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河南省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的。这种“动象”,积微成著,瞬息万变,不可琢磨。照片于物象转变之中,摄取一角,强动象以为静象,已非物之真象。况且动是生命之表示,精神之作用。自然万象无不在活动中,即无不在“精神”中,无不在“生命”中。但是艺术是否能表现“动”?怎样才能表现“动”?我们拿一张照片《行走的人》和罗丹雕刻的《行走的人》一比较,就觉得照片中的人提起了一只脚,而凝住不动,好像麻木了一样;而罗丹的雕刻确是在那里走动,仿佛要姗姗而去。罗丹说:“你们问我雕刻怎样才能表现‘动象’,其实秘密很简单。”我们要先确定“动”是从一个现状转变到第二个现状。画家与雕刻家之表现“动象”就在能表现出这个现状中间的过程。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积微成著

    B.琢磨

    C.况且

    D.姗姗而去

  • 2、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______,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②秋蝉的_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________。

    ③对于秋,总是一样的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______的感触来的。

    A.燥       衰弱       歌唱       萧索

    B.润       衰弱       啼唱       萧索

    C.润       微弱       歌唱       萧瑟

    D.燥       微弱       啼唱       萧瑟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资源循环利用法》修正案在韩国实施的第一天,各大超市的彩色塑料瓶被换成无色透明的瓶子,化妆品和酒类的包装计划在两年内研发出可循环利用的新容器。

    B.2020年1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最新海洋观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海洋温度创新高,过去5年是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5年。

    C.2019年9月以来,澳大利亚山火持续肆虐,目前已经烧掉了相当于一个比利时大小的面积,外媒估计有近5亿只野生动物葬身火海。

    D.本届论坛上,专家们将结合国内外休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围绕休闲与美丽生活的话题展开研讨,发布世界休闲理论的研究成果,倡导积极文明的休闲理念。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做的________,揭露了被告李阳对妻子Kim实施家庭暴力的真相。

    (2)在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女单半决赛中,新科世锦赛冠军王仪涵发挥出色,连下两城,击败对手汪鑫,________跻身决赛。

    (3)瑞典希望在不修改欧盟条约的情况下化解欧债危机;波兰和意大利则担心,法德的修约建议会加深欧盟内部________,拉大欧元区和非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距离。

    A.申述  率先  隔阂 B.申诉  首先  隔阂

    C.申述  首先  隔膜 D.申诉  率先  隔膜

  • 5、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担任的官职是(   ),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二十多年。(  

    A.江州祭酒 B.建威参军 C.镇军参军 D.彭泽县令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于大数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比作一种产业,那么这种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在于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

    (摘自搜狐百科)

    材料二

    数据的开放共享是大数据产生大价值的基础。政府掌握了近70%的高价值数据集,因此,政府大数据是实现数据全面开放共享的关键,是实现大数据价值创造最大化的基础。根据欧盟的测算,2016年欧盟开放数据直接市场规模预测为553欧元,2016年至2020年市场规模将增长36.9%,到220年将达到757亿欧元。不仅如此,公众对政府的开放透明和积极作为要求也越来越高,主动发布政府数据和信息是所有其他开放政府活动的起点。政府开放数据意味着政府机构的高价值数据库,在非特殊情况下,在不侵犯国家安全、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向公众免费开放,且开放数据为机器可读格式,公众如创新者和企业在没有知识产权的约束下容易获取并可使用,从而激发全民参与创新,由此产生价值应用并反哺社会,形成政府大数据产生于民、用之于民的价值闭环。

    (摘自《2018全球大数据发展分析报告》)

    材料三

    2009年3月,墨西哥、美国等国接连发生甲型流感(H1N1流感)疫情,谷歌公司凭借其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处理能力对疫情进行预测,并早于美国疾控中心一两周发布预测结果。2014年2月,非洲发生埃博拉疫情,手机大数据在控制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者通过分析手机呼叫数据记录,获知人们的位置或移动方向,并据此分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以便及时采取疫情防控处置措施。

