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人们通过网络可随时与世界连接,电子阅读的便捷,使人不免产生忧虑:还有多少人会钟情于纸质阅读呢?那神圣的文学阅读,是否会成为好景不再的明日黄花

    ②月光下,山墙那边传来一阵笛声,只听它时而低回婉转,时而穿云裂石,众人都听得痴了,就连墙上映着的竹影也仿佛听懂似的轻轻摇曳着。

    ③年轻画家毅然赴藏,深入藏民之中,打下了扎实的生活基础,创作《西藏组画》时不蔓不枝,将西藏题材绘画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④100多年前的10月10日,是一个风雨如磐的时刻,革命的浪潮以风卷残云之势,摧毁了早已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从而终结了满清贵族对中国长达260多年的统治。

    ⑤地处中国西南的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誊,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巧夺天工

    ⑥这些审美趣味化为文化基因,汇聚到历史长河里,孕育了辉煌独特、山高水长的中华文明史。

    A. ①②⑤   B. ②③④   C. ③⑤⑥   D. ①④⑥

  • 2、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时,我独自一人    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    向导已经返回了

    A., 。 。 B., 。 ,

    C., 、 。 D., , 。

  • 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于是)邀请客人一同喝酒,吟咏。

    B.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C.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我知道这是不可能屡次得到的,因而只能把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寄托给这悲凉的秋风。

    D.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取用它们无人禁止,使用它们无穷无尽,这是大自然无尽的宝藏。

  • 4、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就科学家而言,这句话既是对其科学建树重要作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其人格价值的突出强调。

    ②这也是所谓学科学,首先要学做人的道理所在。

    ③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第一流的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④可见,具备良好的品格对科学家是何等重要啊!

    ⑤让我们铭记:一个有高尚人格的科学家,才是真正伟大的科学家。

    A.③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③①④②⑤ D.①③④②⑤

  • 5、俞敏洪说:人活三条命——性命,生命,使命。下列四个选项中最能准确体现这句话内涵的是

    A. 生命只有一次,要珍惜生命

    B. 注重生活品质,让生命更精彩

    C. 人要有建树,要活得有尊严

    D. 生命要有意义,懂奉献,有担当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津独特的工业发展史,使得天津不少规模庞大、数量可观的老工业建筑仍被保留下来,这些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老工业建筑成为珍贵的时代印记。

    天津在保护和再利用工业遗产时考虑尽可能保存工业遗产的本体,通过艺术手段深入挖掘工业遗产本体的价值。工业建筑的整体风貌与空间格局为主要保护对象,如天津红桥意库创意产业园对建筑和构筑物进行加层和立面改造。保留老工业建筑厂区内有代表性的建筑单体,并对建筑组团进行功能置换,根据实际情况只保留局部建筑,其他迁移重建,对工业遗产内古树名木进行保护,以特殊树种作为景观节点进行设计。改造时工业遗产内的古树名木也可增强改造后的园区内的历史文化价值,将开放的空间改造成绿地、广场。

    (取材于硕士论文《试论老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刘秦芳 20166月)

    材料二:

    众多老字号国企迈开了向新动能转换的步伐。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吉化)曾连年亏损,国企改革大幕拉开后,严格的考核管理、专注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带动了企业高速运转。2018年,吉化在原油和化工产品价格下跌,市场竞争加剧、50天停产大检修的情况下,全年实现炼化业务盈利25.8亿元,连续四年上缴税金超百亿元。

    吉化总经理孙树祯表示,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改革,让企业连续三年实现稳步盈利。2018年,吉化没有停下改革的脚步,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向高质量迈进。

    (取材于《金融世界》201904期《老工业基地再造发展新优势——从全国两会看吉林全面振兴发展》薛钦峰 关子儒)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近日在首钢滑雪大跳台展开激烈角逐。作为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地,首钢滑雪大跳台因其特别的身世,在众多奥运场馆中显得与众不同。昔日老旧工业园区如何接轨北京冬奥会?近日,本报采访了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设计总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

    澎湃新闻: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在首钢遗址上建造的,一方面要保留它的底蕴,另一方面又要和冬奥等元素结合起来,您在设计时是怎样考虑的?

    张利:首先,以往的大跳台大多是临时设施,会在使用完毕后拆除,而首钢滑雪大跳台是世界上首个永久性的单板大跳台。考虑到其永久性保留与使用,北京市和奥组委很快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首钢,是不是可以将奥运场馆与工业遗产结合?

    首钢冷却塔、明湖与西山在北京西边呈现的天际线,是很多老北京童年的记忆。设计团队希望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能满足冬奥会的比赛要求,赋予首钢新的意义,又能保留工业遗址的完整性,留存住这份珍贵的情感。为此,设计团队使用了许多新技术,包括虚拟现实和人因测试技术,还邀请了在首钢生活了三四十年的老首钢人来帮助判断,什么样的大跳台放置角度能延续首钢工业的记忆,进而最终确定了搭建角度。大跳台的结束区往湖面以下下沉了5米,就是为了让大跳台整体看起来不会比冷却塔高,而是从冷却塔的高度顺延下来的一个曲线。

    (取材于《澎湃新闻》2022215日《工业遗产首次按轨冬奥会——专访首钢滑雪大跳台雪飞天设计总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

    材料四:

    (取材于《天津经济》2021 年第8期《老工业城市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路径研究一一以天津为例》赵凤娇、 韩秀栋、刁建超)

