便站到厕所外边去了。

    “我们楼五室,昨天关进了个新战友。他是在贵阳被捕的,带来了许多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他在二处看到了报纸!”

    “报上有啥好消息?”

    “他看到的东西,都写出来了。刚送到楼六室。”说话的人故意卖弄关子,“等一会,你们会看到的。”偏偏这时候,门外传来了刘思扬的咳嗽声。大家明白,准是看守特务来了。

    “你先谈点呀!”余新江急切地要求。

    楼五室的人,站了起来,朝门外扫了一眼,匆忙地回答:“解放军要渡长江了!”

    门外特务的脚步声,已经听得清了。说话的人扮了一个鬼脸,不慌不忙地走出去。余新江心里很气恼:早不来,迟不来,刚刚把好消息给打断了。他瞟了一下狗熊正在张望的背影,没好气地骂道:“好狗不挡路!哪个死在门口把太阳都挡完了?”

    狗熊回头一看,是余新江,便装作没有听见,缓缓地溜开了。渣滓洞的特务都知道,在绝食斗争中当过“代表”的这个工人,是不好惹的。

    胜利,即将到来的胜利,使得人人兴奋,心情更加急切。余新江拖着刘思扬一口气跑到牢房后面的水坑边,捧起清泉,洗了个凉爽的冷水脸。过去的小坑,现在扩大了,用石头砌成简单的蓄水池,供作盥洗之用。找水喝的日子,早已过去,现在每天都有开水供应,吃饭也有了点蔬菜。

    放风回来了,余新江更显得精力旺盛。他一进门,便看见比他先回来的刘思扬用不曾有过的惊喜神情,向他点头,预示着非同寻常的喜讯。黑压压一屋人都拥在丁长发身边。“静点嘛!”丁长发张开嘴,露出焦黄的牙齿,泥巴烟斗不住地在嘴角上跳动。“我来报告三条重要消息……”

    他拿着从楼六室传过来的几张纸,眼光朝牢门外一扫。“站个人到门边,看住特务。”然后才不慌不忙地竖起了食指说:

    “第一条,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歼敌四十七万。攻克长春、沈阳、锦州,东北全部解放!详细情形都写得有,我说完了大家自己来看……”

    “打得好!好!”欢呼声从人丛中突然爆发了出来,每个人都止不住心头的激动。

    “第二条,淮海战役捷报频传。击毙蒋匪兵团司令黄伯韬,活捉兵团司令黄维,歼灭孙元良兵团。人民解放军马上就要进抵长江北岸,渡江解放全国了!”

    “万岁!万岁!”

    又一阵欢呼的声浪。

    “第三条,国民党重放和谈空气……”

    “和谈个屁,打进南京再说!”

    “我看,反动派大势已去,我们马上就要自由了。”“你才性急咧。”丁长发把烟斗一咬:“和谈,和谈?这里面定有名堂!”

    这时,楼上楼下,对面的女室,几乎所有的牢房,都传来阵阵热烈的狂欢声浪,特务被吓得销声匿迹了。“最多再打一年,把反动派全部吃掉,中国人民就完全解放了。”余新江兴奋地把话一转,“老丁,我们把楼五室写来的消息,送给老许。”他怕许云峰独自一人不知道胜利的喜讯,急切地对丁长发说。

    “别忙,猩猩正在和老许说话。”

    “猩猩在隔壁?什么事?”

    “谁知道?”丁长发眼珠一转:“总没得好事。”“这么好的消息,”刘思扬心情激动地说:“该庆祝一下才对。”

    “是呀!是呀!”大家应和着。

    “是个好主意!”老大哥微笑地望着大家的面孔。“今天是二十几?”

    “十二月二十九。”

    “可以筹备一下,过一个热闹年。”

    老大哥话题一转,说道:“过新年,大家来做副春联吧。”

    说起过年,在牢门上贴对联,大家当然赞成。可是一讨论,大家觉得这里的对联,很不好做:又要精彩中肯,一针见血,发人深省,又要适当地含蓄:要同志们一看就懂,又要特务看不全懂,或者根本看不懂。原则定了,大家就动脑筋想起来。

    “我提议,老刘先做一副。”是谁出了个主意。“老大哥给大家出的题,怎么要我先做呀!”

    “你是诗人嘛!”