    此次新冠疫情前期,加拿大健康监测平台BlueDot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处理结果,2019年12月31日就向其客户推送了疫情警告,并且还通过算法掌握和预测受感染居民下一个去向和时间,从而准确预测出该病毒在首次出现后的几天内可能蔓延至泰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国内百度上线“迁徙地图”,通过热力图图层直观展现出全国人口迁徙情况;用户在高德地图上搜索“疫情地图”,即可一键查看自己居住地附近是否有确诊病例及疫情案例发生场所;通过人民在线推出的“众云大数据平台”,用户可随时随地查看最新的疫情信息和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手机运营商数据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也为政府部门精准掌握可能携带病毒人群的动向、及时作出防疫部署安排提供了可靠依据。

    (摘编自人民智库《以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为治理现代化赋能》)

    材料四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实现深度融合,成为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力量,成为改变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力量,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数字经济时代,共建共享将成为“主旋律”,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各国加强合作,解决数字经济时代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如共建信息基础设施,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共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解决数字经济面临的安全问题;共建数字经济法律制度体系,解决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等保护问题;共建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新技术带来的失业问题,等等。只有深化交流、坚持走合作发展路,才能处理好大数据发展在法律、安全、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才能把握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共享数字经济的美好前景。

    (摘编自中国网《携手共建,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

    1下列对“大数据”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数据规模庞大,以至无法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分析,但是如果不对其进行专业处理,这些海量数据难以产生很大价值。

    B.大数据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的基础是非特殊情况下政府将其所掌握数据集的近70%在不侵犯国家、商业、个人利益的前提下以机器可读格式免费开放。

    C.近年来,在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治理过程中,尤其是在疫情潜在风险判断、发展趋势预测、防控措施部署等方面,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较好的验证。

    D.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深度融合后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成长为重要力量,改变经济社会结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引领世界经济增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量的数据集合来自民众的社会经济生活,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就使大数据这种“产业”实现盈利,并且用之于民。

    B.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价值创造与个大隐私、信息安全等问题的矛盾日益凸显,建立健全治理体系和法制体系非常重要

    C.本次新冠疫情期间,我国政府借助精准的统计数据,及时作出有效的防控部署,这正是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水平的体现。

    D.面对数字经济背景下人类发展遇到的难题和挑战,世界各国唯有坚持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共享发展新机遇。

    3在当今数字经济时代,如何让大数据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告诫唐朝统治者要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勿使后人再为此哀叹。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北朝时的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是“____”的结局。

    (3)李煜的《相见欢》中,情景交融地描画山秋的萧瑟与词人的孤寂凄寒之感的词句是: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作为古代经典,被后世人反复提到,如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写的是苏轼与友人一起吟诵《诗经》中的章节。

    (2)“巷”常出现在古诗词中,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写“________”,以表现田园生活;辛弃疾《永遇乐》中的“________”,描绘了刘裕曾经生活的地方。

    (3)冬奥会闭幕式折柳赠别的节目,表达了对国际友人的深情,也表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这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送别方式,在古典诗词里,“柳”大多有留恋、思念之情。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诗经·氓》)

    (2)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3)____________,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4)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5)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6)历览前贤国与家,____________。(李商隐《咏史》)

    (7)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8)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连用五个有比喻色彩的对比写出了阿房宫建筑用材之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柱”比田间农夫。

    (2)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坚信两岸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的怀抱。

    (3)古诗词中有很多含有“自”或“空”的诗句,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默写。

    ⑴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土地平旷,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⑶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__。(黄庭坚《登快阁》)

    ⑷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⑸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⑹回看天际下中流,__________。(柳宗元《渔翁》)

    _________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

    ⑻惟草木之零落兮,__________。(屈原《离骚》)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1)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2)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3)。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4)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释:(1)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2)绣衣:是对“提刑”的美称。(3)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4)铜鞮陌:代指襄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头四句,先写对方行程,再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