    【1】下列对“老工业”的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天津,重视保存工业遗产的本体,在整体风貌与空间格局不变的情况下,仅对建筑组团进行功能置换,深入挖掘工业遗产本体的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B.老字号国企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经过一系列改革,2018 年在各种不利情况下,依然实现炼化业务大幅盈利,连续四年上缴超百亿元税金。

    C.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在首钢老工业遗址上建造的,因为是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的雪上比赛场地,而显得与众不同。

    D.由图1可以看出40年来,天津产业结构变化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2】下列对材料三、四的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澎湃新闻》作为组织方,重点关注老旧工业园区如何与冬奥会场馆建造相结合。

    B.张利作为对谈的一方和设计总负责人,介绍了“雪飞天”的设计初衷和设计建设过程。

    C.图1显示,40年来,天津第一产业占总产值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占总产值比重大幅度上升。

    D.图2显示,1998年天津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下降至波谷,2008—2014 年,在小幅反弹后继续下行。

    【3】有人说:“对于工业遗存,最好的保护就是再利用。”下列不属于对老工业区改造的一项是(     

    A.北京798艺术区为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该区根据其内部车间的大尺度空间,改造成现当代艺术展示空间。

    B.2015年,由天津住宅集团通过保护性改造使棉三老厂区提升为棉3创意街区,构建了一个既延续工业遗产历史肌理、又体现时尚街区活力的创意产业集群。

    C.1946创意产业园,使用天津“老纺机”留下的空置厂房,逐渐成为了天津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街区,既保留了老建筑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结构,又注入了新的产业元素。

    D.天津南翠屏公园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将大量的工程垃圾和废土堆山,利用原有水泊建设成的生态公园。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隐约透露出诗人虽然身处江海之上,心却想自己能如吕尚、伊尹一样为国所用的心态。

    (2)韩愈的《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了择师的标准,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从“神游故国”跌入现实,年华早逝,功业无成,愁绪萦回于心,只能“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桃花依旧、人面不见的物是人非之感。

    (2)《琵琶行》中,白居易在描写琵琶女与五陵年少奏乐饮酒的奢华欢愉场面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3) 《回乡偶书》中,贺知章表明自己自小就远离家乡亲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

     

  • 9、(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受中赏;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2)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邻之厚,君之薄也。(《烛之武退秦师》)

    (3)日月逝矣,________________。(《论语·阳货篇》)

    (4)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__。(《论语·微子篇》)

    (5)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篇》)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鱼我所欲也》中,鼓励人们像贤者一样坚持向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暮途穷”大概是人生的大悲,很多诗人也就会在不得志时痛苦、悲叹,李白《行路难》中展现了这种无法前行的痛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表达修养最高的人应该达到的境界的排比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行路难(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姜太公、伊尹的典故来表明自己仍对从政有所期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太白山下早行,至横渠镇,书崇寿院壁

    苏轼

    马上续残梦,不知朝日开。乱山横翠幛,落月淡孤灯。

    奔走烦邮吏,安闲愧老僧。再游应眷眷,聊亦记吾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读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续残梦”“不知”状写诗人昏昏沉沉,浑然不察朝阳升起的情态,突出了出行之早。

    B. 颔联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早行时所见清幽之景:高耸乱山、淡淡落月。

    C. 尾联“眷眷”一词将诗人今日故地再游时那种依恋不舍、极为喜爱之情,真实地表达出来。

    D. 全诗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虚实相生,充满了生活情趣。

    2诗的颈联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景公问晏子曰:“谋必得,事必成,有术乎?”晏子对曰:“有。”公曰:“其术如何?”晏子曰:“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

    公曰:“奚谓也?”对曰:“其谋也,左右无所系,上下无所縻,其声不悖,其实不逆,谋于上不违天,谋于下不违民。以此谋者必得矣。事大则利厚,事小则利薄。称事之大小,权利之轻重。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以此举事者必成矣。夫逃义而谋,虽成不安;傲民举事,虽成不荣。故臣闻: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故反义而谋,倍民而动,未闻存者也。昔三代之兴也,谋必度于义,事必因于民。及其衰也,建谋反义,兴事伤民。故度义因民,谋事之术也。”

    公曰:“寡人不敏,闻善不行,其危如何?”对曰:“上君全善,其次出入焉,其次结邪而羞问。全善之君能制出入之君;时问之君,虽日危,尚可以没身。羞问之君,不能保其身。今君虽危,尚可没其身也。”

    [注]①没身:终生、一辈子。文中的意思是这一生还不至于遭受灾祸。

    1晏子认为“得谋”、“成事”的必要条件是□□和□□。

    2选文第2段中有一个通假字是____,通____

    3对“国有义劳,民有加利”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

    A.国家要把劳动当作百姓的义务,然后让百姓获得更多的利益。

    B.国家有义务为百姓辛劳,百姓需要获得更多的利益。

    C.执掌国家的人所操劳的事都合乎道义,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让百姓获得利益。

    D.执掌国家的人劳心劳力是他的义务,老百姓获得利益是他们的权利。

    4晏子说“今君虽危,尚可没其身也”的理由是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5概述选文中对比论证的内容,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引用了《中庸》中的一句话“致广大而尽精微”,来提醒全党和全国人民,要“常怀远虑,居安思危,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将如何处理好“广大”和“精微”的关系?

    请结合材料,以“广大与精微”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