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考语文真题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未来中国的发展洞若观火,高瞻远瞩。

    ②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猎狐”,坚决不让这三人成虎的态势发展下去。

    ③宇宙无限,人生有限,我们要用管窥蠡测的方法,以有限见识无限,去探究宇宙和人生的要义。

    ④过去五年,西方势力粉墨登场,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妄图毁灭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

    ⑤假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严格要求自己,向黄大年同志学习,做到见贤思齐,何愁不能事业有成?

    ⑥面对记者,他有些拘谨,可一旦离开镜头,他便轻松地侃侃而谈,话语犀利,精准到位。

    A. ①③④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④⑤

  •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一个不同类的(  )

    A. 余佩之陆离兮   B. 佩缤纷其繁

    C. 亦余心之所   D. 燕赵多义士,慷慨秋风

     

  •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释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yáng) 领(明白) 尴尬gāngà

    B.(拉) 奢shì浪费)  住(bǐng

    C.事(也作“逸”) 运(è)   扎huǎng

    D.待(招待) 皑皑钱(zhuàn

  • 4、下列对《再别康桥》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A.全诗四行一节,诗行两两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整齐排列,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B.第二节,写出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的眷恋和感伤。

    C.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表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托出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D.诗的第三节写康河中的水草可爱的情态,而“甘心”二字又写出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里呈现的大都是身边的凡人琐事,但是这些事情中传达着他对生活的思索和感悟。谁能否认朱先生的散文不能在平淡中传递真挚的感情呢?

    B.种种迹象表明,观望的购房者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人购房大军中去,而且从严的政策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C.在那篇科幻小说中,地表水冻结,动物渴死,植物冻死,人类将面临水源、食物,燃料,黑暗,疾病,强辐射损伤和空气严重污染等问题。

    D.当我们仍然存有较浓厚的历史悲情时,很容易在自卑和自负,或者“胜利主义”和“失败主义”之间摆动,一些东西在我们眼里有可能变形。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家规与国法

    崔永东

    “家规”与“国法”各有自己的领域,对稳定家族秩序和国家秩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古代社会,家规提倡“孝道”价值观,凸显家族利益至上,注重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睦;国法提倡“忠道”价值观,凸显国家利益至上,重视忠君爱国、无私奉献。

    家规与国法之间在功能上又可以互相支撑,在内容上也可以互相补充。“家规”重在“修身、齐家”,“国法”重在“治国、平天下”,一个恪守家规的人必然能够遵守国法。在此层面上,家族利益与国家利益形成了某种“同构”关系。

    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家规连着国法。家规是治家教子、修养心性、立身处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家训”“家戒”等内容,家训的内容旨在要求家人“必须怎么做”,家戒的内容旨在要求家人“不能怎么做”。以《河东裴氏家训》《河东裴氏家戒》为例:“立志向善,做贤子孙。贻谋燕翼,勿忘祖恩。”“勤能补拙,俭以养廉。丰家裕国,莫此为先。秃惰奢靡,祸害无边。”这就阐明了在家修身与在外治国的关联性,揭示了家规通向国法的功能性价值。

    单从历史上看,家规与国法存在着很多的共同性,因其均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基础,维护儒家伦理秩序成为其共同的使命。无论是家规还是国法,它们都将儒家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转化成了制度安排,靠制度的力量来督促人们积极践行儒家道德,从而形成一种具有良风美俗的社会秩序。

    家规的广义解释是家族法规,是所谓“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制定的法规,或称宗族法规。宗族法规除了贯彻儒家伦理精神外,还凝聚了基层族群的“基本共识”,这种共识是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习惯性观念和规则,它们成了支配基层族群社会生活的“活法”。

    在古代中国的广大基层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往往是靠宗族组织依据“活法”进行调解之类的“准司法”活动加以化解的,此类准司法活动也可称之为“社会司法”。由于基层社会组织在当时有着较大的权力,如政治权、经济权、调解权、惩戒权等,因此有足够的能力来化解纠纷、维持社会秩序。这再一次说明,家族法规与国家法律虽然在内容和功能上有所不同,但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具有目标上的趋同性。

    在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从主流上看,家规与国法有着共同的精神纽带,即儒家的伦理道德。家规与国法共同将儒家道德加以制度化,体现了德、法共治的价值取向。如果说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国法完善的话,那么社会治理能力的提高则有赖于家规的完善了。因此,为了重塑家族法规,我们有必要为其注入新时代的内容,使其适应新的时代,并结合基层社会组织的重建,使古老的家族法规在整合基层社会秩序方面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选自《光明日报》2017年7月11日 ,有删节)