    大家都笑了,刘思扬皱皱眉头,一时选不着适当的辞藻。“我不会客套。”余新江直爽地放开喉咙说:“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

    余新江的话还未落音,就把人们惹笑了。

    “简直不像副对联。”

    “嘿嘿,我说要得。这副对联,还有点道理嘞!”丁长发点头赞同。

    “倒是别开生面。”刘思扬也同意了:“可惜差一幅横额。”“我来做个横额。”丁长发不慌不忙地把烟斗拿到手上,比画着:“四个大字;乐在其中!”

    (节选自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文本二:

    半个多世纪以来,这部书影响教育了新中国几代青少年,被誉为“共产主义的教科书”“共产党人的正气歌”。《红岩》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江姐,几乎成了中国共产党员完美的化身。

    《红岩》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精神内核来看,《红岩》通过典型人物的塑造、艺术化的加工,展示了革命党人坚守理想顽强不屈的革命斗争精神、不畏强暴舍生取义的自我牺牲精神,表现了革命同志之间纯洁而高贵的友谊、革命伴侣之间舍小家为大家的传奇爱情,给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树立了“榜样”。

    (节选自皮钧《<红岩>:共产党人的“正气歌“》)

    【1】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门边聚集的人们笑逐颜开,因为可以放风了,而且还可以借蹲厕所的机会多待一会。

    B.楼五室的人说“找到窍门了”的“窍门”,是指可以利用蹲厕所的方式延长放风时间。

    C.我军取得巨大胜利的消息给予狱中革命者极大鼓舞,他们决定利用新年好好庆祝一下。

    D.《红岩》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其中的革命者形象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榜样。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放风听到胜利消息,听到胜利消息想庆祝一下,因为马上过新年,于是选择写春联的方式庆祝,小说情节环环相扣。

    B.小说中看管监狱的特务只有两个人有名字,还是以绰号命名,“狗熊”和“猩猩”,表达了革命者们对敌人的憎恶。

    C.“狗熊”听到余新江骂他却装作没听见,缓缓地溜开了,用敌人的怯懦反衬革命者敢于斗争、无惧无畏的形象。

    D.丁长发“露出焦黄的牙齿,泥巴烟斗不住地在嘴角上跳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表现了他嗜烟成瘾的特点。

    【3】文本一中的对联“两个天窗出气,一扇风门伸头”与横批“乐在其中”内容上相辅相成,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4】文本二说《红岩》被誉为“共产党人的正气歌”,从文本一中可以看出狱中的共产党人的“正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色。

    (2)陆游《游山西村》中描写农家祭社祈年习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用侧面描写来突出箫声悲凉与哀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2)《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求和对老师的尊敬,从而告诚马生在求学路上要尊重老师、要有严谨的求学态度。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的《劝学》善用对比论证,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蚯蚓用心专一形成鲜明对比,告诉我们学习中专一的重要性。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通过对恶劣的行路环境的直接描写,既点了诗题,又暗寓诗人人生之路上面临的艰难险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作者由“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现象想到提高君子学养的方法和按照此法能达到的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蜀主刘禅应当广开言路,发扬先帝遗德,鼓舞人的志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在颁奖仪式的发言中所说的“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词中常用“铁马”这一意象代指雄师劲旅,表达策马直驱、奋勇作战的昂扬斗志。南宋词人就写过这样的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齐天乐·蟋蟀

    姜夔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注释】①庾郎:北朝人庾信,曾作《愁赋》。②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两句写蟋蟀的虫鸣声哀怨婉转,似庾信自吟,又似凄切私语,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

    B.“露湿”三句列举可以听到蟋蟀虫吟的处所,而“露湿”“苔侵”则营造了清幽寂静的氛围。

    C.“西窗”三句写凄风苦雨之夜,蟋蟀声应和着断断续续的捣衣声,平添离人漂泊思乡之苦。

    D.词人未着力描写蟋蟀形体,转而描写凄切哀转的虫鸣,并通过联想将诗境开拓得更为广远。

    【2】陈廷焯评价“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两句“最为入妙”,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文后小题。