    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

    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

    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

    【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

    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

    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

    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

    【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彭韶,字凤仪,莆田人,天顺元年进士,锦衣指挥周或,太后弟也,奏乞武强、武邑民田不及赋额者,籍为闲田。命韶偕御吏季琮覆勘,韶等周视径归,上疏自劾日曰:“真定田,自祖宗时许民垦种,即为恒产,除租赋以劝力农。功臣、戚里家与国休,岂当与民争尺寸地。臣诫不忍夺小民衣食,附益贵戚,请伏奉使无状罪。”疏入,诏以田归民,而责韶等邀名方命,复下诏狱,言官争论救,得释。

    孝宗即位,召为刑部右侍郎。嘉兴百户陈辅缘盗贩为乱,陷府城大掠,遁入太湖,遣韶巡视。韶至,贼已灭,乃命兼全都佥史,整理盐法。寻进左侍郎,韶以商人苦抑配,为定折价额,宿负。悯灶户煎办、征赔、折阅之困,绘八图以献,条利病六事,悉允行。弘治二年秋,还朝。明年,改吏部。与尚书王恕甄人才,核功实,仕路为清。彗星见,上言宦官太盛,不可不亟裁损。因请午朝面议大政,毋只具文。已,又言滥授官太多,乞严杜幸门,痛为厘正。帝是其言,然竟不能用。   四年秋,代何乔新为刑部尚书。故安远侯赃败至数千两,征仅十一。以其母诉免。御史彭程以论皇坛器下狱,韶疏救,因极陈光禄冗食滥费状,乃命具岁办数以闻。荆王见潚(朱见潚)有罪,奏上,淹旬不下。内官、苗通、杀人,减死遣戍。昌国公张峦建坟制,役军至数万。畿内民冒充陵庙户及勇士旗校,辄免徭役,致见户不支,流亡日众。韶皆抗疏极论,但下所司而已。

    韶莅部三年,昌言正色,秉节无私,与王恕及乔新称三大老,而为贵戚、近习所疾,大学士亦不之善。韶志不能尽行,连章乞休,乃命乘传归。月廪、岁隶如制。明年,地震,御史宗彝等言韶、乔新、强珍、谢铎、陈献章、章懋、彭程俱宜召用,不报。又明年,卒,年六十六。谥惠安,赠太子少保。

    (《明史·列传第七十一》)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闲田   籍:没收

    B. 功臣、戚里家与国休   咸:都

    C. 为定折价额,宿负   蠲:免除

    D. 昌国公张峦建坟制   逾:更加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言官”主要负责监督与上谏。言官的权利算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在明朝,言官甚至令皇帝都无可奈何。

    B. “百户”,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元代相沿,设百户为百夫之长,明代卫所兵制也设置了百户所。

    C. “遣戍”是放逐罪人至边地、军台戍守。如《史记》“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戍。”

    D. “乞休”为自请辞去官职。古代辞官退休有很多别称,如致仕、乞身、解印、超擢、初衣、挂冠、释冕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彭韶忠于职守,不畏权贵。他接受皇帝的命令,与季琮重新审查没收民田一案,陈述事实,反对权贵与百姓争夺尺寸之地。

    B. 彭韶临危受命,体贴民情。他在陈辅攻陷府城大肆抢掠时,接受朝廷巡视任务,到任时,盗贼已被歼灭:他同情商人、盐工的苦楚。

    C. 彭韶极力上疏,直言劝谏。他也极力陈述光禄寺供品过度浪费、百姓冒充陵庙户及勇士旗校等事,皇帝却对此不理不睬。

    D. 彭韶不徇私情,郁郁寡欢。他在刑部任职,因秉持节操与王恕、何乔新并称三大老,为贵戚、大学士排挤,不能施行抱负。

    4请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彗星见,上言宦官太盛,不可不亟裁损。因请午朝面议大政,毋只具文。

    (2)故安远侯柳景赃败至数千两,征仅十一。以其母诉免。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阐释中国在新的历史节点将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将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讲中习近平多处引经据典,如:

    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淮南子》)

    ②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

    ③天道酬勤。(《周易》)

    ④摸着石头过河。(俗语)

    ⑤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 荀子》)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对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