    1下列有关家规与国法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规提倡“孝道”价值观,国法提倡“忠道”价值观,根据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家规也就是国法。

    B. 一个恪守家规的人必然能够遵守国法,在家修身与在外治国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因为家规与国法有着共同的精神纽带。

    C. 家规与国法各有自己的领域,家规适用于“聚族而居”的大家族,国法适用于国家,国家最大,因此国法比家规更重要。

    D. 家规与国法在功能上互相支撑,在内容上互相补充,它们共同将儒家道德加以制度化,分别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的价值取向。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从标题看,文章主要从家规和国法两个角度展开阐述,综观全文,文章采用了并列式论证结构。

    B. 第一、二自然段提出问题,阐明家规与国法既各不相同,又有着紧密的联系,明确主旨,统摄全篇。

    C. 第三至六自然段分析论证,阐明家规与国法的关系,重点从家规的角度论述,运用了举例论证法。

    D. 家规,是古今有之的,作者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展开理论阐述,最后提出要重塑新时代的家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规凸显家族利益至上,国法凸显国家利益至上,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具有某种“同构”关系,因此家规具有通向国法的功能性价值。

    B. 《河东裴氏家训》《河东裴氏家戒》都属于家规,是治家教子、修养心性、立身处世的重要载体,对稳定家族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

    C. 家规,或称宗族法规,是支配基层族群社会生活的“活法”,是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的“准司法”,是社会司法。

    D. 家规与国法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具有目标上的趋同性,完善家规,可以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完善国法,可以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佩上繁多而充满芳香的饰品,使身上更加芬芳,表现了作者修身洁行,使品格更趋高贵的思想。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明时令和送别主题,渲染了送别的氛围。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一句表现琵琶曲结束时的声音,然后又用“_________”一句,借助邻船的寂静来表现音乐的强大魅力。

    (2)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用“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月光照在庭院里的景象,用“_______”一句,将月下摇曳生姿的竹柏倒影描绘得栩栩如生。

    (3)《师说》中辩证看待老师、弟子才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眼泪常与悲愁练习在一起,如《诗经·氓》中“__________”写出热恋中的女主人公见不到心上人的愁苦。

    (2)《出师表》开篇,诸葛亮劝谏刘禅要“开张圣听”,最后用“_______________”再次表明这片苦心。

    (3)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一句中以“酒”抒怀,而有些文人在将这一意象写入诗文时常以酒器代之,如苏轼游黄州赤壁写下的 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黄庭坚作诗善于锻炼熔造前人诗句,《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便是化用自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治理好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

    (3)复兴中学举行古典诗词大会,张老师让学生抢答高中教材中运用典故来借古讽今的古诗词,小李同学脱口而出,吟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都避免不了最终灭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自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3)庄子《逍遥游》描写了大鹏高飞,后人从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提炼出成语“扶摇直上”。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人羁旅异乡,登楼远眺,杨柳、细雨、归舟等景物都是词人眼中所见。

    B.以“丝丝”描摹杨柳和雨,既抓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又富有音韵之美。

    C.楼太小,愁太多,因而楼藏不住愁,这样写暗含比喻和对比,形象生动。

    D.海棠花鲜艳绽放,词人以此春天之美景反衬哀情,更增添词人思归之愁。

    【2】明代杨慎《词品》云:“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而这首词做到了平淡而入调,请以“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两句为例,分别赏析说明。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余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②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③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④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

    【注】①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

    (1)与秦王俊交( )     (2)然峭正( )

    【2】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妻妾被服王者(     

    A.模仿

    B.相比

    C.对照

    D.超过

    【3】结合文意,为下列加点字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录累囚(     

    A.反省

    B.探望

    C.废除

    D.审查

    【4】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

    【5】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6】请结合全文,围绕虞世南“恳诚”这一品质进行分析。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我们回顾往昔,发现过去的每个年代都有其各自的时代精神代表,例如:

    五十年代有求实苦干、为国分忧的铁人精神;

    六十年代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八十年代有团结战斗、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

    九十年代有爱国奋斗、艰苦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零零年代有万众一心、百折不桡的抗震救灾精神;

    一零年代有科学创新,敬业奉献的塞罕坝精神。

    2019年10月1日,学校将举办以“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你将代表你们班级参赛,请从以上精神中选择你最希望传承的一种,写一篇演讲稿,表达出你的个性见解。

    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