    高穀,字世用,扬州兴化人。永乐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郎寻迁翰林侍讲英宗即位开经筵杨士奇荐穀侍讲读 正统十年由侍讲学士进工部右侍郎,入内阁典机务。景泰初,进尚书,兼翰林学士,掌阁务如故。英宗将还,奉迎礼薄。千户龚遂荣投书于穀,具言礼宜从厚,援唐肃宗迎上皇故事。穀袖之入朝,遍示廷臣曰:“武夫尚知礼,况儒臣乎!”众善其言。胡淡、王直欲以闻。穀曰:“若进此书,使上知朝野同心,亦一助也。”都御史王文不可。已而言官奏之。诘所从得,穀对曰:“自臣所。”因抗章恳请如遂荣言。帝虽不从,亦不之罪。二年进少保、东阁大学士。易储,加太子太傅,给二俸。应天、凤阳灾,命祀三陵,振贫民。七年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内阁七人,言论多龃語。穀清直,持议正。王文由穀荐,数挤穀。穀屡请解机务,不许。都给事中林聪忤权要论死,穀力救,得薄谴。陈循及文构考官刘俨、黄谏,帝命礼部会穀覆阅试卷。穀力言俨等无私,且曰:“贵宵与寒士竞进,已不可,况不安义命,欲因此构考官乎?”帝乃赐循、文子中式,惟黜林挺一人,事得已。英宗复位,循、文等皆诛窜,穀谢病。英宗谓穀长者,语廷臣曰:“穀在内阁议迎驾及南内事,尝左右朕。其赐金帛袭衣,给驿舟以归。”寻复赐敕奖谕。穀既去位,杜门绝宾客。有问景泰、天顺间事,辄不应。天顺四年正月卒,年七十。穀美丰仪,乐俭素,位至台司,敝庐瘠田而已。成化初,赠太保,谥文义。

    (选自《明史·高穀传》,有删改)

    (注)①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刺俘去。大臣于谦等拥立其弟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庙号代宗。次年,英宗被释回京,软禁于南内(明代皇城中的小南城)。景泰八年(1457)乘景泰帝病重发动政变,再复帝位,改年号天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永乐十三年/进士选吉士/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郎/寻迁翰林侍讲/英宗即位/开经筵/杨士奇荐穀侍讲读/

    B.永乐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郎/寻迁翰林侍讲/英宗即位/开经筵/杨士奇荐穀侍讲读/

    C.永乐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郎/寻迁翰林侍讲/英宗即位/开经筵/杨士奇荐穀侍讲读/

    D.永乐十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授中书舍人/仁宗即位改春坊/司直郎/寻迁翰林侍讲/英宗即位/开经筵/杨士奇荐穀侍讲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扬州是古九州之一,包括今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或称维扬。

    B.内阁是明清两代政务机构,与现代西方某些国家的内阁性质大不相同。

    C.上皇是太上皇的省称。明英宗被俘后,其弟即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D.礼部是六部之一,掌管贡举、学校、祭祀、典章制度、宗俗教化等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穀刚直敢谏,主张礼遇英宗。迎接英宗之礼颇为简陋,高穀认为武夫尚且知礼,文臣岂能不识大体?后来面见皇帝时,也直陈自己的看法。

    B.高穀正身立朝,不惧得罪权要。他在内阁,立论公允,多次受到排挤。林聪逆权臣被判处死刑,他极力营救,最终林聪仅受到轻微的责罚。

    C.高穀仗义执言,挫败奸臣图谋。陈循、王文因儿子科考未中,构陷考官,高穀参与复阅试卷后,极力申说考官公正无私,刘俨等人得以脱罪。

    D.高穀为官清廉,不以财物为意。他喜好节俭朴素,虽然担任大官,却仅有破屋、薄田而已。返乡盘缠不足,幸有皇帝赐他乘坐驿船回归故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诘所从得,穀对曰:“自臣所。”因抗章恳请如遂荣言。

    (2)穀既去位,杜门绝宾客。有问景泰、天顺间事,辄不应。

    【5】英宗认为高穀是“长者”,他是怎样看出高穀道德高尚的?试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选手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中凭借出色的表现夺得冠军。年仅18岁,滑雪天才,斯坦福“学霸”,热爱篮球、越野等多项运动,会跳芭蕾,还是时尚界的宠儿……谷爱凌跻身“全民偶像”的同时,也被不少网友赞许为“别人家孩子”的天花板。

    全国迅速刮起一场“谷爱凌旋风”,也对谷爱凌的成功展开了一场大讨论:

    有人说,谷爱凌展现了当今青年人的风采;

    有人说,谷爱凌的成功源于她对滑雪事业的热爱激发的强大的内驱力;

    有人说,谷爱凌的成功源于背后有一个真正懂教育,善于发掘孩子潜能的好妈妈;

    还有人说,谷爱凌的成功无法复制……

    “谷爱凌旋风”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